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杂货_分节阅读_545
现如今这件事在长安城早已传开了,大伙儿都把它当成笑话来说,传闻吐蕃那边的使者很快就要到长安城来与圣人谢罪。
国富兵强,社会安定,边疆又打了胜仗,近来这长安城中的气氛颇为喜庆。
九月十五这一日,大朝之上,圣人另宫中内侍捧出前些时日从常乐县那边运来的几坛白酒,赐与朝中百官,以示庆贺。
官员之中有不少人先前已经吃过这白酒。其实宫中的白酒也到了有一些时候了,只不过是这回因为打了胜仗才拿出来庆贺,坊间亦有胡商贩卖,价甚高,没有一点家底那肯定是吃不起。
有些个先前没吃过的,今日在这朝堂之上,便是头一回见到白酒,只见清幽幽的一盅酒水,清澈见底,酒香颇浓,饮之……
“咳咳咳……”有人被这一杯白酒呛得咳嗽不止,免不了就要被大伙儿笑话几句。
“哈哈!怕是头一回吃吧。”
“慢些慢些,此酒甚烈。”
“你们这些读书人怕是吃不得这个酒,来来来,都拿来与我吃。”
“一人便只这一杯,你还要与别人抢,怎的不自己拿钱出去买,坊间酒肆亦有此酒。”
“我若是买得起,便也不在这里与你说道。”
“我倒是听闻在常乐县那边,一合酒尾便只要两文钱,饮之略淡,与这白酒也差不离。
”
“嘶……那唐俭老儿这回有口福了。”
“凭他与那罗助教的交情,怕是不用饮那酒尾。”
“……”
众人饮酒说话,朝堂之上一片嗡嗡嗡嗡。
皇帝也不管他们,自顾自喝着自己手上那杯白酒,悠然自得地靠坐在垄榻之上,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待到众人把这杯酒吃完,内侍们过来把酒杯都给收走了,皇帝这才令人把唐俭那封文书拿出来。
“此乃唐爱卿从常乐县发来的文书,田内侍,你来念与诸位爱卿听听。”圣人言道。
“喏。”那田内侍躬身将文书接过,小心打开,然后便站在殿中,逐字逐句念了起来,声音沉稳,并不十分尖细。
唐代这时候的宫中内侍们,有识字的也有不识字的,皇宫之中并无专门教授寺人们识字的机构,但是禁得却也并不十分紧,小寺人们若得机缘巧合,遇着有人肯教的,自身又肯用功的话,那便能识字。
还有一些寺人则是成年以后才净身入的皇宫,这些人里头也有能识字的。
要说禁得最严的,大抵还要数后世的明朝,明太祖政令严明好用重典,这一点倒也不单单只是针对宦官。
同样也是在明朝,等到了永乐大帝那会儿,皇宫之中便有了专门教授宦官内侍们识字的机构,东西二厂便是出现在那个时候,郑和下西洋同样也是在那个时候。
与明代那时候相比,唐初这时候的寺人们,大抵还是要活得闲散自由些许。
不仅是皇宫里的寺人们,唐初这时候与后世几个王朝相比,整体的社会氛围亦是如此,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礼教束缚。
要说自由散漫,这皇宫里的大臣小臣们,怕是没几个人比得过唐俭此人。
自打先前因为跟皇帝争了一回棋,差点掉了脑袋,后来又因为收了人家几头羊羔,被摘了民部尚书一职,成了光禄大夫之后,这家伙就有点破罐子破摔了,似是有些无心仕途,政务亦不甚勤勉。
这回皇帝派他去常乐县,他这写回来的公文,那也是相当的自由奔放。
唐大人先是给皇帝陛下描绘了一下河西走廊的山河壮阔,再讲一讲边疆将士的艰苦生活,自己这一路的所见所闻,然后又言语生动地描绘了那些胡人抢购茶叶的火热场景,还说这茶叶不就是树叶子,摘下来揉一揉压成饼状就能拿去换钱了,比养蚕织布省了老鼻子事儿,云云。当然,唐大人毕竟也是士族出身,家学渊博,公文这种东西要用书面语他还是知道的。
“啧,这唐大夫真是越来越不着调了。”即便是用了书面语,朝中不少官员听了还是觉得有些不得劲。
毕竟这还是一个流行骈文的年代,连唐诗都还没怎么发展起来。
“诶,唐大夫不拘小节,诸位爱卿不必介怀。”皇帝陛下倒是不怎么在意,唐俭再拽,自己这边一个命令下去,他不还得巴巴跑去常乐县。
“圣人以为,这茶叶贸易可为?”这时候朝中绝大多数人的关注重点,还是在这个茶叶买卖上面。
“听闻那些离石商贾,近来正在南方开辟茶场。”皇帝回答说。
“……”那人听闻了,一时沉思不语。
“想必诸位爱卿亦有所感,那罗用委实是块良才,只不过年轻气盛,行事还略有些莽撞,他若是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合适的,你们便也包容着些,先前他行商被贬,该罚的也罚了,诸君既是同朝为官,自然应以朝中大事天下苍生为重,莫要为了那些许小事伤了同朝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