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6节

      赵水生也反应过来,连自己头上被鸡挣扎落着的鸡毛都来不及给抹掉,也开始了追鸡行动。
    好不容易才把那该死的鸡给抓住了,两个人都很狼狈。
    李梨花夺过赵水生手里的刀,对着鸡脖子使劲来了一刀,鸡彻底升天了,好了,不就是杀鸡吗,这么简单的事儿,竟然被赵水生给弄成这个样子。
    “我说,你们两口子在干什么呢?”听到动静的邻居过来看,一看这两口子的形象,也是呆住了。
    “原来是杀鸡啊,这杀鸡怎么弄成这样啊。”
    李梨花忙解释说道:“我试着想要杀鸡,谁知道这鸡这么不好杀,弄了个半死不活,一松手就到处跑。”
    在外人面前,李梨花还是知道要维持男人的面子的,免得丢脸那。所以直接承认是自己杀得鸡。
    “女人家就是这样,没有啥力气,杀鸡杀得不透,可不是要到处乱飞,以后啊,让你男人杀不就得了?”
    “是是是,这不是不知道吗?以后一定让他杀。”李梨花赶紧保证。
    邻居看完热闹离开了,赵水生看着自己的胳膊,他也天天练了啊,怎么就这么的弱呢?看来还是练的不够,太丢人了!
    “这鸭子还是我来杀吧。”虽然上面有毛,可是为了避免惨剧发生,李梨花决定自己上阵了。
    但是赵水生却非要找回面子,把鸭子拿在手里,“我来杀,我就不信了,我连个鸭子都杀不了。”
    李梨花赶紧离开老远,免得这鸭子跟鸡一样蹦达起来,结果不知道是赵水生知耻而后勇还是怎么的,杀鸭子那叫一个用劲,这下子鸭子死透透了。
    总算找回点面子了,赵水生在心里说道。
    ☆、第三十六章 帮衬
    “二哥,我想在镇上找份活,你看你能不能帮帮忙?”赵土生期期艾艾的说道。
    赵土生还是第一次开口求着自己的二哥。
    家里面都觉得二哥是在胡闹,可是赵土生却觉得自己的二哥是个有主见的。再说,他还从来没有找家里借过钱,都没有影儿的事儿,怎么娘和大嫂都跟要死要活的一样,把面子都给撕开了。
    赵土生平时也不惹事儿,事实上,赵金生也不是那么不可理喻,家里最喜欢闹腾的就是赵婆子和何翠姑。
    赵水生说道:“找活儿倒不是事儿,只是以后要住在铺子里。”
    “没事儿,没事儿。”赵土生还巴不得呢,不然天天在家里,听自家娘和大嫂在闹腾,还不如搬出去住呢,只是他现在没有成亲,所以搬出去也没有借口。
    现在有个做活的借口,不是好的很?
    至于成亲,家里也没有提,加上天大旱,收成也不好,钱也不多,说亲就还得缓一缓。
    只是赵土生想着,为啥不自己赚钱了,然后娶媳妇?
    非得等着爹娘给自己说了,才说?
    找个不好的,自己还说不上话。
    如果运气好,找上二嫂这样的,还好说,运气不好,找上大嫂这样的,那不是又娶了一个搅家精来?
    家里已经够乱的了,再加上一个,还不如不成家算了。
    赵水生给赵土生找的是在一个粮铺做伙计,每个月也有几百钱。
    他在镇上,通过黄老板也认识了不少人。
    黄老板也知道他现在是在读书准备考秀才,所以对赵水生更是好了。
    黄老板知道,不管赵水生考得上考不上,结识了赵水生就只有好的,没有不好的。
    何况,赵水生还让他赚了不少钱。
    米铺老板姓张,经营着一个小小的米铺。因为要换牌匾,请黄老板找个读书人给他写一写,黄老板就推荐了赵水生。
    开始张老板还看不上赵水生,因为赵水生名不见经传的。
    但是黄老板极力推荐,张老板就勉为其难的接受了,没想到写下匾额上的字,就是张老板这个外行看起来也觉得特别的有气势。
    这一来二去的,和赵水生就关系走动起来了。
    最近张老板因为要在县城再开一个米铺,所以店里的伙计也要带几个到县城里去,镇上这边就有些缺人了,目前正在招人中。
    张老板要的是能吃苦耐劳的,赵土生平时干活儿也从不偷懒,正好可以送到张老板那里。
    熟人之间好说话,张老板一听赵土生是赵水生的亲弟弟,那还用问什么,立刻就答应了。
    只等着赵土生回去拿铺盖过来,直接上工了。
    “回去好好跟爹娘说,上工了,休息的时候就来这里 ,我和你二嫂就两个人,有的是地方住。”赵水生吩咐道。
    赵土生忙答应下来。连忙回去拿东西去了。
    李梨花对于赵水生帮着赵土生,没有什么可说的,毕竟在世人的眼里,他们是亲兄弟。
    如果和兄弟们都弄僵了,那么就是你再有理,人家也觉得你不对。
    能扶持起来一个,就扶持起来一个,不然都过的苦哈哈的,到时候找上门来了,不管能成吗?
    让人自食其力,有能力养活自己和老婆孩子了,那么大家也就相安无事了。
    李梨花发觉,不管是什么时候,都会为了家产之类的,争得你死我活的。大户人家是这样,小户人家也是这样。
    等赵水生真的成了秀才了,身边需要帮手了,说不定赵土生也就能帮上忙了。
    当然,他们也不会亏待赵土生。都把日子朝着更好的过去,岂不是更好?
