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小户女养家记 第151节

      “有查清楚这陈娘子的来历吗?”
    当初跟陈娘子签契的事,是施存祈牵头的,他就派了个自己人大掌柜去,只知道是个乡下地方的哪家农户。
    嗯,京城以外,对施大爷来说,哪哪都是乡下地方。
    “查过了,当初我跟二爷去那抚宁县,就特意查过,陈娘子是当地陈家三房的四姑娘,父亲是位秀才,死后三房就分家独立门户,她们一家三口妇孺,都不遭陈家待见,不过这陈四是个能干的,当时在抚宁县也是摆了一个摊子。”大掌柜根据当时调查的情报道,“不过仅仅一年,这陈娘子光靠出摊卖河粉,万万攒不到能盘下春风里那酒楼的大笔钱银。我看啊,估计陈娘子也就是新酒楼的厨子!”
    “妇人家家的,做酒楼厨子?”施大爷冷嗤。
    大周朝民风开明,并不特别拘于男女大防,但妇人从商还是少见,至于一家酒楼光靠女主厨撑起来的,更是稀罕了。
    “可不能小看了这陈娘子,据说,她这次会进京,还是陪着她那举子夫君,来考来年春闱的,日后的造化,不好说。”
    “京城里头举子多去了,也不见得谁人都有大造化。便是他中了进士,又如何?”施大爷依旧冷嗤,“便是状元也得先进翰林院熬个两三年,区区进士,想做官还得谋呐,像他这等还指望娘子摆摊做河粉的举人,有足够的钱银去谋吗?届时还是打哪儿来回哪儿去,在哪儿鸟不生蛋的地方做个小官,还以为真能那么容易做京官呐!”
    大掌柜不说话。
    施大爷想想不对,“既然陈娘子没钱银,那二房也没这个财力啊,怎么就能做新酒楼了?”
    “东家,咱派去的人,还见着有位公子在酒楼出没。”
    “哪家的?”
    “沧家。”
    “沧家?做布行的那家皇商?”
    大掌柜点点头。
    施大爷一脸恍然:“既是沧家,能盘下春风里,倒是也说得过去,不过,他们不是一向做布行的么?怎么做起酒楼来了?”
    “怕是,见着二爷是做过酒楼营生的,又有陈娘子的厨艺,想冒个险,赌个运气?”
    “啧!”施大爷抚了抚下巴。
    “那施存祈最近都在招揽人手?还做了什么?”
    大掌柜于是又派人去盯了盯梢,很快知道了施存祈亦在跟农户接洽的事儿。
    “二爷找过的农户,都记在这儿了。”
    施大爷翻了翻名单,“这上头,是不是有给月满楼供货的?”
    “大部分是。”
    “那好,那你算算这些农户至多能供多少货,给他们说,我们月满楼将他们来年的货全要了。要是他们有异议,就把价格给抬高一些。”这样他们哪来还有多余的货供给施存祈呢?
    “以后施存祈有什么动静,都给我盯紧一些,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都给我禀告上来。”施大爷冷嗤,是被逐出月满楼不甘心,想另立门户,抢月满楼的主顾么?
    他倒要看看,沧家这个酒楼开不开得成。
    “还有,他不是正在招伙计么?派两个人混进去,看看那酒楼到底是什么名堂。”
    京城里已经有这么多的酒楼,新酒楼便是开成了,想分一杯羹,也不是容易的事。
    别说他月满楼,便是御风楼跟吉祥居,都会提防着呐!
    施大爷把自家二弟在筹备酒楼的事儿,偷偷叫人在御风楼跟吉祥居散布开来。
    御风楼东家冷笑:“施二爷开酒楼想挤垮谁,明眼人一瞧就能瞧出来了!再说,施二爷晓得的路数,跟我们家的不一样,要着急,得月满楼着急才是。”
    吉祥居的东家大度地摆摆手,“那施二爷的新酒楼在内城咧,我?????们家酒楼在外城,他要开起来了,他在内城招待的是内城食客咧,我们吉祥居将外城的食客全招呼起来就得咧!”
