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节

      清晨的阳光明媚,在这个初春的早上显得格外温暖。南山村地处祖国的南端,就算是冬天也会时常出太阳。杜善薇做好个人清洁,就走到庭院里舒展身体,随意活动了下身体。
    “奶奶,爷爷又去大榕树那边练拳了?”见杜奶奶从厨房里走出来,杜善薇直起腰身随口问道。
    “嗯,每天都这样,一天不动他就不舒服。”杜奶奶一边回答,一边从杂物房里拿出几个鸡蛋,“早饭快做好了,今天还是煎鸡蛋。”
    “辛苦奶奶了。”杜善薇嘿嘿一笑,忘记是从哪里看到的信息,说是如果长辈做饭好吃还很勤快的话,晚辈的厨艺一般不怎么样,有时还会比较懒。她自己就是鲜明的例子,长辈们勤劳,厨艺是极好的,这反而导致她不大喜欢往厨房钻。当然,在外地生活几年,一般的饭菜她还是会做的,只是味道比不得家里人。
    等活动开身体,她就抓起角落的扫帚开始清扫庭院里的落叶。偶尔她会停下来看看,心情和空中的太阳一样明媚。
    这就是她成长的家啊!说实在话,她家这座农家小院看起来很有田园气质,就像她小时候涂鸦的画像,有几间房子,庭院被一圈篱笆围着,里面种有几棵果树,然后门前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蜿蜒流过……
    杜家的布局几乎就是这般模样,类似于三合院,有正对着门口的三间正房,中间是大厅,左右住的是杜庆国夫妇和李玉英,接着正房左右两边各有两间房,一边是厨房和杂物房,另一边是杜善薇和弟弟各自的房间,房子是青砖黛瓦,是九十年代初建起来的。
    等到前几年,家里总算攒了一笔钱,本来打算盖新楼房的,结果杜爸爸就被杜奶奶骂了一顿,说孩子们还要读书,家里的房子用不着盖那么好,浪费钱。再说了,当初的房子建得结实,她觉得还能再住个十几年。
    于是,经过商量,家里人就把房子大修了一次,把墙壁刷白,地面刷了水泥,头顶做了吊顶,再在后院盖了一间冲水式的洗手间,做了淋浴……如此一来,房子住起来就舒服多了。
    南山村之前交通闭塞,经济不发达,村子里几乎都是瓦房,甚至还有几家经济困难,住的房屋还是泥砖房,左看右看都是十足的乡村气息,所以杜善薇家的房子并不显眼。
    等到吃早餐时,见大家吃得差不多了,杜善薇犹豫了会,还是开口说道:“爷,奶,妈,我之前没有在开玩笑,我真的准备在家里种百香果和黄皮果。我需要爷爷的帮忙,我想租地。”他们家的地不够,起码要租几十亩。
    这个想法她去年就有了,春节回来又在村里走了一圈,加上现在辞职,正好合适她去做。
    “什么?我以为你和文聪是在说笑!”李玉英大吃一惊,几乎是条件反射般,立即开口反对,“你从小到大就没干过地里的活,现在你来跟我说想种东西?”能受得了那份罪吗?
    后面的话她没有说出口。
    作者有话要说:本文架空现代,书中的地名等内容与现实无关。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第3章 租地
    “哎呀,我有自知之明,不会去添乱。这次种植不用我亲自下地去种,我准备去租用翻地机和开沟起垄机,再请几个人整地挖坑就差不多了,现在科技那么发达。”杜善薇放下手中的碗筷,看了看杜庆国,略微请求地眨眨眼。
    等到二级路开通,机械什么的进村会很方便。
    杜庆国接到孙女的暗示,连忙清了清嗓子,沉声道:“我看行,薇薇有想法有干劲,文聪是读农业的,娃子们想大干一场就让他们干,趁着还年轻,多摔打摔打,有咱们在旁边看着,最不济就是种不好,亏了本钱。无论结果好坏,娃子们都会有进益。”说完还环视众人一圈。
    “就是,奶奶,妈,你看新闻上说的,哪个哪个大学生回乡创业,一不小心就发家致富,说不定我也是其中之一呢。”杜善薇挺了挺胸,神情坚定,“我不是一时兴起,是事先认真做过规划和调查,认为在咱们村种百香果真的有出路,村里的水土很适合种植,你们知道的,去年家里种的那两棵,结出的果子又大又圆,吃起来酸甜可口,味道非常好,大家都说很好吃,不比超市卖的那些精品水果差。”
    “那销路怎么解决?”杜庆国见其他人不说话,就开口问道。
    “我有个同学的爸爸就是水果经销商,人家在首府开有水果超市,之前和他提过,他很有兴趣,让我种出来就和他联系。”杜善薇胸有成竹,“市场一般卖七八块一斤,那样的话批发价起码有四五块钱,第一年的产量低些,文聪估计亩产量在1500至2000斤之间。反正现在的百香果市场前景广阔,就算我同学他爸不要,也不愁卖不去。”
