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逍遥章 第34节

      第六十八章 我与你无怨无仇
    “我且问你,你看到的读书人可在这里?”赵谆问道。
    房东大娘就等着这句话了,她身子一扭,指着陈举人道:“就是他,我那天看到的人就是他!”
    赵谆点点头,道:“证人退下。”
    房东大娘还想再说几句,却见灶间外华静瑶正冲她招手,房东大娘只好退下了。
    房东大娘前脚一走,陈举人便道:“学生那日确实来过,但并非是来这个院子,学生是想来找那开香坊的,但两眼一抹黑,不知道该去哪里找,也没见有招牌,只好回去了。”
    赵谆没有理会他,对尹捕头道:“其他证人来了吗?”
    尹捕头道:“来了!”
    转眼之间,便有三个人走了过来。
    看到这三个人,陈举人锁起眉头,这三个人好像都有点眼熟,可却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这三个人,第一个就是张记粥铺的伙计,他证明三天前的中午,陈举人在他们铺子里买了一碗冰镇绿豆汤,端给轿子里的人喝,那时他以为轿子里的是陈举人的太太。
    另外两个,就是那天的轿夫,他们能证明陈举人带着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女子雇了轿子,路上买过冰镇绿豆汤,那位娘子身子不舒服,陈举人说要陪她一起去接孩子,他们二人就是在广济寺外下轿子的。
    听完这三个人的口供,陈举人已是面如土色。
    在来香火胡同的路上,他已经猜到十有八、九是那尸体被发现了,他把那天所有的事全都回想了一遍,除了张记粥铺和那天的轿夫,他觉得没有留下任何把柄,即使有自己疏忽的地方,也能找理由糊弄过去。
    再说,顺天府之所以会来找他,十有八、九是那天他去香火胡同的时候被人看到了,他算是生面孔,顺天府就是例行公事询问一番,只是没想到,竟然会找到他头上。
    “殿下,学生不知道什么女子,学生更不曾去过张记粥铺。”陈朝嘶声说道。
    这时,一名随从走过来,在赵谆耳边低语几句,赵谆有些无奈地向灶间的方向看了一眼,说道:“带人证。”
    还有证人?
    陈举人脑门上都是汗,他听到门外的百姓们又开始兴奋地议论起来,这才抬头去看。
    却见缓步走过来的是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小姑娘衣饰华贵,一脸稚气。
    “小女子姓华,家父名讳上毓下昆,住在折芦巷,与这位陈举人家是邻居。”
    陈举人一怔,这是华毓昆的女儿,昭阳长公主生的那个?
    他当然知道前任驸马华毓昆搬进了折芦巷,这事在甘石桥这一带的人圈子里颇为轰动,才子们还曾为了华毓昆算是人还是美人争论不休,甚至还有人打趣他,说让他看好家中女眷。
    不过,以陈举人的身份,还不足以认识华毓昆,因此,他也只是知道华毓昆住在折芦巷而已。
    他连华毓昆都不认识,当然更不认识华毓昆的女儿了。
    他和华家父女连认识都谈不上,更何谈仇怨呢。
    “我和这位陈举人无仇无怨,今天是第一次见到他本人,可是在此之前,我和我的护卫们,见到过陈娘子。四天前,陈娘子站在折芦巷外面,向来往行人哭诉自己千里寻夫,可是夫君却停妻再娶,当时有很多人看到,顺天府若要细查,绝不会只有我一个证人。第二次见到陈娘子,是三天前的上午,我看到她在跟踪陈举人的轿子,机缘巧合,昨天我去广济寺时,恰好得知陈娘子已经失踪两天,陈娘子曾托广济寺的知客知了师傅帮忙打听,陈娘子以为自己的丈夫叫陈招,却不知陈朝的朝字是破音字,也可念成陈招,知了师傅口口相传,竟然阴差阳错找到了正主,陈举人,你别怪知了师傅多管闲事,也别怪告诉知了师傅你是谁的那位好心人,要怪就怪你骗无知少女时,改的那个名字与本名太过接近了,你若是不叫陈招,而是改叫陈狼陈驴,陈娘子千里寻夫也寻不到你头上,你说对吧?”
