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05章 103【白衣飞将王二郎】(为盟主“丁

      二月二十七日,二更天,即晚九点三十六分之后。
    邹木突然拍门咋呼道:“若虚,伯器,快出门看榜了!”
    王渊打开房门,非常无语:“明天早上才放榜,你想去贡院外面站一夜?”
    “此刻怕是已经出榜了!”邹木激动道。
    金罍突然从隔壁房出来,对邹木说:“走吧。”
    “伯器兄,你一向都沉稳潇洒,怎也要去贡院外边等一夜?”王渊有些惊讶。
    金罍表情尴尬道:“会试不同于乡试,总应该重视一些。”
    王渊好笑道:“你们两个去吧,我明天早上再看榜。”
    金罍与邹木也不勉强,结伴前往贡院。
    由于京畿之地出现反贼的原因,连续好几天都禁止出入,就怕乱军混进城里放火造谣。
    但今天是个例外,不仅城门大开,而且城内的宵禁都取消了。
    无数寓居城南的士子,纷纷从崇文门涌入,来到贡院门口扎堆等待。
    突然,贡院大门打开。
    几个官差捧着喜报出门,他们即将前往礼部衙门,分配各自报喜的地区和人数。云贵两省加起来,去一个官差弛报即可;而江西这种科举大省,必须同时有三四个官差报喜。
    士子们将报喜官差团团围住,即便知道官差不会透露信息,但也忍不住提出各种问题。比如会元是谁啊,五经魁是哪几位啊,自己省份的进士有多少啊,诸如此类。
    官差护住怀中喜报,艰难地朝街上挤。
    一个带头的官差笑道:“诸位相公,今年进士有三百五十人,我只能说这么多了。烦请让路,让一下,让一下!”
    众士子开始欢呼,因为中试几率提高了。
    上一届应考士子三千八百多,今年的应考人数三千五百多,但进士名额相同,岂非值得庆贺之事?
    官差离开之后,贡院大门再次紧闭。
    又等片刻,一些士子心焦难耐,开始拍打贡院大门,甚至有朝院内扔石头的,只为催促礼部快点张榜。
    催你妹啊,还得等好几个钟头呢。
    但年年如此,总有许多士子着急,最后一夜都不能等了。
    用严嵩的文章来举例,他担任同考官那年:“二十七日夜二鼓,伺于门者久不胜忿,掷瓦石入。比出,问者哗噪拥试官马,途塞不得行。刘舜臣给事中被拥逼堕马深堑中。”
    瞧瞧,会试同考官从贡院出来,居然被考生连人带马挤得掉沟里。
    “出来啦,考官出来啦!”
    随着贡院大门再次打开,众士子纷纷大喊。
    吏部尚书刘忠、吏部右侍郎靳贵,二人走在最前方。翰林院侍讲吴一鹏、翰林院修撰伦文叙、缉勋司员外郎王綖等十七人,依次跟在后边出门,其中就包括礼经房的王阳明与温仁和。
    一般而言,这些官员平时会坐轿子,但贡院不容于闲杂人等进入,所以此刻都是骑马出来。
    出门就被堵住,谁都别想走。
    比较靠前的士子还很矜持,怕给考官们留下不良印象。但架不住后面的士子推搡,一个推一个,层层往前挤,考官们的马儿都被推得后退。
    费了好半天功夫,十九位考官终于获得解脱,一个个骑马跑得不见踪影。
    王阳明的父亲王华,曾担任京官二十六年,王家以前是在京城有宅子的。但王华被刘瑾扔去南京当吏部尚书之后,王家的京城宅院也就此卖掉,导致王阳明这次回京还得寄住在长辈家里。
    这个长辈叫李东阳,正是如今的大明首辅。
    “伯安回来啦?”
    此时已是凌晨一点,李东阳居然没有睡觉,还在跟宋灵儿投壶耍乐。
    王阳明连忙见礼问候:“世叔为何还没休息?”
    “痼疾发作,辗转难眠,”李东阳笑道,“正好灵儿也睡不着,就跟她一起投壶打发时间。”
    李东阳的肛瘘之症,这两年愈发严重。也难为他撑着病体,整日跟刘瑾虚与委蛇,到处救人还被同僚唾骂,最后终于将刘瑾铲除掉。
    宋灵儿跳到王阳明身边,问道:“先生,王渊可中进士了?”
    王阳明笑问:“你怎肯定他今年必来应试?”
    宋灵儿得意道:“先生,你在贡院住了半个多月,还不知王渊已经闯出偌大名头,早就名满京城了。可惜这几天戒严,我都没法出城,否则必然到城外寻他去。”
    “名满京城?”王阳明诧异道,“他又作出了什么绝妙诗词?”
    李东阳哈哈大笑:“可比作诗更难呢。”
    王阳明愈发不解,问道:“世叔也听到关于他的消息?”
    “想不听都难啊,”李东阳感慨道,“你这弟子,一人追杀三百多骑马乱军数十里。斩杀几十个,俘虏十二个,而且就在京畿之地,我住在京城的又怎会不知?”
