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64节

      这道理张秋词其实很懂,只不过情况不同,应对的法子也不一样罢了。
    昨日秦立轩不留心她,她亦不愿意在秦家宗室女眷失去脸面,因而才会如此行事。
    但婚礼过后,两人关起门来过日子,她就要尽心经营好。
    不过。
    张秋词还是摇了摇头,道:“嬷嬷,你领人送去便可。”
    过犹不及,凡事皆不可一蹶而就。
    唐嬷嬷想了想,便明白主子的意思,她既心疼自家姑娘,又无计可施,只得郑重点头,道:“姑娘放心,老奴定当办好差事。”
    “嬷嬷,你切记,一定要亲自交到二爷近前。”张秋词想起今日府里的不同寻常,她不禁又嘱咐了一句。
    秦立轩大概不会见唐嬷嬷,不过她是秦二夫人的陪嫁嬷嬷,将汤品交代秦立轩贴身长随手里,还是可以的。
    张秋词不想陡生波折。
    唐嬷嬷领命而出,将小厨房里炖着的山菌野鸽汤拿起,小心放置在填漆提盒内,方命院里侯府分过来的仆妇领路,往前院而去。
    这山菌野鸽汤,张秋词一早便命人炖下,再三叮嘱小心看守,便是为了中午这一遭。
    原因无他,秦立轩一大早携张秋词给姜氏敬了茶,两人一出钟瑞堂,他便独身往前院去了,看样子,大概短期内都没打算回来。
    张秋词当时面色并无变化,步伐依旧不急不缓,不过,回到储玉居后,她便吩咐厨下备了这盅汤品。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来啦~~~
    感谢亲亲们的各种支持撒,么么~
    还要感谢给文文灌溉营养液的亲们,么么哒~
    第70章
    唐嬷嬷穿过三重内仪门,进入前院。今日盘查一日往昔严格, 她也没在意, 填漆提盒夹层里早塞了棉絮, 里头的汤菜不凉即可。
    张秋词嫁进宣平侯府后,她往返前后院送菜汤已有近一个月, 因此, 唐嬷嬷时间把控得极好, 到地方时,秦立轩刚吩咐传膳。
    秦立轩的贴身长随平安上前, 接过唐嬷嬷手里的填漆提盒,笑容可揖地招呼几句,方提着东西往里行去。
    主子成亲头两天,大书房那边已经遣人传过话,一院仆从都明白上头意思,因此,哪怕是贴身伺候秦立轩的平安,也不敢怠慢储玉居那边来人。
    “二爷。”
    平安拎着提盒, 熟门熟路进了次间, 给主子请了安, 然后回禀道:“二夫人遣人过来,给二爷准备了汤菜。”
    他乐呵呵地扬手亮出手上提盒, 又笑道:“二爷,奴才给你布上。”
    说罢,平安手脚麻利, 迅速将填漆提盒的盒盖打开,将里面的汤菜放到圆桌上。
    秦立轩抬目,瞟了一眼几碟子犹带热气的菜,没有出言反对,任由平安忙活着。
    张氏头几回送来的东西,还没到秦立轩跟前,便被他硬声拒绝了。这些精心准备的菜肴汤品,下仆们也不敢动,只好等过了一段时间后,实在不能用了,方撤下去处理掉。
    这没过几天,秦立远将府里彻底清洗过一遍,开了宗祠,将张秋词录入族谱后,方有闲暇唤了秦立轩过来,好好说道了一番。
    秦立轩虽心中仍有不愿,但也没打算再让公务繁忙兄长为自己操心,此后,储玉居再送东西过来,他便允许其上桌。
    他想,放着就放着吧,反正自己不吃,权当让大哥放心好了。
    不过,有了第一步,就有第二步,平安等人得了大书房的话,便开始有意无意地说起储玉居的好话了。
    这些下仆伺候秦立轩多年,颇为了解他的性子,每次说话都恰到好处,一个月水磨功夫下来,也有了些作用。
    好比此时,平安揭开汤盅,往里面望了一眼,惊喜道:“二爷,这是三鲜素汤,二夫人有心了。”
    秦立轩素来苦夏,现在已进入炎炎夏季,他肉汤一口喝不下,历来只喝爽口的素汤。
    张秋词确实有心,要知道,平安的主子是秦立轩,他虽奉命说好话,但他却没往储玉居透露过这些消息,也没让下头人放出风声。
    这是储玉居自个费心打听的。
    他小心窥了眼秦立轩面色,继续笑着说:“要不,奴才给二爷盛一碗?”
