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容_分节阅读_720
这和三省草拟的内容很不一样,简洁得过分,几乎砍掉了九成以上。
桓容不以为意,一句话能解决的事,非要扯上七八句纯属浪费时间。浪费时间等于浪费生命,生命十分珍贵,他要做的事很多,没时间在无关紧要的事上扯皮。
改元之事确定,桓容又拿出第二份圣旨。
内容一样简练,奉司马曜为陈留王,不移临海郡,改留建康。除旧国,司马氏诸王皆降为侯,不留虎贲,仅留护卫十人,不日还建康。诸郡公主降县主,逝者不改封。
“追尊先君为宣武皇帝,尊母为皇太后。”
“封叔父豁为南平王,叔父冲为寻阳王。”
除桓冲和桓豁,桓容未再封桓氏族人为王,几个从兄同样没有。
按照桓冲和桓豁之意,晋初司马氏防备大臣,分封诸侯王,令掌兵权,这才有了之后的八王之乱。
虽说贾后才是导火索,但诸侯王掌兵才是根源。如果没有兵权,想乱都乱不起来。
桓氏今日团结,不代表今后也能如此。
从士族摇身一变成为皇族,身份地位发生转变,难保人心还能如故。
桓豁和桓冲屡经世故,官场战场走过,深知人心叵测,明白其中厉害。故而,在桓容登基之前,两人先后遣人送来书信,请他务必谨慎行事,纵使顾念族人,也莫要大肆分封,以免酿成隐患。
“纵要封爵,也当以战功和政绩论。无功无能,得一闲职足矣。”
如非担心桓容刚刚登基,尚且立足不稳,也没有可以完全托付信任的领兵之人,桓冲甚至想交出北府军。
这绝不是演戏,完全是性情使然。
历史上,桓冲就曾不计前嫌,大力帮助谢安。现如今,换成自己的亲侄子,更不会有太多的迟疑。
知晓两位叔父的想法,桓容既有感慨又不免叹息。
斟酌许久,从两人的角度出发,写成一封回信,郑重告诉两位叔父,他们担心的事不会发生。并在字里行间透出,他有志统一南北,待事成后,必会进一步开疆拓土。到时候,不怕没有地方可封。
总之一句话,不要仅着眼于现在,要放眼于未来。
东晋这点地盘算什么?
他日扫清贼寇,纵横华夏,陆地海上同时出拳,需要驻守的地盘绝对小不了,怕是人手还会不够用。
“族人要用,王谢等高门一样要用。”
在信的末尾,桓容还透出一个意思:两位叔父正当壮年,无妨多生几个孩子。到时培养成才,正可接父兄衣钵,为汉室出力。
见到这行字,桓豁和桓冲半晌没说出话来。
以为自己理解错误,以桓容的为人应该不会如此“不着调”。
可翻来覆去再看几遍都是一样。
最终,两人都是放下书信,叹息一声,摇头失笑。对于这个侄子,再次有了新的认识。
桓石虔和桓石秀接到亲爹书信,前者迅速写成回信,表示对这个决定没有任何异议。事实上,比起做个诸侯王,整天在封国无所事事,他更乐于在外领兵打仗,驱逐贼寇,护卫百姓,开疆拓土。
桓石秀同样举双手赞同,只是在回信中表示,桓谦桓修俱有才学,且年岁渐长,应该可以托付江州政务。
如此一来,他就能空出手来。
诸事安排妥当之后,是否能和桓嗣一起去西域?他对丝绸古路和大漠风光万分向往,很想亲眼一观。不做官没关系,做个商人也成。
对此,桓冲的回答就两个字:不行!
桓石民正忙着接手陇西等地的政务,整天忙得焦头烂额。
看过亲爹来信,桓石民想都没想,当下提笔回信:诸侯王什么的,他压根没兴趣。反倒是自己忙得脚打后脑勺,就快力不从心。
什么时候能派几个兄弟来,好歹分担一下?
他已经半个多月没睡过囫囵觉了。人变得形销骨立,治所上下都在怀疑他偷偷嗑寒食散,不与大家“分享”。
对此,桓石民有苦说不出。气急了,浑身散发冷气,整个人有向“酷吏”转化的趋势。
相比桓豁的几个儿子,桓冲的儿子就“正常”得多。
桓嗣已经备好行装,随时准备启程前往凉州。
看过桓冲的书信,桓嗣皱了皱眉,提笔写成回信,字字句句都在表示,做父亲的怎能这般不相信自己的儿子?
诸侯王?
他想都没想过!
他的志向是仿效汉时飞将军,带兵守卫边塞,令贼寇不敢南侵。如今改为西域,地方虽然变了,志向依旧未变。逢恰当时机定要出兵,让贼寇知晓厉害。
听说西海郡靠近草原,他很想驻守该地。
不守西海就去酒泉,一样能战上几场。
“儿闻极西有蛮人,不识教化。官家有意开疆,儿愿为先锋!”
接到桓嗣的书信,桓冲颇有几分担心。
这个本该最放心的儿子,突然让他开始不放心。
如此好战,会不会三天两头带兵“外出?”
真的不放心啊。
桓冲和桓豁两家如此表现,桓氏族人纵有心思,一时半刻也不敢显示出来。
桓秘没有封王,本还心存不忿,整日饮酒,渐渐变得愤世嫉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