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丧夫后,她把侯府小反派养成大佬 第119节

      “你说的可是真的?萧淮没有死?”齐良生不可置信地问。
    “是,没有死,而且还斩了柔利国元帅的首级,现在正在往柔利国都城进发。”唐书白道。
    齐良生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真是又酸又涩还带着些羞愧。之前萧淮“死”了,他可以求娶,求娶不成还可以在心里默默地念着。但是现在萧淮没有死,他默默念着都不可以了。
    唐书白挺能理解他的心情的,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做无声得安慰。齐良生苦笑了一下,“我无事,说正事吧。”
    唐书白开始跟他讲他们的计划,哪里需要他配合。他还是很相信齐良生的人品的,虽然他对唐书仪有不一样的心思,虽然他之前与萧淮不是很睦,但到正事上他会以大局为重。
    两人商议完,唐书白就离开了齐府,而齐良生在昏黄的灯光下坐了好长时间。
    第239章 早做打算
    今夜注定是个不眠夜,上京许多人因为萧淮的死而复生无眠。
    第二日一早的朝堂上,因为往西北增兵的事情,各个派系争论不休。攻打柔利国那可是天大的功劳,谁都想从中捞些功劳,甚至有些人想从中浑水摸鱼。
    大臣们争论了一个上午,也没有争论出结果,各方都在坚持自己的利益。唐国公今日提前上了折子参加早朝,看着吵吵嚷嚷的朝堂,再看看上面一语不发的皇帝,忽感悲怆。
    萧淮和西北的将士在浴血奋战,而这些人却为了自己的利益毫不相让。他真想在朝堂上大哭先皇,让先皇看看他选的好继承人,选的好皇帝。
    “退朝吧,增兵的事情再议。”皇帝忽然站起身离开了。
    唐国公脊背有些佝偻,唐书白扶上他轻声说:“父亲,请谢老太爷出山吧。”
    唐国公无奈地点头,“我们去谢府。”
    父子俩出了朝堂直奔谢家,谢老太爷似乎知道他们要来,在书房外等着他们呢。见了礼进去,唐国公没有拐弯抹角,直接说明了来意,最后道:“攻打柔利是国家大计,望谢公出手相助。”
    谢老太爷也没有拿乔,他听了了唐国公的话道:“国之大计谢某不会不管,且萧侯爷对我谢家有恩,他的事情谢某自当鼎力相助。”
    唐国公听了他的话神色微顿,之前谢家说他家老六与萧淮少年时关系莫逆,他就觉得谢家是在扯。但现在谢家又说萧淮与他们有恩,而且是从谢老太爷嘴里说出来的,相信不会有假。
    看来萧淮消失的这三年发生了不少事情啊!
    “谢某本以为,先皇和皇上都志在攻下柔利国,皇上不会在这件事上筹谋犹豫,没想到……”
    谢老太爷说到最后也是浓浓的失望。门阀士族,只要不想造反,他们也希望当朝的皇帝是明君,希望国家安定。但明显,当今皇帝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未来堪忧。
    唐国公也重重地叹口气,然后他起身道:“谢公,我们起身吧。”
    谢老太爷起身和唐国公一起去皇宫,以他们两人的身份,即使没有提前递牌子,也是可以直接进宫面圣的。
    被小太监领着到了御书房,进去就见太傅和大皇子也在。皇帝见谢老太爷来了,神色微惊,然后起了下身道:“谢公怎的也来了。”
    谢老太爷向皇帝行礼,皇帝连忙扶他起身。谢老爷子道:“听说萧侯爷攻打柔利国需要增兵,臣放心不下。”
    皇帝一脸了然的神色,问:“谢公与子安可有些渊源?”
