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52节

      因此最终三人商议决定,由洪承畴和勒克德浑两人一起南下江西,主持招降郑芝龙,以及进攻福建、广东的战事,而多铎留守南京,并遥控指挥征剿湖北的战事,同时也兼顾防范商家军的进攻。
    其实洪承畴已经对征剿湖北做出一个详细的计划,这次进攻湖北,将以贝子尚善为前线总指挥,出动蓝拜、阿哈尼堪,石廷柱、马光辉、李思忠、刘良佐、刘泽清等满汉诸将,共计出动人马近六万余人,以压倒性的优势兵力,一举清剿湖北地区的商家军。
    任务分派之后,三人立刻分头行动,洪承畴和勒克德浑带领佟图赖、金声桓两将从南京出发南下,进驻江西。而多铎在南京调兵遣将,准备向湖北发动进攻。
    就在众人正要进动的时候,北京传来了多尔衮的诏令,命令清廷所占之地各处文武军民尽令剃发,傥有不从,以军法从事。也就著名的剃发令。
    其实清廷强迫剃发,并非入关后才施行。早在努尔哈赤、皇太极时代,就曾多次下令,命清廷统治范围内的汉族人剃发梳辫,改习满族服饰,目地当然是为了保持满族的民族独立性,不被汉族同化。
    在清军刚入关时,多尔衮也曾下令沿途各州县官民均剃头留辫,改习满族服饰。但进入北京以后,遭到汉族居民的强烈反对,除了少数无耻之徒剃发邀宠以外,不少官员都观望不出,甚至为避免剃发而南逃。就连引清军入关的吴三桂也多次劝说多尔衮,不要强行推令剃发。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多尔衮也自知清廷统治还不稳固,推进剃发令确定操之过急,于是也很快就收回成命。顺治元年五月二十日谕旨中说:天下臣民照旧束发,悉从其便。
    在清军入关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明朝旧官投降了清廷之后,仍旧身穿明服,冠裳不改。因此在朝会的时侯,文武官员们也形成了满汉分明,截然不同的两种样子。
    但清廷只是暂缓剃发,只是一个权宜之计,而不是彻底取消剃发令,一但清廷在关内的统治稳定下来之后,早晚都会重新强令剃发的。只不过是等侍一个合适的时机而己。
    而清廷重新下令剃发的始作俑者叫孙之獬。他本是明朝天启年间进士,早年投靠魏忠贤,得以上位,出任翰林院侍讲。在崇祯初年,魏忠贤倒台之后,朝廷下令销毁魏忠贤主编《三朝要典》时,他抱《要典》哭告太庙,为世人所不齿,结果被明朝罢免,一直郁郁不得志。
    清军入关之后,孙之獬立刻俯首乞降,并且自己带头与家人奴仆一起剃头留了辫子,而清廷为收揽人心,接纳并让他出任礼部侍郎兼翰林院侍讲学士。
    清军攻破了南京之后,多尔衮为了速度招抚平定南方,曾下令在京文武官员可以自荐报名,出任南方各省的招抚工作。虽然这时商毅依然驻守在浙江,抵抗清军,而且南方又有数王被拥之起来。但从表面形式上看,清廷的威势几乎己经席卷了全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力量。因此一些热衷功名的无耻之徒也都觉得有机可呈,于是自告奋勇,要求出使。希望可以凭借清朝兵威,谋取富贵。
    而孙之獬自然也不甘心落入人后,而且还别出心裁的上了一表,称自己:“占卜了一课,得辞云:‘时乘六龙为帝使东,宣达诏命无所不通。’今皇上龙飞正时乘也,若臣得奉命则为帝使矣。无所不通则成功矣。一生勋业留俟今日,臣不敢违天自逸,以取谴戾。”
    同时为了表示自己对清廷的忠心,并博取多尔衮的好感,在第二天上朝时,孙之獬不但剃了发,留了辫,还改穿了满族官吏的服装。
    结果在朝堂站班时,孙之獬首先想站到满族大臣的行列。但满族大臣都自谓高人一等,自然不屑与孙之獬同班,于是将他推挤出去。而孙之獬想回到汉族大臣班列时,汉臣们又恨他过于逢迎求宠,也不让他入班。结果让孙之獬夹在中间进退不得,狼狈万状。还被多尔衮申䜣了一顿。
    谁知孙之獬在羞恼之下,第二天又上书朝廷,称:“陛下平定中原,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之从陛下也!”