    见家里人聚精会神地听着,杜善薇的心就安定下来,轻咳一声,继续说道:“还有黄皮果……”
    见李玉英似乎想说话,她就忙道,“妈,不是咱们村里种的那些果小肉少的黄皮果,是省城农科院精选出来的。我听文聪说过,农科院用了几年时间把全省的黄皮果品种都收集起来,然后再把其中的优良品种推选出来,现在有几种良品正准备推广,文聪很看好这个项目,认为能得到市场的认可。”
    她所说的文聪全名“钟文聪”,是她的表弟,比她小一岁。杜庆国夫妇育有一儿一女,儿子是她爸,女儿就是钟文聪的母亲,当初到了年龄就嫁给镇上的同学,两口子的感情极好,在镇上开了家饮食店,杜姑姑上无公婆要伺候,日子过得舒心,可惜天有不测风云,钟文聪十岁那年夫妻俩双双车祸去世。
    当年灵泉镇到县城的路没有摄像头,找不到肇事者,而钟家就只剩下钟文聪孤零零一个,其他叔伯倒是愿意收养他,只是考虑到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杜家怕孩子受委屈,就提议把孩子接回南山村养,并把钟家临街的那座二层小楼出租出去,所得租金和钟家夫妇留下的钱正好用来抚养孩子长大。
    杜家在镇上还是有些威望的,加上人多势众,钟家不敢反驳,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下来。所以说,杜善薇和钟文聪从小一起长大,虽是表姐弟,其实和亲姐弟差不多,两人的感情非常好。这不,她之前一透露出要回村种田,钟文聪立马帮着出谋划策。
    “就是上次聪聪回来说过的那次?我记得他还带人来咱们村看过村里的大黄皮树。”杜奶奶立马回忆起来,点头道,“聪聪是博士,他的话错不了,我看这事成,孩子们想做就让他们做。”
    杜善薇一听,暗暗一笑,既然她奶奶都同意了,她妈肯定不会反对。
    果然,李玉英犹豫了一会,终究还是默认下来。
    “好,既然你们想干,那我反对也没办法,需要帮忙的尽管说。”李玉英妥协了。
    于是,一场纷争消停下来。出门后,杜善薇忍不住对杜庆国表示感谢。
    “爷爷,幸亏有你帮忙说话,要不然我妈肯定不同意,她老是把我当成小孩子,总是不放心。”她的语气带着抱怨,脸上却不自觉地露出笑容。尽管之前在外工作时每次变温,她妈总要打电话让她增添衣服,她有时会觉得烦,但心里到底是高兴的。
    “呵呵,我看你们这样干估摸着能成事,百香果和黄皮果都不难管理。”杜庆国背着双手慢吞吞地走着,一边说道,“这两样随便种在路边都能活,只是想要产量高,想卖钱,你们还得多费心,多讲科学。”
    “放心吧爷爷,我和文聪都准备好了!我事先做了功课,文聪也在学校里跟踪栽种过这两样果树。”杜善薇笑道,“总要试一试嘛。”
    两人刚说到这里,大爷爷杜庆华家到了。两家紧挨着,就隔了那么三米远,平时有个什么事高声叫一下对方都能听到。
    刚推开院门,曾祖母张子莲率先从屋内走出来,迭声招呼道:“薇薇今天起那么早,吃了没?”
    张子莲是一位身材娇小、相貌和善的老太太,她穿着一身深蓝色的旧式斜襟衣裳,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没有一根乱发往外跑,脸上有着明显的皱纹,此时她的面容洋溢着笑容,显然看到杜善薇令她十分高兴。
    杜善薇立即快走几步,迎上去扶住她的手臂,一边答道:“阿太,我吃了,不算早了,昨晚睡得早。”昨晚曾祖母张子莲就来看过她,还和她闲聊了好长时间。
    老人家今年88岁,生下来的孩子一共养活了三儿两女,女儿早就出嫁暂且不提,在村里就剩下大爷爷杜庆华一家和他们一家,至于三爷爷杜庆民,他比较争气,早年读书跳出农门当上老师,后来又在县里安家,只有逢年过节或有空的时候才回村看望老母亲。
    爷爷杜庆国他们三兄弟的这一辈是“庆”字辈,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分别是华、国、民,非常具有时代特色。
    听到杜善薇他们的声音,厨房里的杜积明加快吃饭的速度,没过一会儿就放下碗筷走出来,边走边说道:“还是奶奶的耳朵厉害,一听就知道是你们来了。”
    张子莲一听,顿时高兴不已,她矜持地笑了笑,抚了抚鬓角,道:“我耳不聋眼不瞎,身子骨好着呢,有什么不能听到的?”
