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24节

      结果他们都错了。
    等邵方接见川贞二国时节的时候,按照卢奢的话发问,问灭风之后如何分割风地。
    两国使节连想都未想,回答的干脆,而且和卢奢的推测几乎一模一样,两国使节说四国与风国并不接壤,所以灭风之后,愿意把风地都让给邻近的莫国,他们只要把天子接回上京即可。
    此话一出,在场的大臣们全部傻眼,整座朝堂上静的鸦雀无声。
    这下反而让川贞使节愣住了,不明白己方开出这么优厚的条件,怎么莫国的君主连同大臣们连点笑容都没有,反倒是一副惊恐万分的模样?
    邵方幽幽轻叹口气,环视左右的大臣们,其眼神无疑在说:怎么样?现在你们该相信卢奢的话了吧?
    莫国大臣们都明白邵方的意思,一各个垂下头,沉默无语。
    邵方没有当着川贞使节的面多说什么,只是说他还需要再考虑考虑,让二人先回国复命。
    把两国的使节打发走,邵方随即重新召见卢奢。
    再见卢奢后,邵方明确表态,莫国绝不会出兵伐风,并愿意继续与风国结盟。
    这时候,莫国的大臣们又开始站出来反对了。不出兵伐风,莫国还不至于与川、贞、安、桓四国交恶,但若是出兵助风国抵抗四国联军,那莫国可就再无退路了。
    第795章
    莫国大臣反对援风,还有一条很重要的理由,莫国一旦参战,本土就是战场,反倒是风国属于后方了,不会受到战争的牵连,这对莫国而言是极大的不公平。
    他们的反对也不是没道理,所以,邵方只是定下不出兵伐风,但却定不下来出兵援风。
    卢奢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阻止莫国参与到伐风联军之中,既然邵方已做出明确的表态,莫国不会参与其中,他的任务也算达成。
    至于让莫国出兵援助风国,把战争引到莫国本土,这对莫人而言太难接受了,卢奢暂时也不抱有这样的幻想,不过他相信,一旦风国到了岌岌可危的时候,莫国还是会援风的,唇亡齿寒,莫国是不可能眼睁睁看着风国灭亡的。
    卢奢出使莫国的任务圆满完成,高亮节出使玉国更加顺利。
    玉国之所以未参与到伐风联盟中,和高亮节的关系不大,而是风国闪电般的吞并宁国让玉人太震撼了。
    与宁国接壤的玉国太了解宁国的实力了,国力那么强盛的宁国被风国攻破国都,一举吞并,可见风军的战力有多强悍,即便是川、贞、安、桓四大强国联手讨伐风国,最终的结果这样,也还不一定呢,在事态还未明朗的情况下就贸然做出决定,这和玉国的国策不相符,所以玉国君主灵霜还未接见高亮节的情况下就已做出不参与伐风的决定。
    高亮节出使玉国完全是走个过场,被玉国款待一番后就满意而归了。
    莫、玉这两大邻国不参与伐风,让唐寅可是长长出了一口气。
    毕竟这两国距离风国太近,一旦出兵,根本不存在长途跋涉而来的问题,军力可以保持全盛状态,但川、贞、安、桓四国不一样,四国联军千里迢迢的远征到风国,不用打仗,就这么一路走下来足够消耗他们过半战力的,这也是风国抵御四国联军最大的筹码之一。
    唐寅率军班师回国,连带着,在南方作战的平原军和三水军也双双踏上归程,宁国南方的战事全部交给莫军处理。
    现在,宁国南部最大的势力就是长孙渊宏一部。风军攻打良州的时候,长孙渊宏也想北上回救,但北上之路却被平原军和三水军截断,另外,风军攻占良州的速度太快了,快到让长孙渊宏都觉得不可思议。
