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晋击天下 第99节

      南掖门前已聚集了不少官员,但是离开宫门还有两炷香的时间,众人便三三两两的聚集在一起小心的讨论着什么。
    东晋不用像宋朝一样几乎每天上朝,只需初一和十五来一次大朝会。但是宫城之内,还有光禄勋、中书监、尚书台、秘书监、散骑等官署,所以这些官署内的官员每天都要到宫门前来等候,只待开了宫门,到官署内办公。
    自从王导因病告假,而司马珂官拜左将军,都督中央军事,渐渐的宫内的官员,便形成了两派,一派是南方士族,一派是北方士族。也还有一些中立派,这些不是出自与司马珂交好的北方士族如褚家、谢家,就是与两边都有联姻的士族,实在不好怎么去站队。
    而郗鉴弹劾司马珂以来,北方士族几乎是弹冠相庆,每天聚成一团,欢声笑语不断,似乎恨不得马上看着司马珂被一撸到底。而南方士族,则看起来忧心忡忡,毕竟好不容易拜了司马珂这个码头,抱上了棵大树,却眼看这棵大树似乎就要倒了。
    但是今天的宫门前,气氛似乎又与往日不同。
    北方的士族,尚未得到郗鉴与司马珂交好的消息,依旧一副兴高采烈的气氛,聊的正欢。而南方的士族,却都于昨夜得到了司马珂凯旋的消息,也是一片欢声笑语不断。
    当当当~
    随着宫城之中的晨钟悠然响起,南掖门便缓缓的开了……
    众官员哗啦一声,纷纷向宫门内跑。
    宫门没开多久,便有一骑自驿站方向急匆匆而来,经门口禁卫验了符传,便直接奔往了中书监。
    很快,自中书监之内开始,一股浓浓的失望情绪迅速在诸北方士族官员之中蔓延开来。
    谁也想不到,不过三四天的功夫,太尉郗鉴的态度居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不但上书请求撤销对司马珂的弹劾,而且还向小皇帝请罪,同时对司马珂赞誉有加,几乎夸到了天上去了。
    没有人知道,这期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那奏折却是实实在在的从太尉府发出来的,然后中书监验过奏折之后,也只能老老实实的呈递给小皇帝司马衍。
    眼看朝堂之上,便要掀起一场狂风骤雨,谁知道突然之间,风吹云散,风平浪静。
    对于那些看不惯司马珂扶南制北的北方士族来说,原本一直在隔岸观火,一心要看司马珂的笑话,此刻失望至极的心情,可想而知。
    一连几天,小皇帝司马衍很晚才到太极西堂批阅奏折,因为他的心情实在不好。
    司马珂的横空出世,给他帝王生涯带来了光明,甚至往着璀璨夺目的方向发展,若是长此以往,或许他不但可以成为一位明君,或许还能成为一代雄主。
    然而,庾亮和郗鉴的交劾,很快将他的美梦打落云端。
    虽然他将两人的弹劾撕得粉碎,但是并不意味着庾亮和郗鉴两人的压力就此消除,撕奏折不过掩耳盗铃而已。
    他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痛恨自己的舅父庾亮。当年庾亮未经自己同意,大肆屠杀宗室也罢了,后来又引发苏峻之乱,给整个建康城带来一场浩劫,害他被苏峻囚禁,母亲也羞愤而自杀。这些年来,司马衍其实心底一直恨着庾亮,痛恨至极。
    司马衍心中的这份痛恨,原本因为司马珂的到来,逐渐淡化,但是这一份弹劾的奏折,便是让司马衍顿时恨之入骨。
    所以,他让中书监草拟了一份言辞极其激烈的诏书,发往武昌郡。但是,他基本可以预测,这是没什么用的。庾亮如今手握整个东晋六成以上的兵力,一心想着重回朝廷中枢,把控朝政,只是一直被王导挡着而已。如今王导被司马珂架空,郗鉴又被其说服,岂会放过这个机会?