    秦立轩闻言,下意识就要开口拒绝,只是他瞟了眼汤盅后,下意识又想起兄长循循教诲,这张氏,也算是兄长给他挑选的。
    罢了罢了,反正不是倩儿,谁也一样,兄长忙得脚不沾地,他不能再为兄长增添烦扰。
    且秦立轩心底也清楚,自己再不乐意,日子还是要过的。
    他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
    平安大喜,他算是完成主子交代的事了,因为接下来的,便不是他一个奴才能插手进去的。
    他立即取了一个白瓷汤碗,盛了一碗三鲜素汤,捧到秦立轩面前。
    秦立轩执起汤匙,慢慢地勺起碗里的素汤,送进嘴里。
    这汤咸淡适宜,正合他口味。
    秦立轩缓缓喝了一碗汤,平安立即殷勤笑道:“二爷,要再添一碗吗?”
    他睨了平安一眼,没好气道:“你二爷就光喝汤不需用饭了。”
    小小的白瓷汤碗不大,往日,秦立轩也不是没用过两碗汤后,再行用膳的,但此刻平安也没提起,只笑着拍了一下嘴巴,骂了自己几句。
    平安伴了秦立轩十余年,秦立轩对他还是很不错的,他讨趣了几句后,主子便让他自行下去用膳便可。
    秦立轩对心里接受了的人,向来是很宽容的,平安也习惯了,因此他乐呵呵打了个千,便告退下去了。
    退出次间后,平安并没马上回去用膳,而是脚下一拐,往东厢的耳房行去。
    “唐嬷嬷,我给你还提盒来了。”平安进了耳房,笑盈盈说道。
    据平安观察,储玉居那边也是能耐人,又有了大书房支持,将来如何也未可知。他是个机灵的,这时候顺道结些善缘,将来或许能有大好处。
    他与唐嬷嬷接触了一月,也算能说上几句话了,今日事情有了进展,他便亲自过来还提盒了。
    “李小哥,怎好劳动你。”唐嬷嬷立即起身,上前接过提盒,笑着说:“你随意打发个小幺儿过来就好。”
    平安姓李,他年纪虽不大,但却是秦立轩贴身伺候的人,因此唐嬷嬷十分客气地其为李小哥。
    平安也不卖关子,他直接抱拳笑道:“恭喜嬷嬷,贺喜嬷嬷。”
    “李小哥,难道……”唐嬷嬷又惊又喜,她很是期盼看着平安,有些迟疑问道。
    对于勤劳往返两地的唐嬷嬷来说,能让她欢喜的事就一件。刚才一见平安亲自出现时,她便隐隐有些猜测,只是仍不敢相信,难道是真的?
