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回到古代做皇商_分节阅读_186

      “迎日城?”王修晋重复着李菻善说出的城名,他怎么觉得那么怪,那么别扭呢?
    李菻善点了点头,“皇上赏的宅子挺大的,要不要去看看。”李菻善和王修晋是不可能会被分出府住,宅子对两人而言并没有什么用处,连租出去都不行,只能摆在那里,年年都要派人修整。在王修晋看来,是相当不实用的东西。
    王修晋摇了摇头,他对宅子没兴趣,给几间铺子都比宅子有用。
    “宅子里还有些下人。”李菻善觉得还是应该去看看的好,“宅子是上朝建给公主的府邸,后来分给一位开国将军,这位将军是个痴情之人,少年夫妻却一些原因两人没有孩子,也没有过继他人之子,相扶到老后,将军夫人先去,没两天将军也跟着过世,将军在故去前交代管家,宅子要由皇上处置,不留给子侄。将军与亲人走得不近,也没提携一个后辈,便是有人打着将军亲戚的名号,也都会被将军训斥。”
    “那些所谓的亲戚怕是害将军没有后代的真凶。”不用细想也能想到,若不然怎么会对亲戚那么厌恶。
    “或许是吧!要去看看吗?守着宅子便是那位管家的后人。”李菻善再一次提议,这一次王修晋点头同意了。他倒不是想看宅子,而是想见证,若是可以他想给这位将军上柱香,要知道在古代有宗族的压制,想要和亲戚划清界线是相当困难的事,这位将军十分有勇气,能够顶着宗族的压力,周围的闲言碎语,十分的难得。
    从将军府去皇上赏的宅子并不算太远,两人到达宅子外,看着威严的大门,没有一丝衰败之气,可见打理宅子的人相当用心。仆人上前扣门,没一会儿门便开了,是一位脸面被毁的人开的门,吓得仆人连连后退,李菻善反倒上前,“在下李菻善。”
    开门的人仔细打量李菻善,然后把门打开,李菻善拉起王修晋的手往里走。王修晋走到开门的人身旁时微微颔首,“辛苦了。”
    开门的人躬身垂首,似乎没有看到王修晋的动作,也像是没听到王修晋的话。王修晋却不在意,倒是跟在王修晋身边的仆人有些看不过眼,本想说什么,却被王修晋瞪了一眼,只能老实的跟着。
    没一会儿,一位看起来有些年轻的小伙子跑了出来,向两人行礼自报家门,他便是府里的管家,王修晋看了一眼管家,点了点头,让管家带着他们在府里转转。
    宅子很大,里面看起来没有一点破败的痕迹,花花草草修整得特别好,转了一圈后便发现宅子里除了看门的,便是管家,没看到多余的佣人,这么大的宅子就两人打理?显然不现实。王修晋却没有多问,看门之人和管家都是不错的人,而他们也没想搬到这边住,往后每个月划些钱到这边,够他们的开销便是,只要不弄出什么事来便可。
    两人没久留,临走前问了一下老将军埋在哪里,管家忙报上地点,王修晋点了点头,回去让人准备些上坟之物,寻个日子去给老将军上柱香,把该说的都说了,两人便离开了。年轻人看向看门的人,“没想到皇商倒是个好说话的。”
    看门人点了点头,然后转身进了门口的小屋里。年轻人看着关上的门,耸了下肩膀,也不知皇商会分给他们多少花销,也不知够不够养那么多人,唉,送走这些老人,他便问心无愧了。
    王修晋不会亏待人的,尤其是看过那两人头上的标签,院子里可是养着一些老将军麾下的伤残兵,王修晋不清楚这些人为何没到工坊里寻个工作,是想替老将军守宅,还是有其他的想法。不过,对待老兵,尤其是伤残兵,王修晋不会看着不管,分过去的月钱和每月花销数目不少,李菻善觉得奇怪,王修晋却没做多解释。
    第307章
    提起这位老将军, 李老将军不由得叹了口气,感慨几句, 然后便让孙子孙媳妇给老将军上香的时候,替他念上几句。
    给老将军扫墓的日子是特意挑选的, 去的人不单单是王修晋和李菻善, 还有皇室后人, 王修晋以让后人记住曾经帮着打江山的将军, 比起一些只会动动手的人,这些上战场拼杀的将军更应该让后人记住,史书是文人记载的,他们会更偏于记录文人付出了多少, 武将大多是一笔带过,可真正的战场是什么, 流血牺牲, 他们是建立一个王朝的基石,不应该被遗忘。
    皇帝听后沉吟了很久,他不是开国的皇帝,不清楚打江山要付出多少代价, 但守江山没有想像的那么容易, 他从登基至今,边境的大小战争摩擦数不清, 守护国土的不是天天在朝堂上吵架的文人,而是被文人贬低得一无是处的武夫,皇帝同意了王修晋的提议, 不单单皇室后代要去,连其他学堂的人也都要去。
    去那么多自然不能都上香,王修晋便提议,不如在身上带着小小的白花,由一位皇室子孙上过香后,其他人把白花扔入火盆之中,以表达敬意就可。除去将军坟,像是皇陵也应该每年挑选一个日子,让文人学子,到皇陵向打江山的开国皇帝,和守江山的皇帝献上最诚心的敬意,并听人讲述先人如何打下江山,如何守江山,才能让他们过上安稳的日子。
    皇帝听完之后立刻同意,觉得王修晋的提议非常好,不过,“似乎只有京中的学子能去听古。”