    他甚至可以猜测到,此刻的庾亮必定在厉兵秣马,随时准备兵临建康,威压朝廷,以废黜司马珂,甚至借机重回朝廷中枢。
    至于郗鉴那边,他也发了一份诏书,应该也没什么用。
    毕竟,司马珂触犯的是整个北方士族的利益,北方士族互相联姻,铁板一块,郗鉴也被捆绑在其中,再高风亮节,也要维护自己家族和整个北方士族大团体的利益。
    只是,司马衍再也不想回到过去那种整天提心吊胆,连自己的安全都没保障,凡事都要看世家豪门的眼色行事的日子了。
    如果真的必有一战,他愿与司马珂一同,与郗鉴和庾亮为首的北方士族,决一死战。
    来到太极西堂,司马衍望着那成堆的奏折,满脸的烦闷之色,摇了摇头,只得抖擞精神,开始批阅奏折。
    此时,司马无忌轻轻的走了进来,满面春风,神采奕奕的向司马衍一拜:“微臣拜见陛下,贺陛下万年!”
    司马衍摆了摆手道:“皇叔不必多礼……看皇叔的神色,莫非有什么喜事?”
    司马衍很快就看出了端倪,满脸不解之色。
    司马无忌笑嘻嘻的说道:“恐怕陛下还不知,故此特地前来报喜。”
    司马衍疑惑的问道:“喜从何来?”
    司马无忌走近身前,悄声对司马衍如此这般说了一通。
    司马衍一听,喜得差点跳了起来,急声道:“既然如此,你速速去中书监,把太尉的奏折给朕先调来。”
    按照中书监的习惯,当天的奏折,除了十万火急的如灾情、军情、叛乱等消息,或者如庾亮或者郗鉴这样的朝廷巨头的弹劾奏折,普通的奏折都要在次日才呈递给皇帝批阅。
    司马无忌见司马衍这般焦急,急忙走了出去,直往中书监而去。
    很快,司马无忌便带着中书侍郎王颐之,抱着郗鉴的奏折,来到了太极西堂。
    等到王颐之退下之后,司马衍将那份奏折一连看了四五遍,这才哈哈大笑:“朕就知道,这天下没有人能阻挡小皇叔,我那舅父和太尉也不能!”
    …………
    武昌郡,征西将军府。
    庾亮端坐在大堂之内,正在看着司马珂的诏书,细细看完之后,嘴角勾了勾,便将诏书放置到一旁。
    对于这个小皇帝外甥,他从来就没有真正尊重过。
    当年他以叛乱之名诛杀司马宗全家,年仅四岁多的司马衍问他“舅舅说谁做贼,便杀之,如果人说舅舅做贼,我又该如何?”结果被太后庾文君敲了一直尺。自那以后司马衍便不敢再在他面前再有半点责难。如今胞妹庾文君已故,他与小皇帝的亲情自然也就没那么浓厚了,终究还是以颍川庾氏的利益为重。他重兵在握,自然也就没把司马衍放在眼里。
    一名侍卫急匆匆的奔了进来,轻轻的走到近前,低声道:“郗太尉自京口来书,似乎是八百里加急而来。”
    庾亮眼中露出明亮的神色,哈哈笑道:“速速传信使进来!”
    在他的想象中,恐怕必是郗鉴邀他一同出兵,兵临建康,威逼朝廷废黜司马珂。虽然说郗鉴与他一同出兵,多少有分他蛋糕的意味,但是郗鉴还有三年就要致仕,提前搞好关系,便可为接收京口的北府兵做好准备。吃得眼前亏,便能获取更多的利益。届时一旦掌控了北府兵,整个东晋的兵马几乎都在他的掌控之下,朝政便依旧是他说了算,一如六年前胞妹庾文君临朝听政的时期,那时可是颍川庾氏的黄金时期。
    很快,京口的信使便将郗鉴的火漆密信,递到了庾亮的书案之上,告别而去。
    庾亮送走信使,当即便喜滋滋又急不可耐的拆开了信笺。
    匆匆看完密信之后,庾亮的脸色顿时僵住了,那神情就像被人打了一棒子似的,满脸的震惊和愤懑之色。
    他一连看了三遍,终于脸色变得乌青,狠狠的一拳砸在案几之上,发出鬼哭狼嚎一般的咆哮:“郗鉴老兵,安敢欺我!”
