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609章

      韦莹心里有话并没有说出口来。
    她心道,若是王霖兵败身死,不管大宋存在还是不存在,她们娘俩的结局都是一个死。
    到了这种节骨眼上,韦莹才意识到,她们母子的命运已经与王霖休戚相关,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韦莹幽幽叹息,起身道:“走吧,构儿,随为娘去向王妃辞行吧。”
    ……
    完颜什离双手掐腰站在屋中,眉飞色舞,精神十足。
    众女看得目瞪口呆,她此刻除了因为生产腰身略微臃肿些外,哪有半点产妇的样子?
    韩嫣知道金人是马背上的民族,就没有坐月子这一说,生了儿子立马就可纵马放牧,绝不像汉人妇人一般要关在密不透风的屋子里将养一个月。
    听闻赵构前来辞行,韩嫣自不会说什么,无非客套两句。
    但完颜什离在旁瞥了唯唯诺诺的赵构一眼,心里就没怎么看得起这位大宋太子,但无论如何这都是相公的学生,她自不会表露出情绪来。
    她从床边抓起自己的金柄镶嵌满五颜六色宝石的弯刀来,递了过去:“太子,此刀是我的信物,你若半途遇上我大金兵马,这把刀能救你一命!”
    赵构闻言欢喜,但转念又一想,自己一个堂堂宋国太子,以金国公主的信物作为救命底牌,似乎有些不好意思。
    完颜什离撇嘴一笑,她没有宋人那么多的弯弯绕,径自直接将刀塞在赵构手上:“记得以后还我便是!”
    赵构略一迟疑,还是躬身道:“多谢师娘厚赐!”
    完颜什离爽朗一笑,摆摆手。
    第363章 菩萨太子
    临漳。
    漫山遍野的金兵轰然而至,临漳城头上,伏虎军严阵以待,临漳城四座城门,已被封死两门,只余正面与金人相对的正阳门及侧门。
    花荣率这五万伏虎军曾在济南府、淄州两城与金人交过手,先后两次挫败金人大举进攻。
    金人擅野战而非攻城战,但并不是说金人对攻城战毫无研究和准备。
    否则,辽境内百余座大城,如何能挡不住金人铁蹄。
    天气炎热,蝉鸣呱噪,令守城的伏虎军多少有点心烦意乱。
    而当视野所及,金人阵型后出现了成建制的攻城器械方队,火梯、云梯、偏桥、鹅车、洞子、楼车、对楼、撞竿、兜竿等攻城登高的器械一眼望不到边,花荣面色骤变。
    他这才陡然意识到,所谓金人不擅攻城战的概念怕就是一种误判,一种错觉!
    实事求是讲,契丹人的经济、军事和综合国力较北宋并不弱,契丹尚且被金一鼓作气灭国,遑论是宋!
    而在这数十年间,女真人不断以战养战,迁移人口、工匠、奴隶至上京,百业繁荣,至少在军工制造水平上不会太差了。
    好在攻城与守城而言,毕竟后者占据一定优势。
    花荣目光深沉,心中自忖,这一战显然比他想象得要更加艰难。
    好在伏虎军数倍于阿里乎这支金兵,又占据高墙大城之利,纵不能打退金兵,只要坚守不出,守住临漳让金人无功而返应该还是问题不大。
    牛角号声回荡,攻击临漳城的金兵阵型分开,七八列攻城器械分队持械慢慢逼近临漳城。
    随着金人苍凉的牛角军号声变得激烈高亢,悍不畏死的金兵呐喊着纵马挥舞着狼牙棒,保护着攻城器械,在宋军一阵阵密集的箭雨下杀向城墙之下。
    临漳之战,正式拉开序幕。
    而与此同时,岳飞率军两万奔袭相州正面,韩世忠率军一万杀向相州左翼,而卢俊义则率一万兵马偷袭右翼。
    相州城内。
    完颜宗望在帅帐内聚集众将,面色阴沉得能掐出水来。
    他感觉到了无与伦比的羞辱。
    宋军居然,竟敢主动向他四五万大军发起正面进攻!
    完颜宗望自从上京起兵以来,纵横契丹从未败过,契丹狼骑闻风丧胆,还从未遭遇过如此尴尬的境地!
    宋人三路大军,岳飞居中,韩世忠居左,卢俊义居右,侧后面的临漳还有数万伏虎军,死死牵制住了阿里乎的万骑!
    完颜宗望拍案而起,眸光阴狠。
    王霖想要干什么?想要将他麾下这支大军围歼在相州么?
    痴心妄想,欺人太甚!
    完颜宗望环视诸将,眸光阴沉道:“完颜昱,蒲三谷,汝二人各率万骑,往前推进五十里,迎击左右两翼……
    其余诸将,随本太子出战宋人中军,此番,必要将王霖来犯宋军歼灭在相州!”
    ……
    相州城外五十里外霹雳坡上。
    王霖与岳飞统率的中军两万列阵以待,见旷野上金军席卷黄龙、绣金五色旌旗迎风猎猎,其中一杆青色大纛下,有一名三十出头、面相丰腴似佛、身披披甲、手持狼牙棒的军将。
    王霖淡然道:“诸位,那便是完颜宗望了,据说此人精细仁慈,喜谈佛道,人称菩萨太子。”
    “此一战,本王只看战果,不计过程。”
    “诸军要牢记本王军令: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纵横机动,来去自如,切记不可恋战!”
    诸将在马上躬身领命。
    天高云淡,烈日炎炎。
    王霖手中长枪高举。
    岳飞首先率万骑突下霹雳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