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重回八零当军嫂,被纯情硬汉宠上天 第175节

      安永波也没法给出指导性的建议,那么她只能自己走一步看一步了。
    这时,似乎是遇到了安永波的熟人,两人一起到一旁边聊了起来。
    趁着安永波与朋友交谈之际,叶莺凑过去关心了一下安小彤的近况。
    一问之下,才得知她那个所谓的后妈把安永波给绿了,两人已经离婚了,而且那孩子似乎也不是他的!
    再然后,安永波索性就不再找女人了,找了个阿姨专门来负责安小彤的饮食起居。
    叶莺越听越觉得不真实。
    这真的是这年头会发生的狗血事情吗?
    忽然,叶莺隐约听见正在和朋友聊天的安永波向对方提了一句“大哥大”。
    大哥大!
    叶莺顿时竖起了耳朵认真听,一下子来精神了。
    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她,可是比任何人都需要手机!!
    这大哥大不就是最早进入国内的手机嘛!在港片里经常能看到那些大老板,大哥们人手一个。
    那家伙,大的跟块砖头似的!
    难道这玩意儿即将要进入市场了吗?
    正当叶莺激动之时,又听安永波笑着跟对方说道:“等大哥大上市卖了,刘老板的海鲜生意就不用愁了,绝对爆火,更上一层楼啊。”
    那个被称呼为刘老板的人也是哈哈一笑,“没那么快,听说要年底才有的卖喔,现在才年初,早的很。”
    “年底很快的啦!也没几个月了!“安永波摆了摆手,“就是听说很贵!好几万一台。”
    接着,安永波又告诉对方:“我有朋友在邮局工作,等到时候上市了,我第一个告诉你!”
    后面两人再继续聊什么,叶莺便没再往下听了。
    她听到安永波提的那个数字,震惊了!
    好几万!这放二十一世纪能买几台苹果了,能买几台hw了?
    坐在位置上听说这个数字,叶莺不禁感叹:不愧是大哥大,还真是只有大哥才能用得起的。
    等到时候上市了,她高低也弄一台才行。
    手头上的钱应该能让她当一回大哥。
    没多一会儿,安永波和朋友结束谈话。
    叶莺偷偷向安小彤使了个眼神,坐回了自己的位置。
    “遇到了个朋友,就闲聊了两句。”安永波说着,身体往椅子后一靠,继续说道:“不知道你刚刚听到没,大哥大很快就要进入国内市场售卖了。”
    “听见了。”叶莺如实承认。
    他们两人说话声音那么大,不想听见也不行啊。
    “哎,这个玩意儿要是进来了,那可就方便多了!”安永波似乎对此兴趣也很大,话锋一转,抱怨道:
    “到时我绝对要弄一台,现在的电话机和勒个bb机太不方便了!”
    叶莺心道:那你是没用过智能手机!那才真的香。
    又聊了一会儿,叶莺便告别他们父女俩回家了。
    虽然这趟没问出什么东西来,但起码她知道这“投机倒把”的活计应该是真的干不久了。
    以及获取到了大哥大即将要进入内地市场的消息。
    这也算是一个不小的收获吧。
    回去以后,叶莺毅然决定干到六月份就停手。
    到时候先看看手上有多少现金流,能在北方做点什么生意就先做着。
    因为心底已经有了‘停手’的想法,叶莺核算下来自己需要先行垫付的资金后,她决定答应耿岩介绍给自己的那个客户。
    第230章 杀千刀的跑路了,还我血汗钱!
