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29节

      纪元第一时间出屋子透透气,跟他一起的还有其他八位考生。
    众人忍不住相视一笑。
    大家算不算共患难了啊。
    九个人干脆就在门口坐着,屋子里是温暖的炭火,外面则是冬日的冷空气。
    “我们能不能考上。”
    “进了乙等堂,就能考秀才了。”
    “蔡丰岚已经在准备,他明年就要考,保书提前半年交上去的。”
    “家里的情况,也早就让人报上去了。”
    蔡丰岚,以前丙等堂的第一。
    纪元来了之后,超过了他。
    但蔡丰岚还是考进乙等堂。
    甚至在明年就要考秀才。
    保书是俗称,正式名为“童子试具保”,就是县试之前必须填写的东西,约等于报名表。
    童生须请求五人连保。
    意思就是连带自己,再加上其他四个考生,互相做担保,保证五个人都不会作弊,但凡有一个作弊的,就会牵连到自己。
    不仅如此,还要让村里亲朋长辈,按了证明考生身家清白,未服父母之丧等等的文书。
    符合上面的条件,方可应考。
    蔡丰岚提前半年准备,也是对自己有信心。
    明年的二月,就要进行考试。
    他去年年末考进乙等堂,在乙等堂一年,就能去参加县试。
    能参加县试,肯定是夫子博士们点头的,至少有几分把握。
    所以提到他,大家一阵羡慕。
    谁不想考秀才啊。
    他们寒窗苦读这么多年,最终的目的,不就是考取功名。
    纪元听着大家讨论。
    他也想考。
    既是因为学习对他来说不是负担,也是因为他的退路不多。
    士农工商,古代一层层下来,只有士族最安全,也能生活得更舒服。
    他是个小人物,在这个世界不求一方天地,但至少能庇佑自己。
    再说,县学的日子还挺快乐。
    学习的忙碌跟真正的辛劳相比,什么都不算。
    研学处还在改他们的成绩,估计晚上就能评出来。
    他们九个人就在学堂聊天。
    罕见不用读书的时候,自然轻快许多,蒋克还从外面叫了吃食。
    反正已经放冬假了,大家大着胆子在明伦堂吃东西!
    夫子们那么忙!
    看不到的!
    纪元他们凑了钱给蒋克,算是平摊这次的吃食。
    其他人就算了,到纪元这里时候,蒋克道:“你就别给了,你年纪最小,家里还。”
    话没说话,蒋克赶紧闭嘴。
    算起来,纪元到县学应该是第二个年头,也是整整两年了。
    县学学生们,都知道纪元的情况。
    父母双亡,叔婶也是不靠谱的,好像还有个姑姑,但早就嫁人,很久没回来。
    这种家境,都不知道他平日怎么过的。
    纪元笑道:“我有挣钱的门路,放心吧。”
    有人家也养牛,顺嘴道:“是你们村的青储料吗?”
    安纪村突然出了个青储料。
    正荣县很多人都知道了,隐约知道跟纪元有些关系。
    纪元点头:“是,当时跟着村里长辈一起,挣得不多。”
    这事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许多人都知道他从中有分红,就是不知具体数额。
    “唉,那你也艰难。”说话的人赶紧摆手,“我不是可怜你的意思。”
    “我知道。”纪元当然明白,只是大家吃吃喝喝的,难免变成坦白局,他道,“最难的日子已经过去的。”
    “我们可是读书人,以后要考科举的。”
    纪元这句话,重新燃起大家的斗志。
    没错!
    他们是读书人!
    以后要考科举的!
    众人闲聊着,还提到县学之前的人,蒋克跟他们最熟悉,还说起王兴志跟王兴杰。
    纪元甚至想了才,才回想起他们是谁。
    从去年退学之后,好像过了很久。
    “他们已经不上学了,跟着家里做些杂事。”
    “不过张宝山倒是回来了,说是浙菜他吃不惯,一定要回来。”
    “明年乡试结束,估计咱们县学还要进一批人。”
    大家七嘴八舌聊着,突然听到严训导轻咳。
    严训导手里拿着成绩单,扫了一眼他们的吃食,努力当没看到。
    放冬假了,放冬假了。
    先不管他们。
    等开学了再说。
    九个人下意识看过去,也忘了自己手边的东西,只等着听成绩。
    “六人升入乙等堂。”严训导一一念出名字,最后道:“蒋克。”
    “纪元。”
    九个人,六个人进了乙等堂。
    比去年十进五还多一个呢!
    考进去的学生自然兴奋,纪元也忍不住握了握拳头,一年来的辛苦没有白费。
    他明年,就是乙等堂的学生了。
    没考进的三个人,得了平时板着脸的严训导生硬安慰:“你们确实也不错,但稍微差点火候,基础知识,一定要牢固,明年再试吧。”
    三个人得了安慰,还是垂头丧气。
    好在马上冬假,可以在家里喘口气。
    纪元等人则被留下。
    现在县学空空荡荡的,往哪走都没什么人。
    严训导让他们直接去找教谕,教谕就在研学处等着。
    去了研学处,这里也变得冷清,大家彻底放了冬假。
    教谕见他们来了,给每个人发了张纸,上面的字正是教谕的。
    内容并不复杂,第一项内容,是让他们冬假回家后,去找其余四个人,作为自己科举的连保。
    大家互相确认科举不会作弊。
    第二项内容,要让自家附近的长辈,亲朋,确认考生家世清白,未服丧。
    这,这分明是科举要用到的材料。
    六个人面面相觑,难道让他们参加明年的考试?!
    这怎么能行。
    他们刚考进乙等堂啊。
    便是蔡丰岚他们,也是过了一年再考的。
    教谕显得有些疲惫,喝口茶解释道:“是让你们提前办理,最好在年前便办妥。”
    现在已经是十一月二十五。
    还有不到一个月。
    五人连保这事倒也不难,不过找的对象,必然是格外熟悉,又要确保对方人品的。
    一般人都会找自己的族亲。
    毕竟一个人作弊,五个人都会被连累,这种风险,可承担不起。
    但五人连保,他们这有六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