    谢老太爷也没有隐瞒,道:“臣的六子外出游历多年未有音讯,臣派人找了多年都未有找到,还是被萧侯爷机缘巧合下相救,才保得一命。”
    说到这里,他歉然道:“臣的六子归家后,臣便知道萧侯爷没有死,但当时萧侯爷正在柔利国军中任职,身份不能暴露。为了萧侯爷的安全,也为了国之大计,谢某决定隐瞒此事,望皇上海涵。”
    “原来如此,”皇帝恍然道:“谢公应该如此,朕明白。”
    谢老太爷拱了下手,“谢皇上理解。”
    皇帝摆手,“朕也正在跟太傅和景业商讨往西北增兵之事。攻下柔利国是先皇的遗志,也是朕的夙愿,朕本想御驾亲征,但御驾亲征牵扯的事情太多,只好作罢。朕就想着让景业代朕去战场,也让他历练历练。”
    他说完房间里一片安静,过了一会儿,唐国公道:“皇上,臣觉得大皇子去前线不妥……”
    唐国公123条理清晰地指出了大皇子,去前线的不妥之处。太傅自然是不认同的,据理力争,唐国公当仁不让,谢老太爷适当帮唐国公说一两句,整个局面对大皇子和太傅一方不利。
    皇帝不甘心,又让人请内阁的人过来,谁知内阁的人有一半站在唐国公一方,一半是站在太傅一方,又是一阵拉锯,最后唐国公胜利。
    “一切按唐卿之言吧。”皇帝脸色不好地说。
    得到了想要的,但唐国公并没有多高兴,与皇帝正面刚上,怎么想都不是好事情。尤其是这位皇帝要面子还小心眼儿。
    “唐国公,得早做打算了。”出了宫,谢老太爷在唐国公耳边小声道。
    唐国公自然明白他是什么意思,但事情的关键是萧淮。萧淮手握军权,这次若是能攻下柔利,他的权势会更大,具体如何打算,就看他了。
    “一切等战事停了再说吧。”唐国公道。
    谢老太爷点头,“是该如此。”
    他也猜不透萧淮会怎么做。
    两人分开,唐国公回了府,就让人去永宁侯府叫唐书仪来一趟。唐书仪昨天晚上一晚未眠,一是担心萧玉铭,二是想未来朝堂的局势。看到唐国公府的来人,她马上去了国公府。
    进了书房,唐国公把今日的事情讲了一遍,然后道:“我现在就怕皇上对你和三个孩子下手。”
    昨天晚上唐书仪就已经想到了,她说:“我已经派人快马加鞭去找玉宸了,让他赶快去西北。至于我和玉珠,我想在战事还没有结束的时候,皇帝应该不会做太过分的事情。而且,这个时候,应该给皇帝找点事做做。”
    唐国公笑了,“如何给皇帝找事情做?”
    唐书仪:“二皇子不是玉铭杀的,我们都清楚,梁贵妃也清楚。梁贵妃配合皇帝演戏那么卖力,为什么?还不是为了给儿子报仇。但到现在也没有传出任何风声,梁贵妃能不恨?”
    唐国公又笑,“是了,梁贵妃可以利用。另外,几位皇子都不堪大用,应该建言皇上选秀生子。”
    唐书仪哈哈笑,“好,这个好。”
    父女俩人又商议了一会儿,然后唐书仪回府。正好,在西山找线索的赵管家回来了。
    “可有线索?”唐书仪问。
    赵管家摇头,唐书仪眉头紧皱,“看来对方是高手啊!”
    会是谁呢?
    唐书仪觉得皇帝亲自出手的可能性不大,毕竟是亲儿子。但皇帝应该知道是谁,并且利用了这件事。仔细想,想让二皇子死的,无非就是大皇子和三皇子,也许还有四皇子。
    但能把事情做得如此滴水不漏的,很有可能是大皇子和三皇子。大皇子身后有太傅,三皇子身后有皇后,那都是老谋深算的人。
    “让我们在宫里的人,注意梁贵妃的动向。”唐书仪交代赵管家道。
    第240章 后继无人
    萧淮没有死的消息,很快传遍了上京城。不少人家开始重新定位如何与永宁侯府相处。
    之前萧淮死了,皇帝对永宁侯府的态度是既恩宠又戒备。现在萧淮没有死,还立了大功,皇上对永宁侯府现在应该是更加戒备。
    且,现在萧淮没有回京,也不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态度,所以大多权贵们,对永宁侯府是敬着但并没有打算多来往。
    大家都在观望,一时间会馆的生意都没有以往好了。但是平日走得近的,如南棱伯府和向大将军府,以及齐府和逍遥王府,还都如往日一般。
    唐国公府和武阳伯府更不用说,大家是姻亲,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日,唐书仪正在和萧玉珠念叨,萧玉铭走到哪里了,派出去的人有没有找到萧玉宸,赵管家小跑着来报,“夫人,宫里来圣旨了。”
    “谁来传的旨?”唐书仪起身问。
    “是皇帝跟前的焦公公,还带了很多赏赐。”赵管家道。
    唐书仪松了一口气,看来不是来找茬的。她带着萧玉珠到了前厅,焦康盛见到她们连忙行礼,然后左右看了看问:“二公子没在?”