    围观的百姓中有识字的,立刻就明白这陈招与陈朝的共同之处,朝字是破音字,一字两音,既可念做朝堂的朝,又可念成朝露的朝。
    而朝露的朝,与陈招的那个招字是同音,广济寺的知客僧帮忙寻人时,口口相传,那听到名字的人,便想到了陈朝。
    既然是不识字的百姓,也能听懂陈狼和陈驴,门口的百姓传给了胡同里的百姓,胡同里的百姓又传给了胡同外面的百姓,香火胡同里瞬间笑声一片。
    陈举人面色铁青,怨毒地瞪向华静瑶,华静瑶毫无保留地瞪了回去。
    正在这时,只听外面传来一个女声:“让我进去,我不信,我不信!”
    门口的百姓们自觉让出一条路来,两个少年搀扶着一个中年妇人走了进来。
    陈朝一看进来的三个人,也不顾坐在上面的是大皇子,便大声喝道:“你们来这里做什么,回去!”
    华静瑶立刻就知道这三个人是谁了。
    那天她虽然没有挤过去看热闹,可是却听史乙他们说过,面对陈娘子的指责,陈朝没有露面,是他的妻子柳氏带着两个儿子出来,拿出婚书,逼得陈娘子不得不承认自己认错了人。
    当时华静瑶还曾称赞柳氏处事有条理,却没有想到,短短四天之后,她就见到了柳氏。
    她对赵谆说道:“这三位想来就是陈举人名媒正娶的太太和他们的儿子。”
    陈朝继续冲着柳氏和两个儿子呼喝,赵谆猛的一拍惊堂木,不,桃木如意,喝道:“肃静!来人可是陈朝的发妻柳氏和两个儿子?”
    柳氏和两个儿子跪倒在地,柳氏说道:“启禀殿下,小妇人娘家姓柳,这两个是犬子,大的叫陈彬,小的叫陈凯。”
    “顺天府没有让你们过来,你们为何在此?”赵谆问道。
    柳氏怔了怔,转身看向门口,赵谆也看了过去。
    这时,华静瑶轻声说道:“是我让人请他们过来的,:
    站在门口的,正是史丙。
    第六十九章 一个赘婿的逆袭
    尹捕头前脚把陈朝从家里请出来,史丙后脚就进了陈家。
    因为陈朝被顺天府的人带走,柳氏和两个儿子心里七上八下,正在疑神疑鬼,听说长公主府的人求见,他们立刻就想到了新搬来的邻居华毓昆。
    这些日子,柳氏没少听家里的下人们说起那位前任驸马的事,连带着也知道长公主府的大小姐时常过来,因此,听说来人是长公府的,他们并没有太过吃惊。
    史丙添油加醋,诉说陈娘子遇人不淑,一心以为夫君在京城读书,自己带着两个儿子千里寻夫,多亏广济寺的僧人帮忙打听,才找到了陈举人,可是在登门找人的第二天,陈娘子就失踪了,把两个儿子留在广济寺。
    当听说陈娘子的尸体被剁成三截,脑袋至今没有找到时,柳氏脸色煞白,被两个儿子搀扶着才没有摔倒。
    “华大小姐为何要插手此事?”柳氏稳定心神后沉声问道。
    史丙道:“我家姑娘说,她尚在闺阁之中,有父母撑腰,尚能平数顺遂,可是女子一旦遇人不淑,又没有家人倚仗,陈娘子就是前车之鉴,她虽然身在闺中,同样唇亡齿寒,她担心陈娘子的今天,就是她的明天。”
    史丙说这番话的时候,感觉自己的小腿肚子都在打颤儿,可这番话千真万确就是姑娘让他说的,可事实证明,这番话真的有用,看看,柳氏和两个儿子,现在已经跪在大皇子面前了。
    柳氏也看到了华静瑶,小姑娘衣饰精致,眉目如画,神情中带了几分骄矜,这位就是长公主府的大小姐吧。
    这里刚刚发现尸体,外面又聚集了无数百姓,可这位金枝玉叶的大小姐还是来了,就如那名护卫所说,华大小姐是真的唇亡齿寒,也是真的关心这件事吧。
    华静瑶感觉到柳氏的目光,她微微颔首,神情更加郑重。
    赵谆也看向柳氏,问道:“柳氏,你与陈朝是结发妻子,可否知道陈朝与那陈娘子之间的事?”