    赵土生回去,把事情先跟老赵头说了,因为他觉得自己的爹还是讲道理的。
    老赵头听了,总算是脸上变好了,这段时间有了这一个好消息。
    他抬起头,对赵土生道:“既然是你二哥给你找的,那就好好干,别丢了你二哥的脸。”
    赵土生忙点头,老赵头对于赵水生还能帮衬着兄弟这一点是满意的,不过一想到他有门路不去赚钱养家,竟然学他老丈人,非要去考什么秀才,这心里就不舒服了。
    “去了镇上,见到你二哥,和他好好说说,咱们都是乡下人家出身,祖上都没有读书的料子,让他歇一歇吧,别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的。还有你二嫂,到时候男人不做活儿,苦的还不是她?我这当老子的,都是为他们着想,这一个二个的怎么就听不进去话呢?”
    按说这李老头自己的闺女,他怎么就不心疼呢,非要女儿忙死忙活的供着水生读书,到底为的是
    啥啊。
    他自己家那样不说,还要祸害赵家?一想到这个,老赵头就气不打一处来。
    赵土生嘴上是答应了,可是心里却想着,二哥二嫂这日子过的比在这个家里要好,干什么要说那么晦气的话呢?
    再说,二哥和二嫂都那么大了,他一个当弟弟的,还能说二哥和二嫂?
    不过赵土生怕不答应,他爹又要训他,只能是面上答应了。
    赵婆子听说了赵水生给赵土生找活儿的事儿,却一点儿也没有什么高兴的,只是说,“他当哥的,给自己的弟弟找活儿,还不是应该的?值当什么?”
    人家米铺管吃管喝还管住,每个月也还有工钱,把何翠姑羡慕的不得了。也想着让赵水生给赵金生找个活儿去做做,只是赵金生却直摇头,“都出去了,家里的地怎么办?三弟现在还没有成亲,出去闯荡闯荡也是好的。”
    把何翠姑气得倒仰,感情合着家里的地都要你一个人伺候啊,好歹是自己的男人,和翠姑也心疼呢。
    可是这男人却觉得自己去外面做活,不是那块料,只有伺候庄稼的时候,才觉得舒坦。
    男人不去,她还能怎么着?本来打算哪怕厚着脸皮也要让老二他们给自己的男人找份活儿的,谁知道男人死活不去。
    其实这何翠姑的脸皮真真是厚了,当初还让人写了字据,各不相干的,这有了好事儿,还想着找上门,真是够不要脸的。
    赵金生都觉得脸红,所以坚决不去。
    “人我都给你找好了,已经让人签了担保了,明年你就直接去县上报名,参加县试。”梨花爹对赵水生说道。
    他现在热情很高,自己这个女婿,虽然读书晚,可是真的很有天赋,一点就通。
    如果是赵家这边从小就培养起来,那么现在说不定连举人都中了,还用苦哈哈的种地?
    只是世上没有如果,现在水生是他的女婿,梨花爹不知道有多高兴呢。
    赵家人目光短浅,还说那些侮辱人的话,到时候等他女婿考上了,让这些赵家人后悔去!
    “多谢爹!”赵水生道。
    “你要谢我,就好好的把明年的县试考过了。水生啊,爹的指望可都在你身上了,你可不要让我失望。”梨花爹拍了拍赵水生的肩膀。
    赵水生道:“我尽力而为。”
    科考,一大部分考实力,但是还有一小部分靠的是运气。赵水生也不敢保证百分之百的就能考上了。
    “梨花今天怎么不在家?”梨花爹问道。
    这也太不像话了,女人家不在家里,去外面去,把自己的男人留在家里,太不贤惠了。
    赵水生道:“是绣铺老板家的孩子要定亲了,请梨花过去帮忙。”
    李梨花是前几天就被刘大姐邀请了,她家的大女儿已经说亲了,这不,就要定亲了。
    定亲也是大事儿,需要人来帮衬,刘大姐的夫家也没有什么人,就把包括李梨花在内的几个人都请了来,也是壮壮声势的意思。
    李梨花以前只是见到的都是官媒,今天倒是见到了这种不是官媒的媒婆,说话的语气夸张了一些,不过那话从嘴里说出来,也叫顺溜。刘大姐的第一个孩子是个女儿,和刘大姐长得很像,说的亲也是和自家门当户对。媒人婆把好听的话不要钱的说出来,最后把婚期也定了下来,两亲家就都皆大欢喜。
    至于聘礼和嫁妆这些事情,也是要两亲家私底下商量的。
    刘大姐也是大方,给媒婆的红包足足有好几两。
    那媒婆喜笑颜开,又输了一通好听的话。
    李梨花听着嘴角翘了起来,这媒婆还真是说话不重样啊。
    “你是梨花是吧。”没想到临走的时候,那媒婆竟然停下来和李梨花说话了。
    “请问你是?”李梨花记忆力没有这样的一个人那。
    作者有话要说: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这样才是长久之道。
    ☆、第三十七章 借钱
    “啊呀,我还是你和赵家二小子的媒人呢,不过也过去好几年了,你记不住也是没有什么奇怪的。”那媒人喜笑颜开,“当初我就觉得你和赵家二小子是天生的一对,现在你们都在镇上住了?看,这日子不就过的好了吗?”
    绣铺老板结识的都是有钱的人家,这媒人还以为李梨花他们也是有钱了,还搬到了镇上了。所以才这样说。
    当初这两家子都不同意这门婚事,一个嫌弃对方不是读书人,一个嫌弃对方读书把家里都败了,女儿嫁过来,肯定没有啥嫁妆的。
    就这样的两家子,她竟然把婚事给说成了,提起这个,这媒人都觉得脸上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