    第158章 有异心者不可用
    不管北方士族如何失望,庾亮如何生气,郗鉴由司马珂的对手,变成盟友,已成为事实。
    庾亮原本已经厉兵秣马,准备兵临建康,最后也不得不偃旗息鼓。
    庾亮虽然号称拥兵二十万,实际也不过十万兵,而郗鉴手中的四万多北府兵,便就像一道天堑一般拦在他的面前,令他不敢逾越半步,更何况司马珂手里还有三万多中央军。
    于是一场巨大的风波,就这样无声无息的平静了下来,似乎没有开始过。
    受到京口之兵的启发,司马珂也给天策军换了种方式打鸡血。他告诉这群来自北方的汉子,今天的训练,便是为了日后挥师北伐,驱逐胡虏,收复他们的家园。
    果然,这一通鸡血,打到了天策军的心里去了,一个个激动异常,士气爆棚,训练比以往更加卖力了。
    如同郗鉴弹劾之前一般,司马珂的主要精力放在训练羽林骑和天策军,同时培养年轻将领,这个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沉淀,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郗鉴成为盟友之后,余下来最大的对手,便是手握六镇重兵的庾亮了,扫除颍川庾氏之后,便可放心的开始他的北伐大业。
    对于颍川庾氏,司马珂其实不担心。
    庾家五兄弟,以庾亮、庾冰和庾翼能力最强,但是庾亮和庾冰都是政斗高手,与王导一个属性,却并不擅长带兵。庾家最能打的便是庾翼,庾翼不但弓马娴熟,而且能征善战,又很会笼络人心,在历史上,就连桓温和谢尚都对其心悦诚服,愿意听从其驱遣,可见庾翼并非等闲之辈。
    但是司马珂手中有京口之兵相助,手下又聚集了一批将领,区区一个庾翼,自然不在话下。
    …………
    就在一切事情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时,天策军又给司马珂带来一件惊喜。
    原来那天司马珂在钟山山脚找到土豆苗之后,又去钟山山脚和山上找了几天,并未发现有其他自己穿越时所带来的高产苗种,但是依旧不甘心。
    于是便凭着记忆,分别画了红薯苗、玉米苗的图样,至于杂交水稻和小麦的外形,和现代差不多,倒也不用画图。然后便让荀蕤派出专选了两队步卒,每天在钟山山上和山脚一带按图寻找。但是,一连找了三个月,各种稀奇古怪的杂草杂木找了不少,就是没有他想要的高产苗种。
    然而,就在这寒冬之时,当荀蕤将一截半枯萎的红薯茎叶递到司马珂面前时,司马珂激动得差点说不出话来。
    他二话没说,便吩咐陈金找来一把铲子和几个布袋,随后让荀蕤带着自己纵马前往那红薯茎叶发现的地方。那红薯出世之地,离建康城居然达三十余里,司马珂一路快马加鞭,若非荀蕤马慢跟不上,他差点让西极马飞了起来。
    钟山山脚,一处荒地上,十几名天策军,正守着那一大丛半枯萎的红薯茎叶,看到司马珂过来,纷纷让出一条道来。
    司马珂充满激动的心情,提着铲子大步向前,见得前头居然有一大片半枯萎的红薯茎叶,足足有两三平米。由于在地里埋得很浅,一个个红薯从地里隐隐的露了出来,此时已是寒冬之际,那露出来的部分已经腐烂,令司马珂不禁一阵心疼。
    他小心翼翼的把那些红薯一颗颗的挖了出来,挖了一大堆出来,足足有三四十斤,只是可惜根茎部分,很多地方已经腐烂。司马珂又拔出秋霜剑,将那些腐烂的部分,全部小心翼翼的削去,只留新鲜的部分,最后居然削掉了大半,只剩下十余斤红薯,但是对于司马珂来说,这已经足够了。
    司马珂将那些处理完毕的红薯,用一个布袋子装好,又吩咐荀蕤重赏发现红薯的将士,同时严禁任何人泄露出去。
