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拼搏年代 第118节

      这俩人走在前面,吕冬和吕春跟在后面。
    吕冬问道:“钱够不够?我这还有五千存款。”
    吕春低声说道:“我这些年吃住都在所里,花不着自个钱,钱都存下来了,你大伯又给贴补了些,还能申请银行贷款,真要买的话,钱足够。”
    他想起吕冬的话:“你买了最大的门面,还剩下5000?这段时间没少挣。”
    吕冬说道:“就是个辛苦钱,也是沾了大学城新开的光。”
    吕春轻拍吕冬肩膀:“一天十几个小时熬,你也不容易。”
    吕冬说句大实话:“咱没关系没资本的。”他能看出吕春还有迟疑,又说道:“大哥,买吧!咱兄弟俩以后挨着也近。”
    吕春点点头,似乎下了决心:“行。”
    有句话,他一直没跟吕冬和吕建国说,上次见面方燕提过,有小道消息流传,晚报社也可能往东边搬,当然还不能确定。
    沿着一条花格砖路进小区工地,吕冬好长一段时间没过来,工地大变样。
    七八栋六层高的楼房已然建好,路面铺上混凝土,绿化带栽上冬青,墙上线缆整齐,似乎连临时电都接上了。
    楼房的外墙上,贴着淡蓝色面砖,看上去很有档次。
    房子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比如没有车库,没有车位,也没有半沉式的配套房,进楼上三层台阶就是一楼。
    而每栋楼的一层,都配带个院子。
    钱锐说道:“顶账的房子,要么一楼,要么顶楼,看几楼?”
    吕建国做这一行的,毫不犹豫说道:“一楼。”
    钱锐找出钥匙,打开一个小院的铁门,直接从南边进楼,院子不小,有三十多平,还带个存储间。
    接着,通过一道门进楼房。
    这是纯粹的毛坯房,墙面就水泥的,两室一厅设计,两个卧室都在南边,客厅厨房都在最北边,面积不小。
    钱锐站在客厅里,简单说道:“房子建筑面积120平,公摊只有百分之八,看北边这个餐厅,如果三代人入住,加个格挡就能成一间卧室,非常方便……”
    说到这里,他轻拍脑门:“老吕,最近几天说习惯了,在你这个行家面前班门弄斧。”
    吕春没做过生意,吕建国更擅长技术,后者找机会对吕冬说:“你擅长做买卖,跟他杀价,试试6万。”
    吕冬转了一圈,问道:“钱总,这套房子多钱?”
    钱锐说道:“开发商抵给我一套八万!他们一套卖八万,我只要七万!附送一个小院!”
    从八月十五就跑出去躲帐,这东躲西藏的日子是够了,赶紧把抵账的房子换钱,该发工资发工资,该清账清账。
    吕冬皱眉:“七万?钱总,这是一楼!”有大伯在这里,他也不担心钱锐:“七万在县城能买带门头的大院子!这居住条件能跟县城比?这里有啥?去哪买菜?邮局呢?银行呢?商店呢?就西边有个小市场,还是临时的,说不定哪天就取缔,也就我大哥在大学城上班,图个来回方便。”
    “七万的价,不如八万去买楼上面。人不都说,一楼脏二楼乱,三楼四楼住高干,五楼六楼穷光蛋,我哥大小也是个干部,价格不合适,真不如三楼四楼。”
    第105章 吕氏麻辣烫
    从工商行信贷部出来,吕冬心情大好,吕春和吕建国提前准备好各种证明,银行这边手续办的很顺利,只等通过审核下贷款。
    吕冬神清气爽,吕春却愁眉苦脸。
    “咋了?”吕冬问道。
    吕春长长叹口气:“背上一身债,愁。”
    吕冬宽慰道:“大哥,你首付五成,才贷款3万,还是分二十年还清,一个月才还多少?我这一个月要还800多的都不愁。”
    他瞎出主意:“你以后住在派出所,吃在派出所,也花不着几个钱。”
    “我也是这样想的。”吕春摇摇头:“但我这正花钱多的时候。”
    吕冬点点头:“我明白,谈恋爱,男人花钱都多。”
    这一点,想必杜小兵可以证明,老杜为了追求真爱,花钱如流水。
    各种手续办完,就等银行下贷款,店铺基本到手,开店的计划完成关键一步。
    至于分店之类的,属于长远目标。
    同时,吕冬的存款降低到了五千元。
    店铺明年开春才能交付,跟住宅楼一样,交付的是纯粹的毛坯房。
    想要开店,还要装修,要设备桌椅,要流动资金,长远考虑,最好连空调都装上。
    这些都需要钱。
    这次出售的店铺是一期,后面还有二期。
    社会在变化,大多数时候,计划和理想往往离不开金钱的支持。
    如今,卤肉烧饼在大学城已然打响名号,每天进账非常稳定,早中晚加在一起,单日销量稳定在480到500个,销售额基本在800左右。
