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3章 杀戮的理由(十二)

      江忠源骑着马,垂头丧气的向着淮军的营寨方向而去。李鸿章跟在江忠源身后,一声不吭。几个时辰之前,两人前往湘军大营的时候,江忠源是满腔怒气,李鸿章也是极为恼火。看到湘军大肆屠戮百姓,江忠源大怒。而湘军对李鸿章的故乡庐州实施了屠城,李鸿章当然是极为不高兴的。
    但两人最后还是被曾国藩给说服了。江忠源耳边仿佛还回响着曾国藩的声音。
    “到底是先有刁民作乱,还是先有湘军与淮军?”
    “刁民们起来作乱之后,各地刁民纷纷响应。岷樵,你与粤匪打仗之时,对粤匪又何尝不是想食肉寝皮么?”
    “刁民们不服乡绅,就一定会作乱。现在有粤匪,有韦逆做了榜样,各地刁民才纷纷起来造反。雷霆手段方显菩萨心肠,若是我等优柔寡断,不能为朝廷立威,那刁民绝不会畏惧王法!”
    “想惩治贪官劣绅,那一定是要天下安定之后的事情。若是一味觉得刁民可怜,贪官劣绅可恶,那就是本末倒置。贪官劣绅还是可以教化的,他们只是辜负了朝廷,从本心来说,他们还是知道敬畏朝廷,敬畏圣人之道。粤匪攻破了那么多城池,当地官员不少道德上都有些缺失,却还知道自杀以为国尽忠。刁民们只知道自己,稍稍受了点穷就起来造反,在他们心中何尝有朝廷,何尝有舍身取义的圣人之道。对这些刁民,绝不能放过。”
    “若是没有淮南刁民供养,何来淮南粤匪猖獗。淮南刁民们向粤匪交粮纳税,不少人还投奔粤匪,当了他们的爪牙。若将粤匪比作树干,刁民就是树根。虽然平时看不到他们,可粤匪所依仗的,就是淮南当地刁民……”
    曾国藩不愧是儒学大家,分辩事理极为清楚。江忠源当然没有放过粤匪的打算,他只是觉得百姓可怜,没必要杀了。可听了曾国藩这番掏心窝的话,江忠源也实在是找不到辩解的理由。
    是的,江忠源可以从圣人之言中找到千万个理由,可曾国藩对此的解释或许更有说服力,“身为朝廷大员,有些事情必须从权”。
    淮南百姓在太平天国治下八年,早就习惯了太平天国的管制,面对官军的时候,他们可没有主动前来迎接王师,反倒是尽量躲藏,避开官军。打仗需要钱粮,淮南百姓们如此逃避责任,若官军还是一味的安抚,在剿灭粤匪之前,官军自己就会先饿死。
    面对曾国藩堂堂的道理,面对冷酷的现实,江忠源只能承认了现状。至于李鸿章,他一直没有说话,只是脸上不忿的表情不知何时已经消散的无影无踪。
    之后的几天里头,江忠源没有让淮军回庐州。庐州城内没剩什么人,江忠源就命令从附近抓来了一些民夫,让他们收拾庐州的惨状。挖坑,埋人,这些都必须抓紧。现在已经是8月,最热的时间开始了。若是不赶紧埋了,要不了多久庐州就可能爆发大瘟疫,那时候这座城市就完全不能住人了。
    也就在此时,庐州城也来了不少不知道庐州惨状的访客。他们无一例外的都是少乡里的地主士绅。这些人来的时候都带了见面礼,那是绳捆索绑的太平军乡官。这帮人见到江忠源之后,都表示愿意自组团练,帮着朝廷安抚地方,清剿粤匪的太平军在乡间的残余势力。
    还有地主士绅肯支持朝廷,江忠源也感到很是欣慰。江忠源派人想办法去验证这些人的身份,他自己则对这些地主士绅命道:“你等若是真的想报效朝廷,那就赶紧捐粮出来。”
    面对这个问题,所有地主士绅们都苦起了脸。当然,这些人无一例外的告诉江忠源,太平军沿袭了韦泽制定的“完粮纳税”政策,在地方上领着穷困百姓压制地主士绅。这些年来,地主们在太平军的压迫下承担了大部分纳粮的重任,真的是“地主家也没有了余粮”。而那些穷人因为纳税少,一个个日子都好了起来。
    除了抱怨之外,地主士绅们也都给了差不多的建议。若是江忠源真的想征集粮草,还请他再等等,由这些地主士绅组织的团练先征集粮食。若是江忠源等不及,可以直接从穷人家里征集粮草。淮南的地主士绅强烈表示,现在这帮穷鬼家家都有粮,官军到了地方上之后立刻就能吃饱。
    江忠源当然不肯让自己的部队到地方上挨家挨户的去征粮,这是最美效率的办法。所以他毫不客气的命令这帮地主士绅,“尔等若是真的想效忠朝廷,那就赶紧去征集粮草,限期一个月,一个月后把粮食运来。若是推脱,那我就会治你们的罪。”
    吓唬走了这帮士绅,江忠源心里头觉得稍微好过了些。不管如何,粮食问题总算是有了结果。那帮地主士绅到底会用什么手段筹集粮食,江忠源根本不想去知道。
    1861年8月13日,休整完毕的湘军开始乘船南下。
    1861年8月16日,淮军也开始南下。
    湘军的目标是开始进攻太平军的首都天京,淮军则是完全占领淮南,并且做好与湘军共同攻击天京的准备。
    即便湘军首领们未必接受江忠源前来分杯羹的打算,可他们也不得不接受了这个事情。若是想短期内攻破天京城,就只有借助江忠源的兵力。
    此时韦泽虎视眈眈,早一日攻破天京,就能早一日做好与韦泽决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