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46章

      神人一般自信且强大的帝王并不畏惧于任何的挑战,更不将那任何的小心思与谋算看在眼底,放在心中。甚至于在大秦的朝野内外,在这本就是从宫斗、政斗当中成长起来的帝王彻底掌权之后,老秦人本是再擅长不过的宫斗、政斗传统艺能似乎由此而被丢弃。
    直至嬴政的死亡,至赵高将波澜掀起,至秦的二世而亡。
    所以这于后世里再醒来的君王自认为自己是有错的,虽然这并不代表嬴政会因此而改变,更不代表这足够狂妄且足够傲慢的君王,便会因此而将某些想法和意志转移。不过在绝对强势的君王的统治之下,阴谋算计、宫斗政斗等诸多种种阴悚鬼蜮伎俩却又似乎实在是不必要。
    甚至于赵高这样的狼子野心之徒,整日里所行和所想的亦不过是将自身之才干实现,使自身之价值得到君王的青眼。
    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并且立下了前人所未有之功业,内心强大如始皇帝嬴政,自有那将天下有才之士揽入到怀中,使其为自身、为大秦而效力的胸襟及气度。况且彼时的嬴政在身体的老去与衰弱里似乎同样由此而认识到,自己是人,而非是神。
    更非是逍遥于世外拥有无尽寿命的仙人。
    “长生之言,徐市姑且说之,你我姑且听之。若成便罢,朕自可以因此而使大秦万年,成就那万世不灭之伟业。可若是不成,”
    墨衣袀玄的帝王长身而立,以手负在身后,本是再俊美不过的、叫那通身的气度与威严所压制了的眉梢眼角,不可避免的染上皱纹,以及那微不可查的疲倦。
    “若是不成,我大秦,华夏,自当万年。”
    满室的烛火与明珠照耀之下,嬴政如是言,目光落在了那六合一统百越之地被扫平且匈奴退却和避让的地图之间,那靠海的齐国故地等之外。
    海洋,九州之外的海洋。
    齐人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叫嬴政所采纳,秦为水德,尚黑。而自秦,自嬴政之后,这说法同样在这片土地之上、为这片土地的统治者所依循和流传。至于邹衍的大九州......
    “陛下是希望那徐市能够因此而有所得,使邹衍大九州一说得到验证,甚至若是徐市能够因此而有意外之喜,而发现陆地、九州之外的大陆及土地......”
    并不仅仅是后世人、是那自诩将一切看破者,做为帝国的高层如蒙毅,甚至是站在那帝国的顶端如嬴政,对于眼下之帝国看似强盛表相之下的危机等种种同样是清楚的。更知晓原本的制度等种种随着随着秦一统天下或许已经不太适宜。但——
    “仙神,长生,朕自然是不信且不愿意为之而俯首,浪费心思的。不过若是当真能将朕的寿命延长,使朕将那未尽的功业完成,便是信上一信,叫那方士之流骗上一骗,又有何妨?”
    蒙毅目光倒映之下,君王如是言。本是高大且在那气势与威严的加持之下,如山如渊,恍若神人一般的身躯似乎终是因此而染上几分凡人的色彩,而变得有似生人。在人之生老死病等种种面前无能为力的生人。
    力有不逮,纵使是充满了雄心与壮志,有着超出时代眼光与想法的帝王,在并没有仙神显世,自己终将走向生命的尽头与死亡之时,同样是无力的。
    于是嬴政所做的不过是快一点,再快一点,在自己走向衰老与死亡之前,将那庞大且宏伟的蓝图一点点构筑和完成。
    “况且徐市其人,若是在九州之地,叫大秦的威严所摄便罢。茫茫大海之间......”
    显然从八百年前,从彼时开始,嬴政便不认为徐市会老老实实的将那寻找仙药的任务完成。只是......
    “陛下您既然知是如此,知晓......”
    蒙毅的话语于此模糊,将那秦皇求长生的话题掠过,却是开口,对着君王做出询问道:
    “又为何一而再再而三,使徐市将不死药交出,而非是将那真实意图......”
    “死?朕自然是害怕和畏惧死亡的。”
    与其说是怕死,不如说是害怕事情未曾完成的帝王如是言,对着蒙毅给出答案。却又在下一瞬间柔和了面色,显出几分似笑非笑。对着蒙毅打趣道:
    “况且朕总归要提醒提醒这些方士之流,使其知晓,朕的东西,并不是那么好拿的。”
    于八百年前的蒙毅而言,一切种种似乎由此而得到解答。然而蒙毅心中却又还有疑问,盖因为齐国虽灭,然而徐市是齐人徐市,而非是秦人徐市。若是徐市当真是发现大海之外的土地将邹衍之大九州一说验证,届时所建立之国度立下之道统是齐国而非是秦国......
    “华夏与诸夷......”
    背对着蒙毅的君王冷嗤,雍容且俊美的眉眼间似乎由此而平添几分冷锐。
    “自姜太公辅佐武王伐纣,周天子分封侯爵。姜齐是华夏,田氏代齐同样是华夏,而我大秦起于西戎,同样是华夏。骨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便是徐市当真有那本事于海外建国,再建齐国又如何?”
    “我大秦可灭六国,自可将其收归版图,使其回归华夏。此为我华夏内务,是六合一统,华夏之盛事,幸事。”
    然而彼时说出这话语的嬴政不曾想到,徐市最终之所选择的,并非是再建齐国,又或者如同齐国的先辈们一般驱逐蛮夷而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在海外开辟属于自己、属于华夏的道统。而是选择同那蛮夷相融合,使自身成为蛮夷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