    老人家的健康最重要,众人听了都很是高兴。闲聊了一会,大家就进入正题,说起杜善薇要租地的事。
    听到租地,杜积明就下意识地摸了摸身上的口袋,从里面摸出一支烟来,不过他看了眼正端着碗筷站在厨房门口的妻子陈芳,见她虎视眈眈的模样,忙嘿嘿一笑,转移视线,也不点烟了,就别在耳后,低声道:“四十亩地……我得想一想,看谁家的地是空着的。这几年年轻一辈的人大都外出了,留下的田地有部分丢荒,没办法,种不了那么多。”
    他见杜庆国没有反驳,就知道他是支持的,考虑了一会,没再没有多说什么。说实在话,他每次看到丢荒的田地,心里都很是心痛。现在村里能有年轻人肯回来发展,他是一百个赞成。要不是杜善薇是他亲侄女,刚才他是不会用力劝的。
    杜积明是大爷爷杜庆华的长子,如今在南山村委担任村支书和村主任,支书主任一肩挑,他做了二十几年的村干部,对村里的事务无比熟悉,要不然杜善薇也不会第一个想到他。
    果然,不一会儿,杜积明就有了头绪,三人开始商量起来。
    正说着话呢,吃过早饭去外边散步的大爷爷杜庆华回来了,他一看杜善薇坚持要租地来种植,劝不动,同样没有多说,反而跟着讨论该如何找到合适的田地,说最好是连成一片的,这样好管理。
    南山村人都是姓杜,祖上从省城逃难过来的,说起来当初带着老婆孩子逃到这里的老祖宗还是前朝的举人呢,只是得罪了权贵,又逢兵荒马乱之时,为自身了安全,只好跑到这里落脚。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当初的老祖宗机缘巧合之下找到脚下这块面积够大的山谷,心里惊喜,随即定下村名,杜家开始在这儿繁衍生息。
    一百多年过去了,当初的十几个人变成了两百余人,全村现在有三十五户人家,因为是同一个老祖宗传下来的,又世代居住在一块儿,村里人之间的感情都不错,就算是偶有磕磕绊绊,对外还是一如既往的团结。
    现在杜善薇要租地,相信只要价格合适,不会有人故意为难或拒绝。
    长辈们要说话,杜善薇只有在旁边倾听的份。不久,事情议定,杜积明就带着杜善薇他们去挨家挨户询问。
    租地的事出乎意料的繁琐,为了把田地和自家的五亩水田连在一块,全家上下费了不少口舌,到最后花费七八天的时间,总算找到合适的地方。未免夜长梦多,杜善薇很快就和村里人把合同签订好。
    “二十亩田地种植新品种黄皮果,自家五亩和租来的十亩种上百香果,还有矮坡上那十亩旱地,也是种百香果。百香果不耐湿,抗旱性比较强,在坡上种植也行。”杜善薇嘀咕了几句,有些着急,“现在都三月份了,百香果必须得在清明之前种下,否则会影响到今年的收成。”
    租地费用、租用农机翻地、请人整地挖坑、购买果苗……杜善薇还想着要买辆皮卡车呢,结果一算,发现自己的积蓄都快不够用了。
    第4章 忙碌
    她一共租了四十亩,其中水田有三十,租金是每年每亩400元,旱地租金少些,不过因为那矮坡下有一汪泉眼,山上挖有蓄水池,浇水方便,租金比市场价高一些,每年每亩达到200元。
    至于租赁年限,经过反复的考虑和商讨,杜善薇最终决定种植黄皮果树的二十亩水田会租八年,因为黄皮果树的挂果量是逐年递增,只要管理得当,往后几年会一直有收成。至于百香果,一般种植两到三年,产量就会降低,就需要拔掉重新栽种了,所以她打算另外二十亩只租三年时间。
    好吧,这是资金不足的缘故。杜善薇深知这一点,要是有钱,她这么看好两个项目,估计会租用面积更大的土地吧。
    “先给一年租金,第二年实在种不活或者你不想种的话,你把地还给我,其他的钱就免了。”签订合同时,住在村尾的杜九爷挥着大手,一副爽快的样子。
    杜善薇闻言,有些不好意思,她在外面待久了,习惯按合同办事,倒是差点忘记农村一些约定俗成的惯例。话说,有些事情远不是合同能约束的。幸好村里人都是自己的亲戚,有事好商量。
    “合同签了就签了,咱们就按照合同办事,她种不好,到时赔钱也要把租金给你,就当买个教训,省得她小人家不知咱们种地的辛苦。”杜庆国却是笑眯眯地说道。
    杜九爷不是第一个这么说的人,几乎所有人都是如此“善解人意”,这让想大干一场的杜善薇有些郁闷:难道大家就这么不好看自己吗?她从小是没下过地,但她有技术和资金啊。
    争论是没有什么效果的,她也知道农业很靠天时吃饭,如果运气不好,的确容易血本无归,只是人到底往好的一方面去想。
