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393章 说服

      谭振国从燕京回到中州时,已经是九月中旬了。
    他是跟随省委副书记齐浩波到燕京去对接工作的。
    总体来说,这一趟收获不小。
    他也不知道沙正阳是从哪里获知这些消息的,和教育部那边的沟通比较顺畅,中央对“中部崛起”战略正在进行征求意见和讨论,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规范性的文件,但是毫无疑问已经把征求意见下发到了教育部,所以教育部接到平原省委省政府和中州市委市政府的这个请求时,也是颇为吃惊。
    很多情况谭振国也是从齐浩波那里获知的,甚至连杨天诚在交代给他时,很多都语焉不详。
    从齐书记那里谭振国得知省委之前其实对这方面的消息也并不灵通,甚至反应也有些迟钝,一直到杨天诚和沙正阳二人专门到省委省政府找主要领导做了一次专题汇报之后,省里边才开始重视起来。
    在燕京城里他们一行人一呆就是一个星期,拜会了很多领导。
    一些是齐浩波原来的人脉关系,一些是和平原省委省政府联系较为密切的领导,还有一些就是从平原省走出去的领导以及本身就是平原籍的领导干部,把一切可以动用的资源都动用了起来。
    应该说这样的举措还是取得了一些效果,平原省是最先走出这一步的,加之本身平原省在中部几个省区中高校资源就是最为欠缺的,与平原省目前经济发展势头以及人口总量极不相称,所以中央本身也有意要在这方面进行一些调整安排。
    现在平原省主动来对接了,来反映问题了,那么这也是一件好事情,可以正好的推动这项工作的落实。
    教育部一位副部长还专门和省里主要领导通了电话,打趣说平原省现在已经走到了改革开放的潮头上,这边中央政策尚未正式成型,平原省就已经能够用主动对接,并施加影响力了,甚至把工作都做到了教育部和全国人大教育工委那边了。
    “振国,气色不错,看样子收获颇丰啊。”杨天诚其实早就知道了情况。
    谭振国基本上隔一天就要给他打一个电话汇报一下工作情况,所以他对省里派出的对接工作组这一段时间开展了哪些工作,接触了哪些领导,都都了如指掌,甚至他也打过一些电话,希望最大限度的把所有能动员的资源都动员起来。
    “天诚书记,的确效果不错,教育部那边比较吃惊,没想到我们甚至已经拿出了一个相对较为具体详实的方案来了,嗯,他们都在说我们平原是不是太饥渴了,齐书记也说平原在这方面吃亏太久了,可算是等到中央在这方面有所倾斜了,当然要以最快的速度来落实,我们中州首当其冲,自然要打头阵。”
    谭振国点点头,“只不过政策还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因为也不是单单教育这一项工作,可能最后会有也给综合性的文件出来,教育部也会拿出一个教育板块的具体方案,我们先报上了名,而且感觉上边也的确是有意要在这方面给我们中州开绿灯,扶持一下。”
    “这是应有之意,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省这一块上没有去努力争取,加之中央布局的时候还是优先考虑了沿海地区和大城市,毕竟高校也需要一些特定资源,而我们中州那个时候的确拿不上台面,但现在我们中州的发展有目共睹,尤其是今年以来,我相信中央也是看得到的,……”
    “嗯,沙市长来我们中州之后的确给我们中州带来了很大改变,……”谭振国也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
    这无可否认,杨天诚对此也是赞不绝口,这家伙把在汉都那一套迅速运用在了中州,而且也收到了奇效,季子安这个老顽固都能被沙正阳给说服主动去广东跑比亚迪项目,而且还孜孜不倦,这让谭振国也是“叹为观止”。
    要知道这家伙可是敢在市委常委会上公开和杨天诚唱对台戏的,虽说都是为了工作,但像季子安这么楞的,谭振国还是第一次见到。
    “嗯,所以我原来是对中原新区不太看好的,起码我觉得近期不太现实,我们中州没有那么多要素资源来支持中原新区的发展,省里边当时其实也提了一些想法,但前提都是我们中州要扛起担子,省里可以有一些配套,当时我觉得不切实际,但现在看来,我的眼光还是狭隘了一些,正阳来了之后和我谈过两次,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设想,像高校资源,以及围绕教育、科技、文化等产业的一些发展,有一些非常新颖的看法,我承认,我有点儿动心了。”
    杨天诚没有在谭振国面前隐瞒什么。
    谭振国沉吟了一下,“所以您就把中原新区主导权交给市政府那边了?一行怕是牢骚满腹吧?”