    在得知良州失守,大王严初被杀之后,长孙渊宏面临着三个选择,一是北上夺回都城,但严氏一族已被风军屠杀殆尽,即使夺回都城也变的毫无意义,何况,夺回都城的希望还很渺茫,毕竟那里有天鹰军驻守,己方若是久攻不下,后面的莫军再追杀上来,将有全军覆没之险。其二,他率部继续留守月门关,但这也是不智之举,都城沦陷,大王被杀,各城各郡都已人心惶惶,自顾不暇,己方的后勤补给会成问题,留在月门关等于是留在一处死地。所以,想来想去,他只有第三条路可走,退守宁国西南。
    长孙渊宏长年在宁国西南任职,对那里非常熟悉,而且声望也高,一呼百应,最主要的是,在西南部他还有越国这个强大的后援,随时都可以助他一臂之力,抵御敌军。出于这些考虑,长孙渊宏决定放弃月门关,率众向西南撤退。
    他这时的选择很难说是对还是错,不过,长孙渊宏没有北上进攻良州,给了风军喘息之机,彻底稳定了宁北八郡的局势。
    只是他的决定却给莫国造成了天大麻烦,以长孙渊宏为首的数十万宁国地方军占据西南两郡,成为莫国的心腹之患,而后莫国曾数次出兵讨伐,皆未能平灭长孙渊宏一部。
    也正因为有长孙渊宏这一支宁国残部的存在,后世才对宁国灭亡的时间有争议,有人认为良州沦陷时宁国就已灭亡了,也有人认为直至长孙渊宏一部的覆灭才代表宁国真正灭亡。
    不管怎么说,长孙渊宏占据西南两郡,给日后的莫国和风国都造成不小的威胁。
    四国联军相继起程,浩浩荡荡直奔风国而来,大敌当前之时,风人还是给予回国的风军最热烈的欢迎。
    攻占宁都,杀死宁王,占领宁北八郡,使风国领土大范围扩张,这些功绩在风国历史上还是前所未有的,唐寅以及他麾下的风军将士们成为所有风人心目中的救国、强国的大英雄。
    灭宁之战,也最大限度的膨胀了风人的自信心,在大多数的风人看来,己国的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即便四国的百万联军来伐,也不足为惧。
    等唐寅率军回到盐城时,全城陷入到一片狂热的沸腾当中,满街都是人,鲜红的花瓣漫天飞舞,风国百姓无不张灯结彩,比节庆还要热闹十倍百倍。
    风国朝廷的大臣们都有出城迎接,就连以殷谆为首的皇廷也来了,出城十里,迎接凯旋而归的唐寅和风军。
    殷谆本是不想接唐寅的,风国不灭宁,宁国是昊天帝国的一部分,灭了宁国,它还是昊天帝国的一部分,对殷谆而言,这就是一场内战、内耗,是应该声讨的,而不应该夸奖的,不过现在几乎满朝的大臣都占在唐寅那一边,大臣们纷纷出面劝殷谆,劝到最后,好象他不按照众臣的意思做,他就是个昏君似的。殷谆被群臣逼的没办法了,只好心不甘、情不愿的亲自出城迎接唐寅。
    见到唐寅之后,皇廷的大臣们都是笑脸相迎,热络的上前歌功颂德,在场的只有殷谆摆出一张苦瓜脸。
    唐寅见了,还半挖苦半嘲笑地说道:“陛下身体不适还亲自出城迎接微臣,实在让微臣心中难安啊!”
    听闻这话,殷谆满脸通红,但又不好出言反驳,只是干笑两声,蒙混过去。
    在众人的群星捧月之下,唐寅回到他的王府,随后他对麾下众臣论功行赏,无论是随他出征的将领还是留守盐城的大臣们,人人都得到一笔不小的奖励。
    现在唐寅是财大气粗,挥金如土,全然一副爆发户的模样。
    风军班师回国可不是空手而归,还带回大量的金银,宁国的国库和王宫的银库被他们搬运一空,宁国千百年来积累的巨额财富统统被风军运回盐城。
    唐寅甚至都在考虑,要不要把盐城的国库进行扩建。
    有了金银,可以解决很多事情,尤其是对一心想增兵的唐寅而言,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现在,他可以放心大胆的在全国征收新兵,可以放心大胆的订制军资、军械,有宁北八郡,风国要钱有钱,要粮有粮,国力增长何止一倍?