    唐书仪重重的叹口气,“我正着急呢,知道他父亲没有死,就吵吵着去西北,我一个没看住他就偷着跑了,刚派人出去找。”
    焦康盛愣了一下,然后道:“那可得赶快找。”
    唐书仪叹口气,“可不是,我都要愁死了。”
    焦康盛跟着叹气,然后道:“侯夫人,接旨吧。”
    唐书仪忙拉着萧玉珠跪下,焦康盛开始念圣旨。大致意思就是,萧淮为了大乾朝忍辱负重,现在又立下大功,应该奖赏,然后就是一串的赏赐。
    当今这位皇帝也是有可取之处的,例如要面子。这要面子好啊,看看这赏赐,真真是丰厚得很。金银珠宝,绫罗绸缎以及大批的土地,真不是一般的大手笔。
    不得不说,萧淮这挣钱的能力真真是一流的。
    这应该算是婚后夫妻共同财产吧?
    唐书仪胡思乱想着,让人把东西搬进库房。 焦康盛回了皇宫,见到皇帝就把道永宁侯府传旨的经过讲了一遍。
    皇帝听到萧玉铭自己出发去西北了,重重地哼了一声,“连兴洲也是个无用的,不是说没有发现萧二出永宁侯府吗?现在永宁侯夫人都说出来了,说明萧二早就走了。”
    连兴洲是他派去盯着永宁侯府的人。
    焦康盛低头装不存在,过了一会儿皇帝又道:“萧淮怪朕不相信他,他又可曾相信过朕?这还没怎么着呢,就把儿子弄走了。想来那萧玉宸也定然去了西北。”
    皇帝忽然感觉无力,很是无力。这几天他彻夜难眠,想怎么制衡萧淮,但都没有好办法。每每这个时候他就恨,恨自己怎么就没有一个好儿子。要是他能有一个萧淮那样的儿子,他还担忧什么?
    重重地叹息一声,他别说有个萧淮那样的儿子了,就是纨绔萧二都在往好了变,但他的儿子没有一个奋发的。
    这时,一个小太监进来了,低声道:“皇上,肃郡王求见。”
    皇帝皱眉,这肃郡王是先皇的庶弟,当年跟先皇的关系还算融洽,先皇就给了他一个郡王的爵位,但是没有封地,一直在上京住着。
    这肃郡王是现在皇室年龄最大的,按辈分也算是最高的,说话还算是有些分量。
    “请进来吧。”皇帝道。
    小太监出去,不一会儿肃郡王就进来了。他八十多岁,头发胡子都白了,不过人很精神。
    皇帝起身,“皇叔您今日身体可好?”
    肃郡王被小太监扶着坐下,道:“我还好。”
    皇帝嗯了一声,“皇叔今日来何事啊?”
    肃郡王脸上的表情有些一言难尽,他道:“皇上,一个家族后继无人还是大忌呢,更何况是皇上你呢。”
    皇帝正在喝茶,听了肃郡王的话,忽然觉得口中的茶汤奇苦无比。他有好几个儿子,却被人说后继无人。
    就听肃郡王又道:“皇上的年龄也不是不能再生,不若再招些女子入宫吧。挑选些知书达理、聪慧些的。”
    皇帝听了这话脸险些挂不住,这是在说他后宫的女人蠢,所以生出来的儿子也蠢吗?他想生气,但人家说得也对,他的儿子却是一个个都蠢得很。
    想了想他道:“皇叔有何想法?”
    “这次在京中挑选广有美名的女子,”肃郡王道:“我听说京中有什么才女排名,就在那里面选。”
    皇帝耷拉着苍老的眼皮思考,觉得肃郡王的提议也未尝不可。聪慧的女子,生出来的孩子,聪慧的可能性比较大。
    “皇叔说的朕考虑考虑吧。”皇帝道。
    “好。”肃郡王端起杯子喝了口茶,又道:“皇上,攻下柔利国是先皇的遗愿,那柔利国一直视我们如肥肉,拿下柔利功在千秋。萧淮现在要安抚,不能激怒,你若有什么想法,等拿下柔利国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