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82节

      老汉一边走一边为易书元介绍这里的东西,也向其他人说明了易书元的身份,引得纸坊内其他人频频好奇地看向他,只是手头的工作并未停下。
    易书元也是对纸坊的一切都啧啧称奇。
    这里有浆池,有用来煮纤维的大锅大灶,也有土窖,更有钉耙、钉鞋、木碓,纸凼、纸槽、竹帘、木榨各种大小不一的数十种工具……
    第88章 今时不同往日
    严格来说县城内的纸坊只是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在阔南山脚下,那边还有一个院落作坊对原料进行最初的粗加工。
    老汉一边走一边说,可谓是介绍得极其详尽。
    “这造纸啊,笼统来说是从斩竹漂塘、煮徨足火、舂臼打烂、覆帘压纸,最终透火焙干……
    而其中细分起来足有数十道工序,这才能成就文人墨客书案上的纸张啊!”
    说到此处,两人已经停在了一些大桌板前,这里有一个汉子正用一把带着弧度的大裁纸刀在裁切纸张。
    “到这一步裁切完成,便是我月州的青元纸了,名头虽不及那丰州宣纸,但质地却绝对不输的!”
    老汉的话语中充满了骄傲,而易书元更是仿佛经历了一次心灵和视觉上的旅途,即便有上辈子的经历,此刻也不由生出无限感慨。
    “先贤之智,浩渺高深!”
    在和易书元大致介绍完所有工序之后,老汉拿起一张纸递给易书元。
    “先生看,这青元纸细腻坚韧,纸张洁净,是上好的文房之宝啊!”
    易书元微微点头,抚摸着手中的纸张。
    并非只有月州城那边青元纸坊的纸才叫青元纸,整个月州的制纸之法算是一脉相承,只是青元纸坊占了最正宗的名头。
    不过如今的所谓白纸没有易书元上辈子常见的那种工业漂白。
    即便是宣纸也并没有到那种苍白的程度,这青元纸同样有诸多工序在,还微微泛着一点青黄色。
    “先生若是想尝试造纸,一会呀,可到那边的浆池里试试捞浆,老汉我亲自帮您把纸晒出来!”
    陈老汉以为易书元就是想体验一把,想要一种亲手造几张纸出来的成就感。
    仔细一想也渐渐能理解了,毕竟文人嘛,有时候就是喜欢这种感觉。
    易书元闻言便看向稍远处的浆池。
    有人正弯着腰用竹帘抄纸浆,这应该就是造纸的最后几步了,他觉得陈老汉应该是把他当成玩票性质来体验的人了。
    这么想着,易书元将手中的纸放下,认真地回答道。
    “陈伯你误会了,易某之前就说了,并非为了附庸风雅才来此的。
    造纸也不是来玩一玩,易某想要从伐竹割藤开始,全程参与制作,直至在我手上完成一张真正的纸张,方可算是完满!”
    “啊?”
    陈老汉以为易书元在开玩笑,但看着对方一脸认真的表情,顿时觉得有些荒谬。
    “易先生,方才我已经细说过了,数十道工序全程下来用时可不短,光是浸竹都得几月的……”
    “哎?刚刚可是陈伯你自己说的,愿意全力相助,易某可是当真了的!”
    老汉脸色古怪。
    “说是这么说没错,可易先生,这纸张做起来可是极磨人耐心的……”
    陈老汉心里想的是易书元这样的书生,怕是到半途就会觉得造纸无趣了,甚至可能在炮制原材料的那几个月就把这事抛之脑后了。
    不过人家自己想试试那便试试,陈老汉也不想得罪易书元,便只好开口道。
    “既然易先生真想试试,老汉我也不拦着,一定全力相助,即便先生中途有事中断,我们纸坊一定也会帮先生做完剩下的工序的!”
    这话说得好听,易书元笑了笑,向着陈老汉拱手行了一礼。
    “如此甚好,易书元先谢过了!对了,我们何时开始?”
    “呃,不如就在县衙下次休沐之时,易先生随我等进山取竹?”
