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74章

      等等,说起来,队长真的又对他做过什么吗?
    好像也没有。
    栗初豁然开朗。
    不愧是云知柯,人怪好的咧。
    沈适:“小初,我还没和你一起睡过。”
    栗初:你看看你说的什么!
    沈适这话一出,下面正在喝水的工作人员直接喷了。
    大哥,你家是这么形容好兄弟睡在一张床上的吗?
    栗初:我们不需要睡在一起,过去不需要,现在不需要,未来更不需要。不要说的很留遗憾似的。
    栗初:还有,注意你的措辞。
    沈适说得这么暧昧,郁启时的刀眼都甩过来了!
    秦回野和沈适的话让大家思绪万千,什么脏的干净的都想了一遍。
    最后只剩段延了。
    在这样强而有力的攻击面前,段延还有什么招数?
    段延:“我们好久没有睡在一张床了。”
    段延这话一出,周遭的空气都安静了好几秒。
    大家默默地将目光投向段延。
    听听。这是人说的话吗?
    段延像是完全没有察觉到大家的目光,继续往下说:“还记得吗?你那个时候最喜欢缠着我一起睡了,冬天空调坏了,你还拿我取暖。”
    “老是喜欢自己往我怀里钻。”
    “你那个时候还是小小的一只呢。”
    栗初脸都红了,他很想阻止段延,可那的确是事实。
    他生长期来得很慢,所以尽管那会儿年纪也不是特别小了,人却还是小小的一只。
    栗初十四岁第一次进出道组的时候,明明公司里有些和他差不多年纪的,看起来都像大人了,他却还是小孩模样。
    瘦瘦小小的,跟个孩子似的,所以公司毫不犹豫地就将他从出道组淘汰了。
    他遇到段延的时候,还是小孩形态,段延已经是大人的模样了,其实他们俩只差了两岁不到点。
    段延还像大哥哥一样照顾了他一段时间。
    但也就一段时间啊!
    不过几个月,栗初就和雨后的春笋一样,疯狂生长,一下子就从小孩蜕变成了大人。
    虽然不至于一下子就成为成年人,但也总算没有人会拿棒棒糖逗他了。
    所以段延说的是事实不错,可也很明显地,进行了一些夸张的艺术手法。
    栗初郁闷又无法反驳,最后用威胁的口吻幽幽地说:“你小心我不选你。”
    段延非常配合。
    段延一下子犯愁了:“可是你不选我的话,没有人会选我了。你要看我睡帐篷吗?”
    栗初一秒心软。
    那当然是不会的了。
    他还没来得及开口,郁启时硬邦邦地说:“我可以选你。”
    所有人:“…………”
    郁启时开口之后,语气都变得顺畅了许多,尤其是看到段延略带惊愕的表情,他心中莫名有一种出了一口恶气的畅快感。
    反正他已经这么倒霉了,他不介意多拖点人下水。
    段延表情不变,只是扭过头,对着郁启时笑笑说:“我倒是无所谓,就是小初和沈适或者秦回野在一张床上睡过觉吗?会不会不习惯?”
    秦回野一下子就急了:“我们当队友都快三年了,当然、当然一起睡过啊。”
    秦回野说了一半气势弱了下去。
    其实还真没有。
    沈适反应快,他笑笑:“我们出去跑通告巡演,总是要住酒店的,一般都是双人间或者双人床。”
    “前段时间团综我们还挤在一块睡呢。”
    段延深深地看了一眼沈适。
    沈适这家伙,他从刚刚开始就有点在意了。
    沈适是个地地道道的聪明人。
    他采用了春秋笔法。
    他只说他们出去跑通稿、巡演,要在酒店订双人间双人床,但没有明确说他和栗初睡在一起过,可听的人就觉得他们有睡在一起过。
    接着他又举例团综挤在一块睡来通过举例子讲事实增加可信度。
    这恐怕就是他们唯一一次睡在一起了吧。
    段延听到这样的话更显淡定,因为当沈适这么说的时候,说明他已经慌了。
    因为就在两分钟前,沈适还跟栗初撒娇说他们俩没有睡在一起过。
    那才是真话。
    他都已经惊慌到口不择言、上下矛盾,就可以想见他现在内心的真实状态是什么样的。
    他们在这里较劲,郁启时那里又纠结上了。
    他说要选段延,自然是为了故意刺激段延才说的,结果现在倒是受到了段延的提醒,如果他真的选了段延,那接下来栗初就只能沈适和秦回野。
    不是郁启时看得起沈适,而是他实在看不起秦回野。
    秦回野和沈适这竞争力可以说是一目了然。
    栗初看到秦回野都害怕,怎么可能会选秦回野?
    出现第二种结果的可能性极为渺茫。
    郁启时看了一眼旁边的云知柯,云知柯和他是一个想法,那想要制止沈适的话,就只能让云知柯受点委屈,先把沈适捡走了。
    话又说回来了,难道让秦回野和栗初睡一张床就是什么好事了吗?
    沈适固然不是什么好东西,秦回野也不是。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秦回野要比沈适更糟糕。
    尽管沈适油嘴滑舌,心眼极多,可正是因为他的这份心眼,他还算是个体面人,懂得分寸,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