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37节

      反正去年她都把春播要种的东西,还有这些种植方法都传了下去了,如今只要看看结果就成了。
    好在有了林家沟的先例,在加上朝廷封官,罗素如今在农人心中的形象又神秘又高大,听说是罗素亲自派来的府差,百姓们都十分热情,有些不懂的问题也围着问。府差不懂得,就干脆让各村派出代表,跟着他们一起回到川州见罗素。
    如此忙忙碌碌的一个月,稻种也下了田里,麦子又要开始收割了。
    这次收麦子可比林家沟上次收稻子要热闹多了。
    因着罗素上次帮着林家沟种稻子,来了个大丰收,所以好些村子曾经派人来川州城里向罗素学习种植技术。其中就包括种麦子,回去后,几乎所有的村子都学了如何让麦子增产的法子,虽然没有罗素亲自指点的那般好,不比比起曾经亩产一二石的产量,如今亩产达到了五石,这简直就是不敢想的事情了。
    从四月开始,整个川州城都是金黄色的一片,包括蜀州的部分地区,也迎来了一次麦子大丰收。
    比起上次只有林家沟一个地方的小动静,这次是整个西南都有了动静。
    关于西南的消息明着暗着的都像纸片一样的传往了北都城。
    “你们看看,你们都给朕好好看看。当初朕封个司农官,一个个的就要撞柱,如今你们可还有何话所说?亩产五石的大麦,你们谁见过,谁见过的?!”
    昭武帝一番底气十足的质问,愣是让之前还总是颇有怨言的文武大臣们都消了声。
    这天下什么最贵,一是兵,二是粮!
    陛下手里兵,人家现在又给弄了粮食出来了,这就是立国之本。现在谁还敢在这个当头和皇上唱反调的。
    昭武帝心里痛快极了。
    “大司农,如今罗司农在西南做出了这般的成绩,证明罗司农之前提倡的种植法是可行的,你可尽快派人去各地勘察土地,将种水稻种植法和大麦种植法推广下去。”言毕话锋一转,“若是在此事上面有任何懈怠,朕决不轻饶!”
    头发花白的刘大司农赶紧跪下应是。
    想当初,反对罗素为司农官的呼声里,他是呼声最高的。如今这一招,着实让他这脸火辣辣的疼。
    不过这他好歹也是吃过苦头的,知道粮食就是天下老百姓的命根子。如今这罗司农有这等本事,他心中也没有什么不服的了。
    活到这把年纪,才知道麦子和水稻还能这么种,能有这么高的产量,他这是真心服了。
    罗素并不知道自己给昭武帝长脸增底气了。此时她正在带着人在山里转悠,准备找个大地方种植棉花。
    本来她心里还是一心一意的想把最基本的农作物一点点的传遍天下,让天下人先吃饱了再说。但是今岁过冬,川州百姓遇着赵辞这样心系老百姓的官员,都还是有冻死的情况,那其他各地就更不必说了。
    自古以来,衣食住行都是百姓都要的。她之前只顾着粮食,倒是考虑的不周全了。索性如今川州老百姓也不用征税,这次光收的麦子就能吃个一年了,马上夏天又要收稻子,到时候不愁吃的。不如早些把防寒的东西准备了,冬天的时候,让各家各户的,能穿上棉衣,盖上棉被。
    管了老百姓的吃,现在又要管老百姓的穿。
    罗素光是想想,心里就有一种任重而道远的心情。
    地方很快就找到了。不过开荒又是个大难题了。川州这边的耕牛还不如当初毗陵县的,当初赵家村虽然穷,可是好歹耕牛还是有几头的。川州这边离着北都城远,好些政策到了这边也没实行,再加上官员层层盘剥昭武帝定下的耕牛量,在这犁压根就么实现过。好些地方还是采用的最原始的人力耕地。
    而且这里的工具还特别的老旧。各村各户的开荒任务一下去,估计也很难一时间就能做到。而且西南之前还闹过民变,壮丁都少得可怜。
    罗素回头好好思量一番,索性耕牛暂时是不指望了,改良农具倒是首要任务。
    回头和赵辞提了这事情,赵辞便道,“就是你之前在赵家村让人做的那种农具?”
