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84章

      枕畔濡湿一片,像是无数个噩梦醒来后的清晨。
    身上的热已褪下了,洛久瑶睁开眼。
    日光炽盛,若游蛇一般自床帐的缝隙钻进来,缠绕在她空无一物的手腕上。
    她恍惚一瞬,瑟缩着躲开那道光亮。
    桃夭端着温好的药走入,拨开帘帐。
    “殿下,沈大人备了车马,已在阁外候您多时了。”
    第43章
    洛久瑶匆匆坐起。
    “他何时来的?等了多久?”
    桃夭想了想:“约莫有半个时辰了。”
    洛久瑶撑着床畔起身:“唤他进来等罢, 如今众人已知由他护送我和七皇兄回宫,没什么好避讳。外面风大,他昨日沾了水, 若吹病了得不偿失。”
    桃夭称是,转身去唤人。
    才披了件外衫在肩头,门扉被轻轻叩响,洛久瑶抬眼应了一声, 少年已推门走入。
    门扉合拢,洛久瑶起身去迎,沈林见状忙扶她重新坐在软榻上。
    “殿下的鞋袜单薄,昨日落水着凉,殿下该注意些身体。”
    洛久瑶坐下,又见他起身,去拿了挂在屏风侧的斗篷来。
    明明没来过这儿,却好似对这儿很熟悉似的。
    肩上一沉,洛久瑶回首,嘟囔着:“我没有事的, 冬日里也没穿得这样多。”
    沈林还立在她身后,听她这话, 微微垂首, 毫不留情地戳穿她:“桃夭说,你昨夜发了一通热, 直到今晨才退下。”
    洛久瑶只好拢了拢斗篷,顺带着去捏沈林未来得及收回的指尖, 表示抗议。
    “那你呢?你昨日身上也浸了水, 回去后可有不适之处?”
    沈林伸着手给她捏了两下,坐回到对面, 点了点头。
    见他点头,面色也有些白,洛久瑶追问:“可是在湖畔伤到了?回去后发热了?昨日我见你身上衣衫也湿了半面,你也碰了水?到底是哪儿不适?”
    沈林却又摇头:“昨日臣赶到时,七殿下正试图将殿下托出水面,臣不过是走近些,搭了把手。”
    “那你倒是告诉我,也好让我放下心来……”
    洛久瑶盯着他瞧了一会儿,明白过来。
    她垂下眼,低声道: “我知道了,是我不好,可我是没有办法才出此下策……最后还是要……叫你去救场。”
    “殿下知道臣在意的不是这个。”
    沈林看见案上的药,伸手试一试温度。
    他将药碗推过,倒了杯水递给她:“到了后山,殿下明明有许多法子可以处置那个人,纵然是绑了他的手脚扔到林子里我也有办法瞒下此事……可你偏偏选了这一种,是为了赶在行宫斋戒这几日,赶在圣上回宫前回去,让七殿下见到容妃娘娘。”
    藏起的打算被径直道破,洛久瑶莫名有些心虚,顿了顿正接过杯盏的手:“你都猜到了。”
    “是,臣见到你与七殿下同在堰湖时就已经猜到了。”
    沈林口中说着在意,却还是交代道,“殿下可以放心,圣上交由兄长处置此事,不日便会有结果,不会怀疑到你与七殿下的身上。”
    “这件事本也不是我们做的,七皇兄做事莽撞,却没那么大的胆子。”
    洛久瑶捏着药碗:“我曾亲眼见过那个守卫与五皇兄在后山商谈,昨日行刺时五皇兄与秦征都在场,秦征又为父皇挡了一刀,我想,此人多半与他们都脱不开干系。”
    只是她不明白,上一世明明是洛久琮以挡刀换得洛淮的信任与怜惜,为什么今时今日,这个人会变成秦征。
    秦征这样做,也是为了取得洛淮的信任,借此关系继承秦王的位置么?
    沈林点头:“昨日秦世子的确因救驾受伤,已得圣上特许,提早回了世子府养伤。此事除了殿下再没旁的人知道,殿下也不能出面为此事作证。”
    皇城中的斗争本就如漩涡,卷进越多,便越难以抽身了。
    洛久瑶明白他所言,应了声,又小心问:“沈林,你会怪我吗?”
    沈林干脆应答:“会。”
    洛久瑶知道他在别扭什么,垂了眼,也不喝药,伸着手指去勾他放在桌上的手。
    指尖相触,缓缓触及掌心,她的指腹顺着他的掌纹轻轻划过,染了些湿意。
    沈林拿她没办法,指节轻动,牵了牵她的手指。
    洛久瑶抬眼,朝他笑了。
    她说:“沈林,你不要怪我了,你带我走吧。”
    像是玩笑亦或一个虚无缥缈的承诺,她的神色却十分认真。
    话音才落,院中忽而传来一阵嘈杂,只听桃夭匆匆唤着。
    “七殿下!”
    洛久珹推门而入的时候,正撞见洛久瑶在喝药。
    屋室内氤氲着苦涩的药汤味,她喝尽碗中药汤,拿起案上的蜜饯咬了一口。
    而她身侧,正坐着那位本该一早到承明阁接人的沈御史。
    见洛久珹走入,沈林起身,行了一礼:“七殿下。”
    洛久瑶亦起身:“七皇兄。”
    二人礼数周全,亦规规矩矩地对坐在小桌前,洛久珹却不知为何,觉得有些怪异。
    好似倏然打破了一片才构建起的旖旎,而他无疑成了那个不速的闯入者。
    他有些不自在,轻咳一声道:“沈大人,我等了多时不见人来,原来你在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