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76章

      看看这个是什么!”
    她说着,手摊开,站在她身边的丫鬟随手掏出个画本子放在了她的掌心。
    孙氏走到了谢九策的面前把画本子呈了上去。
    谢九策起初不知道孙氏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直到翻开一看,发现这竟然是一本小人画册。
    里面画的不是别的地方,就是宫府。
    只见册子内总共出现的了几个人,其中一个人拿着桃木剑,模样倒是和之前碰到的道士有几分相似。
    道士坐在宫府的大堂,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站在他身边的是管家,手中有个托盘,盘子里是一个人的生辰八字。
    “这是什么?”谢九策不懂了,不解地看着孙氏。
    孙氏冷笑,再次给身边的丫鬟一个眼神,丫鬟颔首,又把一个册子递给谢九策。
    谢九策继续看,发现这个册子是宫府下人的花名册,里面详细记录了下人的名字和生辰八字。
    “谢大人您看,这画册上的生辰八字和您手中的谁是一样的?”
    孙氏站在一边提醒。
    谢九策一看,画本子上的生辰八字和手中花名册上的一名叫慕怜的一眼。
    “慕怜?这是慕娘子?”他呢喃。
    孙氏颔首:“对,是慕娘子。”
    “所以这画本子想表达什么?”谢九策继续问。
    孙氏指着宫岩冷笑:“我自从生病之后,就无力继续照顾我两个孩子。
    之后宫岩就从外面给强哥儿和淳姐儿找了奶娘。
    慕娘子就是其中照顾强哥儿的。”
    说着,她突然双眼泛红似是想到什么,双拳紧攥,低吼道:“可是...他却因为自己的私利,生生弄死了慕娘子。
    但是他怕报应就找了个道士施法镇魂!
    什么所谓的给宫府祈福驱邪,全部都是骗人的,他就是怕啥人遭报应罢了!”
    “你含血喷人!我没有,我没有!我没杀人,慕娘子是姑获鸟杀的,她伤害强哥儿被姑获鸟知道,这个结果是她自找的!”
    宫岩听着孙氏的话,气愤地冲上前想扯掉谢九策手中的画本子。
    谢九策反应得快,退了一步,跟在他身边的木敦敦硬是把宫岩抵挡在了一边。
    “我含血喷人!哈哈!”孙氏嗤笑:“你的意思是我没证据是吗?”
    “你有吗?就你那个小册子!随便找人画两下就是证据了?那我不是找了整个京都的画师也能诬陷你了?”宫岩是个聪明人,狡辩起来道理比谁的都多。
    但是他忘记了,最了解她的就是枕边人,他有张良计,她就有过墙梯。
    孙氏深吸一口气,眼底都是对宫岩的无奈和绝望:“是啊,我早该想到你根本就是自私自利的混蛋。
    还想着如果你能在慕娘子的事情上认了错,剩下的最后一个事情,我也就没必要扯开。
    现在看,你这是不到黄河心不死啊!”
    “你什么意思?”宫岩是心虚的,尤其是对孙氏,所以他从头到尾都只敢给孙氏下毒,没想着直接休妻扶着卓氏上位。
    “去把强哥儿带来!”
    孙氏低声吩咐了一句。
    宫岩反应了上来,踉跄了两下,身体因为害怕而颤抖。
    祁亭看着他这个反应,眼底露出恍然的神色。
    谢九策扫过身后的祁亭,大抵是猜到了什么,走到祁亭的身边问道:“你知道?”
    祁亭轻叹一口气:“我本来以为强哥儿这个事情和案子没关系,如今看,是我把宫家想得简单了。”
    “这话怎么说的?”
    祁亭听着谢九策的询问,刚准备回答,谁知强哥儿已经到了院子内,周围的下人因为府内出事儿也相继围了过来。
    孙氏把强哥儿抱在怀里,扬起手指着宫岩,厉声:“既然大家都在,那我就把话说清楚。
    你们一以为傲的京都第一富绅,不单单是宠妾灭妻,他还是个弑杀自己亲生孩子的畜生!”
    第145章 姑获鸟(56)
    “什么,老爷杀人?怎么可能?”
    “对呀,虎毒还不食子呢,老爷怎么会?”
    ...
    “怎么,你们不相信吗?”孙氏巡视一周,眼底露出鄙夷,她对着强哥儿的耳边呢喃的片刻。
    随着强哥儿颔首,他的衣衫被拉开,按道理应该是光滑的皮肤,此刻上面就像是被人殴打了一样,一块儿青,一块儿红的。
    “这...这是被打的!?”站在院子口的一个仆子,瞧清楚了眼前的情况,惊呼出声。
    要知道,大少爷才八岁的样子,这么小的孩子,身上这么多的伤!
    “不!不是打的,这是毒!”
    回答这仆子话的不是孙氏,而是祁亭!
    “毒?”
    所有人惊呼。
    唯独院子内的宫岩是一副慌乱惊怕的样子。
    谢九策视线从半大的强哥儿身上落在了宫岩的身上,他真的是低估了这个男人的狠毒,竟然对自己的亲生骨肉下手。
    “我没有,你们不要看我,我没有!”宫岩慌乱,视线扫过周围,恰巧看到几个仆子中间有个缝隙,眼睛一转,撒腿准备跑。
    可是,他一个念过半百的老者反应怎么能有谢九策好。
    谢九策上前像是拎小鸡一样地把他从人群中抓出来,之后用力地甩在刚才二人坐的石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