    而在几天之后,多尔衮代表清廷正式发下了剃发令,并传谕各地:自今布告之后,京城内外限旬日,直隶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尽令剃发。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若规避惜发,巧辞争辩,决不轻贷。
    同时清廷又下,加封孙之獬为兵部尚书,并奉旨招抚山东各地。
    第四卷 纵横篇 第六十三章 剃发令(下)
    多尔衮重新下达剃发令,当然并不仅仅是因为孙之獬的这一份上书,而是有很深刻的用意。其实这时清廷入主北京己有三个年头,尽管南方依然战乱纷纷,但北方基本己经平定下来,因此清廷至少也站稳了半壁江山,最差也和当年的金国一样,进行南北分治。在这种情况下,满族大臣之中,也有人开始议论剃发的事情。
    早在清军入关之前,满人大学士希福已在盛京向朝廷进献了满文写的辽、金、元三朝史料,想使清廷吸收这些统治过中国的异族历史经验。
    这个时代的人当然不可能从历史规律中,找到封建专制王朝兴替的真正客观原因,因此只能从其中得到最主要的警示是:由于汉化使这些统治过中国的异族尚失自已的民族性,特别辽、金两朝,正是由于汉化,最终导致了契丹、女真族由开国的尚武好战精神,变得消沉懦弱,而最终亡国。想改变这种结果,只有一个办法,就是防止满族汉化。
    在如何防止满族汉化这一点上,清廷的选择是将汉族全盘满化,而剃发梳辨,改满族服饰,也就成为努尔哈赤、皇太极等清廷先帝为清廷制定的国策。
    而多尔衮还有另一层想法,先前为了自己的谋位大计,搞出的一个祥瑞的把戏,因为吴、耿、尚三名降将的事情被白白浪废掉了,现在洪承畴南下之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不仅安抚住了三将,把南方的局面稳定了下来,而且还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使局势朝着清廷有利的方向发展。因此多尔衮的心里又活动起来,看来该为谋位再做一些打算了。
    但祥瑞的把戏搞过一次,再弄也就不新鲜了,因此也要换个办法。而就在这时,正好孙之獬上了这份请剃发令佑上疏,多尔衮也正中下怀。因为多尔衮十分清楚,自己想要谋位登甚,搞几个什么祥瑞是不够的,就算真弄出几只白鹿来,最多就是当个稀奇看两天,而最关建的是要取得满族各旗贵族大臣的支持。以前多尔衮下令圈地,就是给满族各旗贵族大臣带来实惠的利益,而下令剃发,则是满足满族贵族做为征服者的心理优越感,这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
    尽管满洲贵族作为占领者的优越感极强,而且亨有很大的优待权利,一般普通的旗人都敢在街上任意拦住汉人高官的轿子。对汉族百姓更是可以随意打骂,对汉人的田宅土地、东西也可以随意抢夺。但在文化上,满族却是远远不及汉族。而这也是汉族官员唯一一点可以自持的地方。
    由其是在朝堂上争论起来,汉族官员往往可以引经据典,滔滔不绝,说得满州大臣无言以对,由其对那些己经剃发梳辫的汉族官员,往往冷嘲热讽,就连骂人都不带一个脏字。而且还都故意峨冠博带,以显得自己清高不俗。
    因此大部份满洲贵族其实并不理解剃发令的政治意义,但都觉待如果让这些汉族官员全部都剃发梳辫,换上满族的服装,则可以狠狠的打击他们的这种文化优越感,于是也对多尔衮的这一命令纷纷拍双手叫好。结果也使多尔衮大得人心,支持率急涨。