    “臣以为可以在其他城立碑,以便世人参拜。”
    “好!”国库不缺银子,在各城建个碑非难事,这古如何讲,怎么讲就由文臣去想。
    说动了皇帝,便有了皇室后代给开国将军扫墓之事,此事立刻让文人起了反应,各种参本,各种跳脚,说什么都有,就差没直说李菻善和王修晋意行不轨当诛。当然有人为反,就有人为正,之前坚定的认为王修晋不会有事的官员,站到王修晋一边,和那些跳脚的官员互喷口水,言辞犀利,咄咄逼人,一人能顶数人,将那些上折的文官气得脸黑,想要上手给几下。
    王修晋不在朝堂上,不知道朝堂上的风波,皇帝权当是看热闹,王大人表面看着悠哉,心里却把儿子骂得不行,没事尽给他找事。听听那些人说的是什么话,还图谋不轨,屎盆子扣得也太大了点吧!武将们更是直接,一边听着吵架,一边偷蔫的对那些叫着不对的人便是一脚,给开国将军上香哪里不对?怎么着,就文人是人,其实都是臭狗屎不成?
    等文官闹完了,武将中的几个老将纷纷出列向皇上谏言,真正大逆不道之人是那些个血口喷人的文官,都说是武将是莽夫,文人擅长言语,实际上真切的言语,比那些咬文嚼字更有用,老将们一个个声泪俱下,说得皇帝都红了眼眶,比起文官,皇帝对武将的感情更深,好多武将都是开国皇帝打江山出身的后代,而文官,只有少数是追随先皇之辈,大部分都是前朝留下的,两厢一笔谁重谁轻就不言而喻了,而且端坐在中间的那位,也不是重文轻武之辈,听着武将的话,回想着他一步步走来的历程,看着那些个跳脚的文臣,是越看越不顺眼,听想心里越是不舒服,直接叫人拖出去廷杖二十,重重的打。
    从老将军们出列,这些文臣便暗叫糟,后悔把这样当众提出,被听到二十廷杖时,一个个面如死灰,之前打死的还记忆犹新,没想到这么快轮到自己了。
    消息传到王修晋耳中时,他只是摇了摇头,这些人的脑子太过腐朽了,如果打屁股能开窍,打打无妨,就怕打不开窍,还给自己添了仇人。值得庆幸的是,被打的文臣没出人命,个个在家里养伤,不过被皇上削了品级,但命保住了比什么都重要。
    皇帝在各城建石碑的事很快放出了消息,文臣想要跳出来阻止,却找不到理由,说国库不丰,皇帝立刻就要担支出,说哪里受灾、皇帝就会追问各地存粮哪去了?于派出都察院去查?一牵就是一大串,全都是死罪,若说打仗?皇帝搞不好把前两天的事翻出来再算算账,此事在无一反对下,定了下来。
    石碑怎么建?礼部的人有些抓瞎,以为这事和他们没关系,还坐等看户部的热闹,哪想热闹没看成反被当成热闹了,谁会想到皇帝把这事丢给他们,还让他们找出祭拜的仪式,礼部上下官员的内心都是崩溃的。礼部尚书跑到户部哭去了,明里暗里的说着户部尚书不地道,怎么可以坑他,建石碑的事怎么轮也轮不到他们。户部尚书一边同情的说着漂亮话,一边幸灾乐祸,当他不知道有多少人等着看他热闹,该,这事跟他扯不上关系多好,顶多时出出钱,还不担心被都察院盯上。
    礼部尚书在户部碰了个软盯子,失落的回衙门口,想了想便跑到五皇子那里,礼部尚书和五皇子没私交,但他儿子在五皇子的活动场做事,走走关系得个指点也行啊!他现在眼前一片黑,纯抓瞎。
    五皇子听完礼部尚书的话后,愣了一下,他不上朝哪里知道朝内发生的事,便是四哥过来也只是挑着有趣的事说,像是之前几位文臣被廷杖,五皇子受父皇和四皇子的影响,对文臣的好感不太高,尤其是文武两方对峙时,他肯定更偏于武将。对建石碑的事不了解,五皇子也不好发表言论,便回了礼部尚书。等人走了后,五皇子想了想,便乐了,这事肯定是王修晋想出来的。等晚上从活动场关门,五皇子没直接回府,而是坐上马车去了将军府。
    礼部尚书的儿子对父亲的事十分上心,此事办妥了父亲肯定能得了皇上的青睐,说不定还能提提品级,于是便留意五皇子的动向,听说五皇子去了将军府,心思转了转,回家后便向父亲提议,皇商的点子多,又深受皇上信赖,何不去求求他。
    将军府,五皇子贸然登门,向老将军告罪,老将军哪里能受五皇子的礼,连忙起身告罪,两人打了会太极后,老将军以身体为由告罪,他清楚五皇子过来不是看望他,他若再呆下去便显得不知趣。王修晋请五皇子到他们的院子小坐,李菻善一直跟在一旁,言语不多。
    到了小院,五皇子便随意了许多,直说来意,追问石碑之事。王修晋笑而不语算是默认了此事,把思想统一和国家认同感用古人能说通的方式讲明,五皇子瞬间便明白,为何父皇会同意大把的往外洒钱建无用的石碑,为的就是进一步巩固王权。
    弄清楚了石碑的事,五皇子便告辞,他觉得等下次四哥再出宫,他要点点四哥,一定要柱住了王修晋,有王修晋在不愁根基不稳,大梁不强,百姓不富。
    送走五皇子,王修晋以为这事便跟他没关系了,不想第二天一早,他刚到粮铺准备和王掌柜统计送往灾区的东西,便迎来了礼部尚书,听到粮铺的掌柜说礼部尚书要见他,向他请教。王修晋有些发蒙,他和礼部唯有的几次牵扯,用手指就能数过来,李菻善冠礼,他的冠礼,大婚,然后便是迎大军回朝,之外便没有交集,礼部尚书寻上门要做什么?向他请教什么?
