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会破案的我,成了世界瑰宝 第312节

      蒋飞道:“小江出国前,没有穿防弹衣。”
    大家激灵了一下,想了一下那个穿着白t恤的少年可能一脸鲜红中枪倒下,这种想象令人脸色凝重。是啊,江雪律没有穿防弹衣,如果被子弹射中,一定必死无疑。
    不过蒋飞这不是说废话吗,谁旅游会穿防弹衣呢!
    秦居烈沉默了一会,握紧了手机,将现场视频又看过一遍,竭力控制住动荡的心绪,半晌他扭头对张局冷声道:“这个事件我要加入。”
    张局想说什么,突然就不吭声了。
    他理解秦居烈的想法,绝对不是简单的参与讨论,而是要直接加入跨国救援。想到他和江雪律的同居关系、庇护人的身份,组织上大概率不会拒绝。
    “已经跟当地警署联系上了。”
    “张局,我们收到回复了,本地警署非常欢迎我们加入,他们当地的情况现在很糟糕。”
    另一边。
    大使馆的反应慢半拍,这是城市当地的大使馆建筑,昨天晚上刚举办了一场觥筹交错的宴会。
    第二天还要上班,孟父感觉很疲惫,作为驻当地的外交大使,他要处理的事务很多。但这些都抵不上,第二天凌晨六点不到,大使馆外传来的消息让他灵魂震荡。
    差点魂飞魄散。
    “什么!?恐怖袭击!?”
    十多名中国公民被困酒店!?暂时不确定伤亡者!?
    “警方说还有treasure……问题是treasure怎么会恰好在m国呢?”
    孟父冷汗都下来了,他急急忙忙查看新闻。
    一旁的助理见他这样,完全不敢说,孟冬臣疑似也在酒店里。
    孟父就算一开始不知道,很快也能从旁人嘴里得到消息,大儿子急急忙忙给他打电话,说案发时刻,孟冬臣入住酒店的正是这一家。
    这简直是第二波暴击。
    孟父捂着心脏,面容狰狞暴跳如雷:“这臭小子,为什么会在这错误的时间出现在错误的地点,这不是存心给我惹麻烦吗?”
    作为外交人员,他常年驻扎m国,妻子和孩子都生活在国内。
    这个夏天,孟冬臣来m国陪他,陪着陪着年轻人不耐烦了,说接了一个委托就走了。委托结束了,孟冬臣又换了一套说辞,跟他说,他遇到朋友了,打算在m国多停留几日,几日后他就坐飞机回国。
    孟父自然懒得管他,这么大年纪的人了,还能自己丢了不成?
    谁曾想兜兜转转,这臭小子在城市里打转,还不幸入住了这家酒店。
    “原来这十几名中国公民还包括他!”
    孟冬臣单独的身份没什么,但他作为外交官之子,这个身份很敏感,在恐怖分子眼里有一定的价值。孟父想也知道,如果儿子落在暴徒手里,一定凶多吉少。
    “快!启动应急机制!”
    不仅大使馆要启动应急机制,去现场核实情况,还要派遣领事官员赶赴现场,配合警方行动,务必保证在第一时间救出游客。
    “是!”大家急得浑身出汗。
    众人心里清楚,这个暑热天的夏夜,注定染上血色。
    -
    酒店外喧嚣中惊呼不断,蔚蓝色的天空中,大家发现了那名狙击手,又一名警察被抬了出来。
    记者第一时间围了过去。
    热搜又往上攀升了一名。
    事情就发生在m国,这一整个白天,m国境内千千万万台电视都在播报这个新闻。下午13:11分,一家餐厅正在待客,午高峰时期已经过了,洗碗工在刷盘子,放在正中间的电视机不知道何时没播放电视剧,何时切到了新闻频道,传来了声音。
    马哈拉施特邦首席部长查万拿着稿子,他正经的模样出现在电视机上,他道:“我是查万,很不幸对广大市民表示哀悼,这起案件警方已经定性是恐怖分子所为,我们城市遭遇了一起前所未有的恐怖袭击,泰姬陵酒店被卷入风波之中,目前已有27人死亡,受伤人员正在统计……”
    一瞬间,餐厅里吃饭的人目光都集中在了电视机上,厨师拿着刀子,忘记了继续做菜。
    洗碗工更是傻了,一个沾着泡沫的碗从他手里滑落,磕出破碎,换作平时,他把碗碟摔了,老板早就对他劈头盖脸一通痛骂了。
    但今日没有,老板没有第一时间责骂他粗心。
    正在收银的老板站了起来,也被电视上的新闻深深吸引,跟一群客人一起,围坐着看电视。
    “让我们回顾整起事件,三日前,南区多处地点发生出租车爆炸,是恐怖分子第一次现身城市。我们当时在主要街道设置路障加强检查……”
    大家反应过来,难怪那几天交通格外拥堵。
    原来是警方没抓到炸弹客,只能封锁主要街道进行巡逻。
    “那在同一时间连续发生的,由简易炸药引发的爆炸,确认是恐怖分子团队协作。”
    对广大民众来说,也算拨开云雾了,原来爆炸跟酒店袭击是同一伙人干的。
    “现在我们希望,广大市民尽量闭门不出,警方已经开始戒严,从今日起学校全部停课,大家不要上街……”镜头一切,许多人聚集在警戒线附近,焦急地等待被困在酒店里的亲人朋友。
    看到人潮涌动这一幕,客人忘记吃饭,厨师也不想做饭了,从后厨走出来。
    电视机还在播放这起令人震惊的事件。
    大家的动作都静止了。
    部长还在讲话,可他看不到,他身边的数字在浮动,个位数的地方又跳动了两下。
    从27变成了29。
    死的还是两名警察。
    电视放出了对方的身份:遭遇战专家的维贾伊·萨拉什卡在交火中不幸丧生,高级官员阿肖克·坎普特死于枪战殉职。
    众人:“……”
    这个数字变动,血淋淋的令人心惊肉跳。
    结果部长还在讲话。
    民众的反应也很诚实,纷纷拧起眉头:“……%!@#”
    你他爹的快救人啊!你在这里说废话的时间,死亡人数又增加了,给我们看看现场报道也好啊。
    查万部长还在念稿子,如果听到民怨沸腾的骂声,他一定会反击:“你们懂什么!”如果我不站在这里,风波平息后,开始清算责任人,一定会把我扫到,更别提……
    新闻台很快意识到不对,连忙切到直播现场。
    民众不懂这些,他们只感觉这新闻太水了。
    袭击者是谁呢?