    诏令下到南京之后,多铎和勒克德浑到是没说什么,相反都觉得这一命令下得非常好,只有洪承畴暗自苦笑。
    洪承畴是在崇祯十五年(1642年)就己降清了,现在早己剃发梳瓣,而且他也知道清廷早晚都是要推行剃发令的,但现在就推行,并不是最好的时机。因为尽管清廷己经攻占了南京,浙江依然还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明朝在南方的抵抗力量依然十分强劲。
    因此现在就应该尽力分化南方的各种反清力晕,招抚南方不坚定的抵抗势力,争取能够孤立浙江,在这种情况下强行推令剃发,只会遭到南方的强烈抵抗。
    洪承畴本来也是通辻过科举出身的人,又在明朝为官多年,深知汉族人的思想。对于以家族宗法儒学为源的汉族人来说,朝代兴迭那怕是被异族所代替,可以视为天道循环,毕竟异族入主中国也不是第一回了,但要以衣冠相貌上强迫施行改变,把几千年的汉儒发式强行改成剃发梳辫,是任何人都难以接受的。
    在中国历史上,入主过中土的异族并不算少,还没有那一个异族,想从根本上改变汉族人的风俗习惯。那怕是当年横扫亚欧的蒙古人,统治了中国近百年、也从未下令要汉人改变装束。
    因此剃发令的颁布,势必会把一些持观望或犹豫态度的汉人推向清廷的对立面,也大大增加了清廷统一天下的难度和时间。如果现在南方己经没有能与清廷抗衡的势力,影响或许还会小一些,但现在清军并没有战胜商家军的把握。而商毅也绝不会放过这样一个煽动南方全力抵抗清廷的机会。
    不过虽然是这样想,但洪承畴却并没有提出反对意见,因为洪承畴久历官场,又在关外住了数年,对清廷上下都看得十分透澈,包括对多尔衮的脾气禀性也十分了解,当然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坚持己见,那怕是当面拂了多尔衮的意见也不用怕,比如当初坚绝反对南征,而这一次又坚持打持久战,都属于这一类型。而有些事情,尽管明知是错,但也是绝对不能反对的,比如这次的剃发令。因为前者属于业务范围,就算是当时触怒了多尔衮,被罢官免职,也有机会东山再起,而后者则属于路线问题,如果站错了队,那可就是万劫不复了。
    这方面也包括多尔衮的谋位大计,洪承畴这几年冷眼旁观,也看得十分清楚,但他却从来没有主动向多尔衮示好过,这一趟水实在太深了,不是自己所有能够参与得丂的。因此这几年来,洪承畴为清廷所做的事情,全都是从尽人臣之责出发,无论是谁上台,自己都无可挑剔,而同样无论谁下台,也不会轻易动摇自已的位置。
    因此洪承畴也立刻表示了自己对剃发令的支持,不过他也向多铎表示,自己马上就要赶赴江西,因此在南京地区推行剃发令的事务,就请多铎来主管,同时洪承畴又下令,自己准备带去江西的汉军,三天之内,必须立刻完成剃发,然后再起兵出发。
    对洪承畴提出的这一点要求,多铎也觉得十分合理,他毕竟还年轻,当然没有想到,洪承畴其实是把一个烫手山芋塞到了自己的手里,因此也立刻就同意了下来。
    就这样在三天之后,洪承畴和勒克徳浑从南京出发,赶奔江西,而多铎在南京一面下令各路人马向湖北发动进攻,一面也强令南京附近的汉族居民统统剃发。
    ————————————
    这时在杭州的商毅早就从北京的情报人员那里知道了清廷要正式颁布剃发令的清息,也不由觉得十分好笑,自己还以为在本时空里,清廷不会颁布剃发令了,谁知仅仅只是晚了近一年的时间。
