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综历史]衣被天下 第88节

      “今日带你们来,也是让你们见见这两位恩人,我们父子欠他们一句谢。”
    闻言,木白木文乖乖接过父亲递来的三柱清香,冲着牌位的方向拜了三拜,然后将祭香插入香炉,又双手合十躬身而下。
    礼毕之后,木白问:“爹,这两个孩子的尸身在哪儿?有没有妥善安葬?”
    “他们在你娘身边睡着。”朱标柔声道,“当时我们都以为那就是你们,于是将他们葬在了你娘身边。”
    木白闻言有些疑惑:“那爹是怎么知道我们还活着的?因为宋先生?”
    不对,宋濂到云南已经是事发两年以后了,就算最早皇室出于稳定考虑没有公布他们去世的消息,也没有理由藏两年啊。
    事实上,他们回来的时候,所有人都不知道两个小皇子曾经“死”过。
    “这个啊,是你们娘告诉我的。”朱标含笑抬头,画像中的少女笑得温柔又悲伤,那是他印象中一向爽朗的妻子所露出的最柔软的一个笑容。
    两年前,就在洪武帝抓住首恶打算为两个孙子发丧之时,他大醉了一场。
    梦中,他的妻子带着两个孩子踏雾而来,他本以为是妻子是来向他告别的,不想妻子却满脸焦急地同他比划,努力想要说些什么。
    可惜亡者之言不可入生者之耳,妻子的一番努力他全然弄不明白,只以为妻子是在责怪他没有照顾好孩子。直到妻子抱起两个孩子让他看他们的脸,朱标才恍惚明白了妻子的意思。
    ——妻子怀中的两个孩子眉目清秀,但却并不是他的孩子。也就是说……他们真正的孩子还活着?
    当他问出这句话时,他的妻子含泪点头微笑的模样成了朱标心中最美丽的烙印。
    酒醒之后,他立刻找到父亲阻止发丧,然后在全国开始了天罗地网般的搜寻。
    奈何他醒悟得太晚,当时两兄弟已经被送去了云南,此后更是音讯全无。
    朱标到了后来也以为他是日有所思也有所梦而已,但那日梦中隐约可闻的锁链镣铐之声让他又始终心怀期盼。
    寺庙内的大师曾经说过,亡者向活着的人传递消息,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的。他听到的镣铐声可能就是加诸于妻子身上的枷锁。
    一想到这个消息是死后也未能安宁的妻子顶着刑罚送来的,朱标就不敢停下搜寻的脚步。
    幸好,他最后找到了他们。
    朱标示意两个孩子将那牌位捧起,他们父子三人之后会一起将这两尊牌位送去位于老家凤阳的圆通院接受佛家供奉。
    不过在临走之前,木白却表示他想要在母亲的画像上填上几笔。
    “既然这两个孩子是我们的弟弟,现在又陪在母亲身边,不如在画像中加上他们。”
    木文觉得兄长说得很有道理,并且热情要求自己也要入画,却被他哥无情地拒绝了:“等你学会画像了,自己来添笔。”
    木文委屈,木文不答应,木小文呜呜噫噫地抹着眼泪要和母亲告状。
    被弟弟抱着大腿耍赖的木小白只能表示,好吧,哥哥和你一起。
    就见他大笔一挥,在父亲的仕女图上添上了两个在捉迷藏的小孩以及一个正在看书的小孩。
    木文看到第三个小孩出现的时候顿时又要开始嚎,木白忙指了指那个在看书的孩子理直气壮地说:“这不是兄长,是哥哥的记忆。”
    “我不记得娘了,但是我的记忆一定记得,所以就让我的记忆陪着母亲吧。”
    “至于我以后——就让文儿来画吧。”
    木文想了想,皱着眉头思考了下记忆和本人的关系,又想到兄长失忆是因为自己,最终勉为其难地表示了认同。
    “好吧,文儿会好好学画的,一定会把阿兄画得很好看!”小朋友捏拳作立志状。
    朱标全程在一旁含笑看着,见两个孩子达成了共识,这才将画卷放到一旁晾干。兄弟两人用黑布包住了牌位,又朝着母亲的画像拜了拜,才跟随着父亲的脚步一起离开了地下室。
    在烛火被吹灭的那一刹那,画像中的太子妃和三个孩子都露出了欢喜又满足的温柔笑容。
    然后在下一个瞬间,一切便又重新沉入了黑暗之中。
    第98章
    凤阳圆通院取佛法中“圆妙通达,一切无碍”之意,是国家用来规范和翻译佛经的官方机构,在里头工作的僧人都是通过了大明僧人考试,有正儿八经传道权的。
    就像王老先生曾经告诉木小白的那样,在大明,僧人道士要想要布道可不是谁都能做的,在洪武帝严规僧道之后,如果没有通过考试就和别人讲经,结果只有一个——牢狱喝茶。