    她心头期盼没落空,平安面带笑意,接着说:“正是,正是,今日二爷用了一碗汤。”
    唐嬷嬷闻言激动非常,她喜道:“那真是太好了。”不枉她家姑娘废了足足一个月心思,俯身低头,费心心思要打开缺口。
    她每天往前院来,如今阖府上下,谁不知新进门的二夫人不被二爷中意,日日挖空心思讨好夫君。
    唐嬷嬷极赞成这般行事,且就算张秋词不做,她也要一力苦劝的,但做归做,她实际还是很心疼自己奶大的姑娘。
    张秋词是张家嫡长女,自幼金尊玉贵,如今亲事屡遭打击不说,进了秦家门也不得安宁,一个月来,几乎把脸皮撕下来不要了。
    好在,好在,现在终于有机会拨开云雾见青天,能窥见一丝曙光了。
    唐嬷嬷激动得眼角都有了泪花,她忙再次掏出一个鼓囊囊的荷包,塞进平安手里,道:“李小哥,真是劳烦你了,在二爷跟前一再美言。”
    她确实很感谢平安,自她过来的第一天,对方的态度就不错,熟悉些后,就更好了。
    平安半推半就收下荷包,他也不占功,笑了笑,悄声给唐嬷嬷透些消息,道:“嬷嬷,这也是大书房的意思。”
    说罢,他朝唐嬷嬷挤了挤眼睛,方告辞,“好了,我回去了。”
    骤然得知这消息,唐嬷嬷欢喜盈胸,比之方才那一波要远大得多。
    大书房指的是哪位主子,唐嬷嬷已经待在宣平侯府一个月了,她当然清楚,有了家主支持,她姑娘的路便能顺遂多了。
    唐嬷嬷经事不少,哪怕这般欢喜,她也不忘送平安,“李小哥慢走。”
    平安离开后,唐嬷嬷一刻也坐不住了,她拎起提盒,领着人匆匆赶回后宅。
    一连得了两个好消息,她迫不及待要告诉主子。
    唐嬷嬷回到储玉居时,张秋词还没回来,她只得先到小厨房打点午膳。
    直到午时过后,张秋词才自钟瑞堂返回,她看着面色如常,步伐不疾不徐,缓步进了正房。
    她屏退宣平侯府那边配过来的下仆,待屋内只余她的陪房事,张秋词白皙的脸庞方显露出疲惫之色,被碧莲搀扶着进了次间。
    唐嬷嬷立即命人传膳,她立在罗汉床前,很是心疼,只是,很多话却不能明说,憋了半响,她方低声道:“从前,老夫人打听过,这姜太夫人是个慈和人。”
    怎地如今就这般货不对板了呢?
    洞房过后,秦立轩并直接住到前院,日子与未成亲前一般无二,此后,张秋词每天在钟瑞堂待的时间便越来越长,到了今天,回来时已经是过午。
    这般下去,怎生是好?
    偏偏这种事情无地可说,儿媳给婆母立规矩、伺候进膳天经地义,就算拿回娘家说,亦只能在私底下抱怨,一旦摊在明面上,娘家还得严加嘱咐女儿,需好生伺候婆母。
    唐嬷嬷的潜台词,张秋词当然懂,她疲惫地靠着一个秋香色弹墨引枕,挨在罗汉榻上说道:“哪家新媳妇不是如此。”
    话虽如此说,但张秋词却微微垂下眼帘,据她这一个月以来的仔细观察,再结合成亲当晚的干戈,她心中自有想法,这婆母大约是个有意思的人。
    她直起身子,执箸扒了两口饭。
    唐嬷嬷一边细心给主子布菜,一边叹道:“要是有侯夫人般的福气,那便万事大吉了。”
    张秋词闻言,不禁苦笑。
    她如何能跟大嫂比,大嫂的福气,位居超品候夫人还是其次,关键是,她把丈夫的心紧紧拢在自己身上。
    进门一个月,一些大面上的消息,张秋词早已清楚,侯爷当家作主,说一不二,且他爱重妻子,通房姨娘一个俱无,房里仅新婚娇妻一人。
    侯夫人有孕三月出头,侯爷若要招人伺候,早就安排了,如今没有,那便是没有了,要知道,对于男人来说,公务繁忙从来不是没有这档事的理由。
    张秋词叹了一声,女子不比男子,若命不好,多要强也是无用,不该是你的,怎么挣也无法到手。
    她对唐嬷嬷说:“我没这个命,还是先好自己的日子罢。”
    提起这个,唐嬷嬷精神一振,她立即一扫方才忧心,高兴地将两个好消息给主子说了一遍。
    末了,她欢喜道:“有了侯爷支持,二爷也肯松口,只要熬过去,便会好了。”
    整整过了一个月,到底是听到了好消息,张秋词心头松了不少,她面上终于露出笑意,“若能如此,自是极好。”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亲亲们的各种支持撒,么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