    心里奇怪却不能把人拒之门外,王修晋便让掌柜请人进来,王掌柜便退出屋回避,东家和朝廷官员说话,不是他能听的。
    礼部尚书没着官服过来,而是一身便装,打的就是以私人身份套交情,虽然没什么交情可言。王修晋见着礼部尚书的装扮,心里便有了几分计较,笑呵呵的把人迎进屋,让人送上茶点,两人打起了太极。而此时盯着礼部尚书的人,都知道他去找皇商了,其他的几位尚书脸色各异,兵部尚书拍着桌子直道老小子不厚道,怎么把李家媳妇拖下水,一边骂着一边叫人给李家送个信,可不能让李家媳妇受了欺负。
    粮铺里王修晋几个套话便把礼部尚书来意套了出来,王修晋清楚,礼部尚书是想让他知道来意,若不然,混了官场那么多年的老狐狸怎么可能是他随随便便几句话就能问出道道。
    皇上把建石碑的事交给礼部?王修晋沉默了片刻,其实这事也是情理之中,建石碑要查资料吧!什么样的规模,什么样式,祭拜的仪式,就连台阶都有要求,这些全都得让礼部来。想完这些,王修晋便打量礼部尚书,他寻来当真是为了寻个办法?还是有其他的意思?
    第308章
    不能怪王修晋想太多, 而是古人的思维太让人无法预料,活了两世的王修晋自认玩不过这些人, 如果不稳妥些,搞不好会把自己坑里面。望着礼部尚书, 王修晋各种猜疑, 自然不会多言语, 打着太极把礼部尚书送走, 他提供了想法已经不错了,至于之后的事,他又不是学历史的,哪里知道什么要怎么建石碑。
    送走了礼部尚书, 王修晋安排好王掌柜送东西的事后,便离开了粮铺, 他觉得那位礼部尚书还会寻他, 想着这两年一直盯着船坊,便想着要不要回趟王村,正好躲过礼部尚书,等他回来, 估计礼部也能拿出就对之策。王修晋越想越觉得此举可行。
    便着人去了一趟军营, 请李菻善回府,而他则先去一趟都察院, 和父亲说了一下礼部尚书寻个的事,然后又道要回王村看看,可能要先走一趟李家的老家, 让李菻善过去拜祭一番后,再往王村去。王大人没拦着他,只是叮嘱了些注意安全的话。王修晋点头应下。
    出了考察院,王修晋没急着回府,而是先去了王家,和母亲报备一番才离开。回到家里,李菻善已经回来,王修晋把今儿的事说了一下,便直言,为了免去麻烦,他准备去走一趟王村,问李菻善有没有时间,若是李菻善同去,便要先走着老家,打仗凯旋归来,怎么着也得拜拜祖上,不离京,没拜便也就过去了,离了京,若是不去便差了些,尤其还得了赏。
    李菻善表示要同行,待他去告个假,明日便出发。
    两人分开行事,李菻善去告假,王修晋则去向长辈讲明出行之事,李家长辈没有阻拦,王修晋很多的产业在梧县,往年也有跳一趟的例子,李菻善同去还能有个照应。听着两人要先去老家那边转转,李老将军没说什么,虽然他对老家的没什么好感,但晚辈去拜祭是应当的,“把雅昶也带上,给祖宗磕个头。”
    王修晋本就想带着儿子,得了老爷子的话,也就不用再提。回了院子整理衣物,他想着在梧县要呆些时日,来回的行程也要月余,这时间便长了些。回村自然不能空着手,亲近的人家要备些礼,不亲近的,怕也会扒上来,便要给些拿得出手,又花不了多钱的玩意,去老家祭拜的东西也要准备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