    至于进的是哪所监狱,就得看你是和谁念经说道了。
    也因此,可以说举国之内的佛门没有一个地方有比这里更充分更完善的经文了。
    这里本身是僧录司的下属部门,不过由于其职权所在,这里比起旁的行政部门要更为清静,且佛学气氛也更为浓厚,加上这儿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人讨论佛法研究之类的。
    要知道在佛教之中,布道听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佛教故事的传说中就有许多小动物因为听了各种人讲经所以一念顿悟的故事,将牌位放在这儿又安全又可靠。
    可能也是因为其特殊性,圆通院并未被设立在国都金陵,而是被朱元璋指定在了更为清幽的凤阳。
    这里也是太子殿下精挑细选后的牌位供奉之处。
    不过别看朱标是一国二把手,他要离开应天府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好在他宝贝儿子端午节的一场闹腾之后将水彻底搅匀,反倒便宜了老父亲。
    木白此前成功煽动了武将们的情绪,文臣们也因为李善长的站队持观望状态,朝中的浙东势力本就式微,上一次拼尽全力搅动的风浪又被如此乱棍打下,甚至连内部人员都有了倾向。
    这次被派去日本的出使团队中可是有江东今科学子的,毕竟不是每个江东学子都家里有矿可以玩经济战,尤其到了房价炒热的后期,香杉书舍宿舍群中也不是没有江东子弟。
    皇长孙独特的社会经验就摆在这儿,他现在又露出要陆续重用和他一起参加过科考的年轻人的姿态,江东派可不就从内部有了裂缝。
    是要追随已经被淮西派打得溃不成军的老派,还是跟随可能崛起的新派,虽然彼此间还没决定,但内部产生不稳,便注定无法对外重拳出击。
    所以在朱标提出自己要就玻璃……啊不是,望远镜生产亲赴凤阳督工的时候,朝廷中居然没有太多反对的声音,最想反对的人反而成了洪武帝。
    老父亲很想对儿子说你别去,让我去,但在太子毕恭毕敬但是隐含特殊意味的目光威胁下,还是轻哼一声,准了。
    如今的玻璃和镜子制作已经成为了“国家扶持计划”。
    洪武帝最近对望远镜的好感度是随着屡次外出直线提高,相对应一起提高的还有随行兵士们的心理压力,以前天高皇帝远的时候即便是上班,多少还能偷偷懒,现在却随时随地可能会收到一张黄牌警告,虽然大明的正规仪仗队里大部分人都不靠工资过日子,但动不动被扣工资这也太让人生气了。
    其实不光他们,领导们也很头秃,洪武帝之前在三求四请之下好不容易养成的坐车习惯一朝更改,现在出行间他就喜欢骑马前行,每次帝王出行都能引得老百姓阵阵欢呼,而对于安保人员来说……
    如今的安防难度简直是地狱级的!好在他们很快也配备了望远镜,民众中若有人有什么小动作均可被提前探知。倒是立了好几次功。
    怎么说,痛并快乐着就是这个样子吧。
    木白最近行走在宫廷中总能接到各种微妙的眼神,那种可怜巴巴却又带着点期盼的小眼神,搞得他很有些毛骨悚然。
    因此在老爹得到申请后,木小白也毫不犹豫挥别了小弟们,包袱款款地跟着老爹带着弟弟去到了凤阳。
    其实距离他们离开凤阳也就两个多月的时间,但这次再回到凤阳,木白就有些惊奇得发现凤阳整个气氛都不一样了。
    “好厉害啊!”城墙上的木文如此说道。
    木文上次到凤阳已经是半年以前的事情了,他对此处的变化感触更深。小孩虽然年纪小,但词汇量已经相当巨大,而且比起兄长这种实用派,木文更喜欢用形容词。
    于是在他的口中,如今的凤阳就得到了这样的评价:“就像是被大水车带动的水流一样,呼啊呼的。”
    木白能够明白他的意思。从城墙向下看,凤阳城里面的人步履匆匆,人流量比起上次来明显大了不少不说,最重要的是精气神,整座城池的氛围就像是枯木抽枝般带着昂扬的力道,滚滚向前。
    “其实要说水车,咱们的确是建了一架。”凤阳府的知府虽然没明白小皇孙的意思,但他精准地抓住了关键词,此刻便恭敬又骄傲得说道:“如今制玻工坊日夜不息,于矿石需求巨大,偏矿石还要碾碎使用,工坊的驴子累倒了三匹尚嫌不够,于是我等便建了水车,以此力碾石。”
    “水车?”木白扭头,面上露出了一丝不解,“此地地势平坦,也能建水车吗?”
