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339节

      “评审?王浩的研究还需要评审吗?你的头脑简直和猪一样愚蠢!”玛格达丽娜怒道,“坎贝尔先生,我正式通知你,你被降职了。”
    “你想保住工作,就从审稿编辑重新做起!”
    “你不满意可以去找工会,我手里有你和科尼迪那个表-子邮件往来的证据,这个决定还是念在你工作了十几年,否则你会被直接开除!”
    “真是很难想象……”
    “你竟然会被那个快六十的老女人迷的神魂颠倒,我真怀疑你是不是有什么令人恶心的特殊癖好……”
    “还是说你早就失去了基本功能,只是在寻找一种类似于母亲的慰藉?”
    “……”
    ……
    一周后。
    《科学-物理》刊登了王浩最新的研究论文。
    在《科学-物理》最新一期发布的短时间内,他们就收到了大量新的订购信息,官方网站的流量大增,而研究论文《导体内微观形态半拓扑解析》,更是在短时间内收获了大量的下载量。
    一时间,全世界的数学、物理学者们仿佛都安静下来。
    媒体舆论上还是轰轰烈烈的报道,但并没有专家在站出来做出解释,很多顶尖的学者们都去研究《导体内微观形态半拓扑解析》内容了。
    《导体内微观形态半拓扑解析》,内容是非常复杂的,想要理解全部的内容,需要函数论、几何学、代数几何、拓扑学、复杂性理论等多方面知识。
    一般的学者很难同时拥有这么多领域的知识。
    所以大多数学者的选择并不是理解全部内容,而是要研究论文内容具体是什么,对于超导定律的拓展究竟有多么广泛,以及做计算的复杂度究竟有多高。
    很快他们就震惊了。
    论文的具体内容和《科学》杂志的快讯消息是一样的,说的就是把超导定律扩展到全部的材料范围。
    按照论文的表述来说,任何材料都可以计算分析超导临界温度,不过元素含量越少的材料计算就越简单。
    双元素,肯定是最简单的。
    所以一些团队就开始研究双元素的内容,但他们发现计算还是非常的复杂。
    当然,只要是能够做计算,复杂一些也没什么关系。
    之前斯坦福大学专门组建了团队来研究扩大超导定律涵盖范围,但他们只刚组建团队,甚至经费都还没有筹集好,王浩就已经完成了研究。
    现在他们的团队恰好一起研究王浩的成果,他们的研究速度也是最快的,只用了四天时间就验证了一种氧化金属材料。
    他们进行了超导临界温度的测试,证明计算结果和测试结果非常相似,差别只在0.1k范围内。
    这个结果已经能说明问题了。
    斯坦福大学团队负责人,布鲁克斯教授针对验证结果接受了采访,“我们做了一个验证,证明误差非常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因为误差不一定是在计算上,也可能是在实验上。”
    “这个研究是否正确,我们还不敢百分百确定,但在双元素上基本是准确的,那么拓展到三元素,四元素,或者更多的元素也可能是准确的。”
    “因为研究非常的复杂,我们并没有办法直接做判断。”
    “但不管怎么说,这个成果已经无限接近于破解了超导机制,我们整个团队都非常惊讶,那仿佛是破解了宇宙的奥秘,破解了神灵的奥秘。”
    “只可惜,计算方式非常复杂,只是双元素的计算,我们整个团队也花费了四天时间。”
    “元素数量的增加,计算复杂度是爆炸式增加的,我说的爆炸并不是平方,也许是立方、4次方甚至更多次。”
    “我们初步判定,最简单的三元素组合,也需要几个月才能完成。”
    “除非未来计算方式能够进行大规模的i简化,否则四元素的组合,几乎是不可能计算出来的。”
    布鲁克斯说着满脸都写着遗憾。
    因为只是能计算出双元素的超导临界温度,而双元素超导临界温度是很低的,基本不太可能实现高温超导,也就是不太可能超过30k。
    很快。
    鹰国牛津大学的专家辛德勒-詹姆斯,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们也同样判定了一个双元组合的正确性。
    辛德勒-詹姆斯肯定了研究成果,也和布鲁克斯一样惊叹了好几句,随后说起了计算问题,“有关元素组合的超导临界温度计算,主要用到的是代数几何和数学分析的方法。”
    “针对这个研究,我相信未来能够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简化,但依旧需要精通代数几何的数学家才能完成。”
    “其实就像是解一个方程,只需要用代入数值法就可以进行计算,只是计算过程非常的复杂。”
    “我认为这个研究最重要的有两点,在应用上来说,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超导临界温度的奥秘。”
    “而在学术上来说,他把代数几何、拓扑学以及物理联系在一起。”
    “尤其是代数几何。”
    “数学界的普遍认知,代数几何是纯数学,和应用几乎不存在关联。”
    “这个研究之后,代数几何可能会成为应用数学,它大大提升了代数几何的地位,未来进行超导材料的研究,肯定需要大量的代数几何专家。”
    ……
    国内的反应和国外稍稍有些区别。
    国内对于王浩是绝对信任的,而且王浩论文发表之前就已经提交过,并且已经得到了实验验证,就根本不需要再去做验证。
    国内的舆论还是以惊叹和振奋为主,同时,各个高校的反应倒是有些奇怪。
    他们感觉不对劲了。
    好多国内的学者研究王浩的最新成果,尤其是双元素的超导临界温度计算,就发现必须要代数几何领域的人才。
    因为研究中牵扯很多代数几何领域的内容,即便是未来给研究内容做简化,也肯定需要代数几何领域的专家才能够完成。
    众多高校忽然想到了西海大学。
    之前西海大学大量招聘代数几何的人才,他们还以为是为了营造代数几何的科研环境,为比尔卡尔去西海大学做铺垫。
    现在他们发现自己想的太简单了!
