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4节

      之前她和慕衡铄只有几面之缘,如今看他欺身过来与自己喝交杯酒,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赵如嫣拿着杯子的手微颤,耳畔是门口那儿一群孩子的声音,等喝了这杯酒,像是过了一个世纪这么漫长。
    慕衡铄出去敬酒了,喜娘给新娘子吃半生的饺子,在众人的视线里,赵如嫣含羞的说了生,慕二夫人严氏过来了,瞧着床榻上的新娘子夸道,“哟,新媳妇可真是个美人,咱们小叔子有福了,这一口一个生,来年就可以抱上大胖儿子喽。”
    新嫁媳妇经不起调侃,赵如嫣羞红着脸,慕二夫人把众人带了出去,看了一眼坐在那儿僵了半天的弟妹,吩咐门口守着的丫鬟,“去厨房里给三夫人取备好的吃食。”
    继而对儿子慕俊远道,“去,到前头看看你小叔,别让你爹他们把他给灌醉了。”
    慕俊远得令跑去前厅,柳青芜她们也回去入席,热热闹闹的吃到半夜,这喜气的烟火也放了半夜...
    慕家婚宴结束后,十一月底,仪都城渐渐迈入深秋,今年年底这段日子喜事儿不少,柳老夫人寿辰,慕家三爷成亲,到了十二月初,王家少爷定亲了。
    王老爷和柳老夫人再三商量后由着柳老夫人参谋,王老爷给儿子选定了亲事,是袁家的嫡长大小姐,袁大人官虽不大,性子倒是风流,家中妾室成群,除了嫡出的,庶子女也不少,令人称奇的是他也没做出宠妾灭妻的事,家中的那些个妾室,看起来规矩的很。
    袁大人可不认为王少爷不好,男人么,风流是本性,只要不过分了就好。
    所以他自然是觉得这一门亲事好,能攀上王家才是自己女儿造福了,王夫人去世了,家中没有婆母,进了门不用被做规矩,而且能马上手握中馈,也没有兄弟争家产,只有一个小姑子,出嫁了添厚的嫁妆就成了。
    也就是袁大人有这份‘女人心’才能把那些个妾室收拾住,不过他这心思似乎是放错了地方,男人的心思落在后宅筹谋这些,难怪这么多年混来混去还只能是这么个小官。
    王家定了亲,周家那儿毫无动静,日子定在了开春三月,王家那儿准备着出了年热热闹闹的置办婚礼,腊八过后没几天,仪都城开始落雪了。
    今年的雪比往年似乎大了不少,官府那边派遣出去不少人及早开始做防护工作,若真下的大了压垮了民宅,也能早点把百姓安置妥当,大过年的,不能生了病又冻死饿死的。
    大 雪下到了二十开外,外头的路都不好走了,一天清扫好几回,墙角的雪不能再堆,一趟一趟的运出城去,衙门安置了不少城外的村民,到了二十三这日,第一家开仓 济粮的是学士府金家,紧跟着步伐的许家也开仓救济,柳国公府这边,柳老夫人听了儿媳之说,“这场雪到了年初还不定融了,衙门里如今米汤的供应还足,金家那 儿开了仓,咱们先发些棉衣给他们御寒。”
    仪都城里有些能耐的都会供些救济,能耐大的直接在家门口直接发粮,大部分都是捐了些派人送去衙门里。
    要想想只一家之力,在家门口发粮的,就算是一人一勺一天都得好两车,普通的家里哪里有这么多的存粮,到了二七这天,金家连发了五日不再开门济粮,隔壁的慕府接了金家的,开门发粮。
    而这边的许家早还没撑到第三天早就已经发空了,等到了第三日上午,捞出了最后一袋子里的一点米到给面前的老人,老人看着袋子里才没过了底的米,抬头可怜的看着许大夫人,“夫人,不是说有一碗,求您可怜可怜,家中还有几个小的饿着。”
    许大夫人陈氏眼角微抽,一旁的管事倒着袋子总算是从里面又倒斗出了小半碗给老人,老人抓着袋子千言万谢的走了,紧跟上来下一位,已经发不出一粒米了。
    寒风中众人还等着,后面往前一瞅,没了,不知谁高喊了一声,“走去金家,金家还有!”
    排队的人一下涌走了一半,许多人还望着许家呢,往年开仓救济的人家起码都是三天以上,这许家怎么两天就结束了,不给力啊。
    许家大夫人接收到那些人的目光,肉疼的蹙着眉,金家济粮他们家也跟着济粮,也不看看这家底的差距,老太爷一句话这存粮都要掏空了,这回这张脸做的,可真是要亏了啊...