    “嗯,犁田的工具比需要好用,要不然费时费力,百姓也吃力。这些日子你也看了,那些村里还是老弱幼子多一些,真的让他们犁田犁地,也是有心无力。”之前她在赵家村看着老大爷耕地,心里还觉得挺感慨的。现在来了西南之后,她这眼界倒是大开了。不止老大爷耕地,就连几岁的男孩女孩都得跟着大人来田里耕地,婆婆媳妇在前头拉着绳子,孩子们就在后面扶着。光是看着就让人觉得心酸。这地方太苦了,就算给了他们吃饱穿暖的法子,他们也得有这个能耐做啊。
    要是还没吃饱就累死了,这也太冤枉了。
    赵辞略微思索片刻,道,“你这边有图纸,这也不是难事。我让人去寻能工巧匠来办理此事。”
    “那这些农具的花销,这边可能拿的出来?”罗素有些担心。
    赵辞笑道,“你忘了,还有西南商会?这些日子光是码头的租金,可都收了不少了。再加上之前卖柑橘的银子,还有倒卖其他西南特产的进项,如今西南可不差银子了。”
    手里有银子,不用再打报告向上级伸手,等着一层层的审核,这效率自然也快多了。
    赵辞当即下了命令让人征集能工巧匠,才两日功夫,就招到了三十名工人,其中还有大师傅级别的。
    罗素担心他们各自的技艺不同,到时候做出来的东西良莠不齐,便让其中几名有名的大师傅作为评判,让其他人进行考核,然后按着这些人的手艺分成几拨人。技艺好的负责重要的零部件制作,技艺不行的,就帮着打打杂,做做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工作。当然,这里面给的工钱自然也是有区别的。
    赵辞对于这种作业方式很是感兴趣,制作开始周,他亲自来这个安排的临时作坊里面走了一圈。好奇道,“这种方法倒是很好,不止保证技艺一致,而且若是其中有地方地方有缺陷,也不用整个丢弃,只需要更换一个零部件就行了。”
    “这是流水线作业法,这里的每个零部件,我都制定了规格。他们只需要做一个零部件,这样熟能生巧,速度也能快起来了。”
    “流水线作业……妙极!”赵辞眼睛一亮。
    对于目前生产力低下,工匠单独作业来说,罗素使用的这种流水线作业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变革。赵辞是个聪明人,很快就看出其中的巨大好处。
    “如今工部作业,还有兵器监生产量并不高,若是用此等方法,不止可以提高生产的数量,也能减少损失了。素……大嫂,我可将此法以你的名义上报朝廷,让此法得以推广。”
    罗素除了是个种植高手之外,其他地方还真是没有什么远见卓识,所以压根就没想过,自己这随意的拷贝一个现代的法子,竟然能够被赵辞说的这么高大上。顿时有些不好意思,“这不是我想出来的。”
    “可是大嫂是第一个用这种法子的,这便够了。”赵辞轻笑。
    翌日清晨,快马急报便出了川州城。
    第八十章
    北都城离着川州城很远,若是平日里慢慢的行车,也得二十来天,不过赵辞用的是快马急报,中间日夜不停,这消息才六七天的功夫,就传到了北都城这边了。
    昭武帝如今对于西南的事情很是上心,听说是川州别驾赵辞命人送来的加急消息,午膳也不吃了,赶紧宣人来看。
    齐王的生母薛贵妃正伴随在侧,见昭武帝看了信件后脸色通红的模样,就猜到定然是好事。甜嘴儿道,“瞧陛下如此龙颜大悦,可又是什么喜事来了。”
    “倒是好事,不过是朝廷的事情。”昭武帝看了她一眼,“这午膳朕也是没有胃口了,得去前面处理国事,爱妃你自行在这里用膳,不必拘礼了。”
    说着又吩咐吴庸去宣召六部尚书前来觐见。
    看着昭武帝脚步轻快的走了,薛贵妃脸上露出了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