    于是,在陈家酒楼开起来之前,除了月满楼,其他酒楼都没啥反应。
    陈家酒楼的改建工程,依然在安静进行。
    第121章
    施存祈今日也在继续洽谈农户。
    渐渐地他就发现了不对劲。
    原本谈得好好的农户,忽然纷纷跟他说怕是货源不足,不适合跟他合作了,如果只是一家两家,那并不奇怪,但如果家家如此,那其中的猫腻显而易见。
    施存祈稍微一打听,就知道是月满楼提高了来年的订货量,又恰好是农户的可以供应的最大数量,他马上明白过来,这是自家大哥在给自己使绊子呢!
    施存祈很气闷,但没办法怪责这些农户。
    毕竟,月满楼是他们一贯的合作酒楼,其中有不少当初还是他给牵线的。
    何况他如今筹备新酒楼,开业后具体的订货量如何还不敢保证,这些农户也不敢随便得罪月满楼,觉得与其冒险,还不如跟月满楼继续维持合作。
    施存祈没办法,只好另外找食材供应链。
    柳风不到大佛寺跑腿的时候,是跟在施存祈身边跑进跑出的,这会儿见着这景象,自然明白这些日子以来的奔波劳累泡汤啦,回香桂街就跟陈念莞提了一嘴。
    于是陈念莞也知道这事了,她就去找施存祈。
    “除了跟月满楼合作的那些农户,京城外头还有很多其他耕种的农庄吧?没办法从其他农户手里订货吗?”
    施存祈摇摇头。
    无论在内城外城的酒楼,都会优选在京城附近的农户订购进货,一来稳定货源,二来减少运输成本。
    是以农户田地里出来的作物,都是早早被酒楼预定下来的。
    京城里的酒楼那么多,农户也那么多,大部分酒楼一跟农户合作签契,那农户耕值出来的成果大部分都会供去酒楼,其他人再拿货,也就是零头了。
    “那,京郊外头没有,不能去更远一些的村落订货吗?”
    听说鸡舍鸭舍的供货也是有限的,并且目前谈着的合作还黄了,陈念莞也不免有些着急,她那酒楼,这两样食材的消耗也挺大的。
    “平时当然可以,就是用费时辰,远的村落人家不愿意送货进京,只能自己去取货,这暂且不说,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施存祈摇头。
    首先便是,到村落里收购,一个村子里也未必能找全酒楼要的食材,那采购的车辆就得跑几个地儿;食材要新鲜,一般都是当日送的,就在京城郊外的农户可以做到每日亲自送食材上门,但要他们这么跑几个地儿再回京城,耗费的时间多,自然会影响酒楼正常营业。
    二来便是,“遇上天气不好的时候,就更不好办了。”
    像如今进入冬季,遇上下雪,路不好走,那也会耽搁送货,甚至雪下得大一些,封山封路,那距离京城远的村落,根本无人出入,何谈进村采购?
    还有暴风天或是风沙天气,都不适宜走太远的路出来采买。
    “气候这事咱不能控制,先不说,要不……”陈念莞想,如今入冬也没啥好种的,老百姓如今也吃不上新鲜果蔬,重要的还是来年开春后能有新鲜食材可用。
    “能在京城外头买个农庄吗?”
    陈念莞想得简单,只要在京城郊外买个农庄,那不就有现成的供货源了。
    “不行,京城外头的农庄一般都是勋贵人家的,那田地轻易也不会出卖,寻常人家便是有钱银,高价也买不到。”
    “要不,我们专门找个离京城近一些的村子,买一些田地,雇佃农自己种?”就跟柳大舅帮忙自家种姜一样,自产自销嘛!
    那样的话,全部食材都直接到这个村子里采买,其余缺的,再在京城里头的集市上补全。
    施存祈想了想,忽而想起了自己分家时,多的那一百亩地。
    那一百亩虽然不是靠京城近,但也不算太远,至少比最近的村落要近一些,回京城得要一个半时辰的路程。
    要不,利用起来?
