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6节

      第29章 初心动秋后算账
    进门前, 赵传炜看了书君一眼。
    书君明白,“公子放心, 外头保证一个字不会有的。”
    赵传炜嗯了一声, 转身进了门。
    他先去给长嫂王氏请安, 向她说了侄儿侄女们的近况, 王氏略微问了几句,就打发他走了。他又直奔祖父赵老太爷的院子。
    王氏身边的王嬷嬷奇怪,“世子夫人, 三爷一向讲究, 今儿怎地连外衫都没穿就到您这里来了?”
    王氏沉吟了片刻, “长嫂如母,他比燕娘只大了几个月,在我眼里和孩子一样, 不用讲那么多规矩。”
    王嬷嬷笑了,“可见三爷真正把世子夫人当做亲人了。”
    王氏点头,“阿爷要去庄子上, 你跟我再去查看查看。”
    老太爷见到小孙子,笑眯眯对他招手,“庄子上好不好玩?”
    赵传炜也笑眯眯的, “阿爷,您去了就晓得了, 真是乐不思蜀。”
    老太爷嗔怪他,“知道阿爷不认几个字,还跟我掉书袋子。”
    赵传炜哈哈笑了, “阿爷,这会子正热着呢,等下午凉快了,孙儿再侍奉您去庄子上。”
    赵家祖孙和乐,杨家那边,气氛有些沉闷。
    杨太傅亲自把宝娘送到了栖月阁,吩咐人好生伺候女儿,又安慰了她几句,然后自己回了前院。
    莫九郎被带到了杨太傅面前,虽然冲了两桶凉水,他浑身还是臭烘烘的。
    他一见杨太傅,立刻哭了起来,“姑父,姑父,您可要给我做主,不知道哪里冒出来个小王八羔子,把我扔进了茅坑里,我报上您的名号都没用,他根本不把姑父放在眼里呀。”
    杨太傅回身,眼睛冰冷冷地看着他,半晌后说出一个字,“打。”
    莫九郎急了,他先提那个多管闲事的小子,就是想转移话题,结果杨太傅根本不上当。
    杨家下人虽然不是军中出来的,也有一批精干分子。这回宝娘被莫九郎逮住了,一是小莫管事大意,觉得满天下也没人敢捉杨家的女儿,二是对方有心算无心,那地头蛇被莫九郎蒙骗,拿了些银子胆子就大了,又见宝娘穿着普通,以为是小户人家的女儿,就更肆无忌惮了。
    杨家下人按住莫九郎,那板子噼里啪啦就打了下来。
    莫九郎痛的鬼哭狼嚎,他被老秦姨娘婆媳宠爱着长大,何曾挨过打。一时疼狠了,开始乱叫唤,“姑父,姑父,表妹已经是我的人了,我,我是您的女婿呀,您打死我了,表妹要守寡不成!”
    杨太傅顿时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给我狠狠的打!”
    过了一会子,莫九郎叫不出声了,昏了过去。
    杨太傅让人把他扔进了马棚里,仔细看着,别让他死了。
    莫家那边,老秦姨娘婆媳二人见莫九郎始终不回来,开始担忧起来。
    莫二太太在屋里打转,“姨娘,这法子真的成么?姑老爷知道,会不会,会不会?”
    老秦姨娘咬咬牙,“不会,只要九郎能得手,什么都不用怕了。哼,那丫头金贵着呢。有了她,老二和九郎这辈子再也不用发愁了。”
    老秦姨娘自己是个妾,深知庶子的艰难,儿子的那些小老婆,一个都没生出来,她只在乎嫡出的孙子。谁知莫二太太不争气,嫁过来之后左一个女儿又一个女儿,等成亲十多年,终于生了莫九郎,婆媳两个一直当金疙瘩养着。
    老秦姨娘知道女儿当日只生了一个孩子,那肚子,她一打眼就晓得不是双生。她虽然没见过宝娘的生母,但见杨太傅这样宠爱她,大概猜出了宝娘的身世,但她也不敢跟儿媳妇多说一句,如今把这丫头搂了过来,那就是个金疙瘩。
    她看向皇城的方向,心中暗自说道,你再尊贵又如何,还是输给我女儿。到了你的女儿,又要给我做孙媳妇了!
