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98章

      “他不打扰我,我也就不管他了,只要他能把义兄留下的摊子守好,我可以保他安稳无忧,墩墩就只做个小公子就行了。”
    不用因为兄长失踪,所以要为了父亲的期待,以哥儿的身份抗起大盛的江山,从墩墩出生开始,他在顾明野眼里就是自己的小侄子罢了。
    那天临帝的死到底和盛天帝有没有关系?如果有关系,顾明野不可能这么平静,如果没关系,对方又怎么会如此打压顾明野?难不成就是因为害怕身份泄露?
    可是当初盛天帝也是顾明野同样推上去,冒名顶替天临帝,稳定大盛刚刚平静的江山的。
    文序确实挺好奇这种皇室辛密,但是就目前结果来说,只要盛天帝不反悔,他们还能安安稳稳在上京城生活很长一段时间,所以他也没有追问更细的内情。
    八卦这东西,无聊的时候听听就好,但是和平稳安宁的生活相比,就显得可有可无起来,文序更喜欢维持如今的生活,所以也不再问了。
    他怕一会多问几句,顾明野又反悔想弄盛天帝,推墩墩去当个小皇上,想起小家伙整天只知道吃喝玩的模样,文序就十分于心不忍。
    他拍了拍男人的胸膛:“快点放开,我要起床了。”
    “再抱一会。”
    “青石应该回来了,一会我还要带他去店里查账。”
    “冯淮说你们每天去饮香楼都是吃吃喝喝听八卦。”
    文序:“???”冯淮这个狗腿子!
    最终文序还是凭借自己的武力和顾明野的退让,成功下了床,当他雄赳赳,气昂昂地带着青石出门时,坐在前厅的男人无奈笑了一声。
    乌榆拿着信件进来时,刚好看到他脸上未消的笑意,便立刻开口道:“主子,老闫那边有了那个孩子的消息,据说还抓到了人,他已经带人出发,大概今晚就到上京城。”
    男人脸上笑意淡了下来,“他还没有放弃?”
    “您也知道,当初要不是老闫偷摸带那小孩去甲班玩,可能也不会……”乌榆劝道,“这些年他也不好受,您别怪他自作主张。”
    就因为这件事,在天临帝登基后,闫扈自请去了偏远的北地当差,就是为了寻找当年在北地被拐的孩子。
    “我怪他做什么。”男人轻轻摇了摇头语气里听不出喜怒,“你猜猜一个手握兵权的地方总督,在无诏的情况下,偷偷入京见当朝王爷,这件事被人知道了会发生什么事?”
    乌榆顺着这话一想,冷汗立刻就下来了!
    顾明野闭上双眼思量片刻,开口道:“让他低调点,要是被发现了,就让他滚回去吧。”
    这是万一被人发现,会保闫扈的意思?乌榆暗自松了口气,还没落地的心下一秒又悬了起来。
    “人都快到上京城了,才传信过来,这招先斩后奏玩得不错。”男人屈指轻叩扶手,最终似笑非笑道,“你今晚去接一下吧。”
    乌榆缩了缩脖子:“是!”
    有人要倒霉了,虽然十分同情,但是牵扯不到自己,乌榆还是十分没有兄弟手足情地张罗起来。
    反正死道友不死贫道,只要不是他被主子罚就好。
    从北地而来的大船上,一个留着络腮胡的男人站在甲板上,遥遥眺望着上京城的方向,这是当初他自请离开的地方,如今他带着自己的答案回来了。
    第75章 回京第八天
    看着眼前这个布包,文序颇为无语,夏言姑姑还真给他留了银子,整整一千两的银锭子,也不知道对方怎么攒的,反正肯定不可能是文府给的月银。
    青石看着白花花的银子,一脸恍惚:“夏言姑姑不会把文府的库房都掏空了吧?”
    虽然公子赚的也多,可是银票远没有成堆的银子来得有冲击力,他当初去找管家卖身换银子的时候,可是知道文府其实并不富裕的,据说文府一应开支都是靠梁夫人带来的嫁妆。
    “应该不是。”文序拿着一锭银子不停把玩,看着银锭底下的戳子,眼神晦涩难明,“去叫黄五上来,我有事问他。”
    当初楼星予离开时说了一句「你外家在凉……」,事后文序有怀疑过自己的母亲来自凉州楼家,只不过事后又给推翻了这个猜测。
    文蕴杰未曾考中举人,入京赶考前,住在越鲤府庆安县的青木镇里,距离凉州隔了两个州城,如果自己母亲是凉州楼家人,怎么会自己跑到越鲤府,还嫁给了文蕴杰?
    不过夏言姑姑确实很奇怪,在母亲嫁入文家不久,就卖身进来了,当年还是很好的年华,却照顾老夫人,照顾自己的母亲,也不勾搭文蕴杰,生生把自己熬到了这个已经生不了孩子年纪。
    对方给了他两次银子,第一次是在出嫁前,她给青石二百两,说是代替已逝的老夫人给的压箱钱,这次直接给一千两,却一个理由都不说了。
    看着银锭底下凉州官银的戳子,母亲来自凉州的猜测又一次被文序翻了上来。
    黄五跟在青石身后近来,低着头鞠了一躬:“老板,您找小的?”
    自从被正式聘为饮香楼的掌柜后,他就被文序叮嘱了一通,无论有没有外人,都得叫一声老板,若是旁人问起,就说这是文老板从店铺主人手里租下的铺子。
    当官的大都这样,黄五也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所以谨小慎微叫了几次之后,就习惯了这个称呼。