    不过清廷颁布剃发令,对自己是绝对有利的,因为在另一时空里,就是在清廷颁布剃发令之后,在整个南方轩起了一股反清的高潮,许多己经归降清廷的地方都纷纷降而复反,而一些持观望或有意降清的势力,也都因为不愿剃发,而改变了初衷,只可惜当时的南明各方势力的表现太差,才没有抓住这个好机会。可以说清廷本来是有希望在三到五年的时间内就统一全国,结果由于剃发令的颁布,一直推迟了二十年。
    因此如果自己能够好可以利用这一点,大力宣传,挑起整个南方对清廷的不满情绪,也轩起一股反清、抗清的高潮来,对于渡过目前这段最艰难的时间,是大有益处的。不过商毅首先下令,在南京和北方的情报人员都要顺从清廷的剃发令,不能因小失大。
    在六月十日,《杭州时报》就首先报导了清廷颁布剃发令的消息,而在六月十二日,南京也由洪承畴和多铎两人的名议下令,南方各地军民官员剃发梳辫,不得违抗。
    这一下子果然激起了整个南方强烈的不满情绪,大顺军的余部在进攻荆州失败以后,一度也有降清的打算,但因为剃发令而终止,有一些还幻想与清廷议和的势力也没人敢再提议和。
    而在浙江省内,更是群情激怒,一些东林、复社、几社的残余人员,和一些退隐在浙江的明朝官负,本来对啇毅还不怎么待见,但也被清廷颁布的剃发令所激怒,使不少人改变了初衷,决定投靠到商毅旗下,和清廷抗争到底,其中不乏历史知名的人物,如江阴县的典史阎应元、陈明遇、武举人王公略、嘉定县乡绅侯峒曾、进士黄淳耀、吴江人吴日生等人。也使整个浙江的力量终于全部团结在商毅的周围,同时抵抗清军。
    商毅也十分高兴,看来自己真该好好感谢清廷才对。
    第四卷 纵横篇 第六十四章 三征湖北(一)
    就在商毅抓住机会,在杭州大力宣传清廷恶行的同时,清廷对啇家军的湖北根据地,发动的第三征剿战争,也开始进行了。
    这时啇家军的湖北根据地的地区尽管还是只占据着黄安、麻城、罗田这三个县城,但实际的控制面积,己经大大增加了,可以说现在整个黄州府除了几个县城和州城还在清军的控制之中以外,在县城之外的几乎所有村庄乡镇的地方,几乎全都投靠了商家军。而且还向黄州府以外的地区进一步扩张,向西一直到达徳安府境内的白泉河边,向东到达庐州府的天柱山一带地区,而向北也翻过大别山,到达汝宁府的商城附近。而在黄州府境内清军的官员只敢躲在城里,根本就不敢走出府州县城一步。
    尽管洪承畴到达南京之后,派贝子尚善到黄州坐镇,为清军下一步征剿商家军做一些准备工作,但尚善到了黄州以后,也曾两次派兵出击,想控制住黄州城周边的地区,但清军每一次出击,都找不到商家军的影子,但等他们在城外转了一圈,转回城中的时候,商家军就会不知从什么地方钻出来,追在清军背后攻击,等清军转过身来还击时,却又都跑掉。而清军再追击时,不是又不见踪影,就是在某个地方伏击清军。而到了后来,外出巡视的清军也只敢在黄州城十里以内的范围内活动,再远的地方,也都不敢去了。
    因此尚善吃了几次亏之后,只好守在黄州城里,也不敢轻易出击,但又派出大量探子,深入商家军的控制区里去打探消息,但也是十有八九回不来,根据少数侥幸逃回来探子说,在商家军的控制区内,百姓对商家军十分拥立,而且是全民动员,一但发现行迹可疑的人,就会立刻上报乡村的民团,然后进行抓捕察问。因此清军的探子很难在商家军的控制区内进行活动,也打探不出太多的消息来。
    尚善这才明白,盘据在湖北地区的商家军确实是不好对付,因此只好把这些消息都向南京上报,同时也严守黄州城,等待着南京发来大军进剿商家军。
