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65节

      辰时了。
    要进考场了。
    纪元走上前,让搜检官搜查,另一个官员对答问话,主要问年龄户籍等等,看能不能对得上。
    从所带衣物的布料是否有夹带,再到墨水的颜色,毛笔的颜色,还有所带食物是否有字等等。
    从头到尾检查,一边查一边问答考生情况,让考生无暇顾及太多,不能胡编乱造。
    随后让纪元抽一个竹子做的签,上面那些四行七间,那就是他的席舍号码。
    就是第四排,第七个。
    号码完全是随机的,防止考生跟考官勾连作弊。
    这时纪元想起他考县学的时候。
    考县学的步骤就是这样,当时说是模拟县试,现在看果然如此。
    席舍,用茅草搭的一间间小房子,就是他们的个人考场,每人一个单间。
    单间很小,个子大点的,转个身都难。
    里面放着一张桌子一张板凳,后面一张小床,还有必备的生活用品,东西很简单,多余的物件一个也没有。
    剩下的就是考生自己带来的东西。
    这些童生们所有东西都被检查过,自然不是有问题。
    纪元坐稳之后,后面陆陆续续又来了许多人,巡逻的捕快不准考生多看,厉声道:“低头!莫要张望!”
    并非捕快故意如此严厉,都是为了县试的公平。
    此次考试一共八十二人参加,年龄从最小的纪元十一岁,到年纪最大的二十五岁。
    天齐国规定,过了二十五就不能再被称为童生,意思就是,过了二十五不能再考秀才。
    那个二十五岁的人,估计也是最后一次考试了。
    能考上固然好,不能考上只有另寻出路。
    一场考试,便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纪元听着钟声,辰时过了两刻钟,也就是七点半左右的时候,考场停止入内。
    外面捕快高声道:“时辰到,锁院门!”
    这就是关考试院的大门了。
    现在的流程也跟他考县试的时候差不多,纪元心中稳了稳。
    再加上去年前年县试的时候,他都来看过,也算涨了经验。
    旁边有考生哆哆嗦嗦,显然紧张到极点,纪元听他放物品的时候,都觉得他的手在抖。
    捕快巡查到此,呵斥道:“所有物品按照规定摆好,不知道吗?!”
    那童生连忙答:“知道,知道,我马上好。”
    捕快又道:“考试还未开始,莫要多想。”
    是啊,这考试还未开始,想那么多干什么。
    剩下的捕快便不再说话,检查所有人的东西是否摆放好。
    到纪元这的时候,两人对视一眼,那捕快还是冷着脸,即使认识,这会也不能打招呼,否则两人都会被清理出去。
    所有考生检查结束,县令率领监考官等人前去祭祀。
    县试之前,例行祭祀文庙,向先贤先师以及皇上发誓,一定不会纵容作弊。
    纪元考县试的时候经历过这个场面,这次依旧如此,但参加的人数明显更多,规矩也更加严格。
    上次还能听到县令他们带着考官们焚香戒誓,这次只能听到一点声音。
    因为这次考场被分割的更开,上次五六百考生,地方也挤。
    这次只有八十人,每个人的席舍恨不得离对方八丈远。
    但钟声依旧响亮,只听钟声过后,考官们陆陆续续过来,宣布考试规则,再次强调注意事项。
    所有考官都要两人同行,互相监督。
    不止如此,在之外还有监试官,基本不会走动,既然是监督考生,同样监督考官。
    不仅如此,两人席舍间皆站在一名捕快,同样跟考官也是互相监督。
    听考官们说着话,奉诫惟谨,恪尽职守,秉公办事。
    再有道:“禁讲问,喧哗,代冒。”
    还有什么时候发卷子,什么时候收卷子,什么时候发水发食物,什么时候发蜡烛。
    每过半个时辰敲一次钟,若听到两次钟声,便是一个时辰了等等,也有官员暗示报时间。
    因为学生们要在这考场待三天,准确说是两天半,第三日下午也差不多结束。
    三日共考五场,所有注意事项很多。
    上次考县试,不过一日时间,纪元都觉得疲惫不堪,这次要近三日,幸好昨日休息得好。
    场内所有事情宣读完毕,辰时正刻钟声敲响。
    化远三十四年二月初六,天齐国建孟府正荣县县试,正式开始。
    钟声悠扬,似乎响彻整个上空。
    试卷发到所有人手中,纪元摸了摸卷子,这辈子从八岁到十一,也是读了整整三年书了。
    上辈子更不用讲,读了差不多二十多年。
    这么多年的学习,不知道能不能过了童试。
    纪元翻开试卷,按照自己的习惯,快速浏览一遍。
    县试的出题范围,基本都在四书内,主要还是做四书义题。
    除此之外,会在最后一日考经论,再做一首试帖诗。
    经论不用讲,自是五经的,因是县试,绝对不会超过这个范围。
    试帖诗纪元也写过,歌颂时事圣上的诗句,五言六韵即可。
    之前县试的时候,他做过一遍县试的题目。
    去年县试,他同样跟着试了试。
    按照他的想法,这就是做仿真题。
    现在看着卷子,只觉得熟悉。
    看来两年的仿真题没有白做。
    考试三天,共计五场。
    如今这第一场叫正声。
    试卷的内容并不算难,纪元从第一道:“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国家兴让。”开始做起。
    一家人都仁爱,那国家也会如此。
    一家子谦让,国家同样谦让。
    此话出自《大学》,修己安人,志平天下的章节。
    题目只写了这么多,纪元习惯性联系上下文。
    前面说的是治家的道理,后面说的是君主贪利,会导致国家动乱。
    所有东西都是有联系的。
    以此写七百字左右。
    不仅要文辞优美,还要言之有物,虽说县试的卷面没那么严格,可以有些墨点,但最好还是不要。
    允许是允许,但大家都没有,你也不要有的好。
    纪元铺开考试用的纸张,开始做第一道题。
    上午共计两道题,一共给三个小时时间。
    差不多是三个小时写两篇七百字的文章。
    看着好像不难,但文章都有要求,字迹也有要求,加上打草稿的时间,其实不算简单。
    纪元写完距离收卷还有段时间,干脆再认真抄一遍。
    他的字本就漂亮,再抄一次,眼前的馆阁体不仅是刻板的漂亮,反而有了纪元自己的灵气一般。
    最后一个字写完,刚好收卷。
    中午吃饭休息,官府发了水跟饼过来,吃不惯的,就吃自己带的点心,水是不能多喝的,省得肠胃出问题。
    下午的情况跟上午一样。
    同样为两道四书义题,时间也是一个半时辰
    第二场考试称复试,题目难一些,总的还是四书相关。
    纪元写得还算快,晚上黄昏前便抄录好,等着收卷。
    现在才二月,天黑的也早,已经有些看不清试卷了。
    按照规定时间,捕快们给考生分发蜡烛,蜡烛比较短,不仅考试要用,晚上大家都在这休息。
    纪元拿到蜡烛后并未第一时间点燃,反正试卷写好,等到晚上再用吧。
    估计晚上都要摸黑。
    酉时正刻,下午六点,试卷统一被收上去。
    也到了吃饭休息的时间。
    学生们不能出自己的席舍,一切活动都要在这里面,否则会被视为作弊,直接清理出考场。
    纪元趁着烛火把床铺铺好,二月晚上还有些凉,这席舍两面透风,一定要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