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89节

      现在,这是不是一张牌?吴廷举曾弹劾王琼、梁储、蒋冕,言辞很不客气。
    弗朗机使团是陈金、郭勋等在广东时上奏朝廷得以入京的,而这个使团随后通过江彬与朱厚照本人搭上线了,火者亚三这个翻译竟敢于羞辱朝廷命官梁焯。
    “水很深啊……”朱厚熜看着面前的事件发展流程图和人物关系图,又提笔补上了几笔:
    提督广东市舶司的内臣。
    贸易带来的货物:皇店?
    走私利益链条。
    广东本地豪族……在朝堂仍然可以发挥一些影响力的梁储……
    主管朝贡事宜的礼部……袁宗皋,毛澄,诸多中层官员……
    他搁下了笔摇着头:什么叫牵一发而动全身啊?
    如果这一次真是杨廷和他们的谋划,那就又是一次就事论事。
    这件事情继续发酵下去,吴廷举“始作俑者”,让广东海禁松弛,坐视弗朗机人在屯门岛安营扎寨已经数年,该不该问责?
    他吴廷举与王琼、蒋冕、梁储都不和,这回又得不到杨廷和等人的支持,一旦被问罪,杨廷仪则自然适合递补升职为左侍郎。
    驱离弗朗机人大概率是要打仗的,战事如果出现问题,那么目前忙着主办重设三大营的兵部尚书王宪恐怕要陷身泥潭。
    弗朗机人舰队开入珠江内河时,陈金、郭勋都在,他们会不会在这件事里留下了什么把柄?
    战事一起,朝贡贸易受到影响,礼部尚书袁宗皋会不会被弹劾?他可是为王琼、陈金他们作保了的。
    身为广东本地大佬的梁储,在这种情况下会不会先全力守着自己不被揪住新的尾巴?
    朱厚熜冷笑了一下,开口吩咐:“叫张锦、张佐和骆安过来!”
    ……
    严嵩点出吴廷举,他的用意朱厚熜会慢慢去思考。
    但这封奏疏在皇帝心目中所受的重视程度,一定是远远超过某些有心人意料之外的。
    杨一清说京营不用急,许多文臣也都不愿“妄启边衅”,也许此刻在某些有心人眼中,弗朗机人的问题是很好解决的。
    最终结果不会有任何问题,而过程则可大加利用。
    老秦所说的嘉靖后来罢市舶司、进一步加强海禁,是不是这件事的后续影响之一?
    所以朱厚熜不会容忍这件事沿着某些方向发展下去。
    一切暂时平静无波,只不过锦衣卫内传出了一个几乎早就定下来了的事情:在日精门之灾后先清理锦衣卫内部的王佐调任北镇抚司。
    两天后,吴廷举的奏疏呈上来了。
    “番国佛郎机者,前代不通中国,或云此喃勃利国之更名也。古有狼徐鬼国,分为二洲,皆能食人,爪哇之先,鬼啖人肉。佛郎机国与相对。弘治以后,始有佛郎机炮,其国即古三佛齐,为诸番博易都会……”
    朱厚熜又露出了黄锦熟悉的“大无语”表情。
    他确实很无语,三佛齐就是马六甲南面苏门答腊一带的古国,吴廷举这个兵部左侍郎竟然认为葡萄牙人就是古三佛齐人。
    因为初次视朝后空缺了一大批官员,他这个兵部左侍郎就是从当时的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升过来的。
    那个阶段朱厚熜是“信任”内阁的,让他们先解决这批空缺的问题。
    结果就是这样一个对弗朗机人没什么了解的货:他真的不了解吗?
    吴廷举的观点就是:其人狡诈,当诏令不予朝贡,令其退出屯门岛。若不从,则当遣天兵歼灭之,另敕令使其从满剌加退兵,勿坏朝贡藩国之谊。
    朱厚熜问严嵩:“吴廷举之见与内阁票拟一致。”
    严嵩自然已经看过,郑重回答:“既如此,陛下圣裁之。”
    朱厚熜看着他,觉得他是“我已经提醒过你了”的意思。
    更多的话,他似乎不知道,也似乎不能说。
    朱厚熜皱了皱眉:你特么摆什么架势?非要我追问一下你知道什么?
    可这个没意义,严嵩只是在尽着御书房伴读学士的本分,之前提醒让熟知其事的吴廷举也发表一下意见已经够有用。
    再追问其他的,一句“臣不知”就能回绝。
    像朱厚熜之前梳理推测的一些东西,很可能也仅仅只是严嵩自己的猜测。
    杨廷和被“背刺”过一次之后,断然不可能与严嵩多么交心地合作。
    假如仅仅只是严嵩的猜测,他能胡乱说出口?万一是被杨廷和误导了呢?
    朝贡贸易……
    朱厚熜不再想太多,直接对黄锦说:“既如此,准奏!”
    这回应该不算是刑部大堂里那样的偷袭了,朱厚熜已经提前有足够的重视。
    就把这当做一堂真正的实践课吧。
    诏令就此从京城出发。
    此时此刻,朱厚照驾崩后就被杨廷和他们驱离的弗朗机使团正在往广州赶路。
    他们的速度,远远比不上朝廷诏令的驿路快传。
    朝廷遣还皮莱资等人时,还退还了他们当初请求朝贡贸易的“礼物”。
    这群人现在刚到浙江宁波,准备在这里采购一批大明货物才乘船前往广州。
    “哦尊敬的赖大人。”皮莱资的贸易决心是相当坚定的,现在又拜访着一个重要的人,“我们这些外乡人,怎么会知道江大人有抢夺皇位的野心呢?实在是冤枉、冤枉!”
