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49章,江湖,大自然的宠儿(求订阅!)

      李梅来了,带着一摞厚厚的文件来了。
    张宣倒杯茶,招呼她坐下就惊讶问:“这么多要签字的?”
    李梅有点渴,接过茶大喝几口道:“这还只是第一批,后面还有好几批,国内拿块地,上上下下要跑的部门太多了。。。”
    张宣了然,也是无奈:“辛苦你了。要不后面我跟你一起跑吧,免得你来回奔波。”
    李梅拒绝:“算了吧,你现在可是如日中天的大作家,还是干正事要紧。
    批文这东西只是个手脚活,勤快一点我还是能应付的。”
    话到这,李梅瞅着这张年轻过分的脸,感叹道:“说起来你不信,当时得志要我过来给你帮忙时,我是一千个不愿意的。
    后面还是因为你的作家身份,我才答应下来。
    如今看着报纸上每天铺天盖地都是关于你的新闻,我觉得时来运转,替你这种大老板做事,好像也不委屈。”
    张宣乐呵呵直笑,摆摆手说:“我算什么大老板呀,别折煞我了。”
    李梅用一种肯定的口气道:“不必谦虚。把这块2.2万平米的地皮拿下来,这辈子你都不愁吃穿。”
    张宣一边签字,一边抬头看她眼,揶揄说:“对房地产的信心,你倒是比我还足。”
    李梅点头:“那是当然。这20年来我奔波在世界各地,接触不同的人、接触不同的国度,说句不客气的,对房地产自有不同的感悟。
    我们国家人口多,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快,房子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成为刚需。改革房产肯定会成为国家层面的大政策,而且是势在必行的大政策。”
    这女人有点眼光啊,不愧是喝过洋墨水的,不愧是跑遍世界实战经验丰富的人。
    张宣玩笑问:“你留学不是学的土木工程吗,什么时候对经济发展有这么高的造诣了?”
    李梅摇摇头:“这也并不是我的个人观点。国外很多学者、企业家都是这么认为的,他们非常眼红,只是国内政策抓得紧,他们虎视眈眈却没有任何办法分一杯羹。
    在这一层面,倒是香江的一些人走在了前头。最近我一直在追踪关于沪市浦东新区的新闻报道,对这方面自然有心得。”
    说着,李梅话锋一转:“张老板,如今国家政策全力倾向浦东新区,我们要不要去那边弄块地?”
    四目相视,张宣几乎是秒懂她的意思:“你是说在香江开一家公司,以港资身份去拿地?”
    李梅应承道:“港资身份好用啊,各个地方亲赖和信任港资。在国内同样一件事,港资这身皮能省去90%的麻烦。”
    张宣瞬间心动了,可下一秒又开始犯难:“哪来那么多钱?”
    李梅缓缓转着手中杯子,“不急,慢慢来,到了下半年,我们手头应该就充裕了。”
    一口气签了20多份文件,张宣打算停笔时,李梅不慌不忙从包里掏出一本“风声”,摆他跟前:
    “这是曹茉托我的事,她现在可是你的忠实读者。”
    听到是新民晚报的主编曹茉,张宣很高兴,大笔一挥,把名签上。
    4月19号,陶歌打电话来了。
    电话一接通,陶歌就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张宣连忙打断:“别说,别说,让我猜猜。”
    随后他就猜测问:“是不是30万册图书卖完了,又要加印?”
    陶歌责怪道:“我是来报喜的,你这样聪明,我一下就没成就感了。”
    张宣笑着解释:“这还真不是我聪明。
    前两天我特意去了趟羊城的新华书店,那排队购书的盛况啊,嚯!不瞒你讲,我虚荣心直接爆表!
    那售卖员都说存货不多了,你现在又跟我说好消息,我怎么可能猜测不到呢。”
    陶歌笑说:“那你猜猜,这次加印多少?”
    张宣想了想,给个数字:“上次是30万册,我猜这次还是30万册。”
    陶歌不说话了。
    张宣问:“怎么,这么小肚鸡肠?30万准不准?”
    “准!”
    陶歌透过窗户瞄一眼办公室外面,压低声音道:“昨晚人民文学内部召开了一次关于“白鹿原”送选茅盾文学奖的研讨会。
    洪总编一改之前的支持态度,否决了。”
    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张宣听得心一揪,紧着问:
    “后面呢?是不是有人反对?”
    陶歌说:“有人反对是必然的,为此洪总编和人在会议室大吵了一架,气得摔了杯子。”
    张宣瞬间感动了,感动到无以复加!
    接着就是内疚涌上心头。
    自己何德何能啊,两盒茶叶也不至于让洪总编,不,应该也不至于让老洪如此做态。
    想起人家看完“潜伏”小说时的三连感叹,看来自己还是小瞧老洪了,这才是有大胸怀的人。
    张宣沉默着,心里暖暖的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电话那头的陶歌似乎洞悉了他此刻的心思,安慰道: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你不要妄自菲薄,不要想太多。
    目前你的首要任务,就是把“潜伏”收尾写好,务必做到尽善尽美,到时候洪总编还要靠它来挺直腰杆子呢。
    姐也指望它帮我出口气。”
    张宣一怔,下意识问:“是不是把你也牵连进去了?”
    只是问完后,他就知道自己问错了。
    这娘们都说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洪总编都被波及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她这个牵线之人怎么可能置身事外?
    陶歌沉思一会儿,告诉他:“这事情复杂,一句两句也跟你说不清,以后见面再说。你现在只要做一件事,把“潜伏”写完。”
    “好!”张宣嘴巴张张,心头藏有好些话,最后却只说了一个“好”字。
    这话题沉重,陶歌点到为止,主动揭过说:“姐给你办了张安长俱乐部的会员卡,等你来京城了,姐带你去看看。”
    张宣诧异:“不是说安长俱乐部会员资质审核非常严吗?听说必须是企业家,还要身家达到6000万的企业家?”
    陶歌意味深长说:“审核严是真的,有规则也是真的,但人是活的,规则必须为人服务。”
    张宣眼皮跳跳,差点问出口:“你是大佬的女儿?”
    但他选择闭嘴了。有些东西还是假装不知道的好,双方保持默契好,那样两人相处起来无束无拘,没那么多忌讳。
    挂完电话,张宣端坐在椅子上开始怔神。
    仰头望着梧桐树上的麻雀叽叽喳喳地求欢,想像一番温文尔雅的洪振波在会议室和人激烈争吵、脸红脖子粗地气到摔茶杯的画面,张宣的心有点乱。
    慌麻麻地乱,久久不能平静…
    心绪难愁,不知何时起,楼上的钢琴声又响起来了。
    钢琴的音色单纯而丰富,柔如这春日里的百花灿烂,盈盈亮亮,温暖平静。
    音如其人,文慧看起来舒服,手指下的琴音听起来和谐自然,好似大自然的宠儿。
    杂乱的心思慢慢静了,酝酿情绪的张宣仿佛进入了一种奇特的空寂状态,顿时文泉思涌,灵感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
    等得就是这一刻。
    摆好墨水瓶,拿起笔,铺开本子开始写…
    干他娘的,就算不为自己,为了老洪和陶歌,也得争好这口气!
    ps:拜年啦!拜年啦!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新年第一天,求月票!本书没有推荐位,就靠月票曝光啦,拜托各位老同志们…
    (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