    “一人追杀三百多乱军,而且还是骑马乱军。我没听错吧?”王阳明恍惚道。
    宋灵儿骄傲不已,与有荣焉,笑道:“先生没听错。现在大家都呼他为‘白衣飞将王二郎’,这绰号是从良乡县传过来的。”
    明朝中前期,士子襕衫的主色调为白色,王渊那天便穿着一袭白衣杀敌。良乡县当时正在守城,无数官民看得清清楚楚,也不晓得是谁率先唤他叫“白衣飞将”,搞得现在京城人人皆知“白衣飞将王二郎”。
    王阳明听得哈哈大笑,赞许道:“此子一向喜好弄险,天生便是亡命之徒。”
    若这个评价,出自其他官员之口,那肯定有鄙视之意。但王阳明自己就喜欢弄险,十多岁单骑出居庸关,追杀蒙古人好几里地,他这做法跟王渊没有本质区别。
    李东阳似乎对王渊非常看好,问道:“你这学生中试了吗?”
    王阳明回答说:“礼经魁,会试第三名。”
    “谁是五魁首?”李东阳又问。
    王阳明说道:“江西士子邹守益,本经为《春秋》。从经义来讲,他这会元当之无愧,已隐隐有大儒之风,更难得此人只有十九岁。”
    宋灵儿挠头说:“邹守益这名字好耳熟。”
    “就是跟我们一路进京那个江西士子。”王阳明笑道。
    宋灵儿猛然回忆起来:“哦,那个书呆子啊。”
    李东阳颇为意外:“会元竟不是杨用修(杨慎)?”
    王阳明解释说:“杨用修确实才华横溢,但在经学一道,远远不如邹守益。他这次是第二名。”
    会试前三名就出来了:邹守益第一,五魁首;杨慎第二,易经魁;王渊第三,礼经魁。
    李东阳欣慰道:“都是少年英才啊,吾辈后继有人矣。当勉励之。”
    李东阳特别喜欢提携年轻人,这跟他自己的仕途不顺有关。
    史载其“以貌寝,好诙谐,不为时宰所重”,也就是长得比较丑,为人幽默风趣,难以讨得当时内阁首辅的欢心。
    李东阳殿试名次是二甲第一,进了翰林院便被冷落。他的前两个职务,都是干满九年任期才升官,这明显被人刻意打压。否则二甲第一的庶吉士,怎么可能虚耗十八年才升从五品?
    这位老先生,硬着头皮熬走三位首辅,才终于获得第四任首辅的青睐。
    风趣幽默爱开玩笑尚在其次,主要还是长得比较丑。你丑就丑呗,整天跑出来讲笑话干嘛,一看便是奸猾虚浮之辈!
    正因为有这种遭遇,李东阳中年之后,变得非常沉稳老练。
    刘健等人被刘瑾逼得辞官,唯有李东阳赖在内阁不走,被同僚挖苦、被学生嘲讽,他都全不在意。而且他一边救人,还能一边跟刘瑾维持关系,并且得到朱厚照的信任,最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刘公公这个立皇帝一举剪除!
    除掉刘瑾之后,李东阳身体欠佳,已经不怎么管事儿了,主要精力都放在提携后进上。比如王阳明,比如近半年来快速升迁的青年官员,都是李东阳在刻意栽培,希望能为朝廷留下更多可用人才。
    可惜啊,李东阳致仕之后,杨廷和接任首辅之职。
    这位杨大人比较喜欢揽权,李东阳提拔的那些年轻官员,只要不以杨廷和马首是瞻,便会用升迁为借口调离出京。王阳明本来在吏部干得好好的,突然就被杨廷和扔去南京,还找不出毛病,因为是在给王阳明升官。
    第二天,大清早。
    宋灵儿便兴奋的来到院中,她都不用梯子,加速疾跑借力,轻松爬上墙头。
    站在围墙上,宋灵儿毫无淑女形象,高声大喊:“黄妹妹,一起去贡院看榜啦!”
    隔壁院中出来个十三岁的小姑娘,正是都御史黄珂之女黄峨,她仰头望着宋灵儿:“宋姐姐,你不要爬那么高,一不小心会摔下来的。”
    “没事,我身手好得很,掉不下去的。”宋灵儿坐在墙头,两只小腿摇呀摇。
    黄峨提醒道:“贡院那边都是男子,我们去看榜恐怕不方便。”
    宋灵儿大大咧咧道:“有何不方便的?男人看得,我们女儿家就看不得?我跟你说,在贵州还有女人代理土司呢,女人照样能带兵打仗!你不是喜欢读书吗?正好可以去看看那些才子,瞧上眼的直接抢回家做夫君。”
    “宋姐姐越说越离谱了。”黄峨脸红道。
    宋灵儿问道:“你就说去不去吧。”
    黄峨颇为意动,犹豫再三道:“那……那我们只远远的看一眼便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