    杜善薇暗暗憋着一口气,第一时间把租金付清,一下子支付14000元。接下来,她就去镇农机站询问租用机械翻地的事。
    有杜积明这个老支书在,杜善薇根据农机站人员的讲述,很快就找到合适的机械和出租机械的人,约定两天后等二级路正式通行,对方就进村帮忙耕地。
    “要不是你们村通二级路了,我是不会去的,你们村的路不好走,我怕颠簸几下就把我的机器弄坏了。”那人收下定金后就笑道。
    杜善薇和杜积明对视一眼,心里又是难过又是庆幸。以前的山路的确不好走,虽说土地肥沃,粮食产量多,饿不着肚子,可的确不是个方便的地方,难怪村民们鼓足劲想赚钱搬到山外来呢。
    幸好,现在二级路开通了,看样子,他们村的好日子也该来了。对此,杜善薇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两天后,二级路正式通行。镇上在庆祝,南山村的村民们也在欢呼。这条二级路从一开始放出风声要修,到正式下文件、征地、开始修建……村民们整整盼了三年!所幸,他们的等待是值得的,这条二级路的规格除了没有中间的隔离带,它的质量足以和一级路媲美。
    “哈哈,以后去镇上就不用走北边那条山道了,直接走二级路,到镇上开摩托车只要二十分钟,开小汽车就更快了,十几分钟就到。”杜庆华等人站在路口笑呵呵地闲聊起来。
    “去市里也快了,以前要两三个小时,听他们说现在一个钟多一点就到了。”
    “和去县城的时间差不多,看来以后娃娃们要回家方便多了。”
    ……
    杜庆国蹲在路口看了看,半晌才站起来对杜庆华说道:“大哥,咱们得让阿明在这里竖个广告牌,上面写着‘南山村由此进’,这样醒目,外面回来的孩子容易找。”
    村民们一听,觉得有理。毕竟他们南山村虽说是在二级路旁边,可路口距离村里还有一段一百多米长的下坡路呢。
    其他几个没有去镇上开会的村干部就点头说道:“支书早就想到了,村委准备上报一事一议项目,争取把这段路铺上水泥,这样路就好走了。只是这段路大家都看到了,是这几年才踩出来的,太窄,路基得拓宽,需要的钱比修一般的路多点。”
    听说是一事一议项目,周围的村民顿时了然,和以往说到钱会变得犹豫的神情不同,这次村民们很快就同意了,看来私底下的议论从没少过,杜积明早已放过风声,说服了他们。
    “是该修水泥路,这样进出方便。”有村民拍拍胸脯大声说道,“到时要捐多少钱我家都出。”
    杜善薇在旁边听了很是高兴,结果到晚上就听说要捐钱了,这次村委的动作堪称是雷厉风行。
    “看来大伯他们早就商量过,我听说他连预算都打好了,到时财政补贴一部分,村里人自己筹资一部分,妈,你说咱们家捐多少才好?”杜善薇小心翼翼地帮李玉英穿好裤子,这才打开浴室大门。
    李玉英单脚站起来,拿起拐杖慢慢地走回房间,闻言就说道:“捐一千吧,这些钱就算有剩下的,你大伯他们也不会乱用。”
    这次南山村打算修建一条四米宽、一百五十米长的水泥路,除去财政补贴的资金,村民们还得自筹资金大约两万元,平均每人需要交一百元,大部分村民是愿意交的,不愿意交的那部分不是生活特别困难就是特别吝啬。
    幸好南山村人团结,生活特别困难的家庭就免掉,大家没多大意见。至于特别吝啬的人倒是没有,毕竟大家都是爱面子的。这次不交,那往后二十年就是特别的谈资了,绝对让对方的名声变臭。
    等李玉英休息后,杜善薇回房,第一时间就打开微信,在“兄弟姐妹群”里发出消息。
    杜善薇:姐妹们,我真的要在村里扎下根了,明天我要开始整地了,好紧张。
    二堂姐杜善琳:放心,如果你亏掉裤子买不起化妆品,我会赞助你的。
    大堂姐杜善洋:二妹你不要吓她,薇薇,缺钱的话跟我说,我还能借你一点。
    二堂弟杜善玮:三姐,你这是创业恐惧症,树还没种下去呢,你就担心养不活了。放心啦,百香果和黄皮树都很容易养活的,要相信聪哥的专业。
    表弟钟文聪:就是就是,表姐,要相信咱们的水平和运气!你的运气一向很好,今年肯定能赚钱。
    ……
    接下来,群里的兄弟姐妹们纷纷冒泡,或安慰或支持……群里很快就热闹起来。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