    到了六月,南京终于要对湖北用兵了,各路人马也都陆续进入了湖北、安徽等地区,尚善在黄州城里也擦拳磨掌,准备战斗。
    这一次清军的兵力充足,因此对啇家军的湖北根据地进攻才采取三路出兵,由蓝拜和刘良佐为西路,兵力一万八千人,从徳安府出兵,进入黄安;由阿哈尼堪和刘泽清为东路,兵力两万人,从东边的黄梅、广济出击,进攻罗田县,两翼齐飞,以分进合围之势,向麻城县靠陇。
    而中路由尚善亲自为主将,率领马光辉、李思忠进逼麻城县,兵力两万,为两翼的进攻牵制商家军的主力。由石廷柱带领七千人马驻守黄州,并为三路人马的总接应。
    因为按洪承畴和多铎的想法,麻城县是商家军在湖北的治所之地,因此商家军的主力一定驻守在麻城一带。而以洪承畴对商毅用兵之道的研究,商家军惯用分割包围、逐个击破的战术,在这情况下,商家军一定会集中兵力,只救援其中一路,以救先击破清军的一路,不过一但商家军救援东西两路,清军也就可以立刻找到商家军的主力,然后集中兵力,围歼商家军的主力人马,然后再深入进行清剿。
    在三路的兵力都集结完毕之后,也就都各自开始向各自的目标进军,而在沿路所过之处,田园、房屋全都烧毁,所遇百姓一率处死,不留活口,也不给任何给商家军通风报信的机会。同时也是为了震慑黄州府以及周边地区的百姓,投靠啇家军的下场。
    与此同时在杭州的商毅也知道了清军对湖北战区的进攻计划,因为这时在浙江地区暂时没有向清军发动进攻的能力,因此商毅下令驻守扬州的罗远斌,立刻向庐州府发动进攻,以配合湖北战区的作战。如果能够攻下庐州,打通和湖北战区的陆地连通当然是好,就算攻不下庐州,也能吸引一部份清军的兵力,减轻湖北战区的压力。
    这时第二军己有四个师,三个旅,总兵力约为六万三千人左右,在滁州和和州各驻守了一个旅。再接到了商毅的命令之后,罗远斌也从扬州出兵,派出两个师的兵力进攻合肥,派出一个师,加上驻守和州的一个旅,进攻无为州,分别从剿湖两岸南北两岸出击,攻入庐州府境内。
    驻守合肥的是泰什哈,得知商家军出兵进攻庐州之后,一面聚集人马守城,一面派人向驻守凤阳府的谭泰救朮。谭泰也不敢怠慢,赶忙调动兵力,増援庐州府。但等援军赶到合肥之后,商家军的南路军己经攻下了无为州,因此清军只能退守到庐江驻守。
    而现在商家军在湖北的根据内,拥有的人口己经达到十五万人左右,兵力也有了进一步的扩大,又新编制了二个团,使正式兵力达到了一万七千余人。并从九师的二十团,二十二团中,各抽调一个营,补充到二个新团里面,希望靠老兵的传帮带作用,使二个新团尽快形成战斗力,同时还有民兵近四千人。现在商家军在湖北的兵力分布是,在黄安和罗田各驻守一个新团,九师的三个团都驻守在麻城县附近。
    李定国、李岩、李牟等人得知这一次清军出动了六七万大军对自己进行征剿,敌我兵力相差三四倍之多,因此不可正面力敌,仍采取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以少部兵力采用偷袭、伏击等战术,迟滞敌人前进,必要的时候,黄安、麻城、罗田三县都可以适当放弃,而主力则集中起来,寻找战机适时转入反攻,逐个歼敌,再次击败清军对湖北根据地的进围剿。
    这时从杭州也发来了清廷颁布剃发令的消息,李岩和李定国等人也抓住这个时机,对全军进行动员工作,大力宣传清军在进攻南方时所犯下的恶行,并且提出了“头可断,发决不可剃也”的口号,同时针对清军的三光政策,将百姓尽量向根据地内部转移,甚致是躲进大别山里去。
