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760节

      一般的马匪,还给他们找生计。
    他是在纵容!
    一直是在纵容!
    天齐国的刁民,都是他纵容出来了!
    这个丑陋的老妇人,刚刚是想跪他们的,被纪元也硬生生拦住。
    他不想被跪就算了,也不让老妇人跪自己。
    可恨,实在是可恨极了。
    但再恨,也要按照纪元的安排回京。
    因为太子发现,如果没有人安排,他们根本不知道回去的流程,也不知道要怎么坐上蒸汽火车。
    如果他们还是按照传统的方法,坐马车,或者骑马回去,肯定会被笑掉大牙。
    同样要去京城的,还有熊丽瑞一家,熊丽瑞已经被正式授官,作为他家的第一个女官,她很是气派。
    有人笑她皮肤跟官服看着不匹配,纪元也只是道:“那是你们的问题,是你们觉得粗糙的皮肤跟官服不匹配。”
    “你们改一改心态吧。”
    一句话,让嘲讽的皇室跟一些顽固派脸色难看。
    又让熊丽瑞高兴了。
    看啊。
    他就是在鼓励这些普通人当刁民,还让他们拥有权力,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权利。
    怎么会有这样的人。
    天齐国有这样的人,真的是幸运吗。
    这个问题,太子陈咏自己都沉默了。
    当然是幸运,对皇室来说是不幸,但不能否认,天齐国有纪元就很好。
    一群人兴奋地坐上蒸汽火车。
    火车都通车好几年了,大部分天齐国百姓都试着坐一坐,没坐过的也见过。
    可眼前的两部分人,却是从未见过,从未坐的。
    太子只觉得憋屈。
    他竟然跟渔民老妇人一个待遇。
    可他又压抑不住自己的兴奋,这是火车,蒸汽火车,他都没有坐过。
    蒸汽火车速度无与伦比,景色很快往后移动,只觉得自己像是在飞一样。
    蒸汽火车跟后世的高铁肯定没得比。
    但放到现在,已经是最顶尖的存在,听着汽笛轰鸣,让人觉得心都在颤动。
    太快了。
    就像天齐国发展的一样。
    他们这些人,根本跟不上步伐。
    当年出海的人,基本都是皇室的精锐。
    如果他们留在天齐国的时候,或许还会阻止这些发展。
    但现在,完全不可能了。
    天齐国,共和的年号,就像这架高速运行的蒸汽火车一样,带着所有人往前走。
    京城的范围扩大了很多,车道也变得不同。
    跑马的道路是泥土做的,不会伤马蹄,马车的道路是水泥做的,平坦舒适,郊区还有火车铁轨道,适合蒸汽火车。
    百姓们的房屋,也从木头结构,变为木头水泥砖块的组合。
    每个地方的风格不同,按照各地的习惯跟天气,做成不同类型的房屋。
    可一致的是,大家的房子都更保暖,更宽敞。
    这样漂亮的房子,放在之前,是有钱人才盖得起的,现在不一样了,工厂的出现,让大量工业品价格降低。
    再加上如今的高速发展,不少人都在建设城市中赚到银钱,盖个房子还是可以的。
    太子还发现,现在的人,衣服也变得好了,虽然更简练,但明显裁剪跟纺织技术都很好。
    街上的男男女女也多起来,便是女子也在大大方方的读书,说是想上什么什么学校。
    太子突然觉得,自己有点委屈。
    他不过出去六年,六年而已,他熟悉的一切都变了。
    他要是不走就好了。
    太子陈咏下意识看向纪元。
    他不走,结局会变吗?
    应该不会。
    但会多出更多人命,也会多出血腥。
    以纪元的脑子,他甚至会让父皇弄死他。
    凭什么。
    天齐国是他们家打下来的,是他们陈家的江山。
    凭什么要这样做。
    纪元不会给他答案。
    因为他知道,既得利益者,很难放弃自己的利益。
    特别是皇室,皇室占尽了天齐国的所有便宜,自然想要继续占下去。
    他朝太子微微一笑:“马上到了。”
    从闽地到京城,用了不到四天的时间。
    近四千里地,用了不到四天的时间。
    这还是他们中途停站休息的结果。
    如果不休息的话,顶多三天就能到。
    太子没记错的话,他当时从京城到闽地,用了一个多月,还是认真赶路的情况。
    三天。
    一个月。
    差别太大了。
    怪不得天齐国一切发展的那么快。
    怪不得纪元刚知道他回来,就能赶过来。
    到了京城,太子急不可耐的去了皇宫。
    皇宫好像还跟之前一样,还有人跪拜行礼,但都是一些老人了。
    说是年轻人,没有人愿意来皇宫做事,只有这些老奴们,觉得外面百姓倒反天罡,不尊礼法。
    还好,还好皇宫是一样的。
    皇宫还是他熟悉的世界。
    太子躲在自己熟悉的世界里,去跪拜他的父皇。
    熊丽瑞一家则住到京城最豪华的酒店里吃喝玩乐。
    他们一家是该好好歇歇了!
    还有不少报纸的记者,以及传记作者登门请求。
    “请您方便讲一下找来红薯藤的经历吗。”
    “出海两年时间,就找到红薯了,请问这中间发生了什么。”
    “熊丽瑞女士,您的故事可以编成戏剧吗,我们请最好的编剧帮您写。”
    熊丽瑞对这样的场面并没有手足无措。
    她连海浪都能战胜,这些怕什么。
    熊丽瑞绘声绘色讲着,里面还有不少添油加醋的东西,不过没关系,足够精彩就行了!
    新时代好啊。
    新时代她能当官,还能把她的故事编成戏曲!
    户部农司拿到红薯藤,如获至宝,他们小心翼翼的,生怕红薯藤有损伤。
    熊丽瑞对他们倒是说:“没事,这东西好活的很,在船上都发芽结果了。”
    就是果子不大,天气太热还坏了,否则他们肯定给带回来。
    朝中六部的名称并未更改,但里面的官员都不再是大人,而是被称为议员,或者是某某职位。
    农司的人,则是专门学习农业技术的专家,有他们在,绝对是没问题的。
    熊丽瑞有如此功绩,自然被皇宫邀请,说是皇帝要亲自宴请她,感谢她给天齐国带来这么好的粮食。
    熊丽瑞一家开始紧张。
    不过想想,外面的世界变化那么快,他们都能适应,皇宫应该没事吧?
    反正现在的皇帝太子,又不能动辄杀人。
    他们要是敢这样,百姓们肯定不答应,司法部门也不答应!
    这么想着,熊丽瑞都是不紧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