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9节

      向赵国生发誓保证过不搞封建迷信那一套的刘兰秀食言了。
    因为去年,他们赵家村里有个小孩生病了,不知谁请了个神婆来,神神道道的说小孩丢魂了,又是念经,又是画符,还让孩子喝了不知道什么‘神符灰水’,搞得那个小孩子上吐下泻差点没命,最后还是赵国生不顾阻拦背着送去了医院,医院说得亏送去的早,再晚点,孩子就被所谓的‘神符灰水’在原有的病情上雪上加霜的折腾死了。
    “哎……”
    “下不为例”赵国生板着脸,冷冷的说。
    “下不为例,我保证”刘兰秀不好意思的笑着发誓。心里却想着抽空一定要去庙里还愿。
    赵国生:“……”不太相信。
    “下午,我要去镇上告诉亲家一声,你把昨天猎的野味弄分点出来。”亲家客气,每次都给赵国生捎点面粉啊,糖什么的,说是给孩子吃的,他能好意思空着手去吗?
    “????什么?你去镇上告诉亲家?不应该是亲家来告诉我们吗?”不是她心疼野味,按规矩,新媳妇怀孕了,女婿理应带着礼品向老丈人家报喜。
    赵国生:“……”
    从未嫁给女儿的赵国生不懂。
    没有经验的赵美艳同样不懂。
    那怎么办?
    作者有话要说:  当年渣作者家没交罚款之前,我们家的大门被计生办的人背走了。家里穷啊,穷的只剩大门了。
    第70章
    凡事都有另外。
    怀孕是好事, 双方没必要揪着所谓的礼数不放,去较真。
    “亲家现在还不知道这个好消息呢, 美艳和建军两个小年轻懂什么?他们还要过几天才会镇上住,我还是先去一趟亲家吧。”虽说礼数有点反着来了,但是这时候谁也不会去计较那些琐碎的细微末节了。
    “那行, 等你吃过饭就赶紧去,让亲家也高兴高兴。”结亲结亲, 越走越亲,这门亲事结的好, 两家关系联系的很频繁, 感情不错,刘兰秀真心想让他们早点听到这个好消息,与有荣焉的高兴。
    “好”
    同样处于兴奋期的赵国生难得在朔风凛冽的天气, 心甘情愿的屁颠屁颠往外面跑, 心情愉快赶着去报喜。
    这个喜讯给北风呼啸, 寒风刺骨的季节披上了一层轻纱似的暖雾, 祛除了一丝寒气,连焉了吧唧的小草和光秃秃的树枝叶不显得那么萧条落叶的枯黄。
    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 心情不一样, 看什么都顺眼。
    吃过端在手中已经冷掉的残羹冷炙,来不及歇息,换了双厚实保暖的黑棉鞋,按耐不住急切分享的心里,在刘兰秀紧迫的催促下火速赶往镇上。
    凭靠双脚急速步行行走在山间小路上的赵国生还很有闲情逸致的幻想着, 往后他真的可以告诫后辈铁一般的事实,那就是他走的路比你吃的饭还要多。
    瞧瞧,多么贴切的比喻啊。
    “亲家,在家吗?”人未到,声先传进去了,赵国生急切的声音中带有浓浓的喜悦,让人一听就能察觉到好心情。
    “在的,亲家快进来。”闻声,王母顾不上手中还在浇菜的活,随意的往地上一扔,连忙起身迎出去。
    虽让赵国生这高兴欢喜的心意溢于言表的表达在饱含笑意的高声里了呢?使人感染着同样愉快的好心情好奇。
    “亲家,恭喜恭喜啊,你们家要添新丁了。”本来想说恭喜亲家你要当奶奶了,想想太直接粗暴了,不适合王母饱读诗书的身份。
    王母祖上出过秀才,算得上书香门第,比起大多数同龄人,她识文断字有文化,要不是文.革□□的厉害,她仍然是镇上小学的老师,后来平反了,工作还是丢了,也习惯了在家当个家庭主妇了。
    王母这一刻像喝了一壶清醇的酒,晕乎乎的,心里却喜滋滋的,脸上带着晃眼的笑容,止不住的点头笑道:“亲家,同喜,同喜,亲家快进屋坐。”跟她说说具体情况。
    院子里浇了一半的菜地,翻了三分之一的土地就那么虎头蛇尾的搁置了,赵国生转身进屋前依稀看到横竖无规则绊倒在地上的锄头,浇水的木桶和水瓢,流动的空气中夹杂着丝丝不太浓重的尿味。
    用后世的话来形容,没想到王母过的这么接地气,还以为只是闲来无事养养花,浇浇水呢。
    “亲家,来喝口热开水,跟我说说这是什么时候的事?上次回来还没怀上呢?”殷切的倒了杯开水坐下来便迫不及待的询问。
    上次回来不过是半个月前的事,隐晦的观察过,私底下还偷偷问过儿子,没有怀孕的征兆啊,还以为要等明年才传出好消息呢。
    赵国生能理解王母作为婆婆迫切想抱孙子的心情,也不兜圈子,直接说:“我今天去县城有点事,顺便去了趟美艳那里,听说她有点不舒服,我猜想着是不是怀孕了?于是陪她去了趟医院确认。”这事当然不能直接说美艳自己怀疑的了,只好让他来背锅。
    “那医生怎么说,有什么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十分关心还未出生的金孙,王母连忙急问。
    “医生说怀孕差不多快两个月了,孩子很健康。”赵国生蹙眉深思,没听医生说有什么要格外注意的地方?只是孩子很健康。
    “孩子健康就好,哟,不行,这小两口太年轻了,没这方面经验,我得赶紧去趟县城把美艳给接回来住,她住县城平时一个人在家,怀着孩子行动多不方便啊。”要是磕着碰着她金孙了怎么办?一想到软软萌萌的金孙,王母浑身充满了劲。
    赵国生:“……”肚子还没显怀,有什么不方便的?