    经过了一番动员之后,无论是老兵、新兵还是民兵,以及普通百姓,对清军的暴行都是义愤填膺,因此也都决心一定要再次打败清军。
    见全军的士气高涨,李定国、李岩、李牟等人,并且最终商议决定,从第二十团中抽出两个营的兵力,各汇同两个新营,分别在黄安、罗田两县驻守,二十团剩下的两个营,加上另外二个新营,驻守麻城县,由李岩和二十团的团长李本深指挥驻守。
    而十四团和二十二团加上剩下的二个新营用计约八千五百多的兵力集中起来,由李定国亲自率领,准备先打破清军的东路军,因为在清军的东路,第二军正在向庐州府发动进攻,因此先打破清军的东路军,可以先折其一翼,然后可以再选择是攻击其他两路的人马,或是继续向东,配合第二军作战,打通和第二军的联系。
    但这一次出击要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关建就在于必须隐藏行踪,不让清军察觉到商家军主力的行踪,使主力部队神不知鬼不觉的绕到东路,打清军一个措手不及。这样才能够实现逐个击破的目标。因此在行军路线的选择上,一定要做到精心计划。
    最后李定国提出了一个行军路线,主力部队翻过大别山,从大别山北面绕道向东行军,到达多云山、英山一带之后,再绕回到黄州府境内,在浠水和蕲水之间寻找歼灭清军东路军的战机。虽然这个行军路绕得远了一点,会多花五到六天的时间,但好外是不仅主力部队的行踪可以绝对保密,而且还能绕到清军东路军的背后发动袭击,绝对可以打清军一个措手不及。
    其他人又商议了一番,也都觉得李定国的这个行军路线可行,因为以目前商家军的战斗力,迟滞清军前进,争取三到五天的时间,是绝对做得到的。于是决定之后,就在当天下午,李定国也立刻领军出发了。
    虽然走的都是山路,但商家军的士兵都是经过了严格的训练,就是新兵也都是农民出身,走惯了山路,而且经过了前期的动员工作之后,这时全军都攒足了一口气,想和清军大战一场,因此经过了五天的急行军,连续两次翻跃了大别山之后,李定国带领着商家军的主力人马终于到达了庐州府和黄州交界的英山县附近。在大浮山的一个山谷里驻扎下来。
    而李定国一面下令,让士兵们就地休息,尽快恢复疲劳,准备迎接战斗,一面等侍着侦察兵的消息。而就在当天下午,侦察兵也回来报告,发现了清军的行踪。
    第四卷 纵横篇 第六十五章 三征湖北(二)
    这时清军东路军的人马,己经全面在稀水、蕲水流域内展开。
    清军的东路军是在六月十八日开始,阿哈尼堪和刘泽清分别从黄梅、广济两个县出兵,由阿哈尼堪亲自率领八千人马为中路,向罗田方向推进,左路是鄂硕率领的五千人马,右路是刘泽清率领七千人马,三路人马相距约有二三十里,呈一个箭头形状,向南向北,向商家军的控制区内推进。
    本来刘泽清在降清时,部下有三万多人马,在吴三桂的部下听用,基本还保持着自己的部队。但在吴三桂率军西进时,却把他留在南京。在洪承畴整顿军队的时候,刘泽清所统领的军队也被锐减为一万五千人,而在进攻湖北分兵之后,虽然阿哈尼堪手下只有五千人马,但因为是满人,当仁不让的成为整个东路的主将,并且还从刘泽清部一下子抽走了八千人马。不过刘泽清现在也是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虽然心里不愿意,但却连半个不字都不敢说,只能暗气暗憋着。