    这段时间薛一行都是情绪很不好,经开区那边成绩不彰,孙韶华接手中原新区之后动作力度很大,连带着官泊和金河都动了起来,《平原日报》和《中州日报》都刊载了中原新区现在的一些进展动静。
    在谭振国印象中,起码有一两年时间里报刊媒体都对中原新区置若罔闻了,当然原来也的确没啥“闻”的,就那么几个人假模假样的搞研究规划,连谭振国都有些看不过意。
    但那会儿薛一行在杨天诚面前正得信任,谭振国也不好多插话,免得引起不必要的嫌隙。
    加之杨天诚本人也不是太看好中原新区的近期发展前景,所以这个新区就基本上搁置下来了,但现在陡然间又突然爆发出来了生机,自然也就吸引了媒体的关注了。
    “有牢骚是好事啊,说明他看到了对比,感觉到了压力啊。”杨天诚淡淡的道:“中州现在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成天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睡大觉,那不行。一行还是有些懈怠了,中原新区的工作主要责任在我,但是经开区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表现不尽人意,他在我面前说市里倾斜不够,我就问他脸红不红,好不好意思,市里还不够支持,中州市委市政府不是他经开区一家开的,手心手背都是肉,他自己才该是好好反思反思!”
    谭振国心中一凛,这说明杨天诚对于薛一行现在的表现也不太满意了,这可能和三川、经开区乃至于隗城和清池这段时间的活跃表现有很大关系。
    “那天诚书记,中原新区的规划当中,教育这一块应该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吧?”谭振国赶紧岔开话题。
    “嗯,正阳和我谈过,中原新区之所以叫做新区,就要突出新字,单纯的工业和一般性的服务业,那就不叫新,所以我和他也探讨过多次,中原新区应当成为未来中州乃至平原省的新核心,新经济形态业态的核心,文化、教育、科研、金融、工业设计、创新等等这些产业的聚居区,当然中原新区也不仅仅只是围绕产业,还应当是一个具备生态良好、氛围优佳、宜居宜业的综合性新区。”
    这是杨天诚和沙正阳探讨过几次之后逐步得出的一个构想结论。
    中原新区不是单纯的经济区,而是一个混合型的业态,不宜过分的强调某一方面,而应当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其自由生长,当然政府可以在其中进行有益的引导,对一些不规范的现象可以适当加以限制,但是总的来说是鼓励自由发展,
    可以说沙正阳的这个想法十分大胆新颖,按照以往的杨天诚的心态是很难赞成支持的,但是现在的杨天诚心态又有些不一样了,沙正阳的一些设想正在变成现实,省委对二人的默契配合十分欣赏,认为杨天诚表现出来的定力和魄力,以及对新生事物的理解和支持,足以说明杨天诚并非像有些人批评的过于保守,胆魄不足。
    这大概是杨天诚从主要领导嘴里获得的最让他高兴的评价。
    “看样子沙市长对中原新区的未来发展规划是胸有成竹了啊。”谭振国试探性的问道。
    “振国,不用遮遮掩掩,有什么就直接说,正阳的年龄比我们小一轮还多,而且在中央也呆过,看问题和形势发展判断十分精准,我倒是觉得,我们不妨大胆一些,让正阳他们大胆去尝试,真要有问题,我们市委可以主动纠偏改错嘛。”
    杨天诚态度很坦率,他也在耐心的说服谭振国,他知道只要能说服谭振国认可这一点,很多工作会开展更顺畅。
    “正阳也是这个意思,市委可以不忙表态,让市政府这边先去主动创新突破,寻找更好的发展生态和模式,有问题,出了问题,我们再来研究分析,解决问题,如果我们始终抱着审视的目光和心态去看问题,那么你就很难在这种沉舟侧畔千帆过的竞争态势中取得优势,我很认同他的这个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