    当然,如果能把美艳接回镇上住更好了,身边有丰富经验的婆婆照顾,他和刘兰秀也放心点。
    怎么说,怀孕的时候,身边有老人照看着总保险一些。
    有些东西,是你看再多书,听再多宝贵正确的意见,都比不上活生生的陪在身边有经验的老人。
    “好,有亲家母你在身边照顾,那再好不过了,这是美艳那丫头的福气,碰到亲家你这般好的婆婆,我们美艳这辈子可真享福啊。”一顶高帽子不由分说的轻言淡语带上去,夸的王母心里乐开了花。
    “呵呵,是我家这媳妇娶的好,美艳可是个孝顺的媳妇。”这不是虚假的花花轿子人抬人的恭维话,美艳这媳妇虽然不住在身边,说到孝顺,那是真心实意的。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儿子媳妇对他们俩老好,他们投桃报李的自然不会为难媳妇,她身上现在穿的这身新衣裳,还是媳妇亲手缝制的呢。
    不要忘记了,王父王母就王建军这么一个儿子。
    相互吹捧,捧场恭维的话没有多说,因为问清楚事情情况的王母心思已经跑到县城儿媳妇的肚皮上去了,恨不得马上飞奔县城把儿媳妇给接回来。
    “亲家,我家里还有事,就先回去了。”看出王母心不在焉的心思后,赵国生很有眼见力的提出离去,给她留出时间赶去县城。
    “那行,我也不留亲家了,我急着去县城一趟。”王母没有一点矫情,没有一丝‘书香门第文人的酸臭味’,很干脆。
    不过,应有的礼数王母没有忽视,回身进了里屋的杂物间,手脚麻利的整理出一份厚厚的礼品包起来说:“亲家,应该是我们家去给你报喜的,小年轻不懂事,麻烦亲家你亲自走一趟了。”说完把一篮子满满的礼品塞到赵国生手里。
    赵国生:“……”这亲家就是太重礼了,每次都礼重。
    “报喜这等好事,不讲究礼数。”这是喜事,不管亲家礼重礼轻必须全盘接受,不能推辞。
    赵国生不知道,他前刚脚走,王母后脚就从镇上坐车去县城了,更不知道的是,他依靠‘十一路’车回家,还不曾从镇上到家,王母已经乘车从镇上到县城了。
    在赵国生沉浸在三十五岁当外公的惊恐想法中时,家里所有人开始期盼小生命的到来。
    用国家一级保护珍贵动物来形容都不为过,三句话中两句话就能联系到赵美艳怀孕的事情上面来。
    “从今天开始,我们家不饭桌上不再有鸡蛋,要攒着给留着你姐和你们小外甥吃。”吃饭的时候,刘兰秀突如其来的蹦出一句风马牛不相及的话。
    赵国生:“……”他们家养了三十多只鸡,其中每天能捡十几个鸡蛋,就是赵美艳天天吃鸡蛋,也用不着一天吃十几个吧?