    按照目前三个供应商能提供的产量来看,需要两家一起供货才能满足需求他们目前的需求。
    综合考虑之下,叶莺和郭凡决定这次先与华北地区的供应商合作,只是从该地区发出去的货需要走另一条航线,不过还好东洋海运是有开设这条航线的。
    几天后,叶莺从耿岩这里拿到了满意的价格。
    这意味着可以从运输成本里挤出一些利润来。
    于是,他们开始同时为两家厂提供玉米。
    业务量大之后,也意味着可能会出现比较多的问题,叶莺开始觉得有些忙不过来,便花钱找了一个女大学生来帮自己干活。
    这年头的大学生比较稀缺,她开的工价比较高,才挖来了一个。
    这姑娘叫曹盈,比她的年纪小上一些,但是人看着就很机灵。
    叶莺平时也不需要她做一些什么比较困难的事情,因为他们的货物有时是分多次发出来的,需要她及时掌握在海上拍飘着的货物的动向,保证能准时交货就行。
    就这么合作了两个月后,新客户杨明那边除了需要自己垫付资金以外,也确实没出什么岔子。
    而且这两个月的货款都回的还是比较及时的,也没有发生拖欠的现象。
    所以叶莺也就松懈下来了。
    转眼五中旬。
    有一天叶莺接到王立军的电话,老家报装的电话机装好了,以及大堰村的春播玉米也可以收了。
    叶莺是完全没想过,在这个年代报装一台电话机真的要等上半年。
    当天晚上她就给叶顺成两口子打了电话回去,听着两位老人乐呵呵的,她也高兴。
    此时的叶莺手头上已经积累了些钱,看着账上的余额在慢慢变多,她去羊城的卫生巾厂家考察了几次。
    考察过后发现,主要还是贵在用料上。
    就算她做出来了,下场应该跟现在市面上的“安楽美”是一样的。
    所以办卫生巾厂子的念头她暂时又打消了。
    由于急着帮大堰村把春季的这波玉米收成给往外销,叶莺没给他们晒干的时间,就这么让那边给发了出来。
    没晒干的玉米会更重一些,还可能会有发霉的风险,但叶莺急于搞完这一票,因为她要开始着手准备收尾工作了。
    这批来自大堰村的玉米所有的资金都是她垫付的,她打算把这票货一起卖给杨明。
    因为杨明前段时间知道她准备不干这个了,向她定了一批大货。
    甚至为了表示诚意,后脚就她给支付了5%的定金。
    拿了定金的叶莺和郭凡对此深信不疑,立马就着手去安排,所以这批大货会和大堰村的货差不多时候到港。
    就当叶莺等人还在为此高兴时,杨明跑路了。
    这两批来自不同产地的玉米还在海上飘着的时候,这个杀千刀的居然跑路了。
    从曹盈和郭凡这里听到这个消息时候,叶莺一下就懵掉了。
    这里面可是有她投入了将近一半收入的心血!这个挨千刀的家伙!良心不会痛吗?
    叶莺气的在屋里来回踱步。
    但是人此刻联系不上,她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和对方合作过两个月后,她对这个采购商的信任度是直线上涨。
    或许也正是因为自己已经有了不干这行的打算,所以在对方提出再进一批大货时,丰厚的收入摆在眼前,让她竟然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是被迷昏了眼。
    别无他法,叶莺当天就和郭凡、曹盈一块杀到了杨明的养鸡厂。
    但是对方早已人去楼空,并且他的养鸡厂也已经被查封了,大门口还贴着封条。
    叶莺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她知道,她这笔货款是彻底打水漂要不回来了。
    但她没时间想东想西,只能想办法尽可能的把损失降低到最低。
    货还在海上飘着,她如果能在货到港前,重新为它们寻找到买主,或许能降低一些损失。
    事到如此,叶莺无奈之下只能先试着联系陈生,尽管希望不大,因为对方也还有两票刚订的货在路上。
    果然,听了叶莺的陈述后,陈生迅速以“吃不下”为由拒绝了。
    眼看着这两票货还有一个星期左右到港,叶莺和郭凡急了。
    到时候货物无人接收,不仅会在码头产生滞港费,并且大堰村的那批玉米估计也会烂在码头。
    叶莺和郭凡没办法看着这些“心血”就这么烂在码头,商量一番后,开始兵分两路去寻找能够买下这批玉米的老板。
    就算贱卖也无所谓了。
    吃一堑长一智,花钱买教训。
    赚钱路上哪有不吃亏,叶莺是这么安慰自己的。
    费老大劲儿,叶莺经过一番打听,找到了另外一个也是倒腾玉米的——吴良仁。
    他们约在一家茶楼会面。
    吴良仁知道了叶莺的来意后,立刻明白她也是“同道中人”了。
    “妹子,就你也学人家倒腾玉米啊?嫰了点吧!”吴良仁上下打量着叶莺,笑得不怀好意,“看看,这下砸手里了吧。”
    还不容叶莺开口,吴良仁继续色眯眯地说道:
    “要我帮你收了也行,先喊声哥哥。再然后嘛,价格上面你得便宜些!”
    叶莺皱了皱眉,看见吴良仁挤眉弄眼的样子,心里很不舒服。
    这人打的如意算盘都快要写到脸上了。
    “你先开个价格,我再决定喊不喊这声哥。”叶莺淡定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