    还好这部分信息,晚间新闻就报道了。
    阿泰和几个人的脸出现在电视机上,停留了足足十五六秒,生怕广大群众看不到。
    “哐当”一声,餐厅里一对情侣模样的男女猛地站了起来,餐厅众人目光投射过来,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反应这么大,目光充满了疑惑。
    女大学生惊讶地指着电视机上的通缉令,对男朋友道:“你看见了吗,是他……我们当时……”
    她心中乱七八糟。
    男人表现也很惊悚,他呆呆地点了点头。
    之前他陪着女友去河边抽取水质,偶然邂逅了阿泰。那个贫民窟的穷小子,当时对方还在滩涂边捡着腐臭的鱼,一个多月不见,对方满脸冷血,居然已经是这起恐怖袭击案的主谋,还被警方拍到了特写!
    我的天啊!警方在征集线索,他们得赶紧打电话报警!
    另一边。
    夜幕已经降临,多国警察线上会议,与白天那种紧促压抑的气氛、各方给压力不同,这一次蒙德城警方压力稍松——因为警方侦查员,找到真凶身份了。
    第两百六十五章
    会议室内,警界最顶尖的精英汇集,几名蒙德城警察出示一些报告和照片,“通过群众举报线索,我们已经找到了其中几名成员的身份。”
    说来也是讽刺,连环爆炸案后,包括西部火车站监控摄像头明明已经拍到了匪徒的长相,凶犯逃离的轨迹也一目了然,警方却一直没有抓到人。
    除了武器比不上之外,还有一些原因。
    人手不足、行政效率太低等,以及知道了长相,不代表抓得到人。警察局的电脑很落后,光凭摄像头拍摄到的模糊长相,并不能快速锁定嫌烦,再加上户籍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他们展开地毯式的搜查后,没能获得有价值的线索。
    出租车爆炸后,那几名伪装成旅客的“年轻暴徒”,重新乔装混入人流,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而今天,他们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真凶的身份找到了。
    蒙德城警察作为代表,向所有人发放了阿泰的照片。
    “他是达哈维贫民窟的居民。”
    照片上,这个名叫阿泰的年轻人显得非常年轻,他容貌俊朗,一脸笑容,笑起来时还有虎牙,让人完全无法跟电视上那名眼神麻木、满身冰冷肃杀之气的恐怖分子联系起来。
    “这是他在西部火车站袭击时被监控拍到的场景。”
    阿泰和一名面罩男子在抬枪扫射。
    警察们低头查看照片。
    “这是他的竹马,帕威尔,从小捡破烂,经常从事偷窃维持生计。”
    照片上是一名同样年纪的少年,头发枯黄,比起阿泰五官早熟的硬朗,帕威尔的脸庞犹有几分稚气未脱。
    张局禁不住要皱起眉头了。
    这两名犯罪分子,真实年龄看上去只比江雪律大上几岁。
    “这是火车站附近一辆出租车爆炸前的场景。他在出租车丢掷炸弹的影像,被我们发现了。”
    画质不太高清的监控上,帕威尔和一名面罩男子下车,故意把一个背包遗留在出租车后座。
    张局思索半晌,话锋一转:“他们的动机是什么?”
    “这个叫阿泰的好像死了妹妹,这个叫帕威尔的据说他们家里四世同堂都在一个10平方的小破屋,生活拮据。”人生来就有故事,犯罪者也有属于自己的人生。
    天底下不幸的人很多,绝大多数人会习惯自己的生活,仅有少数会走上犯罪之路。
    “导火索是什么?”有人敲了敲桌子。
    “据说一个多月前,达哈维爆发了两次洪水,把他们亲人和屋子冲走了。这是天灾,完全无法避免。”本地警察绝口不提,市长要选举,不仅没有组织救援,还在河边修高墙,让贫民窟自生自灭这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