    吃多了鸡蛋也不怕上火?每天超过两个鸡蛋,再营养也补不进去啊。
    “我同意,留给姐和小外甥吃。”几个熊孩子半点不介怀的集体兴冲冲的异口同声点头同意。
    一想到要当舅舅、阿姨长了辈分的熊孩子们兴奋的不得了,哪里还会在意鸡蛋不鸡蛋。
    赵爱文和赵美丽更恐怖,每天放学后,第一时间不是回家,而是乐呵呵的雷打不动的跑到已经住回镇上的赵美艳那里,必须要和赵美艳和小外甥说上几句话才心满意足的想着回家。
    “你就是让美艳顿顿吃鸡蛋,她也吃不了这么多好吗?”这态度太夸张了,果真是日子过得好了,人也越活越精细了。
    今天送鸡蛋,明天送鲫鱼、鲤鱼,后天送一只母鸡和鸭子,大后天送点野味,有两个孩子在镇上读书就是方便,顺带就捎过去了。
    记得有一次赵国生猎到了一只肥兔子让爱文早上上学的时候带过去,谁知道他被刘兰秀狠狠的说教了顿,硬是说你个大男人不懂就不要乱送吃食,孕妇很多东西是不能吃的,尤其是兔子,说是会让生下来的宝宝有兔唇。
    “谁说全部送鸡蛋了,我留着鸡蛋孵小鸡崽的,等到明年美艳坐月子的时候吃。”她自己在做月子的时候就吃过亏,绝不能让女儿重蹈覆辙。
    赵国生:“……”想的可真远。
    “噢”赵国生无话可说,无法反驳。
    看着这样全心全意为女儿做打算的刘兰秀,赵国生心中生出无限感慨,以前想着昧了女儿嫁妆的人,现在却心心念念贴补女儿。
    还是以前穷怕了,再加上赵国生的愚孝,让刘兰秀拥有一种手里没钱,心中慌慌。
    礼尚往来,王家并不一味着生生占便宜,时不时的给赵国生家捎点油啊,面粉啊,糖啊都是王父单位发的福利。
    日子就这么平淡泛泛,不紧不慢的清闲悠哉过着。
    平凡又踏实。
    要是在他五十岁左右当外公就更完美了,才三十五的赵国生总觉得外公这个称呼用在他身上,有点别扭。
    作者有话要说:  渣作者问了下家里长辈,说那个时候计划生育很严,有些怀了宝宝的只要一经发现就会被计生办的人抓起来去堕胎。
    家里嫂子怀孕时,家里长辈在乡下养了好多家鸡家鸭
    十一路车是指靠双脚走路的意思
    呜呜,渣作者家网络好像有点问题,这章是渣作者在外面码的,旁边有人在聊天,渣作者感觉好羞涩啊
    第71章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 赵国生迎着和煦的春风,猛回头又是一年春。
    这个季节是赵国生最为喜爱和享受的时分,春暖花开, 万物复苏,阳光普照着大地, 路悠悠的小草活泼的连一片,鲜艳艳的姹紫嫣红的绽放, 树上的枝头已发芽, 百花争艳,鸟语花香,好一番美不胜收的景色。
    心态不一样, 赏景的心境不一样, 就像刘兰秀瘪嘴很无所谓的表示同往年相比, 没有什么特殊的, 这里可以借用《围城》中的一句经典语录,“婚姻是一座围城, 城外的人想进去, 城里的人想出来”偷换概念为农村人羡慕城里的繁花似锦,城里人却向往农村里的山山水水的田园野鹤。
    人总是不可理喻的犯贱,对完全握在手里拥有的不屑一顾,那些得不到的却总想着去追求。
    赵国生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在哪里都一样, 农村有农村的自食其力,自得其乐,城里有城里的交通便利,设施齐全。
    “兰秀,你说我买辆单车怎么样?”心心念念着买车的赵国生泡着脚,用手搓着脚底那层厚厚的老茧,压根不怕滚烫的洗脚水,漫不经心的提议到。
    或许是时候买辆单车了,一年的时间,攒点钱买辆单车应该说得过去吧?
    没人能理解赵国生心底有钱花不出去,或者说不敢大手大脚花钱的豪买痛爽心里了,憋屈的很。
    八二年的春天,农村还是那个‘小心翼翼’的农村,卖个东西仍旧偷偷摸摸,怕人说闲话,城里稍稍有点不同了,县城街道上悄无声息的多了几家私营店铺,不露声色,毫不声张。
    改革开放的步伐在赵国生没有刻意留意的情况下,一点一滴的慢慢侵入到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来了。
    “怎么想买单车了?”村子里日渐多起来的单车很让人心痒痒的侧目而视,不过这也没能激起刘兰秀的购买**。
    刘兰秀是一个相当务实的人,没用的大件昂贵物品,任凭你吹嘘的天花乱坠,她照样把持得住,不受其诱惑。
    要不然在大伯赵福生家半年前买单车的时候,她丝毫不动的没说半句酸话,倒是在小叔子赵宏生家买电视机的时候,羡慕的笑着去看过一回后,默默在心里产生过想买的念头。
    “买单车去镇上和县城方便啊。”不是你的腿,你当然感觉不到累,哪次有事去镇上和县城不是使唤他啊?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一筹莫展的刘兰秀皱着眉头不解的说:“哪里不方便了?我们赵家村又不是什么深山老林,步行一个小时都不到的路程,哪里远了?再说你去县城不是卖泥鳅、黄鳝吗?就那两个轮子的单车也装不下啊?”要说买个手推板车还勉强说得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