    ☆、第37章 .数九寒冬赠粥粮
    往年仪都城里会直接开仓济粮的就这么几户,大多数直接把粮食和棉衣物捐赠到衙门里,那儿也会有人做统计,谁家捐了多少一目了然,衙门里收了这些东西也是给百姓送去的,到了年初元宵后这一份东西还会在衙门口公示,也会上报给朝廷。
    不过这些都没有直接开了门接济的显眼啊,四五天大门口排满了人等着领粮食,领了后又是感恩又是道谢,这种积了善德又赚了名声的事,能传唱好一阵子,家底足的都会做。
    许家今年之所以会凑热闹,那是许老太爷觉得几个儿子出息了,得把这名声攒好一些,这也算是给几个儿子做功绩,届时再有升迁,明面上总是好看的,能开仓救济的,怎么也得挤入仪都城几大之一了。
    只不过心有余而力不足,许家府邸靠集市近,一旦开济来的人更多,本来存粮就没有金大学士家那样多,只撑了两日的时间就继续不下去了,许老太爷倒还是想让儿子们努力一把,就是长媳陈氏心中有了诸多的怨言。
    她持中馈,家中什么样的情况最清楚不过,许家孩子多,庶出的没嫁娶的还有好几个,这还不包括老风流的许老太爷前几年纳的妾生的两个才刚刚会走路的庶女。
    这一笔一笔的不论大小都是银子,许家家大业不大,吃饭的人多,出力的人少,哪里有这么多的闲粮拿出去救济,什么不好学,学着金家慕家那样,这能比么。
    许大夫人陈氏守住了账房钥匙,把这条条的道理和丈夫摆足了,若还要依了老太爷的意思再去集一些米来发,那大过年的,一大家子的人就一块儿跟着喝西北风好了。
    许 大老爷还是明点事理,知道这分寸,也清楚自己升了官儿实际上的收获也才刚刚开始而已,前去了许老太爷谈了一下,也不知许老太爷哪根筋不对了,坚持要救济, 这么多年从来没有管过家中庶务,自然不知道银子进出,也不知道养这么一大家子得多少花销,自以为还挺有钱的,看着两个儿子都不同意,许老太爷大骂不孝,一 气之下就病了。
    外头的人不知道许老太爷这是何原因生的病,反正从许家传出来的是许老太爷忧心百姓,愁病的,但这许家是没再救济发粮。
    到了近年末大雪是停了,没见融化的迹象,天空放晴无风,空气里冰冷的很,难保还会下雪,衙门这边安置的人越来越多,慕家那儿赠粮到了二十九开始布粥,柳老夫人派人出去打听了一下城内的情况,让长孙柳思祺带人前去安置难民多的地方设了一个施粥的点。
    “大过年的的要让他们喝上一口热汤米,也能多撑上些日子。”嘱咐长孙设棚子的地方别和别家的距离太近,分散一些才能接济的多一些。
    柳思祺点点头,带人去了官府安置的几个地方附近看了看,选了地方让管事在此搭建一个简易的棚子,很快就有人马车运来了几口大铁锅,车内装着数袋大米。
    等到熬煮完天已经暗了,差不多是晚饭的时辰,棚子后头还有铁锅熬煮着米,前面的两口锅前早已排满了人,这边有巡逻的官兵,他们也不敢生事,天寒地冻的都穿的十分单薄,拿着碗瑟瑟发抖等在那儿。
    等接到了热粥后忙到一旁蹲坐着喝了起来,一碗下肚不够填饱,排到队伍后面,伸着脖子望着前面。
    柳思祺天黑到家,一家子等着他回来吃团圆饭,晚饭后柳老夫人看着院子里几个孙子玩闹,不免叹息,“不知事也有不知事的好处。”
    “他们早晚也会长大的。”李氏陪着她走出屋子,外面已经烟火齐放。
    柳思煜他们在院子里玩,柳青芜走到柳思祺身旁,“大哥,明天我陪着你一块儿去施粥。”
    “太冷了,你别去。”柳思祺摸了摸她的头,眼底一些笑意,“有这份心就足够了。”
    “墙外和墙内都是一样的冷,我听说城外又来了不少人,明儿才初一,往年都是下到了初四五才会停,今年尤其的大。”柳青芜轻轻的说道,末了,抬头看他,“大哥,我没这么脆弱。”
    柳思祺一怔,初见她的时候才在襁褓中,柔柔弱弱的样子,如今时间一晃,她已经长这么大了,过去只能攀着自己腿嚷着要抱抱的妹妹如今说要与自己一块儿出去施粥,柳思祺心中滋味大不同,若是能一直依赖着也好啊。
    半响,背后传来柳思旭的一声大喊,整个人飞奔了过来扑到柳思祺身上,柳思祺晃了晃,柳思煜也赶上来了要柳青芜帮着他捂耳朵。
    柳青芜笑着伸手替他捂住了耳朵,柳思煜站在她前面,目光紧盯着准备放烟火的管事,只听见砰的三声,窜起三道闪光,在柳家上空绽放开来。
    都看了几年了,柳思煜还是百看不厌,欢呼了一声,柳青芜拍了拍他的额头,他还不安分,跑着要去看已经放完了的烟火筒子,被翠屏拉了回来。
    柳思祺再回头看妹妹,柳青芜也巧望过来,她轻轻的笑着,双眸中神色顾盼生辉,恍若是能看到她几年后的样子,宛若腊梅,迎寒而开,宜香四溢...
