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18章

      登临神通,摘得道果,跻身于仙佛之位。
    纪渊眼帘低垂,似有微光流转。
    他第一次从外人口中,听到“命数”、“命格”、“命盘”,便与元天纲有很大关系。
    这位盛朝国师在民间传说之中,好似陆地神仙。
    什么撒豆成兵、梦中斩龙、呼风唤雨,诸般手段无所不会。
    当然,最玄乎、也是最难以置信的,
    是他曾经推算盛朝国运,演化六十道卦。
    以大宗师之身,窥测未来天机。
    最后自身遭受极大反噬,一夜之间衰朽白头。
    没多久便辞去国师之位,归隐于山林。
    至于元天纲究竟看到过什么?
    那就只有当时的盛皇才能知晓。
    “元天纲这人自小不凡,目生重瞳,身具灵根。
    与监正大人一样,法武双修,观气的本事世间少有。
    他后半生潜心钻研命理,编撰三部命书。
    用‘侯’、‘王’、‘皇’、‘帝’四种至尊至贵的称号,以划分气运之厚重。
    侯者为青,王者为紫,皇者为金,帝者为赤。
    封侯可称王,称王可成皇,成皇可证帝。
    后世之人,尤其练气士,对此深信不疑,将其奉为至理。”
    易老先生逐字逐句缓缓言道。
    青?紫?金?赤?
    纪渊面皮微动,不由深吸一口气,眼中似有惊喜之意。
    他如今身怀十五条命数,一紫十青四白,正是封侯之相的浓烈气运。
    “依照元天纲的说法,青为侯,紫为王,金为皇,赤为帝。
    太子白含章便是封王之相,极为逼近封皇的金色气数,大约只差了一步。
    如果圣人出关,愿意让位于储君,气运暴涨之下,那四十六道命数,半数转化为璀璨金色,成皇应该没有问题。”
    纪渊思忖之间,坐在上首的易老先生低下头,
    怔怔望向那袭白蟒飞鱼袍,生硬的语气之中多出一丝疑惑:
    “监正大人称他见过的天骄无数,妖孽众多,
    其中不乏有几个封侯、封王的青、紫气数。
    但纪小友却格外不同,你命数变化莫测,犹如海外汪洋,猜不准何时大风大浪,何时万里无云。
    监正大人自从在凭风楼见过你后,连续卜了九卦,次次不对。
    第一卦说你幼年坎坷,父母早亡,活不过十岁。
    但你长大成人,并无夭折。
    第二卦显现出横死之相,
    命犯小人,如行夜路,迟早死于算计……第三卦稍微好些,
    认为你小富小贵,善始善终。
    第四卦又急转直下,呈现鹰狼相斗,双翅断折之意象。
    第五卦再是遁入空门,剃度出家……总而言之,监正大人为人算过不少次命,卜过成百上千次卦,
    却从没有谁会像你一样,时好时坏,时起时伏。”
    纪渊微微一愣,随后面色有些古怪。
    这些纷杂不一的卦象,仔细想来。
    不能说对,却也不好言错。
    “老先生,这是为何?”
    他明知故问道。
    “监正大人也说不准,天道恒常,气运无常,总有出乎意料的人或事。”
    易老先生收回目光,存于肉身的那团念头光芒黯淡,并没有从纪渊身上看出几分端倪。
    “命数之变,命格之相,命盘之形,都是信则有,不信则无。
    有些先天注定,有些后天改易,纪小友无需过于放在心上。
    元天纲耗费心血,编撰三部命书,
    一为天书,乃是他为盛朝推算国运,妄测天机之论。
    一为地书,也叫《地元五歌》,讲的是山川地势,甚至记载了玄洲一界的九十九条龙脉移动变迁。
    钦天监一直想要得到此书,一是为了景朝延续国祚,二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天地灵机衰竭的原因。
    三为人书,又叫《命图》,据监正大人的推测,这一部极有可能并未写完。
    元天纲在里面提出一个……异想天开之狂念,若命数天成,以出身、家世、福缘而定,又因人世浮沉、天时变化有起有落,有富有贵。
    那他是否可以创造一门武功,吸纳先天气运,熔炼后天命数,最终证帝?”
    纪渊眼皮重重跳了两下,及时勾动【破妄】斩灭杂念,避免露出心灵破绽。
    元天纲所说得,不正是皇天道图?
    吸纳道蕴,将之以为薪材。
    投入道图,改易自身命数。
    难不成,识海内那一张横无际涯的古朴画卷,是出自元天纲之手?
    纪渊很快否定这个猜测。
    皇天道图的位格。
    明显还在域外四神之上。
    凭着映照命数,改易进阶之能。
    纵然是成皇、证帝,亦有几分希望。
    元天纲生前不过五境巅峰,先天大宗师。
    有何能耐炼出此等重器?
    “为何监正大人,如此肯定那部人书没有写成?”
    纪渊心念电闪,故作好奇问道。
    “因为元天纲此念,太古之时的第一位人皇,便已经尝试过。
    盛朝之后是大离,末代的离皇极度痴迷发掘古史,
    曾经举国之力,发动百万力夫,
    将三千里的北邙山整个挖空,只为了证明其是上古正宗观天楼的山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