    西海大学哪里是做什么铺垫,他们纯粹是因为有第一手的信息,才马上招聘了大量代数几何领域的人才。
    代数几何是一个非常小众的领域,人才都集中在几个头部的高校。
    比如首都大学、水木大学、东港大学等。
    这些高校几乎都有代数几何领域的人才被挖走。
    现在看到王浩发表出来的成果,他们都有一种骂娘的冲动。
    比如,高振明。
    之前他担心自己的优秀弟子张鹤,因为无法留在首都大学工作,很可能未来会放弃代数几何的研究,然后他就建议张鹤去了西海大学。
    西海大学很快就签下了张鹤,速度实在是令人非常震惊。
    高振明还为张鹤感到高兴,而现在心里只有一股骂娘的冲动,他都有种去举报西海大学的想法。
    如果是放在证券交易里,西海大学的做法就是绝对违规的内幕交易。
    高振明想到张鹤去了西海大学,就感觉心头都在滴血,哪怕放在整个国内,甚至是放在全世界范围,张鹤也是那种很优秀的人才,只不过是因为学的代数几何,就很难在高校找到稳定工作而已。
    和高振明有类似感官的人很多。
    水木大学也被挖走了一个,还是邱成文亲自推荐过去,他建立数学科学中心,也会希望让里面的学者,未来能有一个好的前景。
    当得知西海大学最新政策以后,他就把一个博士后推荐到了西海大学。
    现在协议已经签了,想再回来都不可能了!
    高校引入年轻学者,就像是买股票一样,之前代数几何的学者,就是那种很难上涨的股票,招聘一个也只能持续亏损。
    一般的高校只是为了人才多元化,签下两个代数几何领域的年轻学者。
    有一些很普通的高校,甚至不会在意代数几何领域的学者,他们更注重的是能出成果的领域。
    比如,偏微分方程。
    比如,函数论。
    比如,计算数学。
    等等。
    现在因为一个研究成果,代数几何的股票获得超级利好,后续可能会连续涨停很多次。
    这种股票再想买入就很难了!
    现在代数几何的人才都成了抢手货,就连一些材料企业都发出了信号,说想要招聘一些代数几何相关领域的人才。
    自己的人才被挖走了,接下来还‘买不回来’了。
    怎么办?
    他们在再想到西海大学,都变得咬牙切齿起来。
    第二百四十章 新的国际组织,‘m1型’元素组合为基础的超导材料
    西海大学成为了国内高校的焦点,他们短时间招聘大量代数几何人才的消息,甚至都被放到了网络上,引起了舆论的一番热议。
    好多人讨论说西海大学是‘提前得到了内幕消息’,意思就是竞争非常的不公平。
    最后还是王浩发了个消息,让话题的风向变成了单纯的八卦,他发的消息只有短短几个字,“我是西海大学的教师。”
    一句话,解释清楚了。
    王浩是西海大学的教职工,有了成果自然会让大学报告,西海大学能提前得到消息也是很正常的。
    另外,他的研究大大提升了代数几何学者的地位,拓宽了这个领域人才的就业范围,他是创造了新的领域,而不是说和其他高校去竞争。
    现在其他高校的郁闷,也只能理解为羡慕嫉妒恨而已,换做是他们有了类似的成果,也不可能公开告诉其他的高校。
    这其中还牵扯到一个成果正确与否的问题。
    如果研究是错误的呢?
    提前透露出了消息,到时候就肯定会非常尴尬,正常来说,研究也不可能在没有发表之前就提前透露出去。
    其他高校羡慕的应该是西海大学有王浩,而不是羡慕他们提前得到消息,招聘了大量代数几何的人才。
    不过已经招聘的人才,还是需要安抚的,才刚和西海大学签了合同,就知道自己突然间身价倍增,心态上肯定会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