    众人虽然好奇,但是也只当这是一种野生的奇珍异草,自然不会想到这种物种居然来自一千六百多年后。
    这种红薯苗,也是2021年最新研制的苗种,尚未大面积推广,据说亩产量也在一万斤以上,而且适应能力极强,抗涝抗寒也抗高温,在南方可栽三季,比后世现有的红薯苗可多种一季。
    100克的红薯热量约86卡,比土豆略高,比米饭略低,也是扛饿之物。
    红薯苗不但跟土豆一样不占良田,而且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就是红薯叶割了一茬还会长一茬,用来喂牛喂马养猪,都是绝好的饲料。
    司马珂将那那十多斤的红薯,先趁着这几天大太阳,晾晒了三天,将红薯的黑斑病、软腐病等病菌杀灭,再单独用地窖藏了起来,而且在地面上垫上木板,再垫上几层丝绢,将红薯放到丝绢之上,中间还放了木炭以吸除湿气。
    在司马珂看来,这些红薯比起土豆,更为宝贵。因为红薯多秧苗,割了一茬又长一茬,大大解决了牛马的食物,最重要的是还可以养猪。
    猪肉因为要圈养,养殖成本高,曾经有一段时间只有贵族才能吃。但是到了汉末开始,渐渐的猪肉退出了世家豪门的餐桌,而逐渐以羊肉为主。
    自司马珂穿越以来,就没吃过猪肉,开始还不知所以然,后来他有次特意去看了晋代的养猪方式,差点没吐出来,这才明白为什么此时有身份的人不吃猪肉了。
    网上说的是因为宋代以前的猪未阉割,有臊气,其实不然,从商周时期,中国已经出现了阉割技术,使其脾气变得温顺爱长肉。
    真正的原因是,从汉代时各家养猪,各农户家里建猪圈养猪,厕所和猪圈相连,厕所位置居然略高于猪圈的粪坑,人在方便时,粪尿落入猪圈坑,然后被猪吃掉,这个叫连茅圈。如此一来,养出来的猪便带了各种病菌,尤其是猪肉绦虫病盛行,而且猪也长得极慢。
    而养猪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用来吃肉,而是以积肥为主。
    羊肉太贵,牛更是不准滥杀,除非伤亡的牛,以致牛肉比羊肉更贵,普通人根本吃不起。不吃肉,蛋白质和脂肪供应不足,无论干活还是训练或者打仗,终究是少了几分力气。
    司马珂决定等红薯大量推广种植之后,先从天策军开始,发动辅兵养猪,在鸡笼山和覆舟山一带,建造猪圈,实行放弃传统的连茅圈,实行圈厕分离,切断绦虫病在人与猪之间的宿主转移。这样一来,便可解决士兵吃肉的问题,有肉吃,才有力气训练和打仗。
    而有了红薯,不但可以解决粮食问题,还能解决养猪的饲料问题。这种红薯可以种三季,全年有大半年可以提供红薯叶喂猪,那种小个、不够饱满的红薯和土豆也可以用来喂猪,再加上这种改良后的土豆茎叶也能当猪饲料,偶尔让辅兵们上山割割草,猪饲料问题便解决了。
    如此一来,吃肉的问题也便可解决。
    ………………
    司空府。
    何充正端坐在案几前看《春秋》,满脸凝重之色。
    有司空府属吏轻轻的走了进来,恭声道:“启禀明公,左将军来访!”
    何充一听,神色一震,当即放下了手中的书卷,急声道:“快快有请!”
    自赵胤叛乱以来,司马珂已经好久没来过司空府了,两人也很少见面。
    话音刚落,司马珂已提着一个大大的礼盒,轻轻的走了进来,朝何充一拜:“参见明公!”
    何充满脸激动的神色,指着旁边的软塌,忙不迭的说道:“元瑾不必多礼,请坐!”
    司马珂展颜一笑,将那礼盒递了上去,恭声道:“此乃两坛半年陈的瑶池玉液琼浆,比新酒又要浓烈醇香许多,特此奉与明公一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