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872章 连襟

      失宝赤在蒙语里是“鹰人”的意思。
    乍听之下有人会将其当成养鸟的仆役,可事实上他们所饲养的海东青要远远比常人尊贵。
    鹰是孛儿只斤氏的保护神,成吉思汗的十一世祖曾依靠猎鹰捕猎才维持生存。
    故而若说怯薛军在诸军之中是第一等,失宝赤则为怯薛军中第一等。
    失宝赤与普通怯薛军的着穿亦有不同,往往在肩上或袖子上裹着皮革,作为鹰的停歇之处。
    控鹰卫保留了这个穿着习惯。
    汉人能成为蒙古皇帝的宿卫近侍本就是难得的优容,竟然还能成为第一等的失宝赤,这是无上的荣耀。需要让人知道他们的身份,否则便如锦衣夜行。
    肩、袖上的皮革便是这荣耀的象征。
    虽然他们不会养鹰,但他们本身就是大元皇帝的鹰,翱翔于高空,为陛下捕猎。
    哪怕是李瑕,在他们眼里也只是一只野鸭。
    ……
    夜幕降下之时,两名控鹰卫校尉离开了钧州衙署,转过几条巷子,进入了一间不起眼的铺子。
    一进前堂,便闻到空气中有股咸湿的气味,这原是一间私盐铺子。
    但走到后院,有仆役迎上来引着他们穿过一条暗道,才发现后面是个牢房。
    牢房中分为内外两间,内间看不到具体情形,听动静是有人正在用刑,一股烤肉的气味从窗子中飘溢到外间,显然是烙铁在皮肉上烙出来的。
    外间,一名私盐贩子打扮的中年人正坐在火炉边,透过小窗看里面的详情,见有人来了,拉上小窗,回过头来。
    这中年人看起来确实像是经历穷苦生活的贩夫,脸上带着股愁苦之态。
    但他迎向两名控鹰卫校尉的目光分明是上司看下属的眼神。
    他举起一枚令符,语气澹澹地自报家门。
    “控鹰卫百户,崔文。”
    这百户是怯薛军百户,若调任地方便是千户也做得。何况控鹰卫初立,眼下还未开始立功。
    两名校尉见令符,连忙行礼。
    “控鹰卫校尉刘曒、刘虔通,见过百户。”
    他们行礼时行的已是蒙古礼,鞠躬时右手放在胸前,上身微躬,左手下垂,向崔文低头以示恭敬。
    这一代人出生起就在蒙古治下,自记事起就以蒙古为尊。能互相这样行蒙古礼其实是一种荣耀。
    崔文受了一礼,道:“控鹰卫初建,诸事尚未筹备妥当,指挥使已立即遣我等南下,可见对钧州之事重视,往后你等受我调遣。”
    “卑职不明白,百户为何是这样……悄然而来?”
    崔文道:“因为我只需你们在明面上探听风声、搜集证据。哪怕真查出了真相,也须装作不知。明白吗?你们是给河南官员、以及潼关那边的李瑕看的。”
    话说到这里,崔文指了指自己,又道:“若查出了与李瑕走私之人,由我来安排,将计就计,渗透关中。”
    刘曒道:“卑职明白了,一明一暗两条线,百户好生高明。”
    “是指挥使高明,陛下圣明。说说吧,官面上河南是何情形……小股的走私禁不掉,但张家那么多的车马过境,若说河南没有官员包庇,我绝不信。”
    “有嫌疑的很多。”刘曒道:“当时董文炳在开封、邸泽在钧州、董文忠在洛阳,皆有嫌疑。”
    刘虔通道:“城外有商旅过境,一应文书凭据俱全,官员居城中不知情很正常。但洛阳离潼关最近,治下有人屡次与李瑕走私,董文忠却不知,这怕是说不过去?”
    “若是收买了关城值守,趁夜过境,董文忠未察觉也有可能。”刘曒道:“钧州每每走私铁器,冶铁坊一查便知之事,邸泽却说不知。老鼠都踩到他脸上了,他看不到?太可疑了。”
    “邸家与李瑕有仇,不太可能反。要我说,是整个董家反了。”
    “如此一来可就非同小可了,没有证据之前不要乱说。”
    “还要什么证据?董文用已叛投李瑕了。指挥使命我等协同董文炳彻查走私桉,又命我等‘贴身保护’董文炳,可见早已疑心……”
    “够了。”崔文打断了他们的争论,抬手问道:“查清了没有?董文用真的叛投李瑕了?”
    “董文炳说,董文用只是被李瑕俘虏了,并未叛投。李瑕是故意放出风声,陷害董家。又说敌人施展离间计很简单,董家的忠心却不容动摇。”
    “从头仔细说。”崔文道,“我不管董文炳怎么说,只问董文用到底投敌与否?怎么投的?”
    “中统三年七月,董文用坐镇金陡关攻打李瑕,李瑕以水师渡黄河险滩绕道金陡关后,包围并俘虏董文用,据说李瑕偷袭阿术元帅时还带着他。”
    “确定?”
    “据说有逃回的俘虏称,在浅水塬时,董文用经常在李瑕身后巡视俘虏营。”刘虔通道:“此事开封有不少人知晓,董文炳一直在试图盖下这传闻。”
    刘曒道:“这就是李瑕故意离间。”
    “是故意离间,但确实就是有官员帮李瑕走私,甚至就是董文用在联络。”
    “若如董文炳所言,有人假冒董文用呢?”
    两个校尉各有看法,争论到最后,刘虔通迟疑着,却是问了一句。
    “有没有可能,他们都通敌了?”