    柳氏抬头看了眼站在一旁的陈朝,又看了看与她跪在一起的两个儿子,咬咬牙,对赵谆说道:“回禀大人,小妇人确实与陈朝是结发夫妻,但是陈朝不能纳妾,更不能另娶,他与陈娘子之间无论有没有事,都不会让小妇人知晓,否则大人,实不相瞒,陈朝实乃我柳家赘婿!赘婿不可入科举,家父怜惜陈朝是个读书种子,请官媒立婚书时,隐瞒了招赘一事,并且同意我与陈朝的孩子随他的姓,在孙儿中择一人承继柳家香火。陈朝入赘柳家之事千真万确,通州知道此事的人并不少,且,他与我家另有一份契书,契书上写得明明白白,那份契书如今交由柳氏族老保管,大人派人到通州一查便知。”
    柳氏此言一出,无论是赵谆,还是门外听审的百姓们,全都吃了一惊。
    这位堂堂举人竟然是个赘婿!
    前朝赘婿甚至要改妻姓,到了本朝,赘婿改不改妻姓没有律法规定,只凭两家意愿,但是赘婿不能参加科举却是不变的,陈朝身为赘婿却有举人功名,无论他是否杀人,他都是违了律法的。
    这柳氏身为举人娘子,她是疯了吗?
    “你疯了?”陈朝怒吼,他没有想到,柳氏竟然当着大皇子,当着这么多人,公开说出了这件事。
    柳氏却没有看他,她抬起头,对赵谆说道:“依大周律,婚书做伪,责二十杖,罚银二十两。我柳家认罚。”
    一直没有说话的柳氏长子陈彬和次子陈凯覆身磕头:“小人愿意代母受罚。”
    赵谆挥挥手,对做记录的下属说道:“先记下,此事稍后立案另审。”
    围观百姓议论纷纷,是啊,这么隐秘的事,那是要烂到肚子里的,为什么要说出来?该不会是这柳氏与人通奸,想要趁着这个机会把原配夫君一脚踢开?
    对,一定是这样的,这种事上,丈夫指控妻子,这是大义灭亲,妻子指控丈夫,就是不守妇道。
    这柳氏一把年纪还涂眉画眼,一看就是个不守妇道的。
    一个汉子在人群里说道:“不管婚书上是怎么写的,可陈举人也答应让孙子承继柳家香火了,如果没有陈举人,她也做不成举人太太啊,真没良心,世风日下啊,若是在我们老家,这种女人是要浸猪笼的。”
    闻言,陈朝腰板挺得笔直,拱手对堂上的赵谆说道:“柳氏不守妇道,胡言乱语,请殿下将之驱赶出去。”
    赵谆心中也有疑惑,他再次看向堂下跪着的妇人,那妇人眼中有泪,但是脸上的神情,比之刚刚进来的时候,更加坚绝。
    “柳氏,此事乃你家不宣之秘,为何会在此时说出来,可是因为你与陈朝夫妻不合?”赵谆问道。
    柳氏苦笑一声,说道:“小妇人的娘家姓柳,祖上几代都是做屠户的,如今到了通州,只要问一声柳屠,整个通州城都知道那是我们家。我家不但做屠户,还有自己的猪场,自己养自己杀自己卖,在通州是独一份,家境算是不错。陈家则与我家不同,他们家都是读书人,呵呵,真的是读书人,就是只读书,却不事生产,到了我公公那辈儿,更是一贫如洗。陈朝是长子,下面还有一个弟弟,无奈之下,只好抛开读书人的清高,到我家的猪肉铺子里当学徒。”
    柳氏说到这里,赵谆下意识地看向站在大水缸前听审的骆仵作,没办法,这院子太小,骆仵作只能站在那里。
    骆仵作的白胖脸蛋上闪闪发光,也不知道是汗还是油,他就说这杀人凶手是专业的,瞧瞧,这就对上了。
    陈朝在猪肉铺子里当过学徒,无论有没有出师,他都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人。
    啥?你说杀猪和杀人不一样?