    如今,他也已经能说一些大明的官话了。
    浙江市舶司的镇守太监赖恩看着面前这有着令人不自在的相貌、浓郁的体味以及蹩脚口音的蛮夷,坚定地摇头:“没有堪合,朝廷是不会与尔等交易的。尔等事涉江彬,现在更不能称呼江大人。还是速速离去,诚心遣使到礼部,待熟知礼仪得了堪合,方能再入我这市舶司之门。”
    皮莱资一脸懵,看了看自己的翻译。
    有些话还是听不懂。
    交涉无果,他最终还是留下了两个颇有西域风情的年轻女子,这让赖恩心头暗骂:这些番鬼是不是来消遣老子的?
    不过西域美人,倒是很不错的赠礼。自己虽然用不上,但宫里的老祖宗们恐怕是乐见其人的……
    皮莱资是后来才知道这个国度不止广东那边有贸易口岸的,这个名叫宁波的港口也有。
    上了船走到船尾之后,他看着宁波港双眼放光。
    “太不可思议了!多么广袤而肥沃的一片土地!北京、南京……那么多的人口,那么富有的人,那么多的货物!!”
    皮莱资于去年初离开广州,先到南京又一路进京,亲眼目睹了大明的疆域之辽阔、城市之恢弘、官员之富庶豪奢。
    “那就是他们巡防海洋的战船吧?”皮莱资意味深长地看着新雇的通事翻译,“你口中的巨大宝船,我可一艘都没见到。”
    “尊贵的皮莱资男爵,那都是很多年前的事了。您不也是从听说了宝船的巨大,知道大明的存在,这才作为国王陛下尊贵的特使远渡重洋来到这里吗?”
    “是啊,真是令人遗憾,没能亲眼再见到那样巨大的舰队。”皮莱资浅蓝色的眼眸中露出憧憬,“但也令人更加向往了。”
    他向往的,自然不可能是规模巨大的舰队。
    他向往的,只是这片土地上的财富而已。
    第114章 狂风起于南
    “臬台大人,就是这里!”
    珠江口外的大海之上,一艘哨船泊近了飘荡在一处小岛屿附近四百料座船。
    这是一艘有着长长虚艄、展开的船帆像折扇一般的大船,是广东提刑按察使司海防道的旗舰。
    它由铁力木制成,船上配有共六门碗口铳,但一般其实不太用得上。若真有战事,此时还是以撞沉敌舰或者接舷夺船为主。
    广东按察副使汪鋐走到了船舷旁边大声问道:“看分明了?”
    “错不了!看到了残船上张家旗帜!”
    “引路!”
    汪鋐沉着脸发布命令,舵手赶紧操舟准备跟上轻便的哨船。开孔舵以更小的阻力在海水中调整着方向,往不远处的岛屿航行过去。
    “臬台,这已是今年以来的第七起船队劫案了!以张家船队……不,以占城贡使船队的实力,能做了这案子的只有屯门岛的弗朗机人。”
    “先看看再说。”汪鋐没有对此发表什么意见,只是一直皱着眉。
    不大一会,座船在三艘哨船的护卫下来到了岛屿边沿的一处小沙湾。
    淤积在沙湾上的已经不能被叫做残船,看起来也只是没有完全烧毁的几片板而已。
    “岛上搜寻过一番没有?”换了哨船靠近沙湾下了船后,汪鋐走近查看一番才问。
    “卑职麾下已经搜寻了一遍,没有发现活人和尸体,岛上并无猛兽。”
    汪鋐感受了一下海面吹过来的风,举步往不远处的哨船走去:“臬台大人安排下来的事,既然已寻到一些踪迹,那就好好查一查。附近海面若有交战,当离此处不远,故而贼子杀人越货之后未焚毁之残船得以漂到此处。”
    “大人,您看那船舷裂痕……”
    “我看见了。”汪鋐皱着眉打断他,“先回港!”
    他的副手欲言又止。
    这一次,张家毕竟是借陛下初登大宝的时机以占城正式贡使身份来的,这可与前面六次船队被劫的案子不同。
    寻不到线索就罢了,那些人也无可奈何,可是张家……那可是梁阁老的姻亲,在广东何其根深蒂固。
    在外漂了一天多的一行人回到位于珠江口的海防道水寨,汪鋐刚刚准备去向顶头上司、广东按察使王子言禀报案情,就听已经等在这里的家仆小声对他说道:“老爷,京中信件!梁阁老因为昔年杨端那桩案子致仕了。”
    汪鋐愣了一下,确认道:“因为那桩案子?”
    “确凿无误!”家仆得了管家的叮嘱,显得有些紧张。
    汪鋐眉头紧锁,随后只是轻声说道:“知道了。”
    走到水寨码头,他随口吩咐:“去臬司衙门。”
    这下子,王子言应该可以松一口气,会对他说没找到吧?
    堂堂按察使司副使亲自出海,王子言也无非差使他一趟用来堵一堵张家的口。
    现在,怕是堵都懒得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