    崔文眼皮子一耷,澹澹扫了他们一眼,道:“李瑕若能把这些重臣全策反了,河南还在吗?只需要有一个人通敌,甚至这个人有可能只是一个幕府属臣、或衙署小吏,我们就不得不怀疑许多官员,这便是控鹰卫的难处。但我要你们把这个人找出来……”
    “百户,还有一个人也有可能。”刘曒忽然道。
    刘虔通不加思索,马上道:“郭弘敬?”
    “不错,郭弘敬马上便要成为张柔之女婿,与李瑕正是连襟。”
    “我还调查过他,他去年多次上奏请朝廷治理黄河未得批允,常有抱怨之语。”
    “这两月,他正好就在陕州勘测黄河水势,借挖渠之名指挥民夫运送土方,更可为走私车马掩护。”
    “我唯一觉得……看他性格木讷,不像是通敌之人。”
    当刘虔通提出这个看法,刘曒摇了摇头,道:“越是性格木讷之人,越可能是潜藏在我们身边的那只老鼠。”
    “是啊,有道理。”刘虔通喃喃道:“但若这般一说,邸泽反复说与李瑕有仇,是否也是障人耳目?”
    “……”
    可以说,控鹰卫才到河南短短几日内便是成效巨丰,取得了大量的情报,以极快的速度罗列出了许多有嫌疑之人。
    且这可疑之人的数量还在不停的增加,每说几句话就能举出一个。
    从董家、邸家开始,下属、亲友,要查的人不知凡几。
    崔文思来想去,一时也不能锁定某个目标。
    此事宁可错杀,不可放过,他沉吟半晌,还是吩咐道:“全都监视起来。”
    “是!可是卑职们人手不足……”
    崔文道:“我们来河南不仅仅查一桩桉子,而是控鹰卫将要在天下各处铺开。”
    “卑职明白。”刘曒、刘虔通纷纷拱手。
    ……
    若说这些身披控鹰卫军服的校尉们是在自上而下的明查,崔文则是在进行自下而上的暗访。
    在见过刘曒、刘虔通之后,他重新打开窗户看向里间的刑讯房。
    “招了吗?”
    被绑在木架上的是一个钧州冶铁坊的匠人,崔文已有足够的证据确定他就是军情司埋在钧州的细作之一。
    这匠人此时已奄奄一息,开口喃喃道:“我招……招了……”
    “放他下来,给他水喝。”
    不一会儿之后,崔文又掌握了钧州铁器走私桉的更多细节。
    “调令从哪来的小人真是不知,只记得那天夜里我们赶着马车引着河渠走……”
    “慢着,水渠?哪条水渠?”
    “就是在修的那条水渠。”
    “陕州利人渠?”
    崔文反问了一句,命人去将地图拿来,指点着沿途的地名与这匠人核对,确定当时的走私的路线正是郭弘敬主修的利人渠。
    ~~
    这夜,郭弘敬睡得很不安稳。
    想到在河南任上已没剩多少时日,而许多地方的水利却还完全没有进展,他难免心里发愁。
    一整夜辗转反侧,好不容易挨到天亮,郭弘敬早早便去求见董文炳,甫一见面,问的便是钧州水利之事,问董文炳昨日可曾质问过邸泽。
    不想,一直以来都最关心民生的董文炳这次却是叹息了一声,有些心不在焉。
    “你可听说过钧州走私一桉?”
    郭弘敬一愣,摇头道:“未曾听说过。”
    “上个月,张弘基向中书省告发,称我三弟董文用曾与他联络开榷场,张弘基将计就计遣人押货至钧州,果然得十倍之利。此事一经告发,引起轩然大波,陛下设立控鹰卫严查。”
    “这是何意?”郭弘敬完全听不懂了。
    “钧州有人与勾结李瑕,不仅是从各地世侯处收购马匹、皮货,还从冶铁坊运大量铁器往潼关。”董文炳叹道:“而我之前却一无所知。若非张弘基告发,我现在还被蒙在鼓里。”
    “这……”
    “我甚至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将货运到潼关的。”
    郭弘敬一脸茫然,实不知董文炳为何要与自己说这个。
    下一刻,董文炳双手按在他肩头,郑重道:“敬臣,你与我实话实说,你是否涉及此事?”
    郭弘敬完全不知该说什么。
    勾结李瑕吗?
    生在这乱世,什么金国、蒙古、宋国、大元,谁是正统,谁是异族,其实已很难分清。
    他只知道既然入仕为官,上忠于天子,下不负黎民,食君之?,得百姓供养,那就把份内之事做好,修渠灌田,让民间多一口吃的。
    就这么简单。
    郭弘敬根本就没想过要选择明主去辅左其争天下,勾心斗角甚至染得满手鲜血,这绝非他所愿,也是太远的事,他只能看眼前的小事。
    “我……我没有。”
    “我信你,我知你的性情。”董文炳道:“但我查过,他们走私那天夜里,所走的正是你当时在修的利人渠。”
    “怎么会?我都不知有人过去……”
    董文炳脸色还算平静,但眼里有深深的忧虑,道:“我因三弟被俘,嫌疑最重。唯有尽快找到真正通敌之人方能洗清,此事我怀疑是邸泽所为,昨日却未探出结果。总而言之,眼下不是操心钧州水利之时,你尽快回燕京吧,别再此事中越卷越深。”
    “这可一年平李璮,一年攻李瑕,眼下再不修,明年复明年。”
    “我也想修渠兴田啊,可眼下这情形,哪还有这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