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四百三十八章再赴临淄

      “格物致知,研究万物之理,研究如何让鸭子快速生长,这也是一门大学问,孔子曾经说过,仓禀实而知礼节,先让老百姓吃饱饭,随后在教育他们,才会水到渠成,让老百姓能够吃饱饭,这也是大智慧,大学问。”
    赵无忌今天把他们四人带到这里,就是希望他们能够明白,这世间处处皆是学问,而并非只有孔孟之道才是真理,一个善于养鸭的农民,其价值也远远大于一个不通世事的饱学腐儒。
    “学生明白了,这就如同恩师的万有引力和三大定律一样,没有人发现规律之前,只觉得困难无比,毫无头绪,恩师把话说透之后,才发现是如此简单,只需反复将这些生长快的鸭子交配,便可得到生长快速的鸭子。”归庄摇头晃脑地说道。
    “不然,遗传选种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还有一个因素也很重要,就是饲料,同样是吃饭,有的人天天吃糠咽菜,长得就是面黄肌瘦,有的人天天酒肉不断,便长得肥头大耳,想让鸭子长得快,长得肥,鸭子吃的饲料也非常重要。”赵无忌指出了鸭子生长快的另一个诀窍。
    宋应星今日也来了,他摸着胡子想了想,说道:“鸭子所食,无非水草,鱼虾,再加一些粮食而已,莫非大人还有其他的饲料不成?”
    赵无忌摇了摇头,“这个倒是没有,不过各种食物的搭配不同,对鸭子的生长效果也会有所不同,如何研究出一种最佳的食谱,也是养鸭场最重要的一个任务,这需要将不同的饲料反复的搭配和试验,经过长时间的摸索,才能找出最优的饲料,这样的饲料既能让鸭子长得快,成本也要足够低。”
    “不断遗传改进品种,加上最优的饲料配方,这两点也可以推广到养鸡、养猪上面,得到生长快速的家畜,此外还可以搞混合养殖,比如可以在稻田放养鸭子,鸭子的粪便成为水稻的肥料,稻田里的虫子,鱼虾和杂草则成为鸭子的食物。”
    其实赵无忌很想把后世的羽绒服做出来,毕竟养了这么多只鸭子,绒毛大大地有,只可惜他解决不了羽绒服的布料问题。
    这时的衣服的布料,无非就是棉布、麻布和丝绸,这些布料纤维之间的缝隙大的惊人,若是用这些布料制作羽绒服,细小的绒毛很容易从这些缝隙中钻出,使得布料外面钻满了细小的羽毛,远远望去,穿这种衣服的人一身羽毛,仿佛一只鸟人一般,走路还会掉毛。
    赵无忌想着将来自己的军队,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在冬天行军,士卒们举手投足之间,漫天绒毛飞舞,大军过后留下一地鸭毛的情景,情不自禁的哆嗦了一下,看来,在质地细密的化纤面料出来之前,做羽绒服只能想想罢了。
    带着徒弟们在养鸭场里才待了半个时辰,便有手下传来消息,原来崇祯皇帝有旨意给他,宣旨太监已经到了府衙,叶婉儿派人通知赵无忌回去接旨,于是赵无忌只得提前打道回府。
    回去之后,见了宣旨太监,赵无忌跪下接旨,那太监当众宣读了旨意,崇祯一开头语气很严厉,申斥他不知爱惜百姓,胡乱收费,以至百姓民怨沸腾,有负皇上一番苦心云云,长篇大论之后,临到旨意末尾,却是轻轻放下,只是警告他下不为例,并未给予他什么实质性的惩罚。
    太监宣读旨意完毕,笑眯眯地将圣旨交给赵无忌,附耳小声说道:“皇上也知道赵大人在青州治政不易,这番申斥,只是做个样子而已,大人无需介怀,此外皇上另有密旨给赵大人。”
    随后他便神态恭敬的双手将这份密旨递给了赵无忌,说道皇上有命,这份密旨需青州知府赵无忌亲自打开,不需宣读。
    宣旨太监对赵无忌如此恭谨,是有原因的。
    自从赵无忌不费一刀一枪,利用报纸阴掉了高起潜之后,他在宫中的名声顿时大涨,几乎所有的太监对他都起了忌惮之心,生怕不知道什么时候,也会如此这般地被他阴一把,面前这个太监显然不想得罪赵无忌,所以姿态摆的很低。
    赵无忌足智多谋,手段百出,得罪了他,怕是随时都会被他不明不白的阴死,宣旨太监看向赵无忌的眼光,既恭敬谦卑,又有一些惧怕之意。
    打开密旨后,一行清秀的字迹映入眼中,正是崇祯皇帝的亲笔。
    “赵无忌,你这一次惹的麻烦不小,路振飞、余应桂等人带着一帮御史,天天在朝堂上弹劾你横征暴敛,吵得朕头都大了,不过看在你送来的二十万两银子和那些粮食的份上,朕会替你摆平此事,但是朕也对你也有两点要求,第一,你在庆记搞出了玻璃、香水等赚钱的商品,足见你的商才,你能否给朕的和记也搞出一个类似的商品?要一年能赚五十万两银子的那种商品;第二,你收税收费朕不管,你自己把握分寸,若是你横征暴敛,激起了民变,你就准备引咎辞职罢。”
    赵无忌看了密旨,心中这个晕啊,这皇上是有多缺钱啊,再说这口气也太大了,一年赚五十万两银子的商品?什么商品这么暴利?难道要本官去贩毒,卖鸦片?
    拿着赵无忌送的二百两银子,宣旨太监高高兴兴地启程返京了,赵无忌一个人在书房了想了半天,这才吩咐人找来夏允彝,询问前些日子在报纸上刊登启事,征集机床方案及招募工匠一事,进展的怎么样了。
    距刊登广告至今也有一月,这一个月来,受到赵无忌开出的高薪高价的诱惑,无数工匠,于大明各地陆陆续续地来到青州,经过顾炎武亲自把关审核,挑选出了一百多名确实有真才实学的,都雇佣了起来,不过机床的方案,却没有征集到合适的。
    赵无忌听了,也不是很沮丧,饭要一口一口地吃,总不能一口酒吃成个胖子,既然没有现成的方案,那就自己带人设计出一份实用的方案好了,以中国人的勤劳和智慧,赵无忌相信此事并不困难。
    于是第二日一早,赵无忌便带着李定国等人,前去临淄县,铁器工坊刚刚建好,新招募的一百多名工匠都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