    骆仵作可以告诉你,在大周朝不是每个地方的县衙里都有仵作的,没有仵作的县衙,就是请屠户来验尸的。
    屠户能化身仵作验尸,把杀猪经验灵活运用,将人剁成三截,又有啥不可能的?
    第七十章 开肉铺的娘子
    陈文朝羞愤交加,这贱妇是疯了吗?她自己的娘家是商户里最上不得台面的屠户,她不嫌丢人现眼,还要在公堂上说出来,他的名声,他的脸面,都让这贱妇给败光了。
    “回禀殿下,学生持家不严,这贱妇……”
    没等陈文朝把话说完,一旁的衙役便一起喝斥:“肃静!”
    陈文朝猛然想起,这里是公堂,堂官让他说话,他才能说话。
    赵谆冷冷地看他一眼,对柳氏说道:“柳氏,继续讲。”
    柳氏唇边溢起一抹自嘲的笑容,她继续说道:“我是家中独女,家父一直都想招赘,这件事通州城里知道的不少,陈文朝在我家铺子里当学徒,自是早就知道。家父回家时常会提到他,说他好学上进,在铺子里时,稍有空闲就要读书,还说他为人谦虚孝顺,总之,父亲对他很满意。我家是小门小户,没有大户人家那些避讳,我自幼便常去铺子里帮忙,和陈文朝也认识。”
    说到这里,柳氏脸上的讥诮更浓:“我家虽然有些家业,可是家中世代都是屠户,没有过读书人,因此,对于读书人便很敬重,一来二去,陈文朝就入了家父的眼,他答应入赘,只是他还想科举,家父初时不同意,陈文朝就找到了我,他说他想给我挣一套凤冠霞帔,他说他不想让我在这猪肉铺子里终老……呵呵,我信以为真,说服了父亲,瞒过官媒,与他成亲。成亲后我给他家还上了欠债,还出钱给他弟弟娶了媳妇,又给他爹买了小庄子养老。他不用再去铺子里帮忙,我请了通州城里最有名的先生来家里做西席,让他安心读书。他也很争气,成亲后的第二年就考上了秀才,从此,我成了秀才娘子。第三年,父亲撒手西去,偌大的家业全都给了我,我生了长子,一边带孩子一边忙着生意,为了让陈文朝专心读书,我还给他盖了一座。”
    门外的百姓们一片唏嘘,这陈家是烧了几辈子高香,竟然娶到这么一个有钱的媳妇,入赘两代后改姓,还给亲爹养老送终,难怪他不敢纳妾,这家业都是柳家的。
    “八年前,他说他要出外游学,增长阅历,通州城里有户人家出过进士,我让人去打听,那家的进士早年也曾出外游历,因此才能在科举时写出了一篇关于治理水患的文章,脍炙人口,于是我便给了他五千两银子,让家里的老仆汪伯,连同两名有武功的家丁,一起陪他外出游学。没过多久,那两名家丁竟然护送着汪伯的棺材回来了,说汪伯跌落山坡摔死了,那时我虽然觉得蹊跷,可也没有细想,只是担心他,好在没过多久,他托行商带信回来,说他又买了两个小厮,身边有人侍候,让我不用担心,我问那行商是在何处遇到他的,行商说是在洛阳,我这才知道,他到了河南。”
    围观的百姓们又开始议论起来,那位死了的陈娘子好像就是河南来的吧。
    史丙就在人群里,他说道:“陈娘子是河南孟津人氏,孟津离洛阳城只有五六十里,和京城到通州差不多远。”
    “啊,这就是很近了,一天的路程,若是骑马,半日一个来回。”
    “听说洛阳是古都,也有很多读书人,他要留在洛阳读书,家里一定不会怀疑吧。”
    院子里,柳氏的声音仍在继续:“一年后,他回来了,来我家会文的读书人都说他的学问又精进了,我也很高兴。有一天,我的丫鬟拿了一双袜子给我看,那袜子上绣了一圈竹叶,这不是我给他置办的,也不像是买的,我还是头回见到男人袜子上绣花的,这袜子是丫鬟给他整理带回来的箱笼时发现的。于是我便问他,这袜子是怎么回事,他说是在洛阳的成衣铺子里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