    木白所知道的水车多是建立在有落差的地方,借由水从高处流下的冲击力和重力驱动,云南的的一些山区就有这样的水车,主要负责引水灌溉。
    但凤阳所在的淮河流域恰是个大平地,这里要怎么建水车?难道是人造落差?那工程量好像有些太大了。
    “回殿下,这种水碾体型较小,对水流强度要求也不大,所以勿须建坡度,只需适当增加河水流速即可。”
    然后木白就看到了大明的工匠是怎么增加河水流速的……他们居然直接在河水中间利用淮河水冲来的沙子和碎石建了一个带着坡度的分水岭,这一改造立刻就让被拦截的水流变得湍急起来。
    在以往怪石嶙峋的淮河南岸,他们离开不过两个月的时间便已经架起了三座水碾,似乎是嫌弃不够,当地还在架第四台。
    运送山石的和带回石末的车队络绎不绝,另还有搬运的、收集的,现如今还没到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这儿来回的工人却都已经穿上了短打背心,热得满身是汗。
    冬天时候寂寥一片,只有星星点点鱼灯的淮河南岸在现在可谓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出于好奇,木白抱着弟弟特地凑到搭建在淮河水道上的水碾上看了看,也不知道是在水面下另有别的设计,还是水碾本身就有奥妙,那水碾转起来的速度简直就是飞起,研磨效率也非常高。
    被敲成小块的山石刚放入后不久,只要两三个轮回就变成了碎屑,此地工作的工人用篦子一刷、一理便将其做了二次筛选——一次筛选当然是在采石之时。
    就外行人来看,这一系列动作可谓行云流水,让人看着就觉得十分的愉快,只是……
    木白微微蹙眉:“马上要到丰水季了,这样搭在水面上安全吗?”
    “请殿下放心,”知府满脸严肃,信誓坦坦道:“在建造之初工坊已经做好了撤退准备,我等也留了专人观测水位,一旦有了水讯第一时间便会组织撤离。水碾本身也多有备用,等汛期结束后,我等也能以最快速度重建,再次投入生产。”
    木白:= =
    ……倒也不必那么着急。
    木小白不知道的是,其实急的不是知府,而是当地的劳动人民。
    按规定,国家级别的工程建造上应当要动用匠户,但由于凤阳的特殊地位,本地居民多为民户,如果特地征召匠户,一方面违背了给当地居民增加就业岗位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有些兴师动众,不符合此地工程开启之初“低调”的目的,所以在木白提议,朱标以及朱元璋的首肯之下,凤阳开创性得使用了工匠雇佣制。
    由国家出面,向周围的匠籍发出征调,但允许对方以钱抵役,然后使用这部分资金来雇佣凤阳当地的民众进行劳作。
    对于匠户来说,虽然要支付额外的费用,但这笔钱他随随便便接个活就赚回来了,与其千里迢迢自带路费去现场无薪上班,干的还是又苦又累的活计,他们宁可花钱买太平。
    而对于当地民众来说,这样的操作方法大大增加了当地百姓的工作热情。
    因此,虽然朝廷在工费上精打细算的算了半天,算出了个比较安全的数字,但由于凤阳当地的劳动力十分廉价,反倒是显得朝廷的雇佣费极其良心了。
    而且因为薪酬是月结,更能刺激民众的干活热情,如今已经有不少凤阳人特地辞了佃户的工作跑上了山头,如果当天没有活计民众还要闹,工作热情可以说是非常热烈了。
    其实建造水碾也是不得不建,如今山下处理石料的效率根本跟不上上山开采的速度,山上那群人简直就是打了鸡血一样,每天都能带下来一座矿石小山,偏偏上山那些工人一个个都是肌肉虬结的壮汉,咳咳,知府也不敢得罪啊。
    劳动效率的不匹配势必要靠劳动方法的改进来解决,而且在知府看来,多开采些矿石问题也不大,凤阳即将迎来雨季,到时候壮汉不能上山,水碾不能开工,正好慢慢靠人力消耗山石。
    至于工坊那边能不能消耗掉这些制成的材料……那就不是知府的事情了。
    其实他也是有点小私心的。
    工坊直接隶属于东宫,按照如今的趋势,玻璃的需求必然是长期且一直存在的,不过才小半年,玻璃的衍生产品就已经出了好几个,扩建也是必然,就看什么时候开工了。
    玻璃制造这东西没什么硬件需求,只要燃料和原材料足够造在哪里都可以。多一个玻璃工坊产能就能翻上一倍以上,需求也会增加。
    到时候能提供多少就业岗位哦!为了让工坊一直留在凤阳,知府必须要展现凤阳的实力啊!
    其实知府不需要如此担心,发展凤阳已经写在了朱元璋的小本本上,洪武帝对家乡还是很有感情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资源也很愿意向家乡倾斜。
    更何况在制玻一事上老家的确给力,虽然朝中已经派人去各地寻找石英石,但目前找到有资源的地方没有一处比得上凤阳,这里成为未来的玻璃制造中心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既然是早就已经决定好的事……
    “爹,为什么不和知府说?”在重新坐上马车的时候,木文看了眼车外紧张又期待,以至于频频擦汗的知府,有些不解:“他看起来好紧张哦。”
    太子殿下微微一笑:“人这一辈子能有几次的勇气去拼尽全力去争取某样东西呢?如果在对方努力的时候告诉他你不用努力了,我们早就已经决定了,你的努力可有可无,岂不是很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