    下次休沐,易书元微微点头,他现在是工作进度都有超出了,就算今天也是有时间的。
    “好,届时一早我便过来。”
    都已经谈到这份上了,陈老汉也就不纠结了,点头后又开始细细叮嘱起来。
    “易先生可得来的早一些,城门一开我们就得出城,上阔南山的竹林里去,当天的事情可不少的……”
    易书元连连点头,大致知道了那天需要做什么准备……
    ……
    最终,易书元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元江纸坊。
    纸坊外那条巷子外的大街就是连通城隍庙的街道,也是元江县最繁华的大街之一。
    易书元出来之后顺便在街边买了几把小刀和刻刀,然后视线一扫,就又见到了上次的馄饨摊。
    上次只在这吃了一个馒头,我倒是要尝尝看你这馄饨究竟有多好吃。
    “走,咱们吃东西去!”
    “吱……”
    灰勉应了一声,易书元就走了过去。
    这会馄饨摊位上正是忙碌的时候,几张桌子几乎都坐满了人。
    易书元瞅准一个空位,就赶紧过去坐下,同桌的是两个吃着馄饨的汉子刚刚结账站起来。
    易书元朝着那边忙碌的摊主喊了一句。
    “店家,两碗馄饨再加一荤一素两个包子!”
    “好嘞,客官您稍等啊——”
    店家只顾着看了易书元方向一眼又吆喝一声,就继续操弄橱车忙碌起来。
    “店家,记得给我的馄饨汤多放几粒盐,汤淡~”
    易书元又玩笑着喊了一声。
    那摊主只是“好嘞好勒”地回答着,显然已经完全把易书元那档子事给忘了。
    哎,没意思!
    易书元顿觉无趣,记不起来我了!
    没过多久,摊主就端着托盘过来了,他先给临桌的人放下馄饨碗,然后才到了易书元跟前。
    “哎客官,您的馄饨和包子,多放了一些盐,您若是还嫌淡可以再叫我,您慢用!”
    “呃好!”
    店家说完之后就赶紧去忙碌了,一天当中就这会的生意最好。
    易书元看着他在那边忙活着,升起的炊烟偶尔模糊他的样貌,但却能看出其忙碌中透露着喜悦。
    易书元的嘴角也不由浮现一个弧度,嘿,不错,他取了桌上的木勺子,用嘴吹开馄饨汤面的葱花,然后先喝了一口汤。
    “嗯,啧!这次味正了!”
    易书元再用勺子舀起一个带着汤的馄饨,吹了几下在哈气中送入口中,只觉得咸鲜滋味在口腔中绽放。
    “好吃!”
    似乎是听到了这一声夸赞,且似乎稍稍空闲了一些,那边摊主朝着易书元方向得意道。
    “好吃吧?不瞒您说,这手艺祖传的,整个元江县找不出第二家!”
    易书元点头笑道。
    “确实不错!”
    说着,易书元又舀起一个带着汤的馄饨,这次送到了脖子附近。
    在障眼法之下,旁人若是关注这边,会以为易书元在吃馄饨,殊不知有一只小貂趴在其领口吃得正欢。
    “好吃!”
    这声音一出来,那边店家笑着应和一声。
    “祖传的手艺嘛!”
    不过说完,店家又有些疑惑地转头看向易书元,刚刚是这一位先生在说话?
    声音怎么好像不对啊,听岔了?
    易书元若无其事,拿起包子啃了一口,嗯,这味道就比同心楼差多了,看来祖传下来的高明手艺只有馄饨。
    易书元完全没有寻常书生那种慢条斯理品味的习惯,遇上好吃的照样吃得欢快。
    正吃着呢,易书元视线一转就看到大街斜对角稍远处,有人挑着担子在那边放下了,摊位还没完全展开,人已经吆喝上了。
    “卖扇子咯,上好的折扇团扇蒲葵扇咯——”
    又是他!看来都是习惯性的摆摊地点啊。
    易书元笑了,不过今天他还真需要买一把扇子,因为他要细细研究一下折扇的结构,也方便他自己做一把满意的扇子。
    抚尺见过多了,而且只要方正就差不多,扇子可不行。
    所以易书元匆匆重复了把馄饨吃完,又两口将手中的包子塞入嘴里,咀嚼一阵就着一口馄饨汤咽下。
    “店家结账。”
    “来了来了,客官一共是八文钱。”
    “好。”
    易书元回应间已经从钱袋里取出一个当五通宝和三个小钱,随后在店家的“慢走”声中起身离去。
    而剩下的一个包子则被易书元塞到了灰勉那。
    卖扇子的摊贩还在卖力吆喝着,因为天气确实也开始升温了,所以来摊位问问看看的人也有不少,只是看的多买的少。
    易书元走到跟前顺手就拿起一把青黄色扇骨的折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