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29章

      白糖腌番茄,还加了些腌制好的梅子,吊在水井里冰着,吃一口酸甜开胃。
    黄瓜多放醋凉拌,比直接吃更爽口。
    再简单也不能少了肉,秋婶知道东家是个无肉不欢的人,而且秦封特意交代过。
    一块二刀肉放葱姜煮熟后晾凉切成片,用油辣子、蒜、葱、醋等做成的料汁浇上去,下面垫上一层焯水后的豆芽,蒜泥白肉。
    豆芽是前两天发的,现在天气热,发对了的时间也缩短了不少。
    除之以外还切了一个香肠腊肉拼盘,以及炒了两个热菜。
    首先端出去的肯定是病号饭,玉米粥、蒸的肉饼鸡蛋羹、加上两个饼子,并一块切好的白肉,蘸料是特意打的不带辣椒的,这就是文二舅的午饭。
    看着这丰盛的菜,文二舅大快朵颐,他饭量本就大,虽然躺在床上消耗不了多少体力,但是想着之前在外甥家里吃的菜,他就觉得馋虫犯了。
    文二舅自己一只手吃饭不用管,受伤的虽然是右手,但他是左撇子,所以不影响他夹菜,粥里面秋婶还贴心的配了勺子。
    文二舅开吃后,外面也开始吃饭了。
    从文二舅那里出来后秦封就去把谢栗叫醒了,还没睡醒的人眯着眼喊热,秦封给他扇风,凉快些又拿了套衣服给他换。
    虽然在华国来说这是古代,但是暑热天,农户人家也不会里三层外三层的穿衣服,那不得热死了?
    除去高门大户人家出门外,农户夏季最常穿的就是短袖、短袖半臂、汗衫、背心等。
    条件好些的买点轻薄的料子做新衣,穿着凉爽。
    条件差的用麻布粗布做,也不耽误。
    和后世的人一样,午时、未时日头正盛的时候,他们没有必要也不会出门的,谁也不傻不是。
    谢栗靠着秦封眯了会儿,瞌睡也醒了,家里有人,秦封虽然给他做了轻薄的衣服在家穿,可有点透肉,这个场合不合适。
    就换了身棉布短袖半臂,拿着扇子一边给自己扇风,一边出去了。
    秦封见他活泼朝气,补了瞌睡后眼下的青黑跑去,果然是年轻人身体好啊。
    他见外婆脸上还有疲态,显然老人身体还没恢复过来。
    不过他也不担心,刚刚他又放了不少灵泉进水井里去,灵泉浓度变高,效果也会更好,饮用这水,想来要不了两天,就会恢复甚至更好。
    一家人吃饭也不用太多讲究礼仪,除去有伤在身的文二舅外,其他人都是自己找位置坐,分成两桌,晾凉的稀饭配上酸辣可口的饭菜,吃得头也不抬。
    饭后秋婶把碗筷收下去,大舅母二舅母等人也去房里收拾衣物去了。
    谢栗对文家人印象很好,加上文大舅母的孙哥儿也在,就跟着一起去了。
    秦封坐着和外公舅舅聊了会儿。
    外公的意思是他们搬到青山村来,加上秦封又是秦村长的侄儿,于情于理也都上门拜访一下。
    秦封倒是没反对,毕竟文家在青山村住,少不得要和秦大伯秦二伯家有来往,上门拜访一下也好。
    接着文外公又说起建房一事,秦封早就猜到,也不觉得惊讶。
    谁让他外公舅舅们一进青山村,眼神就四处打量空地,明显是心里在琢磨什么的。
    “建房之事得和大伯说,咱们明天一起去吧,让他看看哪里的地是无主的。”
    “那就明日再说吧,我们也没拿定主意。”
    建房意味着定居,毕竟建房的成本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绝对是重大开支了。
    但这个主意是在决定搬家后,文家人就商量好了的。
    用文大舅的话来说就是,人家两夫夫新婚燕尔,我们长住像什么话,这年头谁家都不宽裕。
    何况小河湾这样子,他们也不想再搬回来,定居青山村是个不错的主意。
    加上今天早上进青山村,虽然没过多了解,就凭借村口有人守卫,村里有人巡逻,早起的村民见了他们只是略有些好奇的打量了两眼,并没对他们一车车的东西有所贪婪。
    就更让文大舅坚定了就在青山村建房长住的想法。
    晚上秦封给谢栗提了下大舅他们要建房搬出去的事,他还有些诧异。
    “大舅他们不常住吗?”
    “嗯,等建房建好后他们就搬出去。”秦封一只手拿着蒲扇给谢栗扇风,一只手玩着他柔顺的头发。
    “哦…”谢栗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他还以为会常住呢。
    “你这是?嗯?”秦封听着小夫郎有些失落的声音,不明所以。
    “我就是看林哥的两个小哥儿很漂亮…”谢栗不吝啬的夸赞,两个小哥儿五官漂亮,被文清河和他夫郎文林氏教得很好。
    栗哥儿和他们相处了一天就喜欢上了,就连林氏他都叫上林哥了。
    “你喜欢孩子吗?”秦封眨眨眼,语气没什么变化的问了句。
    要是谢栗抬头看他,一定会发现他的不寻常。
    不过他没抬头,勾起笑容答“喜欢啊,孩子多可爱啊……”
    谢栗细数着今天下午和两个小朋友玩得多开心。
    秦封眼神渐渐幽深:“夫郎,太晚了,吹灯吧。”
    说到兴头上被打断的谢栗也没生气,他想到昨天忙碌了一夜的夫君今天上午只睡了两个时辰,想来是累了,就顺从的去吹了蜡烛,全然忘了平常都是秦封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