    但日用品销量在下滑,利润也在不断降低。
    西市场就在那里,只要有心有资金,总能找到进货门路。
    下一步,吕冬准备上麻辣烫,目前大学城没有任何一家在做。
    而且能打下一定基础的话,未来开店也能朝麻辣烫的进阶版发展。
    大中华美食,万物皆可烤,万物皆可烫,万物皆可涮。
    至于山寨炸鸡店,也没有排除,这是他熟悉的,而且万物皆可炸。
    办理完银行手续的第二天,早晨忙完之后,又听到东边敲鼓声,吕冬过去趁休息跟七叔聊了会,主要是说了下再帮忙改装个新车斗的事。
    只要有材料,对七叔来说没难度。
    半上午,吕冬搭乘中巴去泉南,先乘坐公交去有名的师大东街。
    这条不宽的道路,位于师大老校东侧,在整个泉南也是鼎鼎大名的小吃和杂货一条街。
    炸鸡、包子、烤串、烧饼、关东煮、麻辣烫和煎饼果子等等,这里应有尽有。
    连目前泉南不多见的土豆粉都有卖的。
    卖麻辣烫的,街上有五六家。
    快到中午饭点的时候,吕冬找了个地方仔细看,附近两家麻辣烫摊子前,很快围满了学生,有一家算是开放式的店铺,十多平方的小门帘里,摆了三张桌子,桌子换人很快。
    没有地方的学生,就端个套着塑料袋的长方形铁盘子站着吃。
    用过的铁盘,就跟赵娟娟盛豆腐脑的瓷碗一样,扔掉旧塑料袋,套上一个新塑料袋继续。
    能吃这些路边小吃的人,也不会太讲究。
    吕冬仔细观察,大体上估算,从11点半到1点半的俩小时里,三家就没断过人,最少的时候也有四五个,以学生和年轻人为主。
    另外,还有些人带走。
    串撸下来,装在袋子中,可能是带回去当菜吃。
    五六家卖的,生意都很好,甚至很好都不足以形容,称得上火爆。
    不止是麻辣烫,这条街上卖小吃的大部分生意都不错。
    这条街,人流量很大,可以说是个成熟的商圈,大学城的小市场比不了。
    但有一点,大学城竞争小,哪像这里,任何小吃就没有独门独户的。
    过了一点半,人流越发稀少,吕冬看到一个麻辣烫摊位前空闲下来,走了过去。
    “吃么?”老板一口泉南话,递过来个套塑料袋的托盘:“随便选。”
    吕冬接过来,以泉普问道:“老板,怎么卖。”
    老板笑着说道:“1块钱5串。”
    吕冬从微辣的汤盘了里面选东西,随口说道:“我高中边上有家,都卖1块钱8串。”
    “你大一的?”老板不忙,也乐意跟人聊几句:“小地方出来的吧?不说两地的消费,光这摊位费差别就大了。”
    吕冬选了几串甜不辣、鱼豆腐、肉丸子等典型的合成品,点头附和:“也是。”
    “酱料自个刷。”老板指了下两个不锈钢缸子。
    一个是加水和开的麻酱,另一个是辣椒油。
    吕冬曾经吃过不少麻辣烫,不过他注意到的时候,这东西已经五毛一串了,有南方来的伙计说过,他们那边从来不用麻酱。
    貌似南北两边火锅蘸料差别也挺大。
    作为北方人,就像吃火锅不用麻酱蘸料很别扭一样,吕冬同样习惯刷麻酱。
    吃一串甜不辣,虽然知道是垃圾食品,但油汤煮入味之后,吃起来特别香。
    吕冬故意跟老板套近乎:“老板,你家味道正宗,好吃!再来两串菜,木耳,大头菜,金针菇都煮点。”
    老板自然喜欢听好话,自卖自夸,其实也等于变相宣传:“我在这干了三年,吃过的人没有说孬的。”
    吕冬边吃边点头:“回头带宿舍人一起来吃。”他接着老板的话问:“干了三年,肯定没少挣。”
    “小本生意。”老板摆手。
    吕冬像是个好奇的大一新生:“这一串能挣多少?”
    老板看他一眼,没有回答。
    “我就好奇问问。”吕冬很随意的说道:“我一个学生,能跟你抢生意?”
    这年头大学生很吃香,老板当然不会认为吕冬抢生意,但还是有所保留:“一半一半,其实就个辛苦钱。”
    吕冬拿起煮好的菜刷酱料:“人都说研究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老板你太谦虚了,一天咋也得挣个五六十块?”
    老板笑了,心说这大学生没见识,忍不住含蓄的小小炫耀:“我就做中午和晚上,一天流水多了不敢说,四五百有的。”
    他忍不住摇头:“这里费用也高,摊位费,管理费,卫生费,乱七八糟加起来,成本不低。”
    吕冬默默记在心里,貌似这条街上,后来走出过不少有一定资产的人。
    不说大富大贵,在泉南也生活富足。
    吃完东西付过钱,吕冬又去远处一个麻辣烫摊子买东西聊了会,探听到不少一手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