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22章

      这样刚正的一个人,放在监察司正好。
    孟清对事不对人,她认为天后上任以来,为国为民做了太多的事情,做下的很多事情,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要排斥?
    她从不认为,坤泽就该居于后宅了。
    孟清就是那种,认为谁有能力,谁的道德高尚,谁就可以坐上相应的位置上。
    孟清一开口,张利敏马上跪下道:“天后万福。”
    不管怎么样,都是要行礼的。
    她一跪下,硬挺着不跪的人,也赶紧跟着跪下。
    内监这才高声道:“起。”
    内监话音刚落,张利敏立即道:“天后现在可以说,陛下为什么没有来上朝了吗?”
    这时,欢喜走出来道:“传陛下口谕,朕今日突感不适,由天后上朝领政,众臣面见天后,如朕亲临。”
    张利敏:“......”
    事实上张利敏就是在给沈流年挖坑,像这种情况,她不管说什么,都会有人质疑,只有别人说才是好的。
    张利敏藏在袖子里面的手紧紧的握在一起,像是下定了决心,继而大声道:“臣张利敏,请天后退居后宫,以正国法。”
    沈流年嗤笑一声,“国法?什么是国法?你说的是新法,还是什么时候的法?”
    “祖宗规矩不可破。”张利敏涨红着脸强词夺理。
    新法坤泽跟和元都能考试做官了,按照新法,沈流年更不用退居后宫了。
    她冷声道:“诸王请罪奏折,各位都看了吧?”
    “里面的事情,看似一件一件的,都是诸王的错,可造成一切的始作俑者是谁?百姓们都能看出来了,本宫相信,诸位也能看出来。”
    “百姓闹着要先帝请罪,可是谁请?上次朝会,你们有人说让太上皇,有人说让陛下代替陛下下罪己诏,虽然这是为了平息民怒,但是会陷太上皇与陛下于不义。”
    “最后内阁决定,请先帝牌位出太庙,入安国寺,以为南秦国民祈福。”
    “这件事才过几天啊?张大人就忘了吗?难道这样张大人都要说什么祖宗规矩?”
    “要不这话张大人去跟百姓说吧。”沈流年冷着脸,忽然厉声道:“看百姓会不会撕碎你。”
    张利敏腿一软,目光慌乱的在朝堂上找着什么人,随后坚定道:“妖后,媚惑陛下,以坤泽之身坐上位,你......”
    她的话音未落,云丞淮不知道什么时候提刀走了出来,直接一刀划破了对方的喉咙,血液溅了一脸。
    她的眸子闪烁着嗜血的光芒,脸色如寒冰一般,语气冷硬道:“辱骂天后者,死!”
    第112章
    云丞淮怒在朝堂上杀人, 惹的朝野上下恐惧。
    多少人心里有鬼,她们私底下做了什么,要是陛下知道了,她们的下场会不会跟张利敏的一样?
    但云丞淮并不后悔, 有些人真的太聒噪了, 自己不能为国为民做事, 偏要打压为国为民的人。
    这个张利敏, 真以为她不知道吗?
    老三跟顾以柳叛乱, 上都城多少有几个内应,张利敏就是其中之一。
    双方达成了合作,想要趁机搞事情。
    影卫查出这件事情后, 马上就报给她了,只是她跟沈流年想看看, 这些人究竟要做些什么。
    她们没想到张利敏会这么大胆, 居然敢在朝堂上指责辱骂。
    云丞淮本就听不下去了,在张利敏辱骂沈流年的那一刻, 她干脆的就把人杀了。
    沈流年立马让人公布了张利敏的罪证,至于朝野是认为她是故意给的罪名。
    她们怎么想的无所谓, 证据确凿之下,也没有人敢说什么。
    此次过后, 想必没什么人敢在朝堂上胡言乱语了。
    云丞淮不理解, 她们都杀了那么多的人了, 为什么还有人往枪口上撞, 是把自己当成了救世主,还是为了一己之私?
    这两者都有, 前者就那么几个,多的是后面的人。
    她们想要逼沈流年退回后宫, 然后把坤泽和元赶出朝堂,空出来的那么多官位,她们能扶持多少人上位啊,而且新法之后,她们的资产在无限缩水。
    很多人官员认为,新法是沈流年跟赵哲主持的,想让她们下马。
    这就是一开始赵哲说的,云丞淮是君,不管什么,都得臣去做,做的好了,功劳是君王的,做的不好了,臣子可以背锅。
    为什么会牵扯到沈流年,这就是人的劣根性了,什么狐媚祸国,什么妖后临朝等等,恨不得什么事情都得牵扯到沈流年的身上去。
    云丞淮在皇宫,静静的等待风云起。
    莫名的,她觉得最近会发生一波事情,大概就是顺利的太久了,让她总觉得不对。
    尽管一路上出了不少事情,但是她们平定的很容易,就连老三跟顾以柳的反叛,她们也没有放在眼里。
    一件接一件事情的发生,并没有对她们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伤害。
    云丞淮总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一次一次的事件,更像是在试探着什么。
    自从在朝堂上杀人后,她的暴君名声算是坐实了,大概是百姓眼中的明君,世家乡绅眼中的暴君。
    笔杆子掌握在世家的手里,她们认定的暴君,史书上的名声基本不好听,那又如何呢,百姓知道就好了。
    况且,日后的笔杆子,未必还掌握在世家手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