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1章

      “文若如今不是在袁公帐下?为何如今却出现在洛阳?”
    “董卓废帝,新帝被劫,袁公有心召各路诸侯齐来商议伐董大计,我不过普通文士,身先士卒来此查探情况,恰遇赵壮士,得知他乃是奉孝护卫,方才得知奉孝此刻便在洛阳。”
    郭嘉沉吟一声,满脸伤怀的看向荀彧:“母亲病逝,我与夫人守孝三年,再下山却看见满目疮痍,太平道在颍川肆掠,夫人胆小,我便携夫人欲投奔于你,中途到洛阳补给,才发觉洛阳如今形势也相当恶劣。”
    荀彧被郭嘉的语气勾出几分伤感。
    他往后仰了仰身子,仰天长叹一声:“虽恨董卓手段可恶,却更恨宦官弄权。”
    说着,满脸愤怒的狠狠的捶了下案几:“若不是这些宦官弄权,大汉江山何至于此。”
    “莫恼。”郭嘉连忙安抚。
    执壶为他倒茶:“文若,袁公性情如何?”
    荀彧闻言眼睛一亮,满脸希冀的看向郭嘉:“奉孝可是决定出山?”
    郭嘉唇角微扬的看着荀彧,那双眼睛带着几分莫测。
    “文若,你还不曾告诉我袁公性情如何?”
    提到这个,荀彧的表情瞬间又变得沉郁了起来,好半晌,才缓缓开口:“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
    【??作者有话说】
    奉孝:文若,我跟你说吼,我老婆超美哒!
    奉孝:文若,我跟你说吼,我老婆医术炒鸡棒棒哒!
    奉孝:文若,我跟你说吼,我老婆不仅人美心善,还有一双识人的慧眼!
    奉孝:文若,我跟你说吼,我超爱我老婆哒,你不许说我老婆坏话!不然我小拳拳捶你胸口!
    文若面色僵硬:mdzz!
    第12章 “奉孝可还愿意去投奔袁公?”
    荀彧对袁绍的评价并不高。
    郭嘉沉吟着靠在椅背上,前面的矮几上面,正铺着一串空白的竹简,刻刀在旁边的木槽里。
    “奉孝可还愿意去投奔袁公?”
    荀彧对袁绍态度一直若即若离,袁绍也不知看出来了没有,对荀彧也不够倚重,反倒是荀彧的兄长荀湛,袁绍倒是信任有加,不过荀彧也不是太在乎,他这样的顶级谋士,对主公的挑选是非常严格的。
    如今荀彧就觉得自己的兄长瞎了眼。
    “若真如你所说,那必定不是明主。”
    “洛阳一会,我便再看看。”荀彧叹息一声,届时诸侯汇聚,他必定能从中寻到明主。
    郭嘉有些心不在焉的应了一声,随即站起来:“天色太晚了,客房早已收拾好了,文若先去休息吧。”
    “好。”荀彧也跟着站了起来,连续赶路好些日子,此刻他确实疲惫不堪。
    两个人在书斋门口分开,郭嘉回了房间。
    阿婉没睡,披了件外衣围着被子正在做针线,郭嘉走过去看了一眼,发现她绣的是青竹纹,阿婉很喜欢在他的衣袍上面做文章,郭嘉也已然习惯了,但是此刻看着烛火下一脸温婉的她,还是忍不住的放轻了呼吸。
    “回来了?”郭嘉的影子挡在了她的绣绷上面,阿婉放下绣绷,抬眼看过去。
    “嗯,子龙回来了,文若在半路遇见了子龙,便一起过来了。”
    “荀先生?”
    阿婉有些疑惑的蹙了蹙眉头:“他不是在袁绍帐下么?这会儿过来做什么?”而且过两天就是元日,荀彧不用祭祖的么?
    “年后袁绍召各路诸侯伐董,他提前来探探路。”郭嘉脱掉身上的衣裳,冰凉的脚塞进被子里,恰好碰上阿婉的腿。
    “哎呀。”阿婉立刻将腿缩了起来,狠狠的睨了他一眼。
    郭嘉看着她缩成一团的模样,便徐徐笑开,想要伸手抱抱她,却又觉得自己的怀抱冰凉。
    阿婉拿了荷包将针线扔进去,转身便直接埋在男人的怀里。
    温香软玉一入怀,郭嘉便觉得整颗心都暖了。
    “这个冬季格外冷。”
    “夜观天象恐有雪讯,也不知道城外这些农户可怎么办?”
    “阿婉还会夜观天象?”郭嘉的唇碰碰她的额头。
    阿婉仰起头,满脸自得的看着他:“我有一恩师,名为乌有道人,虽说他擅长茶之道,但是本身也算是个极有本事的牛鼻子道人,看个雪讯而已,不是难事。”
    “呵……”郭嘉低低的笑了一声,将她抱紧在怀中:“睡吧。”
    阿婉本就是突然被吵醒的,所以很快就睡了过去。
    反倒是郭嘉睡不着了,烛火未灭,摇曳着的烛光让郭嘉的眼前晃悠个不停,此刻荀彧说的话不停的在他的脑海里盘旋着,袁绍,董卓,吕布……
    一个个人名,一个个地名,一场场战役,就这般在脑海中宛如一幅画卷徐徐展开。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郭嘉才睡了过去。
    第二天阿婉醒来的时候,郭嘉早已起床去了书斋,旁边的床榻都冷了,阿婉洗漱后装扮后挽起发髻,贴上花钿,才起身去了厨房。
    厨房里,胡老汉正在烧水,因为没有女仆,所以就连厨房里的工作,胡老汉都帮着伸手做了。
    一开始胡老汉还有些手忙脚乱,如今烧火煮水已经是十分熟练了,而他的孙儿三郎此刻正坐在火塘旁边,手里捧着竹简垂眸看书。
    是郭嘉给他的书。
    阿婉拿出了太多的套书,郭嘉在那三年间,用竹简纂刻了一部分,因为没有书童帮忙,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