    在清军出兵己经有五天的时间了,尽管沿路都遭到商家军的袭击,推进的速度十分缓慢,每天的行军不超过三十里,但这时也己经逼近到罗田县附近,左路的鄂硕己经到渡过了浠水,到达松山,离罗田己不足二十里,而阿哈尼堪的中路军也到达罗田县正东的石桥铺,也靠近了浠水,正准备渡过浠水,和鄂硕部对罗田县形成夹攻之势,而刘泽清部的进度稍慢一些,还在蕲水附近的檀林地区逗留。
    而这时李定国率领着人马,在英山县以北的山区中潜伏,正好是在阿哈尼堪的背后,打听清楚了清军的动向之后,立刻率军从山区中杀出,向阿哈尼堪部发动了进攻。
    其实清军在推进的过程中,一直都在留意商家军的袭击,因为一直到现在,各路清军都还没有遇到商家军的主力阻击,也没有发现啇家军有大军调动的迹像,因此每一路都相信,商家军的主力一定躲在某一个地方,等待着出击的时机。当然谁都不愿意首先遇到商家军的主力部人。
    所以阿哈尼堪在进军的时候,也一直都在注意着商家军的动静,以防中了埋伏。但阿哈尼堪的注意力一直都放在西北方,根本就没有想到,这时李定国己经绕到了自己的背后。
    因此清军也毫无防范,一直到商家军杀到离清军只有五六里的地方时才被清军发现,但这时什么都己经晚了,阿哈尼堪只好一面下令回身迎战,一面向鄂硕和刘泽清两部求救,只希望现在还来得及。但五六里的距离,几乎十几分钟就到,还没等清军重新列好阵式,商家军就己经举着上好了刺刀的步枪,冲杀了上来。
    这时商家军和清军的兵力相差无几,但商家军是全军的精锐人马,而清军有一大半都是南征以后才收降的汉军,相差甚远,再加上现在商家军蓄势己久,士气高涨;而清军却是仓促应战,双方的心气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上,因此尽管商家军是主动进攻,选择白刃作战,但依然勇不可挡,各种武器远近齐用,清军被打得节节败退。
    虽然阿哈尼堪指挥着清军奋力迎战,希望能够坚持到援军赶来,但双方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因此战斗进行了不到一个时辰,清军就己经招架不住了,汉军首先开始败逃,而败阵的情绪也很快就蔓延到全军,阿哈尼堪见势不妙,也只能下令撤退。
    不过尽管是不敌商家军,但阿合尼堪仍然不甘心失败,依然希望能够和鄂硕部汇合,然后合力来迎战商家军,因此指挥着清军沿着浠水岸边,向南撤退,因为鄂硕部就在浠水对岸,如果他们能够极赶到,渡过浠水,可以从啇家军的背后发动进攻,给商家军来一个前后夹击,还有望反败为胜。好在是他部下还有三千满汉旗军,因此还能且战且退,免强维持着全军不遗败。
    而李定国见清军虽逃不乱,也不过份紧追,等清军都败退了之后,也主动脱离了战场,向北方撤退。
    等到一个多时辰以后,鄂颉部渡过了浠水,赶到了战场以后,商家军早己不见了踪影,而清军这一仗共计损头了一千八百多人,另有五百多人受伤。
    尽管这一战打败了,但清军却成功的找到了商家军的主力部队的位置,而且现在看来,商家军的主力部队在浠水东岸,位于整个战场的东端,十分偏离三县一带的核心地区,虽然不知道商家军的主力部队是怎样转移到这里,但发现主力部队的行琮,正是清军等待己久的好机会。因此阿合尼堪一面下令,就在浠水也驻守,不让商家军再渡过浠水,回到中心地区去。并且下令刘泽清部,立刻向自己靠陇过来,同时又急忙派人快马飞报尚善,请救支援。
