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我的诡异人生 第387节

      苏午一言不发,让二人先推着车往前面走,
    走出村子。
    他拿着燃烧的木棍,随处抛洒火焰,
    整个村庄都被熊熊大火包围,
    天穹烧成了通红色。
    苏午帮着两个女子埋葬好她们的父母、丈夫、公婆,
    他首先看向了‘招娣’这位失去丈夫的妇人,
    对方年龄不大,
    也就二十三四岁,
    在后世这个年纪才刚刚走出社会,
    而在当下,
    却已然是经历过种种苦难。
    “大嫂接下来欲往何处?可还有父母家人可以投奔?”苏午向招娣问道。
    招娣刚刚经历一场劫难,
    当下对于陌生男子总是充满了恐惧,
    哪怕这个瘦削少年看来是个好人,还帮她安葬了公婆,夫君,她亦对苏午害怕得很,闻言不敢作声,
    直往比她小了许多,满脸泪痕的崔玉兰怀里躲,
    “他问你话呢,小嫂子。
    我记得你娘家在大石桥村?
    不若待会儿我们把你送到你娘家去?”崔玉兰再见父母凄惨的尸首,内心也是悲恸无比,但也忍住了心中情绪,轻抚招娣嫂子的后背,细声细语地安慰着她。
    “送、送我回娘家……”
    招娣嫂子喃喃自语了一句,
    眼睛一闭,
    忽然两行眼泪淌下:“也、也好,回娘家就回娘家罢……”
    她虽是如此答应着,
    可苏午一听便知,
    回娘家于她而言,似乎并不是什么好归处。
    这是怎么回事?
    苏午皱了皱眉。
    崔玉兰轻拍着招娣的后背,见苏午眼神疑惑,就招手让他靠过来一些,低声对他说道:“年景不好哩,大石桥村也比较穷……
    她回到娘家,
    若情况好一些,还能再被爹娘安排着嫁人,
    若情况不好,便可能要因守节而死……”
    何所谓‘守节而死’?
    没吃没喝,得不到娘家资助的妇人,
    只能自己寻了短见,
    为娘家挣个好名声。
    官府为之立个牌坊,娘家也得些银钱。
    苏午明白了崔玉兰话中之意。
    他点了点头,
    看着招娣嫂子,
    沉默着想了一会儿,
    忽然出声:“大嫂,我们也不能于此地多做停留。”
    这话说出来,便是要驱赶对方的意思了,
    招娣听得害怕,
    但也知廉耻,
    从崔玉兰怀里挣脱出来,嗫嚅着嘴唇:“我、我知道回娘家的路哩,多谢壮士搭救,我自己回家,自己回家去就行了……”
    她说着话,
    就要屈膝跪地,给苏午磕头拜谢。
    苏午却拦住了她,
    直接道:“接下来,我们还要往周遭山上走一趟,把那些贼匪全都解决了才行,
    办完这件事情,估计就是黄昏时候了。
    大嫂却不好再继续跟着我们,
    以免惊着了你,杀人的时候,溅你一身血也是不好。”
    他说着话,
    拿出了几百钱递向招娣:“大嫂不妨自己拿着这些钱,看看去哪里谋个生路?”
    “你、你们要去杀那些黑风寨的山贼么?”招娣却不接苏午递向她的一串铜钱,仰起一张鹅蛋脸,紧紧地盯着苏午的面孔,
    当下她眼里却看不见什么恐惧了,
    反而有一团火在烧。
    “是。”
    苏午点了点头,摇晃着手里那串铜钱:“所以大嫂还是趁着天明,自行离去吧,这几百钱便算是我赠予大嫂的盘缠。”
    他心里升起了不好的预感,
    总觉得自己不该这样说话,
    可能产生自己不希望的后果。
    果然——
    招娣仍不接他递出去的钱,只是噗通一下跪倒在地,向他连连叩首:“招娣愿随壮士一起前去黑风寨,为亡夫报仇!”
    “我力气虽不比男子,
    但也能拉犁耕地,
    推磨舂米!
    总能给壮士出一把力!”
    苏午闻言沉默了下来。
    今天早晨和师父等人用过饭后,
    他与狗剩、哑女都已为阴喜一脉的正式弟子,
    他本人更是灶王神阴喜脉的大师兄,
    于是便希望门下多几个男丁,以后关押诡类,开庙立灶,总有人能分担事务,
    但照眼下情形来看,
    现实与他所期望的逐渐背道而驰了。
    阴喜阴喜,难道是这一脉的名字有问题?
    第256章 、投名状,打箭炉
    ‘黑风寨’乃是一伙聚众侵袭村庄,杀人劫财的贼匪的名号,
    非是指这伙贼匪真正建立了一处据点,名曰‘黑风寨’。
    ——官府势弱时,
    贼匪固然可以强极一时,到处劫掠,杀人放火,喝酒吃肉。
    但官府势强时,
    他们便如过街老鼠,到处逃窜还来不及,
    又怎可能建立一处固定据点?
    这岂不是给官府聚歼的机会?
    而当下这个时代,
    官府势力强弱不定,
    黑风寨贼匪自然更是居无定所,
    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跑。
    当下,黑风寨还未打听到官府有甚么动向,
    便在十里河村附近的山岭里选了一处地方,
    搭建草棚,于山岭中安营扎寨。
    营寨内外,防卫甚是稀松,甚至约等于无,
    若不是如此薄弱的防卫,崔玉兰也断不至于那般轻易就逃出了营寨。
    这个山贼窝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