    她忽然有些得意,都是命,你天生就是要被我们母女压一头。
    想到兴奋处,她甚至觉得什么二老太太陈氏,都是浮云。
    婆媳二人左等右等,也不见莫九郎回来。
    老秦姨娘先走了,“等了这么多天,说不定今日得手了,九郎一高兴,回来迟些也正常。”
    她笑得满脸起褶子,先回房去了。
    这回的主意,又是老秦姨娘出的。她也想不出旁的办法,这种先斩后奏的法子,在她眼里最管用。她自己是主动爬了二老太爷的床,做了妾。她女儿的婚事,也是她这样夺来的。如今到了孙媳妇,她仍旧如法炮制。抢夺,已经成了老秦姨娘人生的信条。
    只要把那丫头的身子破了,那就是板上钉钉的莫家人了。
    听说宝娘去了庄子上,她就动心了。她知道杨家几个丫头喜欢出门玩,在京城不好下手,在京郊就不好说了。
    她掏出私房银子,让自己的兄弟去奔走,找了当地的地头蛇,给了丰厚的银子,只说家里定了亲的孙媳妇跑了,可能在附近,要抓回去。
    秦家人和地头蛇等了多日,终于找到了机会。那地头蛇见宝娘身边人不少,还抢了个孩子打掩护。
    转天,杨太傅照旧去上朝,他让人把莫九郎关了起来,每日只给一碗稀粥他喝,又给他棒疮药,别让他死了。
    莫九郎见姑父还给自己治伤,心里忍不住猜测,难道姑父认了我这个女婿?我唐突了表妹,姑父生气打我一顿也正常。等过一阵子姑父气消了,我们还一样是好翁婿。莫九郎顿时有了信心,每天喝稀粥喝的高兴的很。
    谁知过了几天,等他的伤好的差不多了,又被杨家人痛打一顿!打完后又给他医治,这样反反复复了七八次,莫九郎被折磨的不成个人样子。
    莫家那边彻底乱了,老秦姨娘去找二老太爷,但她也不敢说莫九郎是去干什么了,只说人丢了。二老太爷要去报官,她又不肯。莫家出动了许多人到处寻找,始终找不到人。
    这期间,宝娘一直安安静静待在家中。两个妹妹整日来陪她,一个字不提当日的事情,连庄子上的事情都不提,变着花样哄她高兴。
    莫大管事到处采买新鲜料子首饰回来,流水一样送到栖月阁。
    宝娘过了几日就平复了心境,也不再整日呆着脸,带着两个妹妹一起玩耍,除了偶尔给嘉和送一些小礼物,很少再出门。莫大管事送来的东西,她来者不拒,整日和两个妹妹一起分料子分首饰。
    陈姨娘奇怪,问女儿,“怎么老爷天天给你们买东西?家里发大财了不成?”
    杨淑娘虽然小,也知道这事情大,姨娘嘴巴不严,还是不告诉她算了,“姨娘真是的,阿爹疼我们,姨娘还不乐意?”
    陈姨娘笑了,“乐意乐意,就是你们整日往栖月阁跑,累不累?”
    杨淑娘摇头,“二姐姐那里宽敞,我们能耍的开。来咱们这里,姨娘要忙活呢。”
    陈姨娘帮女儿把新得的衣裳首饰收好,“二娘子真是个公正人,每回分东西,自己从来不多占。”
    杨淑娘晃了晃手里的金镯子,“二姐姐说了,这些都是身外之物,我们姐妹少,相处好了,以后才能互相帮衬。”
    陈姨娘难得不糊涂,“是这个理,你多听姐姐们的话。虽然我和丰姨娘不和,你也不要和三娘子疏远了。”
    杨淑娘看向陈姨娘,“姨娘,阿爹不来您这里,也不去丰姨娘那里,您和丰姨娘还有什么好争的。争来争去,谁也赢不了。”
    陈姨娘叹了口气,“我还能做什么呢,争一争,还有些希望,不然这辈子,不跟死了一样。”
    杨淑娘还不太懂,只觉得姨娘今天说的话和平常不太一样。
    丰姨娘那里也是一样,帮女儿把东西一样样收好,“这些首饰你也戴不完,都留着,过两年拿去重新炸一炸,做嫁妆也行。”
    杨默娘害羞,“姨娘!”
