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21章

      但实际上二姐姐那个人最擅长棋艺,是一个下一步看三步的。
    我虽不知她为何往日那一般,但想来走不过,离不开身世二字。”
    黛玉性格温柔,最是替人着想。因此,稍一思索迎春之事,便能明白个六七分。
    她轻叹一声,却是对于嫡庶有了更多的理解。
    “二姐姐太难了。”
    【作者有话说】
    昨天回来晚了,今天补充一下4000字的肥章哦。
    第64章
    听到黛玉的话,水豫宸侧头看向垂眸叹气的对方。
    “是嫡出庶出又怎么样,其实倒也不必太过在意这个。”
    对于嫡庶之分,水豫宸有着自己的见解,在他看来不管嫡也好庶也罢,终归都流着同样的血脉。
    “便比如我大哥,他也是庶出,不是照样当太上皇吗!他这一辈子就没立过皇后,真的要算起来,我侄子不也是庶出?就算是我自己,我母后也是追封的。”水豫宸淡淡地说道,他是真没把嫡庶放在眼中。
    可在旁人听来便有些大逆不道,黛玉摇头无奈,看了一眼对方,狠狠的在他额头上戳了一把。
    “又犯了这顺口胡说的性子,皇家哪里能够和其他人家相比?便是同样为妾,皇家那是妃嫔,又哪里是妾室。”不知是被水豫宸气到,黛玉这会儿也说起来这个。
    她自知口误,白皙嫩滑如同羊脂的手指,掩住浅粉色的樱唇,黛玉脸上现出一丝尴尬。
    “哈哈。”眼看着黛玉这样,水豫宸笑着拍桌,他眉眼间俱是笑意,似桃花开放灼灼。
    等见到黛玉脸上羞红一片,这才强忍了笑意,带着几分安慰地说道:“这是事实,你不要多想。再者说,其实不管是太上皇,还是皇帝都不太在意这件事的。”
    “在后宫之中并不是地位越高越好,你的地位越高,便是更出头的橛子。就比如皇帝的真爱淑妃娘娘,表面看着荣宠不过是中上而已。
    就是这样,一年还免不得三灾八难呢。这后宫的事情,男人总不好太过插手,也是因此这才一直留着皇后。”
    说到这水豫宸停顿一下,实际上对于皇帝这一点,他持保留意见。
    “皇后娘娘其实做得挺好的,要我说如今这后宫,比之前朝不知好了多少。”黛玉对于皇后还是挺有好感的,在她的印象中对方是个有些病弱,却一直极为通情达理温和的人。
    皇后虽说并不像淑妃那般得宠,但是政和帝给了对方足够的尊敬。承恩公府虽不争气,但也没有什么太过出格。
    反倒是相比之下,甄贵妃那一边的江南甄家跳得更欢。
    水豫宸听着黛玉说话,却并没有反驳对方,反而从一旁的红色洒金螺钿高脚盘里,拿起一只荔枝给黛玉剥开。
    “吃个荔枝。你说得的确,我想来,皇上也等不了多久。昨儿夜里江南甄家的,那位太妃就开始发高烧。”水豫宸淡淡地说道,他手上有着最高皇帝掌握的暗卫。因此对于宫中的事情,他不说毫无遗漏,知道个七八分却是有的。
    “江南甄家看似是甄贵妃的宠,然而实际上真正支撑的,还是当年老太妃的面子。”
    水豫宸见黛玉将荔枝吃了,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这是他特地命人600里加急从岭南送过来的。
    沿途换人换马,东西一路用冰鉴,保鲜着送到京城。
    “若是喜欢,便多吃两个。你自从上次发烧之后,便越发地清瘦起来。”水豫宸上下打量黛玉心头更是心疼,恨不得将自己所知的天材地宝,都堆在眼前的玉娃娃面前。
    可惜这一切黛玉却并不领情,她又吃了颗荔枝便不肯再吃,反倒是催着水豫宸说以前的事情。
    “你且说说,我倒是有些好奇。”
    对于那位甄太妃好奇是真的,对方是太上皇的妃嫔,又是当今的生母,本来生母皇太后的名号是跑不掉的。
    可偏偏对方又辞了这份尊位,而最为奇怪的是,太上皇竟然对此毫无反应。
    “你怎么对她好奇起来?”水豫宸有些无奈,可瞧着黛玉那满是星光的双眸,他又不自觉的缓缓道来。
    这事儿其实有些狗血。
    如果说水豫宸是万事不盈于心的洒脱,那么对方便有几分类似于行尸走肉的暮然。但是年轻之时的太上皇,却并非如此。当年的他不但形容俊美,更是文采风流,更兼之性格和顺,是极为完美的太子人选。
    当年太上皇刚刚成为太子,江南甄家有两位正当年的闺阁,当时三姑娘已经被指给了太上皇。
    大汉朝是以军功立国,因此每年都有春弥合秋弥,其上不但有比武骑射,更有着儿女情长。
    本来这一些都不算什么,可是那年秋弥上,却出了件惊天的事情。
    还是皇子的太上皇出游,不小心路遇猛虎,侍卫分神之下,竟是差点让太上皇受伤。
    还是偶遇的甄家四姑娘挺身相救,却被老虎在背后狠狠地抓了一爪子。
    “这甄家四姑娘有救驾之功,再加上当时衣衫被老虎划破,也算得上是和太上皇有了肌肤之亲。
    因此当时父皇下旨,便让二人同时入宫。可谁都没想到,两人的入宫竟会使得大哥从意气风发,变成现在的暮气沉沉。
    要我说,这女人多了,就是麻烦。两情若无法,从一而终,那边不如不要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