    初一拜岁,初二这天柳青芜起了大早,等柳思祺看到等在门口的柳青芜,无奈的拍了拍她的头,语气宠溺,“暖炉可带了,让她们再带一些姜茶粉,若是觉得寒冲着喝,披风可带了,暖鞋可带了?”一旁的丫鬟听着偷笑,大少爷何时这么啰嗦。
    “大哥,我是去施粥,可不是让人伺候我去的。”柳青芜忙阻止他继续往下说,再带下去,那一车也不够装了。
    “那也不能受了冻。”柳思祺握了握她穿足衣服的袖子,觉得足够厚了,又替她理了理绕在脖子上的狐裘,“走吧。”
    马车走了半个时辰才到那儿,早上的施粥刚刚结束。
    棚子四面透着风,没什么实在的遮挡,柳思祺本想让青芜去马车里呆着,但他也知道如此一来就没有来的意义,这边是柳家的粥棚,国公府的大少爷和大小姐都在,在许多人眼里也是另一种看待。
    有官府提早搭建的安置所,保下了无数人的性命,生活在大府邸里的人怎么会懂得什么叫做衣不蔽体,饥寒交迫。
    柳青芜也是第一次真实的看到这一些。
    她和底下这些丫鬟妈妈一块缝制的衣服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没有谁不需要,只有谁更需要这个。
    体弱的老人,抱着子女的妇人,年轻的孩子。
    不 过才走半路衣服就已经分光了,柳青芜往前走,看到坐在安置所门口的老人,把最后一件衣服给他,老人接过衣服不断的道谢,裹在了抱在怀里的孩子身上,柳青芜 从翠玲手中拿过馒头递给老人怀里的孩子,男孩子怯怯的伸出手来,很快把馒头抓了回去,尽管是很想吃它,满是冻疮的手颤抖的掰开了它,大的一半往老人嘴里 塞。
    老人咬了一口,男孩子这才大口的开始吃馒头,三两口就吃光了,噎着小脸通红咳嗽着,小手抓起地上的雪就往冻裂的嘴里塞,想借此融化成了水吞下去。
    “别。”柳青芜拦不住他,瞥见老人身边缺了角的碗,干巴巴的放在那儿心生了疑惑,这儿除了柳家外,再过去一些还有衙门的施粥点,早上的施粥尽管已经结束,但不至于哪边都轮不到,看这孩子的样子,像是没吃过东西。
    柳青芜轻声问,“你们早上没有领粥吗?”
    男孩子眼底闪过一抹恐惧,忙着摇着头躲入老人怀里,柳青芜不解,身后的管事开口,“大小姐,他们的粥,也许是让别人领了。”
    有身强力壮些的会直接抢别人的碗过去,说是给自己家老人领的,也有借口说是给孩子领的,更有直接在别的老人领了后抢过来喝的。
    眼前的这老人和孩子,一天三四次的施粥,其中有一半都是让被人去抢了,柳青芜站了起来,“这儿不是有官府的人,怎么不管。”
    “大小姐,官府是管不过来。”管事说的无奈,“官府都管不过来,咱们又怎么管的了。”
    多么无力的一句话。
    她柳青芜今天就是把棉衣和馒头都给了这老人孩子,转个背这些东西可能就被抢了,莫说这些人不要命,他们要的可不就是命才这么做。
    柳青芜下意识的转过头去,她一路过来送给靠在墙边的人那些衣物,真的已经有被人抢走的。
    假如她帮了这个夺回,接下还有许多个这样情况的需要她帮,官府都无法改变这样的现状更何况是她。
    翠玲劝道,“小姐,回去吧。”
    柳青芜蹲下身子,老人怀里的孩子看起来不过四五岁,可能还要小,和思煜思旭他们一样的年纪。
    她想起祖母说过的那句话,生在皇家,天生就是皇命,生在富贵人家,那便是富贵命,生在贫苦人家的一辈子也许就这么贫苦下去了。
    但富贵命的也有守不住,落魄收场的,鸡窝里何尝飞不出金凤凰呢。
    “柳管事,还有余下的粥吧,去端两碗过来给他们。”柳管事很快过去取了粥回来,柳思祺也跟过来了,柳青芜把粥放到老人手里,热腾腾的与这天寒地冻相之较量。
    也不管烫不烫嘴,男孩子端着碗咕噜的猛喝了起来,生怕柳青芜后悔,生怕有人忽然出现抢走他的粥。
    “如今我给你粥,明天,后头,就不会有人再把这粥送到你面前来,你看那儿。”柳青芜指了指施粥的棚子,“你让别人抢走了你的粥,抢走了你的棉衣,你就要和你爷爷挨饿受冻,如果你不想让他们抢走,在这里,他们也抢不走,知道吗?”