    丰姨娘笑了,“别害羞,你都十二了,最迟明年,就该给你定亲了。太太不管事,这样倒好,老爷肯定会亲自给你择婿,不管是出身豪门还是出身贫寒,肯定都是能干上进的好孩子。你阿爹凭自己的本事做了太傅,可见这世上靠谁都不如靠自己。只要女婿能干,就算家里贫寒些,你也别挑剔。”
    杨默娘低下了头,“姨娘,阿爹好久没来了。”
    丰姨娘笑了,“三娘子别担心我,我好的很。老爷宠爱了我十多年,满京城找找,哪个做妾的也没我福气大。太太管不了我,老爷宠爱我,还有两个好孩子。若我再不知足,老天爷都要罚我。”
    杨默娘抬头,叹了口气,“姨娘高兴就好。”
    丰姨娘抖开一匹料子,“这匹布等入秋了给你做件裙子最好了。”
    杨默娘倒不是特别在意吃穿,但为了哄丰姨娘高兴,也陪着说起衣衫料子。
    陈氏听说了之后,先去问了儿子,杨太傅只略微透漏了几句话。陈氏气得跑到莫氏的院子里把她痛骂了一顿!这是她孙女,她最金贵的孙女,莫家那些烂泥扶不上墙的东西,敢打这样的歪主意,当她是死的不成!
    最主要的是,陈氏想起了当年老秦姨娘坑骗她的事情!这个上不了台面的老贱妇,就会使这些下作手段!
    等着吧,你以为只有你会算计人?呸,这是你的独孙对吧?哼。
    陈氏趁着杨太傅不在家,让人去了马棚,又把莫九郎揍了一顿。然后她找人去莫二老爷流放的地方送了话,莫老二不听话,只管打!
    莫家父子两个都吊着一口气活着。
    赵家那边,赵传炜奉着祖父去了庄子上。赵老太爷整天带着孙子重孙子重孙女满山乱窜,也不用担心安危。赵家的侍卫在京中是出了名的本事高,皇城的大内侍卫都不一定有人家能干,那都是见过血的。
    赵传炜一边陪着祖父和侄儿侄女们,一边担忧宝娘。
    杨太傅亲自过来把三个女儿一下子全部接走了,连声招呼都没打,赵家姐妹有些奇怪,但也没多问,想来是家里有急事吧。
    赵传炜有时候会看着杨家庄子的方向发呆,杨家没有传出一丁点消息。前一阵子杨家跟个筛子似的,什么消息都往外漏,这一阵子也不知怎地,一个字也打探不出来了。
    书君最懂他的心意,“三公子,听说太傅府里整日各色珠宝首饰和吃食料子跟不要钱似的往家里买。”
    赵传炜诧异,“不是说杨太傅为官清廉?”
    书君嘿嘿笑了,“听说杨太傅是根木头,不好色、不好酒、不好赌,什么名贵书画、瓷器玉器,他一样不爱。这么洁身自好的人,皇上这么多年给了多少赏赐,他家里几个女儿能花用多少呢。”
    赵传炜嗯了一声,“多盯着些。”
    书君点头,“三公子,老太爷好几回看您呢。”
    赵传炜心里一惊,难道祖父看出来什么。
    赵老太爷人老成精,他看着孙子那副痴呆样,心里有了谱。他想起儿子年少时那个憨样子,又觉得有些好笑。他也不去戳破,当日的事情,他问过家里的侍卫了。侍卫首领当时有些为难,下面一个机灵的侍卫劝他,三公子说了,外头不许透漏一个字,老太爷这里,又不是外头。
    赵老太爷听说了之后,只笑了笑。一辈管一辈,孙子的事情,只要不是危机到性命,他是不会插手的。
    但他清楚这中间的事儿,也替孙子发愁,这事儿怕是难了。
    日子过得飞快,很快就入了秋。
    赵传炜又奉着老太爷回了晋国公府。
    一进家门,世子爷就叫了他过去。
    他进门先行礼,“大哥。”
    世子爷放下手中的一封信,“坐,阿爷身体如何?”
    赵传炜点头,“好的很,阿爷跑马,比云阳几个还好呢。”
    世子爷点头,“这些日子你辛苦了,过几日,你带着云阳继续去官学读书吧,荒废了这么久,不能再缺了。”
    赵传炜摸摸头,“我有带着他们读书的。”
    世子爷笑了,“我晓得,云阳几个还小,缺几日也没甚。你不一样,阿爹来信,让你参加明年的县试和府试。”
    赵传炜眼睛一亮,“阿爹来信了?”
    世子爷从信封中抽出一张纸,“这是给你的。”
    赵传炜看向他,“大哥都看过了?”
    世子爷斜着眼睛看他,“难道我不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