    施存祈将这个念头跟陈念莞一说,陈念莞直点头,“那你得早早找会农活的老手,看看你那百亩地适合种什么不适合种什么,转头我再把酒楼常需的几种菜写给你,让他能不能种,尽早规划才好!”
    施存祈应承下来。
    而后陈念莞想到,既然施存祈都有百亩良田,那沧家是皇商,更财大气粗,能在京城里头都买得起几处宅子,想必农庄良田是少不了的,于是去问沧莫南。
    果然,沧家在京郊也有一个农庄,庄子里有上百亩良田,就是农庄比较远,得驱车两个时辰才能抵达。
    平时因为只供应沧家,余下的出息都会直接售卖出去,或者被沧老爷当人情送出去。
    所以陈念莞就打算直接订下沧家这庄子里的其他出息了。
    沧老爷听乖孙一转告,很大方的应允了。
    如此一来,那货源定了,两位合伙人算是意外又增多了一项收入。
    在亲自跑两家农田视察的时候,陈念莞瞧见施存祈家的属田旁边是个不到二十户人家的小村子,村子外头居然有个破旧的鸭棚,于是就进村里头找人问那鸭棚的主人,才知道是村子里一户叫茅叔。
    茅叔见陈念莞是来问鸭畜的事,直言说养得不多,都是送到附近大村落的集市去卖的。
    等陈念莞了解茅叔已经养了四五年的鸭子,并且能够靠养鸭维持温饱后,跟施存祈商量了一下,就准备雇用茅叔养鸭子。
    毕竟,酒店里头泥瓦匠都开始砌焖窑了,鸭肉是必不可少的。
    茅叔听得京城里的公子郎君找自己养鸭,登时激动了。
    他不会种地,也没有别的技艺,早年在鸭舍干过活计,慢慢学着就记下了养鸭的一些技巧,到年纪大了,才回到这村子里头自己养鸭子勉强糊口的。
    如今听有人要雇自己伺养鸭子,自然是愿意的。
    而陈念莞见着这村落靠近施存祈的属田,除了养鸭,却是有了新打算。
    “这附近地农田贵不贵,能不能出售?”
    “陈东家你打算在这儿买田?”
    “你家百亩良田都在这附近,不打算盖个农庄吗?”
    施存祈明白陈念莞的意思。
    她要在茅叔这村子养鸭子,定是要建鸭舍的,并且是大规模伺养那一种。
    “明年开春你定是要雇很多佃农干活的,要在这有个农庄,至少可以提供就近食宿吧?”陈念莞也是考虑到,届时反正是要跑这边来采买的,如今鸭舍也定在这村子,要是田地不贵,她倒是可以考虑在这村子附近买些田地。
    到底,柳氏一有钱银在手就想买地的习惯传染给了她。
    要她在村子里有地,雇人种点什么也方便,或者建一间房子,过来这里的时候有地落脚也好啊。
    而且这村子水源丰富,附近又有青山围绕,想必开春后的田园风光也很美丽。
    村子就叫萍儿村,其实一开始是流亡在这处的几个外地佃农临时暂居的地儿,也是因为见附近有不少溪水,伴山依水的,住久了就成为了一个小村落。
    那最初的几户佃农后代就在这儿扎根了,平时除了种点田地,另外就是像茅叔这样,再学点旁的技巧傍身,到农忙时,自家屋子也给施家雇来的佃农提供食宿赚点小钱。
    听说陈念莞要买地,萍儿村的村长就出来跟他们见面了。
    而后陈念莞就知晓了,附近农田不多,有的基本上都有主,她要买,得现开,离萍儿村最近的山脚下一大片荒地,都能买。
    就看陈念莞要不要买下来找人开荒。
    陈念莞问过价格,因为是荒地,一两银子一亩,但是萍儿村的村长是没有权利给她办地契的,得寻到附近那个大村白桦村,找白里正给去县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