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57章

      又想着人多,就算等到了也不敢有把握能成功给药做了手脚。
    看着茂盛的花草,她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明的意味。
    当天晚上那片茂盛的花草中就多了一株并不起眼的蓬莱花,天黑后也没人会注意到这里。
    两人是乘着夜色回来的,齐行兰才进殿里就被福雯塞了一碗药汤。
    这药他喝过几次了,没有一次是能面无表情喝下的,他看了一眼回林,怎料他也并不作为,齐行兰一咬牙的,掐着鼻子全灌了。
    福雯连忙递上一盘酸杏,“殿下吃点东西压一压吧,不然太苦了。”
    齐行兰扒拉开回林坐在床上,“福雯,今日可有异常?”
    福雯沉吟片刻摇摇头说:“没有,只是大总管那边例行换了一批修剪花草的宫人,一共才四个人,也没人靠近过正殿。”
    “嗯,静观其变吧。”
    “也只能这样了,毕竟敌在暗处,那殿下,奴先下去了。”
    “福雯,你说来了一批修剪花草的宫人?”
    福雯被回林叫住,还懵了一下,“嗯,是啊。”
    他摆摆手,“没事,你下去吧。”
    等福雯走了,齐行兰才问,“你觉得...宁王的人会在花草上下手?”
    “不得不防。”回林又告诉他,“兰儿你少去那边走动,就算花草有毒你也并不能发现。”
    “我都知道啦,”齐行兰记在心里,又拿起一旁的寝衣,“我去洗澡洗漱,你自便吧。”
    ......
    第二日,齐行兰又没事做了,恢复了以往招猫逗狗混日子的时候。
    福雯还是在一边守着,齐行兰人躺在躺椅上,看着福团扑蝴蝶。
    齐行兰正和福雯聊天,一会儿不看着福团,就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齐行兰左看右看,“福团?猫呢?”
    不远处的茂盛花草中传出猫的叫声和翻土的声音。
    不一会儿,福团就像献宝一样把一株并不起眼的白色花叼到齐行兰面前。
    “这是什么?”
    齐行兰疑惑,才要伸手去捡,就被福雯制止了,“殿下!”
    “怎么了?”
    福雯走过去,用手帕隔着把花拿起来,端详片刻后才说:“殿下,这是蓬莱花。”
    齐行兰不懂这些,只问:“能让人流产?”
    福雯面色沉重,“此花有活血的功效。”
    齐行兰的胎儿月份小,要想让他流产还是极其简单的事。
    福雯也知道这绝对不是巧合,一定是有人故意为之,但好的是人选可以锁定在那四人之中。
    “殿下,要不要先把人都抓起来。”
    齐行兰摇了摇头,“先告诉回林,再做打算。”
    “是。”
    齐行兰看着在地上打滚的福团,伸手把它抱了起来,手挠了挠它下巴,“福团真聪明,奖励你今天吃好吃的。”
    回林下午就知道了这件事,放下一切公务连忙过来。
    他得知消息的下一刻就下令把四个人全都关押起来,又仔细让人调查了他们的底细。
    “是那个叫云齐的宫女。”
    齐行兰询问结果,回林语气有些遗憾,“虽然抓到人了,但还没等到严刑拷打,她就直接吞药了。”
    齐行兰着急:“那你怎么弄了?”
    回林安抚他,“没事,我想到了你说过的证据一事,但还没等我们的人伪造,就真的在她的房间发现了信物,是宁王手下的人,并不是他本人。”
    他又说:“所以我们不能在现在就直接抓他。”
    齐行兰说:“那...”
    只听回林一字一句地说出心中所想:“此时焦灼,恐怕还要等梁寅明日到了王庭再行定夺。”
    宁王做事的确还算利落,半点没把嫌疑落在自己身上,让人根本抓不到他的错处。
    “梁寅?他不是才到任一年吗?”
    自从上次主持考试后,他就被回林指派到地方考察接下来的新一轮考试了。
    按理说应该要三年才到时间。
    “是,我召他回来了,选了一个信得过的人替他。”
    “选的人你也知道是谁,”不等齐行兰问,他就自己回答了,“乌逸之。”
    齐行兰放心了,“那就好,有人可用就好。”
    “看来施行科举还是有用的,以往无人可用的现象不至于再次出现了。”
    ......
    第二天,一大早回林就坐在紫宸殿等着远道而来的梁寅了。
    “臣梁寅,参见王上。”
    “爱卿快起来。”
    梁寅也不客气,自己在一边坐下。
    “去地方待了一年,觉得怎么样?”
    梁寅沉思片刻,把所思所想都说了一遍:“臣认为,西原的科举考试制度可以稍作调整,毕竟西原与大周不同,那边的殿试是三年一次,臣经考察觉得...西原可以施行两年一次的殿试。”
    “最起码,十年之内得是两年一次。”
    “从何说来?”
    “王上,我们西原缺少人才,前几年由于贵族垄断,很多人才都被埋没了,也导致朝廷并没有多少可用之人。”
    “得到重用的大臣要不就是从前王上开始就用着的,要不然就是您从各地挖掘的小官,呃...比如臣。”
    “再者......”
    梁寅把理由列点,一一对回林说明,他思考着说:“孤认为可行,还有——爱卿觉得在地方开学堂此事,是否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