    这时中路的尚善己推进到距离麻城只有十五里的地方,遭到了留守麻城的商家军顽强的阻击,暂时无法再前进,接到了阿合尼堪的急报之后,尚善也想过,现在可以趁着商家军的主力不在的时候,先夺下三个县城,但很快尚善就放弃了这个想法,因为商家军善用火器,利于守城。尽管主力尽出,但三个县城未必能够顺利的攻下来,而商家军的主力在外面,对清军始终是一个巨大的危胁,就算是夺下了三个县城,也难以守住,而且还会造成清军的兵力分散,商家军可是非常善于逐个击破的。
    因此尚善也做出决定,招集其他各人马,立刻都赶到浠水边汇合,准备集中兵力在浠水和蕲水之间,围歼商家军的主力部队。等把商家军的主力打散了,再攻三个县城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就在清军紧急调兵遣将的时候,商家军己经移师到了蕲水河边,对刘泽清部发动了进攻。
    这时刘泽清刚刚收到了阿哈尼堪的命令,他当然不敢怠慢,立刻率军向西,赶到浠水边去和阿哈尼堪汇合,但人马行走到田桥的时候,遭到了商家军的伏击。只听大道两侧炮火齐鸣,喊杀声振天,无数的商家军从两侧的丛林中向清军杀奔了过来。
    刘泽清可没有本事指挥着部队且战且退,当然就算是刘泽清有这个心,但他手下的士卒们也不给力。因为刘泽清的部下都是过去的明军,本身的素质就很差,虽然经过了整编,但本质还是没有变,加上这一路又没有清军监督,因此一见中了伏击,而且对手又是商家军,那里还敢应战,也不等刘泽清下令,立刻就四散逃跑了。而刘泽清也十分机灵,一看士兵逃跑,自己也马上逃跑了。
    结果这一战清军被杀得大败,逃走的人马不足三千,幸好是刘泽清跑得快,才侥幸捡了一条命。而败战之后,他也不敢直接向西去和阿哈尼堪合兵,而是先向北走,逃到了英山县暂时驻扎。
    而商家军迂回到东线之后,两战两胜,迁灭了六千多清军,而自身的伤亡还不足三百,不过现在清军的实力依然还十分强大,因此局势仍然不容乐观。李定国也暂时驻军在蔪水边的大同镇,和众将一起商议下一步的计划。
    就在这时,李定国连续收到了两份消息,一好一坏,好消息是从杭州发来,原来商毅己经命第二军抽调一个旅的兵力,增援湖北战区,并且以后就驻留湖北,由李定国指挥。这个消息确实让众人兴奋不己,因为现在湖北战区的兵力非常缺乏,这一个旅来到湖北,虽然并不能使啇家军取得优势,但可以解决相当一部份兵力不足的困难。另外这也是一支奇兵,如果运用得好,在这一战中,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坏消息是从麻城发来的,清军的各路人马现在正在都向东线移动,显然是打算在东线集中兵力,围歼商家军的主力部队,稍有不慎,也许主力部队就有全军覆没的危殓,胜负成败,也许就在一瞬之间。因此李岩再三提醒李定国,一定要万分小心。实在不行,还是从原路再迂回到麻城县来,聚集之后再作计议。反正这次迂回作战,也取得了不小的战果。
    不过李定国也知道,就这么回到麻城肯定是下策,因为这样一来,虽然这次迂回作战取得了两次胜利,但对整个战局影响并不大,既然清军的各路人马都向东线偏移过来,完全可以在这里寻找新的战机,再打几个胜仗,一举扭转湖北的局面。
    于是李定国也根据这两个消息,制定了一个大胆的作战计划。众将听了李定国的这个计划之后,也都觉得尽管这个计划冒险了一点,但也有很大的成功机会,而且一但成功,就可以一举击败清军对湖北根据地的进攻,因此也值得一试。毕竟打仗本身就是一件冒险的事情。
    第四卷 纵横篇 第六十六章 三征湖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