    官府不会管那些抢了别人粥别人衣服的人,那是因为被抢的人根本没反抗,这边时不时有官兵经过维持秩序,若真闹起来,怎么会没人管,但柳青芜刚刚看下来,似乎被抢的人都合该被抢一样,半点反抗都没有。
    男孩子睁大着眼睛看着她,眼神闪烁,柳青芜起身,天空飘飘扬扬的又开始落起小雪。
    “那他打我,我打不过他怎么办。”男孩子忽然开口,柳青芜指了指他喝完的粥碗,“那你冻死了,饿死了怎么办。”
    男孩子像是听明白了她的意思,直直的盯着她,也不说话,柳青芜转过身去看到站在那儿许久的柳思祺,“大哥?你怎么过来了。”
    柳思祺给她披上披风,“下雪了,来接你回去。”
    柳青芜跟着他往回走,柳思祺不是没看到刚刚那一幕,走了几步开口,“你这么说他也许懂了,但他很可能抗争不过。”他见过抢粥的,等被抢的人大喊大叫,那粥早就被人吃了,官兵来了也没办法。
    “抗争不过难道就不抗争了,否则他怎么努力活着。”柳思祺一怔,他还以为她刚刚的同情会让她更施舍的去照顾他们,没想到她放下的这么快。
    “大哥真是要对你另眼相看了。”柳思祺叹了一声,忽然间觉得他有些方面还不如自己这个妹妹。
    柳青芜回头过来看他,眨了眨眼,“褒义还是贬义?”
    柳思祺愣了一下,笑了...
    很快到了中午的施粥,柳青芜在旁边帮着柳思祺,也是为了避免一些这样的情况发生,其中一个管事带着两个人领着粥桶去给那些行动不便的人施粥,一些人跟着涌了过去。
    队伍过了一大半,柳青芜看到了一个牵着老人的小身影,小小的身体牢牢的扶着老人,手里抓着两个碗,跟在队伍后缓缓往前,尽管是前拥后挤的,他还是紧紧的跟着,小脸凝的严肃。
    到了前面踮着脚递过来两只碗,管事给他舀了粥,他一碗先递给老人,再小心翼翼的捧了自己的跟着老人到了一旁,也不去有遮蔽的地方,就在棚子旁边,他们都能看到的地方,小口的喝着粥,视线在周围人那儿警惕的看来看去。
    柳青芜嘴角一扬,谁说抗争不过呢,在施粥棚子这边,虽然四面朝风格外的冷,可不会有人上来抢了呢...
    ☆、第38章 .正月出李氏生子
    柳国公府的施粥一直持续到了初七,天气晴朗之下渐渐融雪,只要雪停了那些被压垮的民宅就能重新搭建,安置所里的人越来越少。
    初九这天李氏有了些腹痛的迹象,玉荷院里的人严阵以待,不过也就晃过这一阵的腹痛,又过了几天,半点动静都没有。
    柳老夫人见李氏有要生的征兆,本来出了元宵就要替柳青芜收拾玉清院,这边缓了缓,注意着李氏的动静。
    到了十四这天,隔天就是十五元宵,外面几条集市都扎起了花灯,夜里刚刚躺下,李氏开始腹痛了。
    这一阵一阵的可比几天前来的强烈的多,不过已经生过两个孩子,李氏淡定的多,丫鬟进来在床榻上铺了垫子,李氏躺上去之后就开始顺着阵痛深呼吸,到第三胎足月的还是顺利生下来都不会用太久的时间。
    院子的墙角里还有些雪后的霜冻,顶着早春的寒风,迫不及待的冒着嫩芽,不过深夜中无人瞧见,柳老夫人那边也是刚刚躺下,得知了这消息,穿上衣服赶了过来。
    夜里冷,都呆在一旁的耳房内,柳思祺还好一些,马上要有弟弟妹妹的柳思衡略显紧张,在屋子里踱步来踱步去,柳老夫人笑把他按坐下,“看你急的。”儿媳妇身子好,这一胎怀相也好,定是能顺顺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