    平原军、三水军、直属军回盐城后仅仅休整一日,随后,便又起程,南下去往霸关。
    唐寅虽没有随军一起离都,但他也是准备亲临霸关指挥作战的,只是还有些事情需要处理,不能这么快南下。
    他正式任命夏语芙为左相长史,全权负责风国军械司和制造司两个机构,玄望则为夏语芙的副手。
    有夏语芙坐镇军械司,让唐寅信心足了不少,先不论她能否制造出威力强劲的武器,单单是批量生产她改良后的连弩就很让唐寅期待。
    夏语芙对他的任命也未推辞,欣然接受了。现在风宁已经合二为一,连宁国中央军都随唐寅回风地作战,她觉得自己也无须再吝啬才能,哪怕是能帮到入风作战的宁兵宁将们也好。
    唐寅在盐城逗留期间,又正好赶上灵武学院建成,正式开院授业,报名的学生有很多,其中还包括贵为公主的殷柔。
    盐城灵武学院是风国的第一间灵武学院,对招收的学生很苛刻,要求是有灵武基础的而且还要天资过人的,殷柔没有一点符合,不过还是顺利进了灵武学院,一是得到了唐寅的首肯,其二,负责学院的邱真很乐意见到殷柔加入,殷柔是堂堂的帝国公主,她肯加入灵武学院,会让学院的档次上升好几个台阶,从而吸引来更多的灵武人才,包括风国以外的人才。
    风国灵武学院是效仿宁国的,但比宁国有突破,学院里有设立专门的暗系灵武课程,可以按照学员的喜好,自行选择修炼光明系灵武或是暗戏灵武。
    如此一来,风国也等于是向天下诸国表明,风国是承认和推崇暗系灵武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暗系灵武学的发展,当然,也最大限度地得罪了以光明系灵武学为尊的神池。
    这天晚上,唐寅特意找来左双。
    风军都已南下,只有左双为首的西境军被唐寅留在盐城,独留西境军,也表明唐寅对其的信任。
    等左双到后,他让人准备几盘小菜和酒水,边吃边聊。
    唐寅首先问左双对盐城的灵武学院是怎么看的。
    这个问题让左双不太好回答,他沉吟了许久方说道:“微臣觉得大王能推广灵武学院很有远见,不过……不过……”
    左双虽得到唐寅的重用,但对他或多或少还心存芥蒂和隔膜,有些话他也不好直接说出口。
    唐寅笑了,摆手说道:“你我私下闲聊,有什么话尽管直说,无须顾虑。”
    第796章
    左双沉吟了片刻,方说道:“臣看来,大王推行灵武学院甚有远见,但在学院内设立暗系灵武学,必会引来许多修灵者的排斥,神池也会因此对风国生出敌意。”
    唐寅点点头,左双说的这些是事实,他也都了解,不过在他眼中,无论是光明系灵武还是暗系灵武,都是灵武学的一部分,没有必要为了发展一系而去排斥另一系。
    他微微一笑,说道:“本王修的就是暗系灵武,其实暗系灵武和光明系灵武并无本质上的区别,有的只是修灵者自身的不同。本王不仅要允许暗系灵武的存在,而且还要大力推广,至于会引来排斥和敌意,那只不过是愚昧的偏见,本王不会因为这些偏见而影响到自己的决定。”
    左双很难理解唐寅对暗系灵武学的坚持,现在风国虽说一口气吞并宁北八郡,国力大增,但整体局势并不乐观,四国的大军已经在征讨风国的路上,如果再引来神池的敌意导致其参战,对风国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他暗叹口气,反问道:“难道大王就一点也不在乎神池对风国的喜恶吗?”
    “神池?”唐寅仰面大笑,轻蔑地说道:“那里住着的只不过是一群自命不凡的家伙,风国要如何发展,还论不到神池插手过问。”
    左双默然。在他心中中,唐寅轻视神池是一件对他乃至对整个风国都很危险的事,随时可能引来横祸。但他不再开口就此事和唐寅继续争论,他刚投靠风国不久,还未得到唐寅的信任,有些话说了也是白说,再者,如果风国覆灭,宁国或许还有复国的机会。
    见他沉默无语,唐寅脸上带笑,却目露精光地深深看了他一眼。左双打的是什么心思,他心中有数,他可以百分百的肯定,左双对风国灭亡的期盼绝对要大于对风国强大的期盼,想一下子打消他对风国长久以来根深蒂固的敌意,那也是不可能的事。
    唐寅端起酒杯,一口喝干,话锋一转,又问道:“左双将军,本王想听听你对我大风目前的局势有什么见解。”
    左双面色一正,拱手说道:“回禀大王,臣特别向乐将军询问过四国联军的进军情况。目前安、桓两国的四十大军已经接近莫国边境,而且莫王也向四国做出明确表态,愿意借路给四国联军,想来用不了多久安、桓两国的大军就会率先进入莫境,逼近风……我国,不过,两国的进军却十分缓慢,安、桓二国比的不是谁的速度快,而是在比谁的速度慢,明显是不想做头军打头阵,这也间接说明两军的士气并不高,当然,伐风的主力也并非安、桓两国的军队,而是他们后面的川贞六十万联军。但是,川贞有让安桓打头阵一试我国虚实的目的,从这里也能看出,四国联军的内部矛盾重重,并非铁板一块,这点若是妥善利用,必能找到有利于我军的战机。”
    一边听着左双的分析,唐寅也在暗暗点头,他说的这些,和邱真说的几乎一模一样。私下里,唐寅和邱真早就谈论过此事,邱真认为四国联军虽有百万,但相互之间却是勾心斗角,并非真诚合作,军力再强,兵力再众,也不可怕。
    从左双的分析中也能判断出他头脑冷静,眼光独到,能力确有过人之处。
    唐寅微微一笑,又问道:“那以左双将军来看,以我国目前的军力,能不能破四国的百万联军?”
