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73章

      “你把外裙也脱给我,披上这衣服,去最近的衙门寻发放赈灾粮食的人,他们是锦衣卫,让他们调兵过来。有那件衣服作证,他们会信你的。至于我,不用担心,我能够周旋到你过来。”
    如果不行,反正他也不怕死。
    作者有话说:
    虾蟆这事,参考自:
    先人门士汤义仍(显祖),论政府而及给事胡似山(汝宁)曰:“除参论饶伸之外,不过一虾蟆给事而已。“饶号豫章,为比部郎,曾抗疏诋太仓,而胡以言官纠之。会亢旱祷雨禁屠宰,胡上章请禁捕鼃,可以感召上苍,故汤有此语。余后叩汤曰:“公疏固佳,其如此言谑近于虐。“汤笑曰:“吾亦欲为此君图不朽,与南宋鹅鸭谏议属对亲切耳。“三君俱江西人,而胡与饶更同郡。
    ——《万历野获编》
    【翻译:明朝一次大旱时,朝廷要抗旱,祈雨禁屠宰,这时候,有个叫胡似山的给事中,提出来的抗旱建议是:应该禁止捕鼃,就是虾蟆。人送外号“蛤蟆给事”。】
    *
    赈灾流程参考清朝。
    先令乡保查开被灾户口草册,有产有艺、极贫次贫、户首何人、男女大小几口,俱行注明,总以一家为一户,不许以父子祖孙分报、重报。然后印委及同城佐杂各官轻骑减从,带同乡保,分路查点。仍将某月日查某村庄先行示期,以免灾民外出。逐户按册挨查极贫次贫、大口小口,如有未符,即于册内核正,无滥无遗,全在此时着实。有牛、有畜、有仓庾、有生业,暗记册内。日内有混行告赈者,可以查明驳饬。再有先经外出存有空房者,查其姓名丁口另行登记。日后闻赈归来,查册补赈。查毕之后,或给门单实贴门首,或于墙上灰书.姓名口数,以防遗漏重复影射之弊。仍将各庄被灾分数、极贫次贫大小男女名数汇造简明册,申送上司查阅。
    ——《荒政琐言》
    *
    首先,是有秩序讲礼仪的赈灾。一般来说,就赈灾主体而言的救助模式有二:一是政府救助。根据实施的时间,有灾前预先设立救助、灾害发生同时赈济和灾后赈济。有的灾害如具有持续性的旱灾、蝗灾,赈济时可能灾害还在持续;水灾以其突发性则往往灾后施加。如能够较为直接解救饥民生命的赈粥,即可分为正赈前、正赈中、正赈后三种。“正赈”是凡遇水旱不分对象地概赈(急赈、普赈);而当灾害刚刚发生时,未等勘灾报灾完毕就要紧急救济,为正赈前的赈粥;正赈之后又持续较长时期的,为正赈后赈粥
    ——《明清灾害叙事、御灾策略及民间信仰》
    *
    闻即行抚防先给饥民一月粮,以免待哺,廼察被灾之轻重,及民之极贫者,与其次贫者。除抚防一月外,被灾六分者,极贫予一月粮,被灾七分八分者,极贫予两月粮,次贫一月。被灾九分者,极贫予三月粮,次贫两月。被灾十分者,极贫予四月粮,次贫三月。每戸计口,日授米五合,幼弱半之。如米谷不足,则依时价以银代给,州县官亲为省视。极贫之外,凡乏食者,皆作次贫,毋许遗漏。
    ——《钦定大清会典》
    *
    赈票:
    再经过“审户”即查明应赈济的人口状况,勘灾结果便直接作为赈灾时发放“赈票”的依据。而发赈,则是灾民按照所持赈票来领取赈灾物资,而除了官员亲临现场,朝廷还规定赈灾物品数、户口、姓名、日期等均必须及时刊布,防止赈济物资被贪墨。
    ——《明清灾害叙事、御灾策略及民间信仰》
    *
    第76章 去你祖宗的吉兆!
    你不怕,我们怕啊!!!
    在暗处的锦衣卫直接化身世界名画——《呐喊》。
    事情是怎么发展到这个地步的呢?
    大概是,他们是暗卫,又不是妖魔鬼怪,能够直接隐身。他们通常有障碍物就借障碍物掩体,没障碍物就假装路人路过。
    但是,这绝不包括小白泽想要去茅房的时候。
    总不能若无其事走过去,在旁边扒裤子一起放水,顺便打招呼:“嘿,兄弟,你也在这里如厕啊!”
    那不叫暗中保护,那叫变态!
    总而言之,他们不想成为变态,更不想变成被小白泽广而告之,整个京师都知道的变态。
    锦衣卫们寻常时是吊在不远不近的地方保护着许烟杪,火铳随时准备发射子弹——在许烟杪遇到那女人的时候,不远处的锦衣卫,早就拿火铳对准女人,一有问题,就立刻开枪。
    然后,他们就看到双方似乎聊了几句之后,许烟杪就开始脱衣服。
    锦衣卫们:“!!!”
    野合???
    许郎也到这个年纪了吗?我们需不需要背过身去,可万一那女子趁着二人地上翻滚之迹,一刀割了许烟杪喉咙怎么办?
    正纠结着,就看到他们互换了衣服。
    再然后,女子掏出胭脂粗粗给许烟杪上了个妆……别说,许郎穿了女子的衣裳,又涂抹胭脂水粉,还真雌雄莫辨起来。
    纤长的睫毛,黑白分明的眼睛,白净的面容上润一层胭脂底色,艳得十分漂亮。
    他没穿过女式衣裳,三下五除二穿得十分豪放,还提高下裳,拿在手上抖了抖,嘟囔着:“这东西快拖到地上了,走起来真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