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157章

      寰宇生灵,十类万众,上到诸圣众神,下到凡夫俗子。
    都得在一个个大小不同的方寸里头做事,无法逾越。”
    悟空道人笑意盈盈,好像看出纪渊有所顾忌,坦然道:
    “贫道并非虚言诳骗你,在这里,你可以叩问自我,说上一句违心之言。
    是真是假,一试便知。
    自古以来,所谓天规森严,所谓法度不容情。
    都是至圣先师合道礼法的衍生变化罢了。
    万万载的光阴长河下,从来没有真正能够随心所欲,无法无天之人。
    因为诸圣仙佛的神通再广大,也跨不过以【浩然】尊位合道的‘规矩’二字。”
    悟空道人语气轻淡,刚一说完就惹得那头暴戾凶性的魔猿骂道:
    “呸!祂们占了诸界寰宇最大的那个‘道’!
    却各自定下万般规矩,划下一方牢笼,叫俺们这些十类生灵,再不得超脱!
    把持权柄,窃据尊位!泼天大贼也!”
    悟空道人得闻此言,横眉竖目道:
    “你这泼猴跟那些妖魔厮混太久,那些披毛戴角,本性未脱的腌臜货色,凡对自个儿有利,便赞其好,让自个儿不痛快,就大骂其害!
    诸天十尊,谁又是德不配位?
    【道德】合诸界之‘法’,从此道则法理皆可显现,再也不是如镜中花、水中月,看得见,摸不着。
    十类万类,皆有望入道。
    修炼再也不是先天神圣之特有!
    再说【长生】,合道‘万灵造化’,令十类皆受‘寿数’桎梏。
    先天神圣与生俱来,天赋强盛,却只得阳寿悠长,阴寿空洞。
    因此只活一世,难有来生!
    像那五仙之属,个个得天独厚,餐霞服气,吞纳灵机,遨游天地,不老不死。
    因此天寿长,人寿短,三灾九难,劫数无穷!
    更别提,被奉为万妖之祖,群灵之长的【勾陈】。
    祂合道诸界精华之‘炁’,凡十类者受其侵染,自然而然,脱离蒙昧,启发灵慧。
    你这泼猴可知道,鸿蒙原初开辟,再到太古,寰宇分为三大元炁,又有七七四十九种仙炁,再有五千九百二十九种精炁。
    可这些轮得到尔等妖物精怪?
    十类当中,唯有五仙可吞吐精炁,先天神圣可得仙炁。
    其余凡胎生灵,永生永世为奴为仆,为食物为猪狗!
    【勾陈】合道诸界精华之‘炁’,将诸般元炁、仙炁、精炁,打散为灵机!
    胎卵湿化,披毛戴角,一视同仁。
    要知道,往上推一千代、一万代,那些妖物精怪连吞吐帝流浆的资格都没有!
    万妖群灵皆受【勾陈】合道之恩泽,故而奉之!”
    纪渊默默地作壁上观,静看悟空道人与魔猿周旋争执,顺便将这些太古秘辛记在心里。
    【道德】合诸界之法!
    【长生】合诸界之生灵造化!
    【勾陈】合诸界精华之炁!
    加上合道诸界礼法的【浩然】。
    十大尊位,已知四圣。
    不晓得【昊天】、【紫微】,【酆都】、【世尊】,祂们又是合得哪样大道?
    按照悟空道人的说法,欲得无上尊位,必须匹配其“德”?
    “你这贼道能言善辩,俺不跟你讲这些!”
    魔猿捂住耳朵,作出一副“俺不听”的可笑姿态,那股凶戾的气焰,却是消敛许多。
    见到魔猿不再兴风作浪,悟空道人呵呵一笑。
    用平和的目光,看向还未作出抉择的纪渊:
    “小友,好像对于太古诸圣、无上尊位,颇有兴趣?”
    纪渊反复叩问内心,发现果真如悟空道人所言的一样,诳骗虚言难以出口。
    随后,再以正色答道:
    “我只是感叹于大道规矩无处不在,钦服于至圣先师之手段。”
    悟空道人好像深有同感,赞道:
    “自鸿蒙原初开辟,太古诸圣莫不以尊位为超脱,视其为横渡彼岸的宝筏。
    可无‘德行’,便难配位,每一张代表无上权柄的大道,皆需不同的仪式。
    一旦完成,举天同庆,众神来拜。
    想那泼猴在南天门外,叫嚣着‘帝位轮流做,明年到俺家’,就被斗姆元君嗤笑过。
    称【昊天】历劫一千七百五十,每一劫对应十二万九千六百年。
    诸圣当中,以这一尊天帝受劫数最多,故而修为最深,道行最高。
    与【酆都】大帝占据上下二界,宰执天道运转。”
    纪渊深吸一口气,也难怪太古之时,天庭和阴司称霸寰宇。
    【世尊】、【道德】、【浩然】等尊位,只能于人间开辟道场。
    “前辈,欲成尊位,须得德行匹配,这又是什么道理?”
    纪渊微微弯腰,作揖行了一礼,好似学生求教老师。
    他莫名想到遥望太古天庭之时,曾见到一张无穷道则、无尽经纬纵横凝聚的帝尊大位。
    那是【紫微】
    天庭崩塌,【昊天】空悬。
    可【紫微】却有主!
    这让纪渊始终有些疑惑,难以推测出真正答案。
    “尊位是何物?其无形体,亦无情思,更无名号,却生育天地大道,演化寰宇诸界,长养万类生灵。
    故又称‘道’,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