    左双深吸口气,想了一会,说道:“若各军皆能倾尽全力,又作战得当的话,取胜的希望很大。”
    一直以来都视风军为劲敌的左双对风军的战力印象是很深刻的,在他眼中,就近肉搏战而言唯一能与风军一较高下的只有贞国的军队。可贞国位于帝国的最西南,而风国位于最东北,两国相距太遥远,当贞国的大军走到风国的时候,早已成疲惫之师,难与风军抗衡。
    唐寅听左双这么说,忍不住仰面而笑,良久,他才收敛笑容,两眼射出惊人的电光,柔声说道:“这次若四国不能灭我大风,我必率大风的将士灭它四国!”
    左双坐在那里的身子一哆嗦,下意识地抬起头来,又惊又骇地看向唐寅。他以为唐寅和莫国联手灭宁,并吞并宁北八郡,已然是志得意满了,没想到唐寅的野心根本没得到满足,还要进一步的扩张和吞并,而且这一回还把矛头指向了川、贞、安、桓这四大强国。
    看出他的惊讶,唐寅双目眯缝起来,傲然说道:“灭一国算得了什么?充其量只是一方之霸主,平定天下才能算是一代之枭雄!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大,要做就要做到永垂青史。左双将军,我希望你能尽心尽力的助我,与我联手去打造一个庞大又强盛的帝国。”
    左双呆呆地看着唐寅,半晌没回过神来,他不明白唐寅这么说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想废掉昊天帝国,改朝换代,建立风帝国?直到这时候他才发现,唐寅的野心已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在他这么大的野心面前,区区的一个宁国确实不算什么了。
    不知过了多久,左双回神,这时候他也说不出来心里是种什么样的心情,对唐寅的除了排斥和恐惧感外,还多了几分的好奇和期待。
    翌日。
    唐寅参加皇廷的早朝。
    朝堂之上,唐寅向殷谆提出希望他能御驾亲征,去往霸关,鼓舞驻守在霸关将士们的抗敌决心和士气。
    要殷谆亲临战场,他的脑袋摇的象拨浪鼓似的,川、贞、安、桓四国联军有百万之众,在他看来,这么多的军队,一走一过之间就能把霸关踏为平地,自己去霸关,等于是自寻死路,他活的好好的,可不想这么早死。
    殷谆拒绝唐寅的同时,反而还劝道:“爱卿,依朕来看,四国伐风,无非就是为了把朕迎回上京,四国也是一片忠心,朕要不要……”
    他话还未说完,唐寅便直接打断道:“不要!难道陛下忘了当初是为何逃离上京的吗?四国口口声声说迎陛下回上京,无非是为了取而代之,陛下若是回去,必遭杀身之祸!”
    殷谆在风国生活的并不舒服,处处受到唐寅的压制,他不象是唐寅的天子,反倒是唐寅更象他的天子,这一点让殷谆对唐寅越来越排斥,甚至想要逃离他。
    听唐寅这么说,再回想自己当初受川贞联军追杀时的惨状,殷谆暗叹口气,随之也打消了回上京的想法。
    他琢磨了一会,心中一动,又说道:“爱卿,朕在盐城住在你的王宫里,多有不便,而且于心难安,现在你已打下良州,那里的王宫又还处于闲置,朕打算去往良州居住一段时间,不知爱卿意下如何?”
    呦?远离风都盐城,去往良州,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众大臣们皆是眼睛一亮,纷纷把目光投到唐寅身上。
    大臣们倾向唐寅,其实只不过是无奈之举,现在他们生活在人家的地盘上,处处受唐寅的挟制,根本不敢得罪他,虽然现在良州也是风国的地盘,但毕竟远离唐寅,若是能去良州,压力将会大减,他们也能生活的更自由自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